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282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79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docx

生物与环境及生态系统及保护

1、(2014•菏泽)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生物依赖环境

解:

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换句话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不易被天敌发现,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沙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是生物对沙漠缺水的适应,因此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

A

2、(2014•济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生物学意义是( B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

解答:

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

B.

3、(2014•长泰县)仙人掌原产沙漠,进化过程中叶子演化成“刺”,以保证体内储有足够的( D )

 

A.

氧气

B.

无机盐

C.

二氧化碳

D.

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沙漠干旱缺水,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须有水.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保证体内储有足够的水,以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故选D.

4.(2014•泉州)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

解:

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因此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

故选:

C

5.(2014•泉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 D )

 

A.

捕食

B.

共生

C.

寄生

D.

竞争

分析:

解答:

解: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故D正确.

故选:

D

6.(2014•广东)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

 

A.

竞争

B.

捕食

C.

寄生

D.

共生

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A、竞争:

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A符合题意

B、捕食:

例如狼与羊,狼吃羊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寄生:

例如人和血吸虫,血吸虫生活在人身上,从人身上获取营养,对人造成伤害,属于寄生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共生:

例如地衣上的真菌和藻类,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2014•湘潭)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影响蝉的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C )

 

A.

阳光

B.

C.

温度

D.

空气

分析: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据此解答.

解答:

解:

根据分析可知: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故选:

C.

8.(2014•长沙)“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 D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环境能影响生物

解:

水是非生物,“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

故选:

D

9.(2014•乐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

 

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解答此题需要用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的范围进行解答.

解答:

解析:

A、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如:

蜥蜴和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这些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猛兽和猛禽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尖锐的爪,有利于捕食其他动物,A正确;

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此项缺少了生物因素,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也会遭到破坏,C错误.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而不是全部,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此题尽管是选择题,但是综合性强,需要细心解答.

(2014•江西)下列不符合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是( D )

 

A.

鱼有鳍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发达的胸肌适应飞行

 

C.

蝌蚪有鳃适应水中生活

D.

苔藓有茎和叶适应干旱陆地生活

考点: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A、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适于水中生活.故A正确;

B、家鸽前肢变成翼,发达的胸肌,适于空中飞翔,故B正确;

C、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C正确;

D、苔藓植物具有假根、茎、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D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2014浙江丽水)C

(2014•烟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农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主要意思是清明、春天,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素温度.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并结合诗句分析来解答.

(2014•湘潭)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解: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

B

(2014湖北省咸宁)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B

A.生物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

(2014湖北随州)C

(2014内蒙古赤峰)C

(2014云南昆明)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

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D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B.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D.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2014江苏苏州)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B

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2014•梅州)小明同学实测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木丛

 

B.

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

 

C.

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都有早高达空气湿度的作用

 

D.

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考点: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

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

解答:

解:

A、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90.6)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40.0)的是裸地,A正确.

B、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B正确.

C、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与裸地相比空气湿度均高于裸地,因此植物都有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C正确.

D、将干湿计放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不是放在地上,D错误.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2013•天津)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潮湿度

纸盒左半部

10只

明亮

干燥

纸盒右半部

10只

阴暗

湿润

 

A.

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

B.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

 

C.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

D.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大多为对照实验,这就要求实验中探究条件的变量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解答:

解:

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光照不同、土壤潮湿度也不同(干燥、湿润),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为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只有变量光不同.

故选B.

点评:

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

(2014•南昌)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甲组:

低温、湿土、阴暗

乙组:

室温、干土、阴暗

丙组:

室温、温土、光亮

丁组:

室温、湿土、阴暗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 丁 组,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 4 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当图一的A区放人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 8 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温度、湿度、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

(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丁组符合鼠妇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照组应是丁组.而B区面积应分成4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从曲线上反映出鼠妇在实验装置中的湿土部分出现的数量,随着观察次数的增加而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中,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故答案为:

(1)丁;4;

(2)8.

点评: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

(2014浙江台州)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分布广泛,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

(1)图甲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

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选填序号)。

【版权所有:

21教育】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②向左移动装片③向右移动装片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2)图乙是科学家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

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为宇航员提供氧气。

(3)若将微藻移植到月球表面,微藻能否继续存活?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1)②①④

(2)分解(或呼吸)

(3)不能存活(1分),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2分,答出一项即可)

(2014江西南昌)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

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甲组:

低温、湿土、阴暗

乙组:

室温、干土、阴暗

丙组:

室温、温土、光亮

丁组:

室温、湿土、阴暗

图一

图二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____组,图

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

____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当图一的A区放人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

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1)丁四

(2)8

 

生态系统

1、(2014•临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B )

 

A.

农民

B.

玉米

C.

土壤

D.

耕牛

解: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玉米.

故选:

B

2、(2014•菏泽)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B )

生物体

有机农药浓度

0.05

7

0.51

68

 

A.

丁一丙、乙一甲

B.

甲、丙、乙一丁

C.

丁、乙一丙一甲

D.

甲一乙一丙、丁

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甲0.05、丙0.51、乙7、丁68.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

故选:

B.

3.(2014•长泰县)如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C )

 

A.

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

 

B.

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

狐与鹰存在竞争关系

解:

A、图中鼠、蛇、狐、兔、鹰五种动物,均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狐与鹰的共同食物是鼠,因此二者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

C

4.(2014•甘肃白银)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C )

 

A.

螳螂

B.

C.

黄雀

D.

植物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解答:

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植物→蝉→螳螂→黄雀”这样一条食物链,黄雀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最多.

故选:

C

5.(2014•广东)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C )

 

A.

食物链、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

阳光、空气、水分等

解: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C正确.

故选:

C.

6.(2014•广东)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

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

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

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分析:

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B、C、各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地域相互关联、非生物因素相互影响、生物因素相互关联.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不可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符合题意.

故选:

D

7.(2014•十堰)近年来十堰正积极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你认为市民对生态系统的理解错误的是( C )

 

A.

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

B.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