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432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8 大小:10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docx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发布日期:

2005-1-12

8桥梁工程

8.1一般规定

8.1.1独立桥梁、互通或分离式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和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按本章有关规定进行评定。

8.1.2本章仅列出公路桥涵中最常用的砌体分项工程,防护工程和其它未包含的分项工程按本标准第6章进行评定。

8.1.3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除包括构件浇筑、构件安装等分项工程外,均应包括钢筋加工及安装、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等分项工程。

8.1.4顶推施工粱、悬臂施工粱和转体施工梁除按本章第8.7.3、8.7.4和8.7.5条评定外,还应对粱段制作进行评定。

8.1.5拱圈的施工必须在桥台填土完成后进行,避免因桥台水平位移而引起拱圈开裂.施工中应严密监控拱圈的变形是否正常,一旦出现不利于拱圈稳定的反对称变形或异常变形,必须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8.1.6拱桥组合桥台的组合性能按本章第8.6.5条进行评定,各个组成部分按本章相关分项工程的规定进行评定。

8.1.7转体施工的拱除按本章第8.8.4条评定外,还应对拱圈制作进行评定。

8.1.8拱桥拱上建筑按本章第8.6、8.7和8.8节的有关规定评定。

8.1.9主跨和边跨采用不向材料的混合式斜拉桥,可综合本章第8.10节中不同类型斜拉桥的相关规定进行评定,地锚式斜拉桥锚碇部分可按本章第8.11节相关规定进行评定。

8.1.10拉吊组合体系桥可综合本章第8.10节及第8.11节相关规定进行评定。

8.1.11桥上采用的波形护栏或缆索护栏,按照本标准第11.4、11.6节进行评定。

8.1.12桥上照明、监控、航空航运标志等附属设施应参照相关专业标准进行评定。

8.1.13每座独立大桥、中桥为一个单位工程,互通立交中的每座桥梁以及路基工程中的每座小桥(包括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人行天桥和渡槽各为一个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原则上按结构构件和施工阶段划分。

特大桥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划分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8.2桥梁总体

8.2.1基本要求

1)桥梁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桥下净空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3)特大跨径桥梁或结构复杂的桥梁,必要时应进行荷载试验。

8.2.2实测项目

见表8.2.2。

表8.2.2桥梁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桥面中线偏位(mm)

2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检查3~8处

2

2

桥宽(mm)

车行道

±10

尺量:

每孔3~5处

2

人行道

±10

3

桥长(mm)

+300,-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检查

1

4

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mm)

20

尺量;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桥梁中心线延长至两岸桥长端部,比较其平面位置

2

5

桥头高程衔接(mm)

±3

水准仪:

在桥头搭板范围内顺延桥面纵坡,每米1点测量标高

2

8.2.3外观鉴定

1)桥梁的内外轮廓线条应顺滑清晰,无突变、明显折变或反复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栏杆、防护栏,灯柱和缘石的线形顺滑流畅,无折弯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3)踏步顺直,与边坡一致。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8.3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8.3.1钢筋加工及安装

1基本要求

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2实测项目

见表8.3.1-1至8.3.1-3。

表8.3.1-1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3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尺寸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2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注:

①小型构件的钢筋安装按总数抽查30%。

②在海水或腐蚀环境中,保护层厚度不应出现负值。

 

表8.3.1-2钢筋网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网的长、宽(mm)

±10

尺量;全部

1

2

网眼尺寸(mm)

+10

尺量:

抽查3个网眼

1

3

对角线差(mm)

15

尺量:

抽查3个网眼对角线

1

表8.3.1-3预制桩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纵钢筋间距(mm)

±5

尺量:

抽查3个断面

3

2

箍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抽查5个间距

2

3

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mm)

±5

尺量:

抽查3个断面,每个断面4处

3

4

桩顶钢筋网片位置(mm)

±5

尺量:

每桩

1

5△

桩尖纵向钢筋位置(mm)

±5

尺量:

每桩

1

注:

在海水或腐蚀环境中,保护层厚度不应出现负值。

3外观鉴定

1)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多层钢筋网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保证骨架的施工刚度。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8.3.2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

1基本要求

1)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预应力束中的钢丝、钢绞线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扭麻花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

3)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断丝。

单根钢筋不允许断筋或滑移。

4)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的25%,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操作。

6)预应力钢丝采用镦头锚时,镦头应头型圆整,不得有斜歪或破裂现象。

7)制孔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顾。

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

8)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器具应经检验校正。

9)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压浆工作在5℃以下进行时,应采取防冻或保温措施。

11)孔道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水泥原浆溢出后方可封闭。

12)按设计要求浇筑封锚混凝土。

2实测项目

见表8.3.2-1至8.3.2-3。

 

表8.3.2-1钢丝、钢绞线先张法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镦头钢丝同束长度相对差(mm)

L>20m

L/5000及5

尺量:

每批抽查2束

2

20≧L≧6m

L/3000

L<6m

2

2△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读数,每束

3

3△

张拉伸长率

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6%

尺量:

每束

3

4

同一构件内断丝根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百分数

1%

目测:

每根(束)检查

3

注:

L为钢束长度。

表8.3.2-2粗钢筋先张法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冷拉钢筋接头在同一平面内的轴线偏位(mm)

2及1/10直径

拉线用尺量:

抽查30%

2

2

中心偏位(mm)

4%短边及5

尺量:

全部

3

3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读数:

全部

3

4

张拉伸长率

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6%

尺量:

全部

3

表8.3.2-3后张法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管道坐标(mm)

梁长方向

±30

尺量:

抽查30佩每根查10个点

2

梁高方向

±10

2

管道间距(mm)

同排

10

尺量:

抽查30%,每根查5个点

1

上下层

10

3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读数:

全部

4

4

张拉伸长率

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6%

尺量:

全部

3

5

断丝滑丝数

钢束

每束1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1%

目测:

每根(束)

3

钢筋

不允许

3外观鉴定

预应力筋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有明显的锈迹,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8.4砌体

8.4.1基础砌体

1基本要求

1)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的强度、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砂浆所用的水泥、砂和水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3)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超挖回填虚土。

4)砌块应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2实测项目

见表8.4.1。

表8.4.1基础砌体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25

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

3

平面尺寸(mm)

±50

尺量:

长、宽各3处

2

4

顶面高程(mm)

±30

水准仪:

测5~8点

1

5△

基底高程(mm)

土质

±50

水准仪:

测5~8点

2

石质

+50,-200

3外观鉴定

1)砌体表面应平整,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砌缝不应有裂隙,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裂隙宽度超过0.5mm时必须进行处理。

8.4.2墩台身砌体

1基本要求

1)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的的强度、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砂浆所用的水泥、砂和水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3)砌块应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2实测项目

见表8.4.2。

 

表8.4.2墩,台身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E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2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1

3

墩台长、宽(mm)

料石

+20,-1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1

块石

+30,-10

片石

+40,-10

4

竖直度或坡度

料石、块石

0.3%

垂线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处

1

片石

0.5%

5△

墩、台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点

2

6

大面积平整度(mm)

料石

10

2m直尺:

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1

块石

20

片石

30

3外观鉴定

1)砌体直顾,表面平整,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3)砌缝不应有裂隙,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裂隙宽度超过0.5mm时必须进行处理。

8.4.3拱圈砌体

1基本要求

1)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的强度、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砂浆所用的水泥、砂和水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3)拱圈的辐射缝应垂直于拱轴线,辐射缝两侧相邻两行拱石的砌缝应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砌块应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5)拱架应牢固稳定,严格按设计规定的顺序砌筑拱圈和卸架。

2实测项目

见表8.4.3。

 

表8.4.3拱圈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E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砌体外侧平面偏位(mm)

无镶面

+30,-10

经纬仪:

检查拱脚、拱顶、1/4跨共5处

1

有镶面

+20,-10

3△

拱圈厚度(mm)

+30,-0

尺量:

检查拱脚、拱顶、1/4跨共5处

2

4

相邻镶面石砌块表层错位(mm)

料石、混凝土预制块

3

拉线用尺量:

检查3~5处

1

块石

5

5

内弧线偏离设计弧线(mm)

跨径≤30m

±20

水准仪或尺量:

检查拱脚、拱顶、1/4跨共5处高程

2

跨径>30m

±1/1500跨径

极值

拱腹四分点:

允许偏差的2倍且反向

注:

项次2平面偏位向外为“+”,向内为“-”,下同。

3外观鉴定

1)拱圈轮廓线清晰,表面整齐。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2~4分。

3)砌缝不应有裂隙,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裂隙宽度超过0.5mm时必须进行处理。

8.4.4侧墙身砌体

1基本要求

同本标准第8.4.2条1。

2实测项目见表8.4.4。

表8.4.4侧墙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砌体外侧平面偏位(mm)

无镶面

+30,-10

经纬仪:

抽查5处

1

有镶面

+20,-10

3△

宽度(mm)

+40,-10

尺量:

检查5处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检查5点

2

5

竖直度或坡度

片石砌体

0.5%

吊垂线:

每侧墙面检查1~2处

1

块石、粗料石、混凝土块镶面

0.3%

3外观鉴定

同本标准第8.4.2条3。

8.5基础

8.5.1扩大基础

1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严禁超挖回填虚土。

2实测项目

见表8.5.1。

表8.5.1扩大基础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平面尺寸(mm)

±50

尺量:

长、宽各检查3处

2

3△

基础底面

高程(mm)

土质

±50

水准仪:

测量5~8点

2

石质

+50,-200

4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水准仪:

测量5~8点

1

5

轴线偏位(mm)

25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检查2点

2

3外观鉴定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明显施工接缝。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8.5.2钻孔灌注桩

1基本要求

1)桩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成孔后必须清孔,测量孔径、孔深、孔位和沉淀层厚度,确认满足设计或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3)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桩。

4)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5)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检测。

设计有规定或对桩的质量有怀疑时,应采取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

6)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后,桩顶应无残余的松散混凝土。

2实测项目

见表8.5.2。

表8.5.2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桩位(mm)

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2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

每桩测量

3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

每桩测量

3

5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测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

每桩检查

1

6△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按施工规范要求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

每桩检查

2

支承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

7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

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1

3外观鉴定

1)无破损检测桩的质量有缺陷,但绎设计单位确认仍可用时,应减3分。

2)桩顶面应平整,桩柱连接处应平顺且无局部修补,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8.5.3挖孔桩

1基本要求

1)桩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及时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无松渣、淤泥等扰动软土层,使孔底情况满足设计要求。

3)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2实测项目

见表8.5.3。

 

表8.5.3挖孔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桩位(mm)

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2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

每桩测量

3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

每桩测量

3

5

钻孔倾斜度(mm)

0.5%桩长,且不大于200

垂线法:

每桩检查

1

6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测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每桩检查

1

3外观鉴定

1)无破损检测桩的质量有缺陷,但经设计单位确认仍可用时,应减3分。

2)桩顶面应平整,桩柱连接处应平顺且无局部修补,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8.5.4沉桩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桩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混凝土预制桩必须按表8.5.4-1检查合格后,方可沉桩。

3)钢管桩的材料规格、外形尺寸和防护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4)用射水法沉桩,当桩尖接近设计高程时,应停止射水,用锤击或振动使桩达到设计高程。

5)桩的接头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质量。

2实测项目见表8.5.4-1及8.5.4-2

表8.5.4-1预制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长度(mm)

±50

尺量:

每桩检查

1

3

横截面(mm)

桩的边长

±5

尺量:

每预制件检查2个断面,检查10%

2

空心桩空心(管芯)直径

±5

空心中心与桩中心偏差

±5

4

桩尖对桩的纵轴线(mm)

10

尺量:

抽查10%

1

5

桩纵轴线弯曲矢高(mm)

0.1%桩长,且不大于20

沿桩长拉线量,取最大矢高:

抽查10%

1

6

桩顶面与桩纵轴线倾斜偏差(mm)

1%桩径或边长,且不大于3

角尺:

抽检10%

1

7

接桩的接头平面与桩轴平面垂直度

0.5%

角尺:

抽检20%

1

表8.5.4-2沉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桩位(mm)

群桩

中间桩

d/2且不大于25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检查20%

2

外缘桩

d/4

排架桩

顺桥方向

40

垂直桥轴方向

50

2

桩尖高程(mm)

不高于设计规定

水准仪测桩顶面高程后反算:

每桩检查

3

贯入度(mm)

小于设计规定

与控制贯入度比较:

每桩检查

3

倾斜度

直桩

1%

垂线法:

每桩检查

2

斜桩

15%tgØ

注:

①d为桩径或短边长度。

②Ø为斜桩轴线与垂线间的夹角。

③深水中采用打桩船沉桩时,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

④当贯入度符合设计规定但桩尖高程未达到设计高程,应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得到设计认可时,桩尖高程为合格。

3外观鉴定

1)预制桩的桩顶和桩尖不得有蜂窝、麻面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桩头无劈裂,如有劈裂时应进行处理,并减1~3分。

8.5.5地下连续墙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墙体的深度和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每一槽段成槽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清底,并测量槽深、槽宽及倾斜度,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4)相邻两槽段墙体中心线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不得超过60mm

5)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墙。

6)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不得上浮。

7)应处理好接头,防止间隔灌注时漏水漏浆。

8)墙顶应无松散混凝土。

2实测项目

见表8.5.5。

表8.5.5地下连续墙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轴线位置(mm)

30

全站仪或经纬仪;每槽段测2处

1

3

倾斜度(mm)

0.5%墙深

测壁(斜)仪或垂线法:

每槽段测1处

1

4△

沉淀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

每槽段测1处

2

5

外形尺寸(mm)

+30,-0

尺量:

检查1个断面

1

6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每槽段测1~2处

1

3外观鉴定

1)墙体的裸露墙面应平整,外轮廓线应平顺,槽段内无突变转折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l~3分。

2)槽段之间连接处在基坑开挖时不透水、翻砂。

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并减1~3分。

8.5.6沉井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桩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沉井下沉应在井壁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

浮式沉井在下水、浮运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

3)沉井接高时,各节的竖向中轴线应与第一节竖向中轴线相重合。

接高前应纠正沉井的倾斜。

4)沉井下沉到设计高程时,应检查基底,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封底。

5)沉井下沉中出现开裂,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才可继续下沉。

6)下沉应有完整、准确的施工记录。

 

2实测项目

见表8.5.6。

沉井的封底见表8.5.8。

表8.5.6沉井实测面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