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583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docx

易错点辨析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

易错点辨析:

高中化学中32个“不一定”

1.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如稀有气体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不含共价键。

  1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如Cl2、O3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5.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如Fe3+可被还原为Fe2+。

  16.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如2H2O=2H2↑+O2↑,氢元素被还原而氧元素被氧化。

  17.强氧化物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浓硫酸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氢气是常见的还原剂,但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因二者不发生反应。

  18.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不能发生。

如碳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须点燃;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

  19.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如AlO2-。

  20.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如周期表中ⅣA、ⅤA、ⅥA中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4个。

  21.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不一定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如HCO3-、HS-等离子既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也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22.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不一定越高。

一般情况下该结论是正确的,但因H2O、HF、NH3等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熔沸点均比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高。

  23.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不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如NH4Cl属于离子晶体。

  24.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如CCl4、CO2等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25.铁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一定生成三价铁的化合物。

铁与浓硫酸、硝酸等反应,若铁过量则生成亚铁离子。

  26.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石墨、硅都具有金属光泽,它们属于非金属单质。

  27.失去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

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

  28.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29.强电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小,但如果离子浓度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

  30.弱电解质被稀释时,离子浓度不一定减小。

如冰醋酸在稀释时,H+、CH3COO-浓度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

  3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32.1mol某气体的体积是22.4L,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态。

高考化学易考规律与特殊规律51例

⒈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⒉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⒊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⒋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2却不是。

(OF2是存在的)

  ⒌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

  ⒍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与它燃烧。

  ⒎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2O2等物质中显-1价。

  ⒏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

  HC1O〉HC1O2〉HC1O3〉HC1O4。

  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⒑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

  ⒒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

  ⒓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

  ⒔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

  ⒕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位素。

  ⒖*金属单质的导电性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锑、锗却相反。

  ⒗*具有金属光泽又能导电的单质是金属,但石墨却是非金属。

  ⒘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

  ⒙*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

  ⒚C1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

  ⒛卤素单质与强碱反应一般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但F2却不能。

  (X2+NaOH=NaX+NaXO+H2O,*2F2+2NaOH=2NaF+OF2+H2O)。

  21实验室中制取HC1、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

  (因SiO2+4HF=SiF4+2H2O)。

  22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

  23CaC1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

  24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

  25*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1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

 26重金属阳离子一般都有毒,但BaSO4却可用作“钡餐”。

  27成网状结构的晶体一般都是原子晶体,但石墨却是原子晶体。

  28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29*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

  30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且熔沸点低,但醋酸钠、醋酸钙等却为离子晶体,且熔沸点高。

  3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13、BrC1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

  32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的碱性却比Fe(OH)3弱。

  33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1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

  34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SO2+2H2O=4H++2Br-+SO42-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

Ba2++2OH-+2H++SO42-=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

  35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

  36*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12、CdI2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

  37*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但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中还有还原产物。

  38*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铅却不能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3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铜却能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Cu+4HC1(浓)=H2+2H[CuC12]。

  40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却不能[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4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不溶于水的盐中置换出来,但铁却能把银从氯化银中置换出来(Fe+2AgC1=FeC12+2Ag)。

  42一般只能用强酸制弱酸,但H2S+CuSO4=CuS+H2SO4、HC1O+H2SO3=HC1+H2SO4、

  Br2+H2SO3=2HBr+H2SO4(C12、FeC13等也可以)等反应却能用弱酸制强酸。

  43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氢卤酸与醇发生卤代反应。

  44制取氯气采用固—液装置,但制溴却须采用曲颈甑。

(HNO3why?

  45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反应物为块状、反应不需加热以及产物难溶于反应液的气体(如H2、CO2、H2S),但乙炔(C2H2)却不能用该装置。

  46测量仪器的“0”刻度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但是托盘天平的指针却在中间,温度计的“0”刻度在偏中下,量筒无“0”刻度。

  47一般只有有机物才有同分构现象,但不少无机物如氰酸银(AgCNO)与雷酸银(AgONC)是互为同分异构体。

  4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找升高而增大,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很小,而Ca(OH)2、Li2CO3等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9氯化钙是中性干燥剂,可用来干燥酸性、中性、碱性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CaC12·8NH3)和酒精蒸气。

  50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却呈碱性。

  51*胶体中的胶粒一般都带电荷,但蛋白质胶体微粒却不带电荷(呈电中性,但有电泳现象)。

高中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

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

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

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

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

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

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

木条复燃。

  45.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

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

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

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变浑浊。

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

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

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

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

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

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

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

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

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

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

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

变成红色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

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

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