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415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docx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定位

摘要:

中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改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价值观的重大调整。

要实现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除了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写外,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从而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剖析,以求为教师角色的转变奠定一个合理的背景基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因此新时期小学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学活动的合作者、课程发展的参与者。

教师要成为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在终身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长期角色实践,新角色模式内化、人格化,形成角色信念。

关键词:

课程改革小学教师角色期望定位

 

PrimarySchoolTeachersunder

TheNewCurriculumRole

Abstract:

China'snewroundofcurriculumreformofbasiceducationcurriculumistheoriginalconceptofthecompletesystemandcurriculumreformistheoriginalcurriculumphilosophyandvaluesofmajoradjustment.Curriculumreformtoachievethistarget,thenewcurriculumstandards,anewpreparationofteachingmaterials,themorecriticalishowtoenableteacherstonewcurriculumideas,understandthenewcurriculum,Congertotheidealofthecoursecurriculumintoreality.Therefore,basic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andteachersareallveryclose,theteachersarekeytothesuccessofthecurriculumreform.Thisnewcomprehensiveanalysisofcurriculumreform,

Thechangingroleofteachersinordertolaythebasisforareasonablebackground.Newbasiceducationcurriculuminthecurriculumstructure,function,content,implementationandevaluation,isslowerthantheoriginalprogramhavebeenmajorinnovationsandbreakthroughs.Newprimaryschoolteachers,thereforethenewrole:

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studentswhoco-teachingactivities,curriculumdevelopmentparticipants.Teacherstobecomeresearchersintheirownteachingpractice,reflectontheirteaching,onthebasisoflifelonglearninginnovation;throughlong-termroleofthepractice,themodelofthenewrole,personification,theroleoffaithformation.

Keywords:

curriculumreform;primaryschoolteachers;roleexpectations;location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

新世纪发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新颖,个性鲜明,课改中所凸现出来的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等基本的价值理念,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客观走势保持同步。

新课程提出的一些理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所熟悉和运用的,这些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提出了很大挑战,这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在观念上和能力上都做好充分准备。

本论文重点关注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理解和适应,并能相应表现出合适的角色行为,从而实现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这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创新,进而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因而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角色的转换与重新定位。

一、小学教师角色的特殊性

一般地说,基础教育的“基础”有两层涵义,一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二是个人教育历程的基础,即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基础。

这一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期望想象,在基础教育的早期阶段即基本形成,这个阶段也即通常意义上的小学阶段,是教师起决定性作用的时期。

如果一个儿童或成人遇到的第一位教师是位未经过充分培训并且缺乏积极性的老师,那么他们未来进行学习的基础本身就缺少坚固性。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其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本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

小学儿童所具有的天真、对成人的依赖、可塑的性格、极强的好奇心与吸收能力等特质使此阶段成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并热爱学习,学会学校生活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学生的年龄越小,教学的难度就越大。

为了教好这些似懂非懂的孩子,常常是小学教师要比大学、中学的教师艰难得多,可以想像一个没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是难以担当此任的。

此阶段的教师相对于其他各教育阶段的教师来说,既有共性又独具特殊性。

这特殊性正是来自其教育对象一一小学生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小学生的两重性上。

这里所说的两重性,是指小学生所具有的向师性和独立性。

学生就像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

为什么向师性会成为小学儿童一种特有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儿童从跨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其社会身份即从一名以玩耍为主要活动的幼儿变成了一名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小学生。

新的角色产生新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心理。

他会产生一种作为学生的自豪感,也会隐约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亲近教师并接受其教导的需要。

其次,小学生不仅在知识经验上有欠缺,其价值体系也处于构建的早期阶段。

在由他律转向自律的受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最受尊重的人,因此,不难理解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任、依赖和亲近的心理。

第三,在师生这一对矛盾体中,教师作为成人一方,受过专门的专业培训和教育理论培训,和年龄小、知识经验相对缺乏的小学生相比,看上去总是有一种“优势”。

而且,小学生自入学始就置身于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中,日积月累的环境熏陶,不可能不对其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儿童主体行为的调控力量很大。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儿童的向师性,以身作则,为其师表;不摆权威的架子,而是满怀热情、真诚相待,竭尽全力促进他们成长。

并且要善于体会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情感,善于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感受事物和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向师性无疑为这种平等互动的双向关系奠定了独特而重要的基础。

毋庸置疑,即使在小学儿童的向师性发展到高峰时期,在其身上也存在着独立性的因素。

例如,教师讲授的知识,需要经过儿童主体独立的心理活动才能被理解、消化,而且有时儿童理解的和教师讲的并不太一致。

表面上看起来,儿童的独立性和向师性是矛盾的,实际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更主要的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其独立性将不断增强,并逐渐形成自主能力。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教育,尤其是主体教育追求的必然结果。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有着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己的生活世界。

他们总是主动地表现出自己的喜好和选择,用自己的大脑吸收精神营养,并对教师的活动采取认同或排斥的态度。

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思维是人类了解环境吸收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

儿童在环境中自行吸收知识时,其思维方式自然不同于成人,成人在提供知识要求儿童学习时,自当配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否则,教学定难获预期之效。

教师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而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明白事理;教师的书教的再好,也不可能取代学生自主的学习,更不可能代替学生去观察、分析、想象、以及感受到独自完成任务和独立思考所带来的无可比拟的欢乐。

由此可见,学生的“独立性”是教师必须承认、尊重,必须加以分析研究、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的东西。

从而,对学生的两重性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

了解小学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将对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及重新定位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小学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所谓教师的角色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功能的变化,而且也意味着公认的关于教师角色功能的某种概念的现实存在。

毫无疑问,诸如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等问题,人们是有着较一致见解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那些曾经使前人心满意足的旧定义,已经不足以满足21世纪人类社会的需要。

给教师这一角色下新定义的趋势出现了。

对教师这一角色给出新的定义,不仅是预测教师作用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积极地促使我们所需要的变革得以发生的一种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及小学生角色的特殊要求,教师需要站在改革的前列以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

具体概述以下三点内容:

(一)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之一,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被淘汰的,“传道、授业、解惑”永远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只是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

在新课程条件下,面对着当代人类总体知识的加速增长和快速更新,考虑到学校时空对未成熟个体的有限性,再宣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已不切实际。

同时,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渠道大大丰富,教师不再是惟一的知识源,他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大打折扣,教育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

在这种一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知识、组织知识,然后按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教儿童学习知识,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主旨所在,担当起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和突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赋有意识和意志的人,都是认知和活动的主动者。

学生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应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难以再维持。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是一个教师对学生不断提出新要求,并能够引导、帮助、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

学生成长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教学条件。

小学生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知识的掌握对其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养成,在某种程度上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因为知识本身是价值负载的东西,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

新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强调了这一点。

小学课程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为充当新课程功能下的新角色,教师将成为一个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一个学习活动的协调者,一个学习的指导者,他不再只是满足于所有学生的需要而单纯地传授事先筛选的知识。

教师要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利用教材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图画,并在教学中引入大量即时信息,促进学生去发现、去选择、去想象、去创造。

教师的促进与学生的发现应有机结合起来,统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而是彼此平等共生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是学生的“对立面”而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到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

如果教师外在于教育情境,无论他表现出多么仁慈,但却总是主宰者身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有了重新定位,教师就可以在讨论、对话中向前不断推进,教师也将乐于面对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达成共识。

新课程以学生为本,提倡尊重学生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这正是真正教育的条件和内在规定性。

新理念倡导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

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不能把学生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而是通过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合作”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和学生年龄不同、地位不同、成熟程度不同,但必须平等相待,“教师要从权威的地位上走下来,成为儿童环境中一个同情的相互的伴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三)课程发展的参与者

当人们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时,发现“许多国家的课程变革计划并未真正得到实施,原因是教师对课程变革的态度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积极。

”任何教育改革,若得不到学校教师的支持和配合,是很难成功的,教师的参与与否和参与程度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毕竟是教师直接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教师才是学生的直接促进者。

教师不应再被视为国家制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开发者,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并且创造性地实施,教师在课程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角色。

通过参与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教师会提高对自己和对教育的理解,丰富学科知识,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和行动。

而且,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

只有当教师与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程一发展中时,课程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

基础教育教师对新课程发展的参与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即课程设计与决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由于教师具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情景知识,他们的参与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容易被其他教师及学生理解并最终接受。

小学教师可以充当课程专家、学者的参谋,与之讨论交流,积极反映自己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之提供一线教学情况资料,从而使国家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相符合。

同样地也可促进地方课程资源优化组合,以最终保证地方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适切性。

教师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决策的主角。

教师可自主观察、研究学校环境、学生本身的特点,或与课程专家共同研究,确保课程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又不至于脱离教师自己的实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同时,要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创造者,鼓励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发挥各自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视角感悟来参与和理解课程;课程发展的动态存在决定了课程评价的灵活性、多样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走出传统的分数定终身的单一模式。

小学生最需要的是鼓励与支持,只有对其知识的掌握、获知的过程、态度和情感各方面作深层次全方位的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价值。

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对课程设计、决策及实施各环节做客观、公正的评价,当然这些评价都是建立在对自我教学的反思、评价基础上的。

课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课程达到最优化,从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如果“教师必须服从既定的课程所提出的细致入微、按部就班的要求,这种倾向使教师难以分身以他们喜爱的方式去关心不同的孩子。

”一只有让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发展,改变那种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角色,成为联系课程与学生的纽带,才能生成最适合的课程,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课程,从而促成课程的最优化。

三、教师成功扮演新角色的定位方向

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了教学的革命,给沉沉老去的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

一切都应以人为本,任何的变革首先是人的变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决定着教学的目标、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和成效。

因此,新课程的成败于教师对自己角色观念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成功的扮演新角色呢?

以下就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重视个体的存在,体现出自我价值,但其个性化也必须符合人的认识层面和心理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对个性化教育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我国在新世纪之初颁布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

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需要”。

新课程的开展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

教师作为一个情意丰富的主体,他对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源于自身,自己能当一个什么角色,想当一个什么角色,应当由自己来决定和选择。

这样才能使个体不被理没,价值得到彰显,从而凝结成他愿意为之去付出的动力源。

也只有这样,他才会积极去克服角色扮演中的不利因素,尽力去探究角色扮演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去提高自身扮演角色的效果,这样才会在转换自身角色的同时不失其个性化,使二者有机的结合。

   

(二)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分析具体情况,符合客观需要。

简单的照搬,盲目的追风,只会适得其反。

新课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于是教师原有的主宰者,授课者的角色便让位于新的角色,其中最时尚的便是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幕后的观众,或是整个环节的一个参与者,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大胆而新颖的角色尝试,也形成了一股风潮。

但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变数极大,我们如果简单照搬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新课程的呼唤下,每个教师都在尝试着去改变。

只是这种改变必须符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适应。

我们应循序渐近,逐步地开放课堂,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去选择每一堂课中的角色,而非简单的主宰或放手,应逐渐的分步的去适应学生学习的发展,让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走向正轨。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在不断地反思中成长,突破和创新。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新课程解放了思想,解开了绳索,让教师角色的定位更加多元化,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成为了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学生心灵的影响者、激励者和鼓舞者。

课堂就是一个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找真理的地方。

学生的现状并非无法改变。

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诱因。

因为没有学习动机,无论怎样的努力也是无用的,不想做和做不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教师或许没有美丽的外表,但他们距离学生更近,有机会将自己最美的一点充分展示:

幽默的谈吐、优雅的气质、温情的关爱、平等民主的理念……这些未尝不会产生一种创新的“蝴蝶效应”呢?

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善于发现,擅长表现,学生就是评委,是美的总要抓住她的目光,总要捕获他的心灵。

目前,世界变化的进程正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日益急迫的再调整和再适应的任务;在变化着的世界面前,如果拒不进行调整和适应,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当教育发生真正深远意义上的变革时,教师本身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变化,为自己定好位。

正如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指出的:

“要使在职教师和未来的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作好发挥新的作用与功能的准备。

”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

因为改革实际上将由他们执行,尤其是小学教师,责任更是重大。

教育从未受到如此重视过,小学教师也从未被赋予如此重任过。

小学教师实现传统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林崇德.教育的智慧一一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

开明出版社,1999

[6]胡艳.从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看未来教师角色特征的变化[J].北京师大学报(人文社).2002

[7]周艳.试论教师的角色及其健康人格[J].师资培训研究.1997年专刊

[8]黄甫全.略论教师的课程研制者角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

[9]王伯康.塑造教师新形象[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10]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

华中师人出版社,1990

[11]林一纲.校本开发与教师素养当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2

[12]刘良慧.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13]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

[14]江山野.教师的学生观和学生的两重性[J].教育研究.1981

[15]傅维利.关于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的比较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0

[16]赵立伯..教师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17][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18]谢维和,裴娣娜.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出版设1996

[20]李山川.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重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1]王耘,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

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2]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3]钟启泉.对话与文本:

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

3

 

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涯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毕业前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凝聚在这篇论文里面。

相信它虽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的确是我用心血浇灌的答卷。

这里面更有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的耐心点拨和诚恳建议,正是在她不遗余力的帮助下,论文的思路从混乱到清晰,材料从芜杂到精到,语言从琐碎到凝练,一步步接近成熟。

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殷殷鼓励同样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她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启发;另外感谢各位任课老师,他们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敬业精神,给予了我很多的教益。

同时也感谢我的同学们,正是和他们四年的朝夕相处,一起上课一起讨论问题,让我逐渐有了对问题的思考意识,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

四年的求学时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它将成为我今后人生旅途中新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