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148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 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二原卷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19中考语文押题卷

(二)

1、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ài)祈祷(qǐ)沧海(cānɡ)歼灭(jiān)

B.倔强(jué)档案(dǎnɡ)俘虏(lǔ)氛围(fēn)

C.憎恶(zēng)殷红(yān)沽酒(ɡū)洪涝(lào)

D.嫉妒(jì)混淆(xiáo)荤菜(hūn)剽悍(pi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早春的大明湖,浮光掠影的美景令人沉醉。

B.他的一番话有理有节,大家不由得随声附和起来。

C.面对浩如烟海的商品,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D.济南正坚定不移地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前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B.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老师耐心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D.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③④⑤⑥②①C.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用了比喻的修辞。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

D.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③_______________,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⑥_______________,青衫湿!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⑦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3篇文段,共33分。

(一)文言文对比阅读(7—10题)(10分)

(甲)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

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①,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②,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③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

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

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选自《曾文正公全集》

(注释)①制义: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②古文:

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③试帖:

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种诗歌体载。

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诚子书》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亦不必尽废他业(________)

(2)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________)

(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夫君子之行B.可以告我共赏之

C.凡专一业之人D.诸弟各有专守之业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这两篇文章都告诫了我们治学之道,甲文重在强调______,乙文重在强调______。

(2分)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9分)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

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

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

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

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持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

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

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⑥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

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

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

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

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

例如:

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⑦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

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11.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功能?

请简要概括。

(2分)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所有的食品都会包含添加成分。

B.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

C.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无需考虑添加比例。

D.硫氰酸钠、蛋白精等食品添加剂不能过量使用。

13.作者在第③段中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2分)

1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根据本文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并说说你的理由。

(3分)

(链接材料)某食品配料表

原料

比例

添加剂

比例

小麦粉

83%

山梨酸钾

0.7%

鸡蛋

10%

硫氰酸钠

0.2%

白砂糖

6%

腐乳红曲

0.1%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8题。

(14分)

久远的家

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

八瓣梅、刺玫、牡丹、野菊……看到谁家的花好看,父亲就向人家讨要根、籽,要来后就将花籽撒在果树的间隙,或是将根埋在树下。

春风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竟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

吃着杏子,觉得杏子味道不错,父亲就起身跨出房门向前走上几步,在园子里刨个坑,丢下核,来年一棵小苗就破土而出;正南墙下的三棵樱桃树,我没有亲眼见过它们的出生经历,我猜也是由樱桃核种出的;那些苹果树、李子树、葡萄树、桑树的生长经历我就不太清楚了,我记事时它们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

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

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莱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

院子的正北面是主房,西北角那间房的上一层是我的闺房。

我们把阁楼不叫楼,叫高房子。

高房子西边有扇窗户,窗外有一棵大榆树。

夏日树枝摇曳,在书桌前伸手就可触到树枝,摘到甜甜的榆钱儿。

小鸟将巢也筑在这棵榆树上与我为邻,常常叽叽喳喳地将我从梦中喚醒。

站在高房子门前,果树和鲜花尽收眼底。

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葚由嫩绿变为鲜红,再由鲜红变为紫红,最终成为深紫色。

枝头越高光照越充分,果实就越香甜。

站在树下望去,那一串串黑黝黝、胖嘟嘟、沉甸甸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很是诱人。

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权,坐到了中间的树权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分的桑葚。

我欢怏地边摘边吃,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

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

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

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

南边靠墙有三棵品种不同的樱桃树。

六月初,一颗颗饱满的樱桃熟透了,一串串从绿叶里钻出来.骄傲地挂在枝头。

左边的那棵果实大而红,像玛瑙味道很酸;中间那棵果实白得像珍珠,晶莹别透,味道却是很甜的;右边的那棵果实小,颜色呈淡粉色,像水晶石,味道是酸甜的。

我把三种颜色不一的樱桃装进玻璃瓶,摇着晃着欣赏着,直到摇出果汁才揭开盖子一颗颗地品尝。

有时候,我也走出家门和村里的小伙伴分享,看到他们艳美的目光,我骄傲地揭开盖子给每只小手上倒出几颗,和他们分享着樱桃的酸甜,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

初冬,当一片片黄叶被风带走,只留下光秃秃的褐色枝条时,父亲便把葡萄藤拿下来,拆了葡萄架,把藤蔓一圈圈盘起来,盖上干草,挖坑深埋。

春天时将葡萄藤挖出来搭架,剪枝。

葡萄树也不辜负育树人的用心,盛夏过后,滴溜溜的葡萄由小变大、由深绿到浅绿,再到亮绿,几天就变个样。

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我也会在葡萄架下温习功课,偶尔抬头,淡绿透亮的葡萄向我轻轻点头微笑。

三棵品种不一的苹果树和一棵梨树手拉手站在那里,像是一堵围墙,整齐地将房间和果园、菜园、花园一分为二。

深秋,树上的苹果和梨渐渐成熟挂满了枝头,挺拔的枝头被压得弯下了腰。

一个个苹果和梨绽开了羞涩的笑脸,中秋节一过,就能收很多苹果。

父母把苹果存放在房间中央的窖里,房间时常飘着苹果的清香味儿。

那年头物资匮乏,可是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缺水果。

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

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这让我不由得心生悲意。

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

(作者:

殷桂珍有改动)

15.文章开头先交代父母种花种树种菜的情形,这样写有何用意?

(4分)

16.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得井然有序情趣盎然的?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7.品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3分)

18.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四、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名著《水浒传》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道:

“这一条计好么?

”一个应道:

“端的亏管营、差拔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道:

“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衡内这病必然好了!

”又一个道:

“张教头那厮!

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二位干这件事。

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道:

“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那一个道:

“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道:

“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

“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道:

“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19.画横线的“这一条计”是指什么计?

它“好”在什么地方?

 

20.请你联系小说《水浒传》林冲的有关故事情节谈谈成语“逼上梁山”的含义。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

21.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写作40分,书写3分)

文题

(1)题目:

触动

文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很多年轻人的现状:

资质平平,家境一般,各方面条件都普普通通。

若要脱颖而出,似乎只剩下“逆袭”这一条路可走。

与底层和上层相比,中间人群永远是社会的大多数。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像底层那样豁得出去,也没有上层那样唾手可得,中间群体总是在患得患失。

要怎样才能逆袭成功,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A“祈”应读“qí”。

B“档”应读“dànɡ”。

C“嫉”应读“jí”。

2.D

【解析】A选项,浮光掠影:

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不符合句意。

B选项,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C选项,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不用来形容商品。

3.D

【解析】A发电量不能接输送,把“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B否定不当,去掉“不”。

C词语顺序颠倒,改为“老师耐心指出并纠正了”。

4.B

【解析】此题考查组句成段的能力。

按照逻辑顺序,③为中心句,①从“所以说”判断,为结尾总结句。

排除AD。

⑥在的②的后面,正好举例证明②的观点。

排除C,即可得出答案为所B。

5.D

【解析】D项表述错误,古人尚左,座位以左为尊。

6.

(1)①燕然未勒归无计②也无风雨也无晴③了却君王天下事④凫雁满回塘⑤飞镜又重磨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2)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⑧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

(1)放弃、抛弃

(2)喜爱,爱好(3)达到(4)放纵

8.B

9.

(1)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就是要“专一”研究罢了。

(2)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0.专一(日专而已矣)静心(夫学须静也)

(一)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就是要“专一”研究罢了。

常言道:

“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

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

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

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

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

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

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

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

切嘱切嘱!

千万千万!

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

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

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

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二)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1.防腐保鲜功能,改善食品外观和口味的功能,防病抗病功能,调整食物营养结构的功能。

12.B

13.第③段中数字是为了准确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14.示例:

该食品不能安全食用。

理由1:

该食品添加剂中的硫氰酸钠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理由2:

山梨酸钾的添加量超出0.5%的规定标准。

【解析】

1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通读全文,根据第三段“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第四段“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第五段“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据此提取,用关键原句回答即可。

12.A“所有的食品都会包含添加成分”说法绝对。

原文是“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

C“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无需考虑添加比例”错。

原文为“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D原文是“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

也就是说“硫氰酸钠、蛋白精”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不能在加工食品时使用。

13.考查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

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明显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准确地说明了语段的观点句(首句),即“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14.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文章知识迁移到材料并进行判断的能力,特别关注材料中的添加剂“山梨酸钾”“硫氰酸钠”和“腐乳红曲”及其含量,根据第六段“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而材料中的食品中山梨酸钾添加量达到0.7%,可知食品是不安全的;根据第七段“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可知“硫氰酸钠”是不允许添加的。

据此解答即可。

15.展现家院环境,表现父母的勤劳;表达家在记忆中的美好,为下文写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作铺垫。

16.作者按院子方位依次描述院中所种的树木,突出描摹了不同树木果实的状貌以及围绕这些树木自己和父母快乐幸福的生活场景,这样就使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生动可感。

17.先从整体上写樱桃成熟时的状貌,“一颗颗”、“一串串”突显果实的密集面多,“钻”“骄傲”则以拟人手法把果实挂满枝头的情状生动地表现出来;之后又分别写三棵不同品种樱桃果实的形、色、味,用比喻形容其美好的形态色泽,在对比中显出味道各异。

多角度描摹中透出一种欣悦欢喜的感情。

18.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家院中快乐幸福生活的怀恋,对父母辛劳创造的美好生活的感念,以及父母过世后对往昔生活远逝的伤感之情。

【解析】

15.考查开头情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在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为下文写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作铺垫的作用。

在内容上,展现家院环境,表现父母的勤劳,交代了回忆的缘由。

16.考查写作方法。

从描写的角度看,“高房子西边有扇窗户,窗外有一棵大榆树”“站在高房子门前,果树和鲜花尽收眼底”“南边靠墙有三棵品种不同的樱桃树”“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等句,明显是按院子方位依次描述院中所种的树木。

从描写的内容看,突出描摹了不同树木果实的状貌以及父母快乐幸福的生活场景。

这种写法,就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得井然有序情趣盎然。

17.欣赏文句。

可从修辞、品味词语、描写角度等方面分析。

如“一串串从绿叶里钻出来,骄傲地挂在枝头”明显运用了拟人手法。

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果实挂满枝头的情状外,还要答出人物对景物的欣悦情感。

18.考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特别是找到相关情节与描写分析,也可找到关键句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如可分析“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等句。

作答时可从表达对童年时生活的怀恋、对父母辛劳的感念、对逝去往昔生活的伤感等角度作答。

19.点燃草料场,烧死林冲。

“好”在林冲即使逃脱也免不了死罪。

20.太尉高俅之子为霸占林冲的妻子,三番五次设计陷害他,在忍无可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害他的人,上了梁山。

成语“逼上梁山”用来比喻被迫做某事。

21.作文:

【解析】试题分析:

(1)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触动”。

单个词语作题目,其本身就是题眼。

“触动”是指一个人在内心上受到的震动、感动等。

选材上,自然、社会时时处处都有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敏感的心灵,整个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一抹夕阳,一朵野花,一丛杂草,一眼山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等都可以让我们为之动容。

家庭中父母关爱我们的一个眼神;学校里同学、老师的一举一动;就是社会中一个陌生人的微笑,都有可能让我们终生难忘。

“一滴水就能折射出整个世界”,用理性的思考去探究,我们就能发现自然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无论选择哪方面的素材作文,都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

可以写成记叙文,选取一体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