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4752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天合俊景1#楼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图纸名称

图纸内容

工程号

归档日期

设计单位

天合俊景1#楼施工图

A区结施2

结施3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2主要规范、规程

序号

规范、规程名称混

规范、规程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23/711-2003

DB23/716-2003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ZJQ00-SG-002-2003

2.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天合俊景1#楼

2

工程地址

哈尔滨市乡政街与天合街交汇处

3

建设单位

黑龙江省桐楠格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黑龙江省清宇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6

监督单位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7

施工单位

长城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

8

基本情况

工期

质量目标

2天

优质

9

建筑规模

建筑面积:

3600平方米

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6层。

建筑功能

会馆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底板

厚度为1400mm.砼强度等级C30P6

基础形式

独立基础

3.施工组织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工程的质量创优及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如下:

项目经理:

金殿龙

工长:

于海伟

技术负责人:

张宏伟

技术员:

沈新

质检员:

王岩

材料员:

张学文

安全员:

王兰柱

保管员:

王艳洁

劳资员:

王淑芳

 

3.2施工总平面布置

3.3施工工期

2010年4月30日至5月1日,本工程工期为2天.

3.4劳动力组织

3.4.1集结精干的施工队伍,组织好劳动力进场.

3.4.2做好职工的入场教育培训,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教育职工学习市文明公约,做文明市民,激励工人的积极性.

3.4.3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

3.4.4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3.4.5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进场时间

备注

1

力工

20

2010/4/1

2

钢筋工

50

2010/4/10

3

木工

30

2010/4/20

4

架子工

20

2010/5/1

5

吊车司机

2

2010/4/1

6

信号工

2

2010/4/1

7

电工

2

2010/4/1

合计

3.5主要材料计划

制定主要材料计划表。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4.1.2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图集。

4.1.3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4.2机械设备准备: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耗量

功率

备注

63吊

1

ZN-50振捣器

3

铁锹

15

5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垫层采用C10素混凝土100mm厚,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20mm1:

3水泥砂浆找平层,待基层干燥后,上铺SBS防水卷材,防水层做好后上面浇筑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2、基坑平整后,按基础大脚外边线砌240mm厚砖模。

砖模采用MU10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

砌完后的砖模与土壁之间用回填土填实,边砌筑边回填,砖模面层抹灰找平,待基层干燥后,上铺SBS防水卷材。

防水层做好后上面浇筑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3、施工过程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注意加强各工种的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严禁随意凿洞,以保证结构安全。

5.1准备工作

5.1.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5.1.2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及外加剂由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掺量。

5.1.3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1.4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5.2混凝土工程:

5.2.1混凝土施工措施: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属大体积混凝土,在拟定浇筑方案时,应着重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以保证墙体及顶板混凝土的整体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差裂缝,施工必须从控制升温、延缓温降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改善约束程度多方面进行控制。

为此我们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气温、浇筑方式、养护情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本工程底板为C30P6砼,砼浇筑量约为1050立方米,施工顺序为先从12至20轴,分层浇筑,保护层厚度,板底40mm,板顶15mm。

根椐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安排白班与夜班连续施工,现场工人及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小时,各专业有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作好协调工作,保砼连续浇筑。

混凝土运输采用车泵泵送。

5.2.1.1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引起温度裂缝的最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温升过大及后期降温现象,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水化热:

选用PC水泥内掺粉煤灰、膨胀剂及缓凝剂,延缓水泥水化热释放;

利用减水剂,控制水灰比,控制水化热温升,减小温度应力。

5.2.1.2外加剂材料:

掺入粉煤灰、抗裂、减水、缓凝剂,降低混凝土水灰比,起到对混凝土缓凝的作用,缓凝时间为10小时.

5.2.1.3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试块:

抗渗留置2组标养,同条件试块3组,标养试块留置9组。

5.2.1.5混凝土测温与养护:

a)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限值而产生温度裂缝,需对基础内外部位进行测温,掌握基础内部实际温度情况,密切监视温差波动,以指导养护工作,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用彩条布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差过高产生温度裂缝。

b)测温时间、测温孔布置规定:

砼浇筑完毕按温控措施要求进行保温养护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设测温孔,每个测温点位由不少于三根间距各为100mm呈三角形布置,分别埋于距板底200mm,板中间距500~1000mm及距混凝土表面100mm处的测温管构成。

测温点位为每个独立承台设置一组,测温管使用水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管口高于保温层50~100mm。

测温管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在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

温度计应系线绳垂吊到管底,停留不少于3min后取出迅速查看温度。

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撤保温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20d。

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d。

c)测温时应随时做好下列记录:

混凝土入模温度;每次测温时间、各测点的温度值;浇水养护时间;

有异常天气,如雨、大风等发生的时间;

测试结束后提交一份完整的测试数据。

d)测温时,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即中心温度与表面离表面5cm处温差达到25度时,测温人员应立即向现场工程技术负责人反映,及时采取保温应急措施。

当内外温差小于20度时,可停止测温。

f)在施工交底和混凝土浇筑时,务必对线路和测点加以保护。

g)测温人员按需组织到位。

h)养护:

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彩条布,保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是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功的关键。

测温点布置图

5.2.2施工要点:

5.2.2.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掌握配合比,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80±20mm以免骨料密度相差较大而引起骨料不均匀下沉。

5.2.2.2车泵软管应与地面呈一定角度,使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

施工采用分段分层法浇筑,即从底层开始浇筑,浇筑一段距离后回头浇第二层。

每次浇筑高度为700mm。

并进行二次振捣。

砼分层浇筑水平施工缝处理应符合规定。

分层浇注砼时,振捣上一层砼,振捣器应插入下一层砼中50mm-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浇筑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完成。

在浇筑上层之前,先对下层混凝土进行二次复振,避免产生沉缩裂缝。

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浇筑。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防止漏振,采用“行列式”、“交错式”方法振捣。

振捣时以混凝土不沉落、无气泡为度,确保振捣密实。

二次复振后,应及时采取原浆覆盖法进行养护,即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后,立即覆盖一层彩条布,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失水。

待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抹面后立即重新覆盖彩条布,防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5.2.2.3施工缝留置:

构造板应连续浇注,施工缝应留置在墙下400mm处。

先将止水钢板固定在相应位置,浇筑下层砼,将基层处理干净,浇筑上层砼。

5.2.2.4混凝土养护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保持混凝土有一定湿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2.2.5质量标准:

5.2.2.5.1.砼表面平整、密实、无漏筋,蜂窝等现象,预埋件位置正确。

5.2.2.5.2.砼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和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

5.2.2.5.3.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及试块试验报告。

5.2.2.5.4.允许偏差:

标高±3㎜截面尺寸±5㎜

垂直度5㎜表面平整度8㎜

5.2.2.7成品保护:

5.2.2.7.1.砼强度没有上来前,任何人都不得在上面作业,行走。

5.2.2.8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砼工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严禁酒后作业。

2.在施工时经常注意周围的情况,不准嬉戏打闹。

3.砼工必须配戴好安全帽、胶皮手套、胶皮靴等防护工具

4.施工中各种机械应按现行有关专门规定执行,各种电动机械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5.振捣工应配有胶手套、胶靴等安全防护物品。

6.工作平台坚固、稳定、振捣设备设漏电保护器

7.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

8.设备拆换工作由电工进行,严禁砼工自行拆动。

5.3钢筋工程:

5.3.1本工程钢筋工程采用机械下料,人工绑扎。

施工程序为:

审核钢筋施工图→制作钢筋下料单→选定钢筋下料制作→成品标识→绑扎安装→验收隐蔽。

5.3.2本工程钢筋材料皆选用大型炼钢厂优质钢材,由本公司材料部采购。

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

采购在有效期内及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钢筋。

钢筋进场堆放合理,验证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质量验证:

5.3.2.1目测钢筋的表面质量状态,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5.3.2.2采用计量工具实测钢筋的质量状态,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5.3.2.3进场钢筋必须有生产厂家质量检测证明。

5.3.2.4现场取样“二次复试”进行物理性能,化学分析试验,必须合格。

以上4项质量验证合格后进场钢筋方可使用。

5.3.3钢筋工程施工前要仔细阅读图纸,审核结构设计总说明及<基础平面布置图>说明和其它配筋图,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后方可按图计算工程量,提取材料计划,编制钢筋下料单。

5.3.3.1下料单必须审定认证后方可下料,完成下料的钢筋成品要合理堆放,标识明确,以免混用及错用。

5.3.3.2进场的钢筋和制做出的半成品都必须采取防雨覆盖。

5.3.4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要保证以下要求:

5.3.4.1双向板全部绑扎。

5.3.4.2双向板板底筋,短向钢筋放在底层,长向钢筋置于短向筋上。

板底筋必须用垫块垫起。

所有板筋绑扎连接要符合要求,基构造板配筋双层双向Φ14@150钢筋网垫铁及架立筋如图所示:

5.3.4.3水平非受力筋采用绑扎搭接,且搭接部位置于跨1/3范围内。

5.3.5钢筋连接:

5.3.5.1钢筋连接优先选用机械连接接头。

5.3.6钢筋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5.3.6.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3.6.2、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5.3.6.3、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它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5.3.10.4、起吊钢筋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米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物。

5.3.10.5、起吊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不准一点吊。

5.3.10.6、切割机使用前,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漏电;电源线须进漏电开关,切割机后方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使用切筋机时要先做试运转,切筋时手与刀距离不得小于己于人15cm,非钢筋工不得使用。

刀片要根据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连续切断时,适当间歇,以免刀具过热损坏,切筋工必须为专业施工人员。

5.3.10.7、钢筋头及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

钢筋制作现场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

5.3.10.8、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在模板和脚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伤人。

5.3.10.9、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5.3.10.10、钢筋骨架不论其固定与否,不得在上行走,禁止从柱子上的钢箍上人。

5.4模板工程:

挡土墙基础采用240mm砖模。

6.安全措施:

6.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

严禁酒后作业。

6.2、施工用具使用前认真检查工具的灵活性、牢固程度,工作前要检查斧把、锤把是否牢靠,工作时防止钉子扎脚及空中滑落

6.3、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企业安全施工规定、规程。

6.4、使用用电机械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

及时清理高处及现场杂物,以免滑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