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383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

我是谁

一、活动主题:

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

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

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年级和班的界限,学生跨年级和班级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学校的校本课程评估小组对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实施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估。

5、动员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

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4、研究的主题由各年级定,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

(各年级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象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了解学校中的浪费现象对我们的危害,设计各种调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浪费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

(7).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10).成果展示会:

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六、活动评价:

 

 

班级万花筒

活动目标:

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定

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我们每位同学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动画片时不太注意姿势,看的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沉迷于动画片中以至于影响了学习。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二、制定方案

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

交谈、采访、问卷调查等。

2、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和家长

3、学生分组:

(1)学生调查小组

(2)家长调查小组

4、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各小组抽几名小记者进行采访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共同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打印出来。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记者进行采访、记录。

2、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

3、对采访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写出调查报告。

四、交流汇报,成果展示

(一)、导入主题

1、播放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说出动画片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2、谈话导入主题

(二)、现场调查

1、现场采访

2、小结调查结果

(三)、汇报交流前期调查结果

1、展播采访短片

2、展示调查问卷

3、汇报调查结果

(四)、观看评谈动画片

(五)、方法总结,积累活动经验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五、活动小结

六、课外延伸,生成新课题

师:

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寻动画片的奥秘,或者为动画配配音,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等都可以。

到时,我们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离不开的好朋友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  烧水时;

    ②  使用高压锅时;

    ③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

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走进年画的世界

一、活动主题:

艺术品

二、活动对象人数:

三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探讨折纸的民族风格,并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四、活动准备:

教师:

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学生:

查找收集折纸资料。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

(一课时)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

(一课时)

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

(四课时)

4、展示成果(一课时)

5、活动评价(一课时)

六、活动方式与方法:

活动

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思 路

1、  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

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知道些什么?

1、  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

2、  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观折纸作品,学生可以边欣赏边思考,提出质疑,为研究性学习作准备。

 

 

 

建议:

1、记录同学提出的问题。

2、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些问题?

3、自己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寻找规律。

4、设计折纸作品。

1、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称图形的折纸图案,共同寻找对称图形折纸规律。

 

1、  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悟出《折纸》的规律。

 

大家认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

对折纸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

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1、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展示折纸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含义,及在创作中的发现。

1、  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分围中学会相互欣赏。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

继续研究探讨。

1、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2、分小组进行互评。

3、继续查找资料研究折纸规律。

促进学生相互欣赏,学会反思。

七、总结与评价:

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结。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互评。

第二课时:

打绳结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认识:

绳结是劳动人民是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劳动本领之一。

二、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课前准备:

一、说明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

二、课文中提及的几种绳结打法的示意图。

三、检查本课配套材料是否齐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有关挂图向学生说明:

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或在日常生活里,需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连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

    二、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在自己坐位上跟着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三、组织学生前后座位的4人小组,就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四、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大课室教坛前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