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236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1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docx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一、人力资源规划:

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1、组织机构的设置;

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

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

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

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人力资源规划又细致的分为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8、员工授权与监管。

五个方面

1、战略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

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又可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这些规划与组织的其他规划相互协调联系,既受制于其他规划,又为其他规划服务。

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

通过收集和利用现有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预测。

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的即定目标。

步骤

1、环境分析:

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行业背景,提炼对于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影响和要求;对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以及目标达成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进行澄清和评估,提炼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影响。

公司人力资源部正式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前,必须向各职能部门索要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数据、企业组织结构数据、财务规划数据、市场营销规划数据、生产规划数据、新项目规划数据、各部门年度规划数据信息。

整理企业人力资源政策数据、公司文化特征数据、公司行为模型特征数据、薪酬福利水平数据、培训开发水平数据、绩效考核数据、公司人力资源人事信息数据、公司人力资源部职能开发数据。

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负责从以上数据中提炼出所有与人力资源规划有关的数据信息,并且整理编报,为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基本数据。

2、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源:

员工数量、质量、结构等静态分析,以及员工流动性等动态分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关键职能的效能分析。

具体包括:

企业现有员工的基本状况、员工具有的知识与经验、员工具备的能力与潜力开发、员工的普遍兴趣与爱好、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发展需求、员工的绩效与成果、企业近几年人力资源流动情况、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与现行的人力资源政策等。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通过对组织、运作模式的分析,以及各类指标与人员需求关系分析,提炼企业人员配置规律;对未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带来人员需求进行预测。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影响公司人力资源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公司人力资源队伍的人才分类、职业定位和质量要求,预测未来三年人才队伍的数量,明确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

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发展实力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规划。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分几步走,每一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人力做支撑,需求数量是多少,何时引进比较合适,人力资源成本分析等内容。

然后才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需求预测。

4、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

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

本地区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比率、本地区人力资源总体构成、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地区的教育水平、本地区同一行业劳动力的平均价格与竞争力、本地区劳动力的择业心态与模式、本地区劳动力的工作价值观、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外来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本地区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等。

5、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是基于以上获得的信息来开展的,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对于员工总量、结构数量等等目标进行评估、总结和确认,并确定企业不同人员的能力素质目标。

6、行动方案:

制定达成规划目标的措施与途径;拟定招聘、培训、激励等策略。

主要内容包括:

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有关的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任务的详细说明;企业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政策策略及有关说明;企业业务发展的人力资源计划;企业员工招聘计划、升迁计划;企业人员退休、解聘、裁减计划;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企业管理与组织发展计划;企业人力资源保留计划;企业生产率提高计划等相关内容。

一份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人力资源其他管理工作都会时刻围绕着它来不断展开。

[1]

战略计划

主要是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公司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出一套跨年度计划。

同时还要注意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在制定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国家及地方人力资源政策环境的变化

包括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人才的各种措施。

国家各种经济法规的实施,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国家以及地方对于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各种政策规定等。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定影响公司内部的整体经营环境,从而使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也应该随着有所变动。

2、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

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必须遵从公司的管理状况、组织状况、经营状况变化和经营目标的变化。

由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以下原则,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安定原则:

在公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公司的稳定发展为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成长原则:

指公司在资本积累增加,销售额增加,公司规模和市场扩大的情况下,人员必定增加。

公司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为了公司的壮大和发展。

3)持续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公司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并保持公司的永远发展潜力为目的;必须致力于劳资协调、人才培养与后继者培植工作。

3、人力资源的预测

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公司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配合公司发展的需要,以及避免制定人力资源战术计划的盲目性,应该对公司的所需人员作适当预测,在估算人员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紧缩而所需增减的人员;

2)因现有人员的离职和调转等而所需补充的人员;

3)因管理体系的变更、技术的革新及公司经营规划的扩大而所需的人员。

4、企业文化的整合

公司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公司的价值观,培育一种创新向上、符合实际的公司文化。

在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与公司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公司经营的特色,以及公司经营的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具有自己的符合公司的人力资源特色。

战术计划

是根据公司未来面临的外部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以及公司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招聘、辞退、晋升、培训、工资福利政策、梯队建设和组织变革。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后,就要制定公司人力资源战术计划。

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包括四部分:

1、招聘计划:

针对公司所需要增加的人才,应制定出该项人才的招聘计划,一般为一个年度为一个段落,其内容包括:

1)计算本年度所需人才,并计划考察出可有内部晋升调配的人才,确定各年度必须向外招聘的人才数量,确定招聘方式,寻找招聘来源。

2)对所聘人才如何安排工作职位,并防止人才流失。

2、人员培训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是人力计划的重要内容,人员培养计划应按照公司的业务需要和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的培训能力,分别确定下列培训计划:

1)专业人员培训计划;2)部门培训计划;3)一般人员培训计划;4)选送进修计划;

3、考核计划

一般而言,内部因为分工的不同,对于人员的考核方法也不同,在提高、公平、发展的原则下,应该根据员工对于公司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的依据。

这就是绩效考核的指导方法。

绩效考核计划要从员工的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策定。

譬如科研人员和公司财务人员的考核体系就不一样,因此其在制定考试计划时,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计划。

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工作环境的变动性大小;工作内容的程序性大小;员工工作的独立性大小。

绩效考核计划做出来以后,要相应制定有关考核办法,常用的方法包括:

排序法、平行法、关键事件法、硬性分布法、尺度评价表法、行为定位等级评价法、目标管理法。

4、发展计划

结合公司发展目标,设计核心骨干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通道。

明确核心骨干员工在企业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达到提高职业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程序

即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评估、人力资源规划反馈与修正。

1、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人力资源规划的信息包括组织内部信息和组织外部环境信息。

组织内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战略计划、战术计划、行动方案、本企业各部门的计划、人力资源现状等。

组织外部环境信息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经济形势、技术的发展情况、行业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人口和社会发展趋势、政府的有关政策等。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总量预测和各个岗位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典型步骤如下:

步骤一,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步骤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步骤三,未来人力资源流失情况预测。

步骤四,得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组织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典型步骤如下:

步骤一,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步骤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步骤三,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数据和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数据汇总,得出组织人力资源供给总体数据。

4、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在对员工未来的需求与供给预测数据的基础上,将本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与在同期内组织本身可供给的人力资源预测数进行对比分析,从比较分析中可测算出各类人员的净需求数。

这里所说的“净需求”既包括人员数量,又包括人员的质量、结构,即既要确定“需要多少人”,又要确定“需要什么人”,数量和质量要对应起来。

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聘或培训,就为组织制定有关人力资源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5、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本组织员工的净需求量,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同时要注意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及各项业务计划之间的衔接和平衡,提出调整供给和需求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规划应包括:

规划的时间段、计划达到的目标、情景分析、具体内容、制定者、制定时间。

1)规划时间段

确定规划时间的长短,要具体列出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

若是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长达5年以上;若是短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如年度人力资源规划,则为1年。

2)规划达到的目标

确定达到的目标要与组织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最好有具体的数据,同时要简明扼要。

3)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

主要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进一步制订该计划的依据。

未来情景分析: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在计划的时间段内,预测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状况,进一步指出制订该计划的依据。

4)具体内容

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项目内容。

⑵执行时间。

⑶负责人。

⑷检查人。

⑸检查日期。

⑹预算。

⑺规划制定者:

规划制定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部门。

⑻规划制定时间:

主要指该规划正式确定的日期。

实施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既定方案的实施,要赋予负责人拥有保证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实现的权利和资源。

2)要确保不折不扣地按规划执行。

3)在实施前要做好准备。

4)实施时要全力以赴。

5)要有关于实施进展状况的定期报告,以确保规划能够与环境、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

人力资源规划评估

在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估。

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1)是否忠实执行了本规划。

2)人力资源规划本身是否合理。

3)将实施的结果与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比较,通过发现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来指导以后的人力资源规划活动。

规划的反馈与修正

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后的反馈与修正是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评估结果出来后,应进行及时的反馈,进而对原规划的内容进行适时的修正,使其更符合实际,更好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任务

规划项目

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配套政策

配备计划

中、长期内不同职务、部门和工作类型的人员分布

离职计划

因各种原因离职的人员情况及其所在岗位情况

补充计划

需补充人员的岗位、数量和对人员的要求

使用计划

人员晋升、晋升时间、轮换工作的岗位、人员情况和轮换时间

职业计划

骨干人员的使用和培养方案

劳动关系计划

减少和预防劳动争议,改进劳动关系的目标和措施

培训开发计划

确定培训对象、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和讲师等

绩效与薪酬福利

标准、衡量方法、薪酬、工资总额、福利以及绩效的关系等

二、招聘与配置:

“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

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1、招聘需求分析;

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

3、招聘程序和策略;

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

5、招聘实施;

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

7、离职面谈;

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离职率=离职人数/(离职人数+期末数)×100%)

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国利益。

2、平等竞争、专业对口、择优录用、亲属回避四项原则。

3、在招聘中应坚持平等就业。

4、要确保录用人员的质量。

5、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要和职务说明书中应职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

6、努力降低招聘成本,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招聘成本

包括:

新聘成本;重置费用;机会成本。

调配措施

1、根据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

2、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3、从企业内部优先调配的人事政策。

4、实行公开竞争的人事政策。

需求诊断步骤

1、由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

或由各部门根据长期或短期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人力需求。

2、由人力需求部门填写“人员需求表”。

3、人力资源部审核。

人员需求表

1、所需人员的部门、职位。

2、工作内容、责任、权限。

3、所需人数以及何种录用方式。

4、人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5、要求的学历、经验。

6、希望的技能、专长。

7、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步骤流程

制定招聘计划的内容

1、录用人数以及达到规定录用率所需要的人员。

2、从候选人应聘到雇用之间的时间间隔。

3、录用基准。

4、录用来源。

5、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1、人事费用。

2、业务费用。

3、企业一般管理费。

招聘方法的分类

1、委托各种劳动就业机构。

2、自行招聘录用。

3、通过公共网络招聘。

招聘测试与面试的过程

1、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测验。

2、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发布面试通知和进行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3、面试过程的实施。

4、分析和评价面试结果。

5、确定人员录用的最后结果,如有必要进行体检。

6、面试结果的反馈。

7、面试资料存档备案。

三、培训和开发:

帮助员工胜任工作并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员工培训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

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

员工开发是指为员工未来发展而展开的正规教育、在职实践、人际互动以及个性和能力的测评等活动。

1、理论学习;

2、项目评估;

3、调查与评估;

4、培训与发展;

5、需求评估与培训;

6、培训建议的构成;

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

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

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

10、项目管理:

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流程

四个步骤:

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规划制定、培训的实施、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多采用问卷调查、个人面谈、团体面谈、重点团队分析、观察法、工作任务调查法。

培训规划是指对企业组织内培训的战略规划,企业培训规划必须密切结合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战略,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战略出发,满足企业资源条件与员工素质基础,考虑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和培训效果的不确定性,确定职工培训的目标,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计划的实施。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

2、要让员工认同培训。

3、做好外送培训的组织工作。

4、培训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5、制定奖惩措施。

这方面,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关注得比较多的是采取怎样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认为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将比传统的讲授式培训达到更好的效果。

培训效果评估:

其研究培训方案是否达到培训的目标,评价培训方案是否有价值,判断培训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全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训的重点是否和培训的需要相一致。

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分析企业培训需求,了解培训投资效果,界定培训对企业的贡献,非常重要。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是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成本-收益分析也是一个比较受推崇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将培训的效果量化,让企业可以直观的感受培训的作用。

四、绩效管理: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结局

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考评阶段;

4、总结阶段;

5、应用开发阶段;

6、绩效管理的面谈;

7、绩效改进的方法;

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

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步骤

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

实施原则

1、清晰的目标。

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和要求,所以目标一定要清晰。

要什么,就考核员工什么。

2、量化的管理标准。

考核的标准一定要客观,量化是最客观的表述方式。

很多时候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能推行到位,沦为走过场,都是因为标准太模糊,要求不量化。

3、良好的职业化的心态。

绩效考核的推行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职业化的素质。

事实上,优秀的员工并不惧怕考核,甚至欢迎考核.。

4、与利益、晋升挂钩。

与薪酬不挂钩的绩效考核是没有意义的,考核必须与利益、与薪酬挂钩,才能够引起企业由上至下的重视和认真对待。

5、具有掌控性、可实现性。

绩效考核是企业的一种管理行为,是企业表达要求的方式,其过程必须为企业所掌控。

“三重一轻”原则:

绩效考核只有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1)重积累:

平时的点点滴滴,正是考核的基础;

2)重成果:

大大小小的成果,才可以让员工看到进步,才有前进的动力;

3)重时效:

指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考核,往往想不起来当初发生的事情。

考核,应该就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而不是过了很久之后;

4)轻便快捷:

复杂的绩效考核方式,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才可能取得预定效果。

今目标针对并不复杂的中小企业,更侧重在通过轻量的方式,为管理者提供和积累考核素材。

五大细节

1、理清企业的成果价值流

2、设计可度量的绩效指标

3、明确绩效指标的成果导向

4、识别价值流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5、实现绩效指标与消费者价值需求的对接

几种模式:

通过对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德能勤绩:

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曾一度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年终考评中普遍采用,仍然有不少企业还在沿用这种思路。

其本质特征是:

业绩方面考核指标相对“德”“能”“勤”方面比较少;大多情况下考核指标的核心要素并不齐备,没有评价标准,更谈不上设定绩效目标。

本文借用“德能勤绩”的概念,就是因为这类考核实质是没有“明确定义、准确衡量、评价有效”的关键业绩考核指标。

任何一项指标都没有评价标准,考评者打分没有评价依据。

除了上述典型特征外,往往还具备如下特点:

1)很多企业是初始尝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重点往往放在绩效考核上;

2)没有部门考核的概念,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等同对部门的考核,没有部门考核与部门负责人考核的明确区分;

3)考核内容更像是对工作要求的说明,这些内容一般来源于公司倡导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

4)绩效考核指标比较简单粗放,大多数考核指标可以适用同一级别岗位、甚至适用所有岗位,缺少关键业绩考核指标;

5)绩效考核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

对于刚刚起步发展的企业,通常基础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太多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德能勤绩”式绩效管理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这种方式对加强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增强员工责任意识,督促员工完成岗位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德能勤绩”式绩效管理是简单粗放的绩效管理,对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作用有限,虽然表面上看来易于操作,其实绩效考核过程随意性很大。

企业发展后,随着公司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绩效管理将对精细性、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德能勤绩”式绩效管理就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了。

2、检查评比:

比较常见的,采用这种绩效管理模式的公司通常情况下基础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公司决策领导对绩效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绩效管理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践,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但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绩效管理的公平目标、激励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战略导向作用不能得到实现。

其典型特征是:

1)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详细列出工作要求及标准,考核项目众多,单项指标所占权重很小;

2)评价标准多为扣分项,很少有加分项;

3)考核项目众多,考核信息来源是个重要问题,除非个别定量指标外,绝大多数考核指标信息来自抽查检查;

4)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组成考察组,对下属单位逐一进行监督检查,颇有检查评比的味道,不能体现对关键业绩方面的考核。

“检查评比”式考核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有很大作用的,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员工会感受到压力,自然会在工作要求及标准方面尽力按着公司要求去做,对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其积极意义。

这种模式的考核,有两个重大缺陷:

一是绩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