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122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docx

如何做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

从战略规划,到行动步骤

 

国际一流的公司,包括宝洁,几乎都用同一个模型来规划自己5-10年的战略,这个模型就是OGSM战略规划模型。

OGSM是Objective(目的)、Goal(阶段目标)、Strategy(执行策略)、Measurement(评估标准)、的英文首字母组成。

OGSM是一种计划与执行管理工具,一种制定战略计划的强大工具,以使业务集中在大的目的与目标及关键策略上,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战略的手段,以达成理想的目的与目标。

OGSM通常用来制定公司的战略计划,规划未来发展的蓝图。

 

 

模型人人都看得懂,但不一定人人都会用,都能用好。

给你一支画笔,未必你就能成为画家,给你一架钢琴,也未必练成音乐家。

事实上,在我从事咨询工作中,大多数管理者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模型和管理工具,但真正能把这些模型和管理工具威力发挥出来的却少之又少,大家都在作表面文章,没有深入到实质当中。

就拿OGSM战略规划管理模型来讲,很多人都在用,也都不会用。

Objective要怎么描述?

有些公司把它做得特别复杂,有的甚至把远景、使命都牵扯进来,这是不对的。

其实这个模块描述就需要两句话:

第一句:

5-10年后,你的公司在什么领域经营。

领域,既包括专业领域,也包括行业领域,还包括地域领域,也就是说,你要描述公司在5年或者10年后,在中国或者亚洲或者世界范围内,在哪个行业达到什么样的专业水平。

第二句:

5-10年后,你的公司在该领域内的市场地位。

我是业内第一,还是业内前十,或者是在行业立足。

有的公司把目标人为放大,描述成“我要在某领域内成为世界第一品牌”,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很难实现,这里不是在描述公司远景,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里程碑,没有把握实现的事,就不要说,否则就是空想,做这种战略规划不但无益,并且有害。

如果你公司的远景是环游世界,那么这里就要清晰到我第一站去哪个国家。

可能你的资金和精力根本不够环游整个世界,中途需要积累,需要赚钱,也可能你一辈子也不能完成环游世界的远景,但是,这第一站我要去的国家一定要完成,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综合考虑公司的环境和资源实力。

还有一个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是把Objective用数据描述。

比如说我们公司要达到100亿的销售额,或者十亿的纯利润。

表面上看起来很清晰很具体,但这也是不对的。

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就是要知道公司未来的成长道路,它将决定我们资源配给的导向,你的公司把钱投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些要依靠战略规划确定,它其实能够让我们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用数据描述Objective,路径选择就变成了无数种,你就无法准备资源,也无法配置资源。

达成一百亿销售额,你是把钱投到股市上去呢?

还是炒期货呢?

还是做房地产呢?

公司已经无法确定自己在什么行业,甚至什么领域都不知道,只要赚钱的都可以,那么公司资源怎么整合?

无法把公司资源集中在一个整合的领域,也就无法围绕自己的远景发展。

这就好比我们开车出门旅游,目标是从广州去北京,那么我们马上就知道该准备什么样的设备、准备多少钱、准备多少食物、水,然后就可以出发,因为这个目标很具体。

但是,如果把这个目标描述成开车2000公里,那就麻烦了,也许我开到了北京,也许我开到了上海,也许我就在家门口打转,总之开了2000公里。

你没法从整体上考虑我该准备些什么,没准我会路过沙漠,也没准我爬上了高原,总之在事前你没法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己的资源。

所以Objective一定不能用数据来描述。

Goal在英文里有进球、投篮的意思,所以Goal这个目标是阶段性的目标,在这里你要把整体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

这个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如果横轴描述时间,纵轴描述公司在行业领域内占的市场份额,那么我们就能找到现阶段在坐标体系内的点位置,我们再找到5年或者10年后的点位置,二者一连线,然后再把这条线段砍成几段,每一段就是我们在某时间内的阶段性目标。

 

 

企业在第一年的市场份额是10%,其目标是在第五年占到市场份额的50%。

那么就平均分配各年的市场目标。

很多人都会这样界定阶段性的目标,但是这么做却是错误的。

企业发展不可能按照匀速直线运动的形式前进,也不可能按照一个固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发展轨迹必然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不是固定的,有可能是零,也有可能是正值,还有可能是负值。

这就好比一个人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最开始的工资是1500元,经过10年努力之后,他的工资涨到了5000元,几乎不可能每年都涨350元,绝大多数情况是突然有一年升职了,一下涨了1000元,有几年可能原地踏步,也可能有几年工资反而下降了。

所以说,如果我们按照匀加速的方法规划公司的阶段性目标,这是不现实的。

那么,正确的规划方法是什么呢?

在《黄帝内经》里提到了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生长和收藏交替进行的过程,人也一样,白天我们是在释放能量,晚上就得去睡觉,储备能量。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很多企业都没弄明白。

具体表现在一味地追求利润增长,没有储备期,没完没了地扩大规模、再扩大规模,赚了钱马上投入做更大的销售额,资源、组织都得不到调整,最后累坏了自己的身体,瞬间就不行了。

所以在Goal这个模块上,不是将整体目标按照时间段均分为阶段性目标,而是要排布好企业发展的“生长期”和“收藏期”,如果在10年内,你的企业总处在“生长期”中,那你再强的底子也是熬不住的,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必须停下来,进化你的组织,整合你的资源。

那么,企业“生长期”和“收藏期”怎么进行界定呢?

一般来讲,“生长期”每年的销售额增长速度要大于50%,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00%的增长速度,就是今年我卖了5个亿,下一年我卖15个亿,这就叫“生长期”;“收藏期”年增长速度要小于20%,必须要把增长速度控制下来,上市公司可以计划在20%的增长,因为上市公司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你是私营公司,你可以设定今年我大概就10%的增长,或者不增长。

“收藏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你要获得利润率的提升,你企业的人均利润必须提高。

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情况:

企业的销售额很大,几百亿上千亿,但是人均利润很低,一年算下来,纯利少得可怜,甚至几乎没什么利润了。

企业在“收藏期”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组织架构的改良,薪酬体系的调整等等储备工作,把基础打稳,这些工作做好了,人均利润自然就上来了;在“生长期”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这些动筋骨的改革,主要目标就是增长,要全心全意去做营销,开始认真地研究怎么搭建渠道,怎么去做广告。

接下来描述Strategy模块。

针对“生长期”要提出一整套的关于营销的策略,针对“收藏期”要提出关于组织进化的一整套策略。

最后的战略计划上要写清楚:

营销该怎么做?

渠道该怎么拓张?

市场宣传该怎么做?

生产应该怎么做?

质量怎么控制?

“收藏期”的组织建设,有多少个流程要建,薪酬体系应该怎么调整?

组织架构、人员的培训应该怎么做等等。

比如经营一家连锁加盟的品牌店,在“收藏期”的策略是完善关键性的基础建设,包括组织基础、市场基础等储备工作,公司的总体策略是建立以品牌为核心的公司管理体系,对于现有强势市场进行品牌建设与强化,并通过内部的精益化管理,提升单店的盈利率。

在“生长期”的策略,拼命开店,从200家店发展到500家店,要规模,可以忽略效益。

Measurement模块的指标就比较具体,要根据具体的行业、具体的企业,建立一套可行的、客观的考核指标。

员工不能主观地认为自己完成了任务,任务的完成时需要客观的数字来考量的。

这里不能阐述得很详细,要根据行业背景不同、企业策略不同而制定。

但一定要定期考核,及时检查,及时调整。

总之,企业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建立战略契约的问题,万科的总经理王石说过,他这么多年经商的经验就告诉他一点,商业是在做减法,就是不断去掉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自己最优势的地方。

而战略规划主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假如没有站在战略高度上思考问题的话,方向就很难把握得住,往往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一会儿做房地产,一会儿去炒期货,一会儿投资股票,到最后,或许你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在专业领域里赚的钱,全部扔到那些自己不专业的地方去了。

 

你的战略规划有多远?

 

战略是量化管理体系的第一契约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

可以说,一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如果没有对战略目标达成共识,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各自的想法展开行动,当然,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组织效率低下。

在世界所有高效组织中,无一不对战略规划有清晰地描述,只有当组织的前景确定之后,组织成员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展开各自的工作,组织结构之间的摩擦才会越来越少,配合越来越默契。

很遗憾,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没有战略,有的企业老总的想法就是战略,并且这样的战略是经常更换的。

我们前进的方向总固定不住,今天向东,明天转向东北,后天有可能掉头向西。

这也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国际化企业的原因之一。

 

一张通往未来的地图

很多企业不讲战略。

很多企业的战略是老总一拍脑袋定下来的。

很多企业的战略其实就是一个想法,甚至是无聊的想法。

有人理直气壮地说:

“战略?

我们的战略就是赚钱。

公司十年后怎么赚钱,这事不归我管,我管的是十年内我怎么赚钱。

我们有战略,但谁都知道,这就是一个口号而已,不能指望着做梦过日子。

”说这话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家企业在中国铝业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企业到底需不需要一个长远的、看起来像梦想一样的战略?

1946年5月7日,两个日本人为了梦想走在一起,他们决定要做点什么。

当时,他们没有成型的产品,也没有雄厚的技术储备,更缺乏充足的资金,他们只有一个梦想,并且把这个梦想写进了公司《创立宗旨书》里:

“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

”后来,这个梦想被很多国家翻译成为:

“用科技愉悦人类。

两个日本人要愉悦整个人类。

看起来像个笑话。

直到1958年,这个公司正式更名为“SONY”,世界才知道他们没开玩笑。

这两个人一个叫井深大,另一个叫盛田昭夫。

直到现在,索尼一直实践着这个理想。

索尼生产游戏机,制造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推广袖珍型的掌上影音设备,但是不生产剃须刀。

以目前索尼的技术研发力量,它可以制造出质量非常好的剃须刀,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即使矿泉水印上SONY的标志也能拿到很好的销量,但是它不做,因为SONY的远景是“用科技愉悦人类”,不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你可以说不能盲目多元化,索尼生产剃须刀、矿泉水,毕竟生产线不同,营销渠道不同,所以它不可能生产,这和公司远景无关。

但是,索尼出品几乎是全球质量最好、售价最高的电视机,同样是家用电器,它不制造洗衣机,这和松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全球一流企业在战略指导下的行动差异。

企业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不能被执行的战略是空想,没有长远目标的行为是盲动。

没有建立起战略契约的组织,无法确定统一的行动方案。

企业战略是1965年美国管理学家安索夫(Ansoff)在《企业战略论》中最早指出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含义一般是指:

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实施步骤做出总体性的谋划。

企业战略具有对整体市场综观全局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对所有企业运作的商业元素与关系的透视性、相关性、前瞻性、客观性的思维。

战略规划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组织内所有成员第一个要统一起来的契约。

一个没有战略契约的公司,就好像心率不齐的病人,心脏搏动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超前、一会儿又滞后。

如果一个公司没有战略契约的话,我们的体系、组织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像心脏跳动一样,没有固定的频率,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

所以,战略契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机体长期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率不齐你还可以暂时活下去,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

那么,有人说,我的企业有战略,我的战略就是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还有吗?

没了,就是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注意,这只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战略,更不是契约,战略不但要清晰目标,还要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远不是这么简单。

 

战略规划的三条基本要求

第一条:

战略规划必须要书面化。

没有存在于头脑中的战略规划,如果在领导者自己脑子里的话,那不叫战略规划。

你的想法只在你自己的头脑里面,所有的员工都不知道,那怎么保证执行?

战略规划本来是用来统一大家思想的一个方法,所以一定要书面化,大家都可以知道。

第二条:

战略规划一定要完整。

在书面化战略的时候,战略结构一定要完整,该写的东西一定要写上去,不能有的写有的不写。

战略由四部分组成,战略整体目标,战略阶段目标,执行策略,评估标准,四者缺一不可。

第三条:

战略规划必须要进行全员的学习和宣传。

如果你的战略规划写完了以后,没有对员工进行宣导的话,战略规划等于没有,因为战略规划是统一思想的,都不知道就不行,所以一定要反复地对员工进行宣导,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

 

有研究表明,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比没有运用战略管理方法的企业更容易成功。

邬适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指出:

“根据对美国101个零售、服务和机械行业制造企业在连续3年期间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由于业务管理上使用了战略管理,在产品的销售、利润和生产效益方面比没有系统规划活动的企业有重大的改善。

而低效运作的企业由于未能有效地采用战略管理的手段,没有准确分析企业的内、外部劣势,对外界变化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导致企业运作困难。

前一段时间,我和某公司的总裁探讨问题,他公司所处的行业现在遇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产生了很多问题。

这是一家生产小电器的公司,经常给美的做一些配套设备,美的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自己其实不知道做什么好。

因为在组织内部没有达成统一的契约,他的资金配置很混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资金应该怎么调动。

到底是卖自己的品牌呢?

还是替美的做配件加工?

资源怎么整合?

这两种想法整天都在他的脑海里争吵,在争夺资源,其实,这实际不是一个平衡资源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缺乏一个战略性的发展目标。

现在大家都面临经济危机,最好的救火方式是什么?

其实火不用救,因为经济危机来的速度还没有那么快,虽然销售额下滑了,但是一时半会儿你的公司倒不了,除非你的公司太小了,或者对于出口依赖太大,否则短期之内你还不会遇到立刻倒闭的风险。

这时候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立刻把公司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确定好,并让组织内部形成统一的共识,也就是建立起契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整合资源,躲开那些浪费资源的领域,所以一定要先从战略入手。

事实上,我现在在广东省很多企业的咨询工作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刚做完战略规划以后,大家都有同一个感觉,其实我们的事业很有希望的,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很有希望。

没做战略规划之前,很多企业家都打算放弃,最好这个事别干了。

那么,什么样的战略规划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呢?

我们怎么做,才能量化战略目标呢?

现在世界上对于战略的描述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是企业发展的远景,第二是企业发展的使命,第三是企业发展的价值观,第四是5—1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完成了这四部分内容,战略目标的描述算是完成了。

 

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

 

计划从战略开始

计划不是凭空产生的,每年度的经营计划必须要符合企业长远战略规划的要求,因此计划要从战略规划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不偏离固有的航线,使其向着一个统一的方向有步骤地前进。

这是有效制订年度经营计划的第一步。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

可以说,一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如果没有对战略目标达成共识,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各自的想法展开行动,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组织效率低下。

在世界上所有的高效组织中,无一不对战略规划进行清晰地描述。

只有当组织的前景确定之后,组织成员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展开各自的工作,组织结构之间的摩擦才会越来越少,配合越来越默契。

企业的战略规划从哪里产生?

如何制订企业的战略规划?

以及如何从战略规划中逐层分解到每年度的经营计划?

 

从远景到战略规划

 

一、必须拥有一个梦想般的远景 

1946年5月7日,两个日本人为了梦想走在一起,他们决定要做点什么。

当时,他们没有成型的产品,也没有雄厚的技术储备,更缺乏充足的资金,他们只有一个梦想,并且把这个梦想写进了公司《创立宗旨书》里:

“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

”后来,这个梦想被很多国家翻译成为:

“用科技愉悦人类!

两个日本人要愉悦整个人类。

看起来像个笑话。

直到1958年,这个公司正式更名为“SONY”,世界才知道他们没开玩笑。

这两个人一个叫井深大,另一个叫盛田昭夫。

直到现在,索尼一直实践着这个理想。

索尼生产游戏机,制造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推广袖珍型的掌上影音设备,但是绝不生产剃须刀、洗衣机等。

以目前索尼的技术研发力量,它完全可以制造出质量非常好的剃须刀和洗衣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即使矿泉水印上SONY的标志也能拿到很好的销量,但是它不做,因为这类产品不能产生“快乐”,因为SONY的远景是“用科技愉悦人类”,不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或许可以说不能盲目多元化,索尼生产剃须刀、洗衣机、矿泉水,毕竟生产线不同,营销渠道不同,所以它不可能生产,这和公司远景无关。

但是,索尼出品几乎是全球质量最好、售价最高的电视机,同样是家用电器,它不制造洗衣机,这和松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全球一流企业在远景影响下的行动差异。

 

所谓远景,是指由组织内部成员所制定,并经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最后形成的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

组织内部要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目的,通过开发远景、瞄准远景、落实远景的三部曲,建立团队,迈向组织成功,促使组织力量极大化发挥。

一般而言,企业远景大都具有前瞻性的计划或开创性的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方针。

世界上,许多杰出的企业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强调企业远景的重要性,因为唯有借重远景,才能有效地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人,激发个人潜能,激励员工竭尽所能,增加组织生产力,达到顾客满意度的目标。

制定企业远景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您希望公司未来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展?

第二个问题:

您希望公司未来在什么行业领域内进行经营活动?

第三个问题:

您希望公司在上述两个范围内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远景是企业最终的一种存在状态。

有的企业远景甚至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但是企业必须要提出自己的远景,指导所有人朝着同一个远景方向奋斗。

哲学围绕人存在的价值、存在的目标以及如何存在得更有意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企业同样如此,高瞻远瞩的企业需要时常审视自身存在是为了什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以及如何存在。

远景就是告诉人们“企业是什么?

”,告诉人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子?

”,这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

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远景,员工、社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才能对企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个美好的远景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感召力量,激发人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比如说利乐包装,它是一家总部在瑞士的跨国食品生产和包装公司。

从1954年到1985年,利乐包装从7人公司发展到瑞典最大的企业。

它的远景是:

“我们致力于确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举手可得。

思科系统公司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

公司的远景是:

“用网络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

亨利福特在一百年前说他的远景是:

“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

”在当时你会认为他是神经病,但现在的美国社会,他的梦想已经完全实现。

这种梦想通常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会不由自觉被它的力量所感染。

远景是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战略规划。

如果远景是一种立即就能完全实现的目标,那它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战略目标,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远景。

建立企业远景的原则是:

“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

”如果倒过来“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那就失去了远景的感染力。

因此,我们要关注的是远景是否能让你经常热血沸腾,甚至热泪盈框,能否经常让你为它彻夜难眠,能否让你有一种热情、一股冲动,想将它与你的员工分享。

如果没有,你要考虑将企业的远景进行修改了!

 

从远景到使命

建立清晰的企业使命就是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承诺,也是公司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更是组织存在的原因。

德鲁克对管理所下的经典定义就是: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使命是在企业远景的基础之上,具体地定义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有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地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

它包含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制定企业使命必须要回答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企业要为消费者(或客户)提供什么?

第二个问题:

企业要为什么创造什么?

第三个问题:

企业要为合作伙伴带来什么?

第四个问题:

企业员工带来什么?

第五个问题:

企业为股东带来什么?

 

现在,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使命陈述,但是很多公司的使命都没有转化为公司的自觉行为,没有成为凝聚公司全体成员的感召和动力。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公司使命的合理性,二是公司使命是否真诚。

使命不是随意写的,主观口号性的宣传不是使命。

一个明确的企业使命首先要合理,要解决企业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中间包括利用机遇和实现机遇的可能性。

使命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真诚。

使命是发自组织内心的,是一种自觉的意识。

而现在很多公司的使命是写给客户、员工和社会看的,只是为了装饰,不是老板或高层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因为是虚假的使命,所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从使命到价值观 

根据企业经营使命,进一步总结深入,即可形成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做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积淀的产物。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总结企业价值观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在企业里,用什么标准评价对错?

第二个问题:

什么是企业必须坚守的?

第三个问题:

企业信奉的宗旨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

我们做事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具有长期的稳定性,甚至成为几代人共同信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

有人曾这样形容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当某人认同了某企业价值观的时候,他在该企业里就会如鱼得水,工作充满激情,并愿意为组织奉献出最大的精力和能力;相反,如果他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相悖,那么组织会自动自觉地将其排斥在外。

也有人这样说过,一名员工不论因为什么理由离开公司,最终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自身价值观出现了改变。

因此,企业价值观可以作为企业摘选人才的一道天然壁垒。

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价值观也是企业资源配给的天平。

一个把利润作为基本价值观的企业,当利润和创新、信誉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它会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