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023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人教版

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九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教师:

班级:

学生: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

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4.能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及结果,理解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我的问题:

(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

(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如何认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的性质及在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

(2)俄国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

(3)为何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

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

苏俄(1922年后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强大辉煌,但现在却已不复存在,而我们中国一个后来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愈发强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你有何感想。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1.知识建构: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政府反四个获得胜利两个

动统治方面建立国家方面

2.方法归类:

尝试归纳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_______(时间)_______(城市),领导人是_______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_______,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_______,到_______年,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你能准确答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吗?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2.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学习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找出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内容及作用。

2.在课本中圈出苏联成立的时间,结合课本P8地图,认识其15个加盟共和国。

3.划出苏联成为工业国的时间,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4.理解斯大林模式的成因、特点和弊端(可进行讨论)。

二、合用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我的问题:

(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

(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你能说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不同点及所起的历史作用吗?

(2)苏联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新中国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何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

(3)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理解和认识?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根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谈谈你对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认识。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新经济政策         实现工业化:

1928—1937

苏联成立实现农业集体化:

1937

五、巩固训练:

(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_______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苏联的领导人是_______,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作_______

2.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A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工业化的完成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材料一: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材料二: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以便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材料三: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运动中,逐渐放弃了过去时期的做法。

回答:

(1)材料一的文件出自哪个法令?

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材料二的政策在什么背景下实行?

起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有没有完成?

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苏联农村政策的变化中,你有何启示?

4.你能准确答出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和弊端吗?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及《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

2.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

3.通过两次会议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和侵犯,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学习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在教材上标出并记住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参加国,《凡尔赛和约》及《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总结归纳出两次会议分别是如何侵犯中国主权的。

3.结合两次会议的召开,能概括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过程及影响。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我的问题:

(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

(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既操纵巴黎和会,又在华盛顿会议起主要作用的帝国主义国家是是谁?

(2)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事件?

为什么说《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

(3)你怎么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赃性的?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任人宰割,华盛顿会议参订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实质上却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对此你有何感想?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知识建构: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  

战后世界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②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③均有损中国的主权

④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_______》而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_______》,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和约,规定德国的殖民地……瓜分……。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是什么和约?

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署?

(2)该和约关于中国的规定是什么?

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解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签订了什么条约?

(4)谈谈你对上述两个条约的认识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记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地点、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作用。

2.能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学习重点: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美国罗斯福新政

学习难点:

对《国家工业复兴法》中一些内容地全面地辩证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阅读教材P20,找出并记住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间及危机爆发地点

2.看教材P21表格,理解掌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危害

3.能概括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中心措施及特点

4.能归纳总结并分条记住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大家共同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1924年—192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为何会突然爆发经济危机呢?

(2)经济危机期间,广大人民群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资本家为什么却要大量销毁商品?

(3)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了吗?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促进美国政治经济和和谐健康发展,你认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从新政中吸取哪些经验?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根源                   目的

经济爆发:

1929美美实施罗措施    

大危机特点:

三方面斯福新政作用

影响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_______国开始,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实施______________。

2.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是()

A消除经济危机B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改善人民生活状况D为美国夺取世界霸权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说: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请回答:

(1)罗斯福怎样使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的,其中心措施是什么?

取得了什么效果?

(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对中国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德、意、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及内外政策,了解德国纳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

2.通过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能够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恐布统治严重地威胁世界各平,现在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争当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学习重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习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阅读教材P25和P26第一段,了解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

2.找出并记住德、日、法西斯专政及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3.了解德国法西斯独裁表现及对犹太人的迫害史实,认识法西斯的残暴性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大家共同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你认为希特勒作为一个战争狂人,为何最后能骗取广大人民的信任,而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

(2)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和过程有哪些不同?

它们的共同点又有哪些?

(3)为什么说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而德日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来摆脱危机,那么危机摆脱了吗?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作为中学生,你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哪些努力呢?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下列不是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表现的是()

A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B希特勒上台,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

C残酷迫害犹太人D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

2.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不包括()

A由法西斯控制政权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对外推行侵略扩张D疯狂扩军备战

3.你能说出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和影响吗?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通过学习,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34页的内容,归纳总结慕尼黑阴谋的原因、实质、内容和影响。

2.阅读教材35-37页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战争爆发和扩大的大事年表。

了解大战的爆发和发展过程。

(可组内讨论)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2)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3)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谈谈你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德军在欧洲大陆为什么能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而未能使苏联屈服?

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系统总结:

1.知识点:

德国吞并奥地利,魔爪伸向捷克地。

德国城市慕尼黑,得意英法来开会。

牺牲捷克祸东引,绥靖政策埋祸根。

战火纷飞1939年,纳粹德国侵波兰。

1941六月天,德国向东侵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烧到太平洋。

2.方法归类:

归纳学习战争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五)巩固训练:

1.有人把“9•11”恐怖事件称为美国自建国以来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

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敦的枪声B、珍珠港事件

C、美国南北战争D、科索沃战争

2.1939年,德国对哪国的突然袭击,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A、波兰B、法国C、美国D、德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在战场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

A、进攻法国B、进攻敦刻尔克C、进攻莫斯科D、进攻巴黎

4.回答下列问题:

1938年9月,哪四国政府首脑出席了慕尼黑会议?

此次会议的内容如何?

产生了什么影响?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列举二战期间重要的会议和战役。

2.简述二战取得胜利的经过。

3.理解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4.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2.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学习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39页内容概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及其意义。

2.阅读教材39-40页内容概述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阅读教材40-42页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事年表,初步了解最后胜利的原因、经过及主要战场。

(可组内讨论)

4.结合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⑵通过对雅尔塔会议内容和小字部分的理解,你对此会议有何看法?

⑶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⑷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次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三)拓展延伸:

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四)系统总结:

二十六国签宣言,反法西斯联盟建。

1945雅尔塔,三国首脑来开会。

二战到了1943年,斯大林格勒转折点。

1945希特勒亡,德国失败投了降。

日本战败签降书,二战自此告结束。

(五)巩固训练: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B、诺曼底登陆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斯大林格勒战役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

A、美国的参战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3.二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最大的是:

()

A、开罗会议B、波茨坦会议

C、雅尔塔会议D、德黑兰会议

4.1943年2月,罗斯富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

“(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败D、攻克柏林战役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

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为瓮中之鳖。

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

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⑴第二次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⑵英美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

其作用是什么?

⑶“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议?

美国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⑷“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四单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美国新经济出现的时间和特征。

3.归纳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4.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5.通过本课的学习,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学习重点: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七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2.组内交流,进行矫正。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⑴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⑵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主要特点?

(三)拓展延伸: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四)系统总结:

战后美国大发展,西部南部更耀眼。

七十年代闹危机,美国经济遭打击。

八十年代搞调整,美国债务负担重。

九十年代发展快,美国进入“新时代”。

(五)巩固训练:

1.“硅谷”这一地区是个奇妙的地方,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高科技公司中,有差不多20%把公司总部设在“硅谷”。

你知道“硅谷”在哪个国家()

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

2.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确矛盾。

B、经济发展过快引起的通货膨胀

C、中阶级矛盾尖锐D、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战时的资本积累和战后的资本输出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C、有利的国际经济地位D、政府及时地调整经济政策

4.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政策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国际地位下降B、经济持续发展

C、经济发展缓慢D、信息化和全球花

5.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课型:

新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2.理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52页,简述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2.阅读教材52——53页,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

3.阅读教材53页,列举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⑶欧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三)拓展延伸:

列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它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四)系统总结:

战后西欧经困难,依靠美援得发展。

欧盟成立于93年,资源共享利发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发展速度数第一。

科技立国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国梦,亚洲邻国不答应。

(五)巩固训练:

1.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于1993年B、是欧洲国家政治军事集团

C、有统一的军队D、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2.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A、欧洲共同体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额发展的原因是()

①美国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