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293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0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心理发展.docx

第三章心理发展

第二篇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怎样教人接受教育?

过去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教育。

在此种教育理念支配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步骤的安排、作业的布置、管理措施和考评系统等都由教师控制。

传统的教育多采取这种方式,典型者如至今在中国农村还存在的工匠带徒弟,多半仍是采取这种方式。

另一是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育。

在此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步骤的安排、作业的布置、管理措施和考评系统等都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并且主要是听从学生的主张。

这主要是受西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后现代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它改变了学习者是“沉默的大多数”的地位,为学习者找回了做人的尊严。

不过,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都没有妥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或是将教师置于主体地位而将学生置于被控制的地位,或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而将教师视作学生的仆人,都未能摆脱或将教师或将学生视为手段和工具的怪圈,其结果常常会导致教育的异化,它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教育的功利化。

本书主张双主体的教育理念,其要点有二:

一是,教师是一个生命主体,学生也是一个生命主体,二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平等相处,和谐相处;二是,妥善借鉴《坛经·行由品》提出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的思想,当学生刚学习某一门功课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在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上已拥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妥善坚持双主体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融会贯通上述两种教育理念的长处,而克服它们的不足之处。

在双主体教育理念的支配下,身心发展是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个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师,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因而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

为此,特用一章的篇幅来探讨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内容摘要】

本章先用一节简要阐述了与“心理发展与教育”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在探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问题时,最大亮点是提出了五因素交互作用论。

然后用两节的篇幅,主要从认知发展与品德发展两个维度来探讨个体心理的发展。

其中,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是进行知识教学与学习的心理学基础之一;个体的品德发展是道德教育与学习的重要心理学依据之一。

在探讨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时,主要介绍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在阐述个体的品德发展规律时,主要阐述了皮亚杰、柯尔伯格和艾里克森的理论。

在行文过程中既注重将他们四人的核心内容依其逻辑规律展现在读者面前,又注重结合当代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评析他们的观点,以突显他们观点的现代价值。

【核心概念】

发展、心理发展、关键期、认知发展、临床法、适应、生理适应、心理适应、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运算、自我中心性、最近发展区、品德的发展、知觉集中倾向、对偶故事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两难故事法、自我同一性、习俗

【思考题】

1.述评五因素交互作用论。

2.简要阐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在教育上的价值。

3.简要阐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价值。

4.简要谈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之间的异同。

5.简要阐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

6.简要评介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

7.道德、品德与习俗之间是什么关系?

8.阐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及其对中国德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限于本书的旨趣,并与学校教育实践相吻合,下面先用一节简要阐述“关于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几个问题”,然后分两节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认知发展与品德发展。

第一节关于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内涵

(一)“发展”的定义

什么是“发展”?

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仅仅是量上的往返重复。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发展是质的改造,是包含着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辩证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对于人类和动物个体而言,发展指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生理和心理上有次序的变化,一般分为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等两部分。

身体发展通常是医学、生物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涉及与生长成熟有关的生理变化;心理学家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则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定义

何谓“心理发展”(psychologicaldevelopment)?

它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问题通常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一是心理的种系发展,二是心理的个体发展。

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的个体发展,它指人类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直至死亡的全程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

这一变化既包括质的改造,也包括量的改变;既包括向上的生长成熟,又包括向下的衰老退化。

不过,诸如生病、疲劳、服用兴奋剂或剧烈运动等引起的短暂的身心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在同一发展阶段,既能从A到B、又能从B到A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

鲍尔士(Baltes,P.B.)指出,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的心理发展,应同时关注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①与年龄有关的一般发展变化。

如个体临入学产生的入学适应问题、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等。

②与自然、社会、历史事件有关的一般发展变化。

如大范围的饥荒、电视机的问世、独生子女政策的推广、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等对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③个体特异化的生活事件造成的发展变化。

例如一次意外事故造成脑损伤引起的心理变化,或是失业、离婚、迁居等事件造成的心理变化等。

所有这些发展变化都应同时考虑生物因素和环境教育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二、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一)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总体而言,人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一般性特点:

1.任何心理发展都离不开时间因素,心理随年龄而发展

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任何心理发展都离不开时间因素,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并总结出了许多一般性的发展规律。

如:

①11、12岁前是某些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个体智力直线增长;②智力在成年早期(18-25岁之间,也有说到40岁)达到顶峰;③成年期是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期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等。

2.心理发展都是有次序的,遵循着某些共同的模式

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心理发展都是有次序的,遵循着某些共同的模式。

如儿童应该先学加减法、再学乘除法,而不能相反;在运动机能的发展中,通常都遵循从头到脚、先中央后四周、大肌肉运动先发展的顺序等。

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如知觉速度在12岁时已达到成人的80%,而推理能力、词的理解力、词语运用能力要到14、18、20岁才能达到同一水平。

即便是同一心理成分,在同龄个体中彼此之间有会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性。

同时,这些心理成分在不同个体身上出现的年龄存在个别差异,其表现方式和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不同心理机能的结合模式等也各有不同。

4.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育有一定的阶段性

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育有一定的阶段性。

当然,要将个体的全部心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应以心理发展的事实为依据,目前还没有哪个理论能全面地说明个体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只能以研究者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的事实、提出相关的发展指标作为依据来进行阶段划分。

例如,皮亚杰以个体的思维发展为依据的阶段划分,弗洛伊德以性心理的发展为依据的阶段划分,柯尔伯格以道德发展为依据的阶段划分,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列维托夫依据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学习、劳动和社会交往等)为依据的阶段划分,柳布林斯卡娅按照教育的要求或学制的阶段划分,等等。

参照当前毕生发展的观点和前人的划分,结合中国的学制、占主导地位的活动以及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可将可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1)产前期

指从母亲受孕到个体出生前的胚胎和胎儿发育期。

这一时期持续约9个月,又可细分为胚种期(受精到两周)、胚胎期和胎儿期(怀孕9周到出生)。

产前期母亲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胎内环境,进而决定着小生命最初的身心机能的发展。

(2)婴儿期

又称婴儿和学步儿期,包括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1个月到1岁的乳儿、以及1~2、3岁的学步儿。

这一阶段儿童的躯体和脑的发育非常迅速,感知运动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儿童学会了独立行走、出现了言语活动,通过社会交往发展了最初的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

(3)童年早期

又称幼儿期、学龄前期,指2、3岁到6岁左右。

这一阶段儿童的神经系统能够不断发育完善,身体动作技能更加协调,游戏成为其主导活动。

他们通过母语与人交往,发展了初步的言语思维能力,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有明显的发展,与同伴之间建立了最初的伙伴关系。

(4)童年中期

又称学龄(初)期,指6岁左右到11、12岁。

儿童入学后,学习便成为其主导活动,通过学校的文化知识学习,儿童发展了阅读、书写和计算机能,心理机能的随意性得到较大发展,概念思维和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社交范围更加扩大,逐渐将各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转变为内在的道德认同。

(5)青少年期

指11、12岁到17、18岁。

这一阶段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提高,能通过假设命题的形式来认识事物,他们的身体外形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自我意识和同伴交往显示出崭新的特点。

他们在物质和心理上逐渐脱离和父母的依赖关系,发展出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将来想要担任的社会角色开始有所认识。

青少年中学毕业之后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步入成人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6)成年早期

也称之为青年晚期,指17、18岁到40岁左右。

这一阶段个体完成受教育的任务,走向工作岗位,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并担负起养育子女的家庭重任。

许多年轻人开始忙于选择职业、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建立和发展各种社会关系。

(7)成年中期

又称中年期,指40岁左右到60左右。

这一阶段的成人对家庭、对工作单位乃至对国家和社会都将做出最大的贡献。

许多人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或担负起各种重要的领导职务,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家庭责任更为沉重,一方面要帮助子女适应即将成年的生活,一方面还要担负起自己的年迈父母的晚年生活。

(8)成年晚期

又称晚年期、老年期,指60岁以上。

这一阶段的老年人多已退休,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子女已离家另组家庭,可能会产生空巢感;可能经历的丧偶、健康恶化等则会产生孤立无助感。

因此,这一阶段的老年人必须学会适应退休生活,积极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争取实现成功地老年化。

5.人类心理某些方面的发展存在关键期

有些行为是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即永不能产生,这个时期就叫作该种行为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

“关键期”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

如,德·斐利斯(DeVries)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

他把这个特定时期称为“敏感期”。

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奥地利的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K.Z.Lorenz,1937)对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

劳伦兹发现鸭、雁之类的动物在刚刚孵出后的8-9小时内,让其首先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等),它们就会将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反而没有任何依恋。

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志一样,故称“印刻”。

劳伦兹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

因此,关键期又叫“最佳学习期”。

后来,斯拉金(W.Sluckin)在对各种文献做了综合后,认为攻击性行为、音乐学习、人际关系建立、探究行为等经过早期学习更为有效。

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语言、听觉、视觉形象也有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性,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现一般认为,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某些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

鸟类的印刻、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以及人类语言的习得。

不过,是否人类的所有心理发展或行为获得都有关键期,目前还是个有争论的问题。

退一步说,即便人类的某种心理与行为存在关键期,也不能将关键期的重要性强调过头,否则,就可能会陷入新的宿命论陷阱。

(二)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性质及其程度,往往依赖于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而教育本身又会对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起着较强的制约作用。

具体表现为:

第一,教育须以个体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尽管良好的教育可以加速心理的发展,但决非像布鲁纳所声称的“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即便是天才儿童也无一例外,教育是无法超越或改变发展的次序性的。

因此,教育应遵循“准备性原则”,即在进行新的教学活动时,个体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能够适应新知识的学习(请参阅第二章里论及“学习的准备”的内容)。

一般来说,根据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至少涉及这样两个主要问题:

选定什么教材;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即确定每一年龄阶段儿童能最有效地掌握的教材,采用最适合某一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

具体可以采用两个指标作为学习准备性的标准:

其一是应确保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其二是应确保他们学习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对班级教学而言,为做到教育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师自身的经验,灵活设定学生对某一教学任务的掌握率,如设定在50%-100%之间不等。

第二,通常认为教育对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不论个体的先天遗传素质如何,就其已有的遗传素质而言,教育对其心理发展起着主导性的制约作用。

科学的教育就是要促进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发展,这在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文化观”中有着鲜明的阐述。

他主张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人类的知识经验,甚至提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教学不是个体上学之后才开始的,实际上,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儿童就开始了与成人的交往,在成人的“教学”下不断发展成长。

“儿童在学校中所碰到的任何教学,总有其自身的前史。

”例如儿童入学后才开始学习算数,但上学前早就会数数、会简单的加减法等,这都是在周围成人的“教学”指导下习得的。

第三,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动态的,心理发展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

一方面,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发展这一前提,发展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揭示个体心理特征的年龄特点,从而为教育的开展提供年龄依据,发展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有时甚至会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另一方面,教育可以反过来影响和改变心理发展的进程,某一心理现象的年龄发生往往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前,促成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发展与教育的这一动态关系与个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相应的心理机能有关。

一般而言,教育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具体的影响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

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其发展受教育的影响越大。

人们应把握好发展与教育的这一动态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贯彻教学与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尽可能为儿童提供适应其发展水平的教育环境,使其心理机能的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青春期提早的现状、原因、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青春期(puberty)指个体生长突增、性器官发育成熟并出现第二性征的年龄阶段。

各国之间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差异,对青春期的年龄界定多有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阶段规定为10~20岁。

中国一般指11~18岁,也就是大约从初中到高中这段时间。

(一)青春期提早的现状

目前中国中学生青春期提早的现象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张水娟等人对湖北女生的调查显示,青春期女生发育较20世纪50年代提前了3年;陈美娟等人2000年在厦门市的调查表明,女生的平均初潮年龄为12.17岁(其中城市女童为11.80岁,农村女童为12.62岁),而1995年女生的平均初潮年龄为12.75岁,1985年的年龄则为13.30岁,初潮年龄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戴梅竞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今青春期女生平均初潮年龄较之1980年提前了1.19岁。

(二)青春期提早的原因

探求青春期提早的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在实际生活中采取措施,尽量延缓青春期的发育。

但青春期提早的原因非常复杂,其发生机理尚不清楚,对它的一些解释基本停留在假说的水平上。

据日本学者大西诚一郎的总结,主要有六种:

①气候说。

认为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如气温降低或升高会导致青春期提前,一般地,热带地区的发育要早于寒带地区。

②营养说。

认为营养改善会导致发育加速。

如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当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较多时,容易使人的青春期提前。

③异质结合说。

认为人类迁徙幅度空前增大,导致婚姻范围在地理上的扩大,远缘婚配使得异质基因结合的几率大为增加,导致了遗传上的跃进现象,进而影响到发育的时间表。

④城市化外伤说。

认为城市中人口拥挤、交通繁杂、广告和信息泛滥,使得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尤其是视床下部中枢自律神经系统和血管运动系统负担加重。

⑤人群类型累积层化说。

认为城市的形成一开始就是由自律神经系统活动水准较高的人所组成,城市起着选择的作用,导致这种相似性的不断累积。

这一观点认为青春期提早与城市化有关。

⑥子女数量减少说。

认为青春期提早与人们生育子女数量的减少有关。

在青春期提早这一现象上,一般认为有4个因素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

1.先天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内在决定因素,广泛影响着个体的身高、体重、容貌、肤色、气质甚至性格。

在青春期提早这一问题上,不能忽视遗传的作用。

遗传因素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已经获得了某些验证,如中国林祖荣等人的调查表明,女孩初潮的年龄与其姐妹存在正相关。

结合中国实际,本书认为,当前中国青少年的青春期提早与其遗传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有关。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古代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人们安土重迁,终其一生也走不了多远,因而多是在方圆几十公里,至多是上百公理的范围内择偶。

而在现代中国,随着交通的发达和观念的更新,人们迁移距离普遍较大,人口流动已十分频繁。

这使得相隔几百里、几千里甚至上万里的人们走到一起组建家庭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样做,依进化论的解释,就于无形之中提高了人口素质。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东北地区下降0.22%。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迁徙导致了远缘婚配几率的增加,远距离婚配所导致的“杂交优势”凸现。

有资料表明,异族通婚导致自然初潮年龄的提前。

云南省汉族女生的初潮年龄为13.21岁(城市)和14.12岁(乡村),白族、纳西族、傈僳族、佤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女生的平均初潮年龄分别为13.60、13.35、14.05、13.85、14.24、14.15、17.05岁,而异族通婚者的后裔的女童,其初潮平均年龄为13.19岁。

另一是,现在优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导致人口素质普遍提高。

这就犹如一颗好种子,自然生命力旺盛,长得也快。

2.营养条件改善

充足的营养是保证青春期发育的物质基础。

青春期时个体发育迅速,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

在此期间如果个体营养不良,不但不能促使青春期的提早,甚至可能阻碍人的成长。

青春期提早与营养的改善有关。

据林祖荣等人的研究,营养状况差的女生其初潮年龄要晚,见表3-1。

表3-1营养状况对女生月经初潮的影响

营养状况

例数

初潮年龄

标准差

8115

13.06

1.06

5333

13.40

1.12

46

13.59

1.11

由于现代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大中城市里的中国人,其生活水平较之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许多家庭给予孩子的营养不是适当,而是过剩,从而使孩子的身体快速成长。

犹如一颗禾苗,因施肥过多而长得快。

营养的改善释放了儿童的遗传潜力,使他们不但长得更高更壮,而且更快。

医学研究发现,性发育需要一定的体重临界点,只有具备了这个体重的临界点,性发育才能开始。

而营养改善能大大增加儿童的体重。

3.食物污染

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社会,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常常采用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方法生产和加工水果、蔬菜及肉类食品。

如,在养殖甲鱼、黄鳝等水产品时,为加快甲鱼等的生长速度,给甲鱼等吃含有激素或避孕药的饲料;为了使猪的身上多长瘦肉,而给猪吃瘦肉精等。

儿童或青少年假若经常吃这类达不到绿色食品要求的食物,当然极易刺激其身体的快速成长。

同时,由于前些年没有妥善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导致我国现在一些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颇为严重:

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30%,几大水系已经全遭污染,沿海赤潮频频发生。

大量的公害污染物几乎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极易通过农作物的种植、灌溉等环节,进入到人类的食物链,大大增加了食物被污染的风险。

4.性文化的泛滥

社会文化因素之所以会对性发育产生影响,可能的原因是:

当大脑皮层受到性信息的刺激时,会影响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ylamus-pituitary-gonadaxis)的活动变化。

而这一系统对性发育起着重要的启动和调节作用。

在当代,性文化的泛滥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青少年的青春期提前现象几乎与文艺复兴以来性解放的思潮是同步的,因此,青春期提早可能与性禁锢的瓦解有关。

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对性的禁锢固然不好,但走向反面也会给人带来灾难。

目前中国性文化的泛滥也颇为严重。

如今,“几乎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把性作为最好的促销点,他们利用性形象不断为其赚取商业利润……性几乎成了万能的添加剂。

”电视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恋爱镜头,如接吻、拥抱甚至床上戏,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整版的、关于丰乳瘦身和提高性功能的美女广告;打开收音机,性话题不绝于耳;互连网和手机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性信息,形形色色的黄色网站在疯狂吞噬着青少年的心灵。

性文化的泛滥对青少年心灵的污染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许多中学生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与性的诱惑是分不开的。

(三)青春期提早引发的教育问题

虽然在青春期时每个人的发展顺序是相同的,但是这些发展变化出现的时间和速度的差异却是很大的。

一般情况下,女生青春发育的时间要比男生早1~2年,女生达到生长陡增的顶峰较早,约在12岁左右;男生则较晚,大概在14岁左右。

并且,即使是同一性别,在青春期开始发育的起始年龄也可能相差几岁。

同样,个体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人只用18~24个月就完成了青春期的变化,具备了成熟的生殖能力,有少数人需要用6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某些人已经完全成熟了,但与他同龄的人可能才刚开始青春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