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全.docx
《中国通史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通史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通史全
第一讲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国早期文明的出现
1、中国人的起源
(1)世界范围内关于人的起源之传说与神话:
亚当和夏娃
南方古猿阶段:
330万年-440万年——能人阶段:
160万-250万年——直立人阶段:
160万-180万年——智人阶段:
距今20万年以前
(2)女娲造人说。
(3)北京猿人说
(4)非洲夏娃说
2、炎帝与黄帝——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三皇五帝
三皇:
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
黄帝轩辕,帝高阳,帝喾高帝,帝尧放勋,虞舜重华
为什么炎黄二帝是最早的代表
黄帝:
(1)开始驯养使用牛马
(2)发明了车船
(3)学会打井,养蚕缫丝
(4)发明了原始文字
(5)制定了历法和甲子
(6)发明了冠冕衣裳
说明了中国文明发端于黄帝时代或至少以黄帝为代表
炎帝:
(1)原始农业
(2)发明了医药
1、今世史家对炎黄传说的认识
(1)“古史辨”派的观点:
(2)当代学者对“古史辨”派的修正
二、多源的文明和多元的文明
1、多源的文明
(1)仰韶文明——黄河中下游地区
陕西中部-西安的半坡文明
山西南部
河南西部
因此,可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马家窑文化——黄河上游地区(发现了彩陶)
主要集中在甘肃省,也叫甘肃仰韶文化
最后出现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青铜器时代的最早发现
(1)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地区
(浙江河姆渡村。
发现已碳化的籼稻,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水稻
(2)昙石山文化——闽江流域
(3)红山文化——辽河流域
2、多元的文明“满天星斗”论
陕豫晋,山东,湖北,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一、原始农耕经济与文明进步
(1)不同的观点
A、铜器的制造B、文字的出现C、域邑的形成
(2)进入文明的标志:
农耕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思考题:
1、谈谈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认识
2、举例陈述炎黄传说与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考古发现的关系
第二讲夏至秦朝的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一、夏、商、周三代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
1、夏商周三代之更替
①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存在470年。
自禹至桀共传17君。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
商汤伐夏桀,桀死夏亡。
②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存在554年,自汤至纣传31王。
商朝的中心地区是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北南部。
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
曾5次迁都,最后盘庚迁于殷,此后一直定都于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③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存在825年。
西周存在时间为前1046年——前771年,从周武王至幽王共传12王,11代。
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
乃三代中疆土最大的王朝。
2、华夏族的形成
西周末期形成华夏族,乃汉族的前身。
《说文解字》:
“夏,中国之人也。
”此处中国指中原。
“华”在春秋时期作为中原之人的族称。
“华夏”连称是汉代之后的事。
华夏自此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称号。
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大致分为东夷、苗蛮、华夏三大集团。
华夏族只是中华民族远祖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在夏、商、周三族基础上形成的。
二、商代及西周的社会构成
1、商代的社会构成
由贵族、平民、奴隶构成
特点:
宗族体系
奴隶的名称:
隶、臣、妾、奚等。
2、西周的社会构成
与商朝大致同样,但等级制度更为明显。
贵族包括周王、诸侯、卿大夫,互相之间有着宗法的血缘关系。
“国”与“家”连在一起,是中国独有的,这与商周时期推行宗法分封制是分不开的。
平民:
称为“国人”。
前841年“国人暴动”。
庶人:
不是奴隶,是西周社会中人数众多的一个阶层。
奴隶:
其称呼有皂、舆、僚、仆、台、牧、等。
关于西周的婚姻形态:
《礼记·昏义》: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周代婚礼有六项程序: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合称“六礼”,包括了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过程。
在以后的中国历史中,婚姻仪式基本上都是按“六礼”来进行的。
思考题:
1、简述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2、试述商周的社会构成。
3、谈谈对“家”、“国”观念的认识。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
①公室与私家的争斗
公室:
掌握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和周王室直系子孙被分封为诸侯的家族。
但相对于周王室诸侯也被称为私家。
私家:
主要指周王室的宗支,被分封为卿大夫的家族。
公族:
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大夫,他们是公室的后代,史称“公族”。
公族与公室的争斗——鲁国的季氏、叔氏、孟氏三家。
异姓卿大夫与公室的争斗——齐国田氏、“三家分晋”。
②公室与私家斗争的原因
西周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这一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必须改变政治体制,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故旧的宗族统治趋于灭亡,新的官僚政治应运而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
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①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社会改革运动
两次变法:
前359年、前350年。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地主阶级:
1.分封贵族转化而成
2.官僚和军功地主
3.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地主
4.平民上升成为一般地主
农民阶级:
1.自耕农——由庶人、国人转化而来
2.佃农——从自耕农中分化而来
3.庶子——将农民奖给有战功者作为“庶子”,每月为有战功者服役6天。
4.雇农——又称“庸夫”、“庸客”,失去土地无固定主人的农民。
四、关于秦朝兴亡的思索
1、秦朝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四个原因
①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改革阻力小;
②商鞅变法的成果;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内部纷争较少。
2、秦朝的“大一统”理论和实践
《公羊传·隐公元年》: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此乃“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
①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大一统”
郡县制。
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
②秦朝的具体政策体现了“大一统”
车同轨、书同文。
秦朝以前通行文字有八体:
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秦朝则主要通行小篆和隶书。
3、秦朝速亡的原因探析
①过程
②原因
汉代贾谊《过秦论》:
“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强化君权,严酷刑罚
△实施暴政——苛暴的徭役征发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焚书坑儒
教训:
不能忽视民心、民力
统治国家的手段和方式应柔和
五、王朝更替与农民战争
1、对农民战争作用的评价——“反攻倒算”与“让步政策”
封建朝代初期大多实行所谓的“让步政策”。
但土地兼并一直没有在封建时代消失过,反而在每一个朝代的中后期愈演愈烈,从而形成“周期率”现象。
2、对农民战争作用的具体认识
本讲思考题:
1、如何看待秦朝的灭亡?
2、如何认识春秋时期公室与私家的争斗
本讲参考书目:
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三讲汉代、唐代、清代“盛世”探析
2、西汉初期的形势
“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
3、文景之治的出现
汉文帝实施黄老之术(“无为而治”)
汉景帝从削藩开始施政
4、文景之治的表现及效果
①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②政治比较清明
③改革法律制度
5、西汉盛世的高峰——汉武帝时期
如何评价汉武帝?
6、昭宣中兴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的出现与表现
①政治上善于用人与纳谏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
“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魏征: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②唐太宗注意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
均田制与租庸调法
均田制:
成年男丁授田百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亩
租庸调法:
受田户每年纳租二石,缴调绢二丈,绵三两,服役20天,或按每日三尺绢纳庸代役。
③强调以仁为本,以刑为末。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
④制订和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不是一味征战,而是注重和平交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
设置羁縻府州
2、“武周革命”
“僭于上而治于下。
”
3、开元盛世
①精选辅佐,尊重辅政大臣,实现宰相班
子的稳定
②整顿吏治
“治民必先治吏”。
废除“斜封官”,罢免员外官、试官、检校官
官员交流
③发展经济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
4、唐朝盛世的尽头
唐玄宗天宝年间,变故开始
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盛世的终结
三、康雍乾盛世
1、康熙时期
平定三藩为清代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①政治上励精图治
②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尤重黄河水患的治理
2、雍正时期
①政治上厉行改革
②经济上普遍推行“摊丁入亩”
官方统计的户口数量增加:
康熙50年,全国户籍人口二千四百万;至乾隆六年,达到一亿四千万,至乾隆五十八年,达到三亿。
3、乾隆时期
4、文化建设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5、经营边疆地区
《说文解字》:
“国,从囗从或”
清初疆域的拓展,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
四、盛世出现和形成的原因
1、盛世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
2、整个统治集团要善于吸取前代教训
3、相应的制度保证
4、相应的时间
第四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中国”与“天下”
1、何谓“中国”:
在古代,“中国”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只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这个地域并不是国家的全部领域,而仅仅是这个领域的中心部分。
《春秋·转》“中国,京师也。
”
《说文解字》段玉裁注:
案京师为音,诸侯为手,四裔为足,所以为中国也。
“中国作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名称,从辛亥革命后才开始使用
2、何谓“天下”《孟子·尽心下》:
“不仁而得国这,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即:
“中国”只是天子的国都,“天下”才是全国。
唐朝的“中国”则是指长城以内的区域
唐太宗:
“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
”“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我在,天下四夷有不安安之,不乐乐之。
”
“中国”“唐朝”“天下”或“海内”有不同的含义
古代“天下”一词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
3、华夷界限与天下一统
《禹贡·九州》:
“混一九州。
”
唐太宗: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四海可使一家。
”
努尔哈赤:
“天降大国之君,宜为天下共主,其独吾一身之主。
”
华夷之分的概念在历史上日益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近代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也最终代替了各种王朝或“天下”、“九州”、“四海”等称呼,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国家的称呼,
二、“统一”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1、经济基础
从中国历史可以看出,不断加强经济及政治联系,是亘古不变的潮流,是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双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相互依存,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是几千年来维系各边疆民族与中原关系的基础。
它犹如强有力的纽带,把边疆地区和中原地区日益紧密的联接在一起。
经济交流方式:
朝贡,赏赐,互市等。
2、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在民族关系上传统政治制度的特征: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并存,承认民族差异。
羁縻制:
(1)边郡制:
(汉代)西汉在边疆地区新设的郡设立两套官吏系统;流官系统和土官系统。
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部落和人民都由上官管理,不缴赋税,只纳贡品。
(2)册封制:
(唐代)唐代少数民族地区强大的民族政权采取册封为国王或可汗的方式以维持友好或臣属关系,在有些民族地方,则建立羁縻府州。
宋,辽,金沿袭此制。
(3)土司制:
元朝始末,在边疆地区建立土司官署,除少数官员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外,大多是土官,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土司管辖的区域,实行自治,不征赋税,但土司有朝贡义务,土司袭替须由朝廷任命。
明清沿袭此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和“天下”
2、从历史上看,为什么统一是中国的主流?
3、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三、各民族统一的过程与民族融合
1、各民族的不断团聚与统一要承认两个前提:
(1)各民族共同为中国的早期开发作了贡献
(2)各民族也为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和后续发展作了贡献
(3)中华民族又是在不断团聚和统一的
2、各民族的融合过程(民族融合:
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学习,在血统上相互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致使各民族间各地预见界限日渐淡漠,形成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
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也有汉族人融入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经历
例如:
秦始皇时期,50万中原人迁到南越
隋朝末年,突厥人把汉人抢到沙漠当奴隶
四、对民族关系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1、统一与分离的问题
(1)中国的统一是逐渐扩大和巩固的
(2)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是一个主要趋势
(3)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朝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
2、正确看待各民族的历史贡献
由于各民族所处区域,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明显差异,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与贡献不同,其中,汉民族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3、正确评价民族战争与民族英雄
(1)历史上各民族和平共处是主要方面,战争是第二位的
(2)历史上国内各民族的战争,都是一种内战,其中有性质的区别(正义,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
(3)在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中涌现的杰出领袖人物都是本民族的英雄
第五讲从佛教传来的途径看中国古代对外交流
问题: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么?
2.丝绸之路除了商贸意义外,它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3.在学术研究中,是否需要怀疑精神和想象力?
而在怀疑精神和想象力外,是否还需要实证精神?
4.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
参考书:
汤用彤《汗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
丝绸之路在发现
1.古楼兰国的“发现”和丝绸之路
瑞典人斯文-赫定对古楼兰的“发现”
木简,纸本文书
唐朝岑参有诗云: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戌儿。
楼兰——鄯善郡——纽搏波——新疆区若羌地区
清朝乾隆年间,官方绘制《嘉峪关到安吉延等处道里图》,其中标志着“鲁普脑儿”(罗尔淖尔)
一般意义上的“知道”并不等于学术上的发展,斯文-赫定的“发现”,开始在实施考察中证实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一段中外交通历史。
张赛出使西域是中西交通的首次开拓,而从长安出发到中亚.西亚的道路即成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绵延几千里,途经现在中国的新疆.巴基斯坦.大夏(阿富汗).波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地,南到印度,西到地中海。
公元9-11世纪,丝绸之路逐渐荒芜,其原因:
1.唐代后期吐蕃,宋代西夏等民族的阻隔2.绿洲减少,沙漠增多,路途越来越艰难,于是中原地区与西部大多数不同民族的贸易通道逐渐转移,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海上交通站立主要位置。
2.楼兰发现的意义
证实了丝绸之路上各代王国的具体位置,并证明这条道路确实是汉唐间非常重要的中西文化通道,根据史料记载和近当代的研究,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道。
(1)北路:
沿着塔里木北部的天上山脉,从罗布泊——吐鲁番——焉耆——轮台——龟兹——疏勒——大宛——康居——大夏
(2)南路:
沿着塔里木南部的昆仑山脉,从鄯善——精绝(塔克拉玛干)——于(和田)——莎车——薄犁(塔什库尔干)——大月氏——身毒(印度)
二、传统说法——佛教自西来
1.“白马驮经”的故事
汉明帝年号“永平”(58年-75年)
大多数人相信,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以西域这条路径来的法显、玄奘到印度取经的历史似乎更证实了这一说法。
2、佛教西来的疑问
三点疑问,都可说明古代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道路并不是只有西域丝绸之路这一条。
三个杰出学者的意见:
(1)伯希和:
在《牟子考》中提出:
公元初,云南与缅甸之道通,2世纪时,交州南海的通道,大概也应是佛教传来中国的途径。
(2)梁启超:
“佛教之来,非由陆而海,其最初之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
”
(3)胡适:
“我深信佛教之来,不止陆路一条一条路,更重要的是海道。
”
二:
有关中国西南通道与南海通道的猜测
1.西南通道
一条:
从成都经临道—始阳道—牦牛道—道—西昌—云南会理—博南道—祥云—大理—永昌郡,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哀牢(腾冲),——永昌道——八莫——掸国(缅甸),另一路是经过密友道直接进入印度东北部。
二条:
从樊道(宜宾)——朱提(昭道)—昆明(古名谷昌)—博南道—祥云—大理—永昌郡,以后就和第一条路回合。
经过缅甸,进入印度,更远到大夏,再到大秦。
2.海南道
黄支国在汉武帝时期来进贡
汗派船:
黄门译使船到黄支国(在印度东北部),中国与东南亚已有海上交通
佛教从海上传来?
3.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多元渠道
之所以要推测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渠道,正式试图说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常是由多元渠道而来的。
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性(于正陷入僵化的儒家思想碰撞)
基督教《圣经》进入中国,本土化远远赶不上佛教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制度和选官制度
一、三代至春秋——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1、宗法分封制
2、世卿世禄制
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周王
|
诸侯(国)
|
士大夫(家邑)
|
士(禄田)
|
国人(平民)
3、法律制度
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
用礼制区分贵贱,明确等级;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形成。
但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乃各自为用。
礼主用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大众。
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五礼——吉礼、凶礼、官礼、军礼、嘉礼
五刑——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
春秋后期,刑罚开始向法制转变,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二、战国秦汉—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1、战国——区域性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产生
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②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选官制——军功制与养士制
军功制:
把作战中的功劳大小作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条件,并具体规定了计算功劳的标准、方法和升迁等次等规定。
养士制:
由执政的高级官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做为人才储备,为已所用,是当时新型职业官员的主要来源。
以养士著名的四君子:
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意义或作用
④法家思想得到广泛贯彻
2、秦汉—全国性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①政治制度——帝制及中央集权制的诞生
第一,为皇帝的衣食住行规定了一系列特殊称谓,以确保皇帝地位的特殊性。
东汉蔡邕《独断》:
“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所至曰幸”。
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
今人在习惯上用谥号称呼汉晋皇帝,用庙号称呼唐宋
②选官制度
主要有五种方式:
察举、征召、辟除、任子、赀选。
第一,察举
常举—孝廉、秀才(茂才)
推荐官员的制度
特举—贤良方正、贤良文学
根据国家的不同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
汉代规定:
州郡长官有推荐人才的义务和责任。
《汉书·武帝纪》有云: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即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
第二,征召
是皇帝对特殊人才直接聘任的选官制度。
第三,辟除
是长官直接聘任部下的一种方式
第四,任子
是对高级官员子弟的一种特殊照顾方式。
汉代规定,二千石级官员职满三年以上,可以任子弟一人为郎。
第五,赀选
对官吏的资产限制。
汉代规定须具备一定的家产才能被选拔为官。
到武帝时,开始纳赀,即卖官。
从此卖官鬻爵成为历代王朝选官制度的一个补充手段。
对汉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积极作用:
两个方面—完成了由夺天下到统治天下的转变;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产生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
缺陷:
两个方面—形成私人势力集团;沽名钧誉现象越来越严重。
《抱朴子·审举》载汉未民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③法制制度
秦朝崇尚法制,轻罪重刑,严刑酷法。
汉代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奠定了其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三、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的兴起和逐渐衰落
1、门阀政治
是家族等级制向政治领域的渗透,具体表现为名门大姓把持朝政。
凭家世出生就可当官,造成“士庶天隔”的局面。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如何则中郎”。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曹魏时创立,一直到隋文帝时才彻底废除。
朝延在各州和各郡设立中正一职(不属正式官府编制),专门负责品评人才,综合家世与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
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
政府虽有任用权,但必须根据中正的评定来任免官员,不得擅自作主。
现任官员也受中正制约,每三年按照籍贯由中正“清定”一次,官员的考核升迁往往受“清定”的左右。
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有利于克服汉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势,中正与政府长官互相牵制,有效防止了私人势力集团的形成,克服了察举制造成的尾大不掉弊端。
但造成了官吏任免中的权责分割;由于中正一职多被大族世家把持,评价人才很快演变为仅依据家世(祖辈资历、门户名望)定品,助长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使门阀政治愈行愈烈;此外,囿于门第限制,在选拔官吏的实际效果上无足称道。
魏晋南北朝各代,与九品中正制同时存在的是依旧沿用了察举制和辟除制。
但作了改进,即把察举同考试结合起来,孝廉侧重经义,秀才侧重文采。
开隋唐科举制先声。
四、隋唐—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1、官僚政治的完善
①改革宰相制度
②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
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中书省乃最高决策机构,掌“军国政令,草拟制诏”。
门下省是最高审议机构,掌“出纳帝命,封驳诏奏”。
③地方体制实行州郡合并
2、科举制的创立
①科举制的内容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A、考试科目
秀才、明经、进士三科,真正起作用的是进士与明经两科。
另有明法、明字、明算诸科,属专科性质。
B、科举制同察举制的区别
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