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481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docx

沪通铁路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Ⅳ标

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监理职责和义务1

(一)工程概况1

(2)监理职责和义务2

三施工准备阶段监理2

四短路基(过渡段)监理控制要点3

五监理监理工作流程9

六监理控制目标17

七监理控制手段17

八监理工作方法及手段19

(一)工序检查方法19

(二)质量进度控制措施22

九监理旁站部位及工序26

十安全文明施工监理要点27

一、编制依据

1.《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4.建设单位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形成的会议纪要和指令性文件;

5.委托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建设单位颁布的“管理办法”;

6.经业主、监理单位审查同意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国家颁布的有关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监理职责和义务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有:

区间正线路基:

长度2986.890m。

路基主要以填方通过,填挖、路基过渡段及软弱地基处理是本段路基工程的重要工序。

路基区间土石方64898.27立方米,站场土石方883563.73立方米

路基工点表

序号

工程名称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长度(米)

备注

1

路基

DK84+380.000

DK84+706.170

326.170

含长链6.165m

2

路基

DK84+700.000

DK87+300.000

2464.02

3

路基

DK87+300.000

DK87+496.700

196.700

含长链1.221m

合计

2986.890

(二)监理职责和义务

1.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业准则,认真履行监理合同规定的监理工作范围、责任、权力和义务,严格监理、热情服务。

2.努力学习地基处理的新知识,熟悉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3.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秉公办事、平等待人、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处理问题有理、有利、有节。

4.认真做好监理工作,确保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满足验收评定标准。

三、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1、对当地气象、水文、地质、筑路材料、居民点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可利用的筑路材料、水源、电力及道路。

2、核对设计文件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3、审核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对合同中特定要求的机械重点检查)。

4、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划。

5、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检系统,人员、试验检测设备、规章制度、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是否已经落实。

安全、质量、环保、技术、节约等主要措施内容。

6、对施工单位进场材料(水泥、砂石、块片石、外掺剂、钢材等)进行审核和抽样检查。

7、审核承包人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测量控制点、施工测量用的基准点及水准点的复核情况。

8、对施工单位施工放样、测量控制进行检查。

9、熟悉技术规范、检收标准和相关文件要求。

四.短路基(过渡段)监理控制要点:

1.监理检查过渡段基底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地面排水,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应避免降水及地表径流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监理检查过渡段基底范围及其两侧的排水、防渗和地下水的拦截、引排应符合设计要求。

地下水的处理位置和处理前、后的出水情况应有记录。

桥台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过渡段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允许施工。

3.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

4.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5.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应符合暂行标准的一般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5.2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在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先进行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如填层的铺层厚度与压实遍数等。

5.3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宜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

5.4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5.5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监理检查台后基坑及横向结构物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选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并分层压实,避免积水。

5.6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5.7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级配碎石填筑时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其压实质量地基系数大于等于190MPa/m,孔隙率小于18%。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孔隙率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段过渡段各不少于2点;地基系数K30全部见证检验。

5.8填筑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确定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及压实工艺;监理人员要审查压实报告中的碾压遍数、压实厚度等参数要满足规定的要求。

严格控制基床表层、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筑压实质量;桥台后2m范围内的填筑压实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以避免破坏桥台的稳定及损坏结构物。

过渡段填料应使用渗水性材料,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9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5.10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1点。

5.11过渡段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路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5.12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D15<4d85的要求。

监理检查施工单位的筛分试验报告。

5.13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

监理检查施工单位的每个基坑测量的结果。

5.14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纵向填筑长度、坡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纵向填筑长度和坡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纵向填筑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

中、右各1点

尺量

2

纵向填筑坡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

中、右各1点

坡度尺量

 

5.15监理检查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边坡坡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3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检测层

抽样检验2点

尺量

4

横坡

±0.5%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5

平整度

15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

2.5m直尺量测

6

边坡坡度(偏陡量)

3%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

坡度尺量

6.路基工后沉降观测

6.1路基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应满足设计要求,正线一般地段不大于0.15m,过渡段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0.08m。

6.2监理督促施工单位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

6.3在填土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6.4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按以下频率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填筑或堆载

一般

1次/天

沉降量突变

2~3次/天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1次/3天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

前2、3个月

1次/5天

3个月以后

1次/7~15天

6个月后

1次/月

无渣轨道铺设后

第1个月

1次/2周

第2、3个月

1次/月

3~12个月

1次/3月

6.5当观测断面上部采用堆载预压时,其观测元件布置按设计要求改变。

6.6监理检查施工单位路基观测资料应齐全、详实、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并提供给设计单位修正完善设计。

6.7铺轨前应由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组成的路基验评小组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评定。

6.8沉降观测装置和位移边桩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

6.9沉降观测桩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埋设牢固。

施工期间应对埋设桩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受施工扰动后应及时进行复测。

6.10观测断面数量及每一断面观测点布设数量、观测频次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观测精度不低于1mm,读数取位至0.1mm。

6.11观测断面及每一观测断面上观测点埋设位置按设计的断面里程,允许偏差为20cm。

 

五.路基监理工作流程

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1。

路基填料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2。

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压实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3。

填土预压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4。

填方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5。

填土压实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6。

路基整修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7。

路基过渡段监理工作流程见图5-8。

 

图5-1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图5-2路基填料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图5-3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压实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图5-4填土预压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图5-5填方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取样重

做试验

不合格

碾压

不合格

合格

进入进入

图5-6填土压实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图5-7路基整修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图5-8过渡段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不合格

合格

路基趋于稳定

 

六.监理控制目标

1、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铁道部铁建设[2004]8号,铁建设[2007]159号文系列要求,本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