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004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第1课时认识公顷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探索“公顷”、“平方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了解“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的专用单位,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解决关于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3、对周围的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 ,获得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公顷。

难点:

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单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答: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同学们能分别感受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吗?

让我们在下面括号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吧。

(1)一块橡皮的大小是4 (         )。

(2)一张课桌的面积是70(         )。

(3)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60(    )。

利用课件出示课本提供的具体情境。

如:

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部金殿风景名胜区,距市区5千米,建地面积达218公顷。

昆明世博园风景如画,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室外展场面积为163300平方米,有名贵的植物2500多种,是世界园艺花卉品种最多的公园之一。

说一说。

读了上面这段报道,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说出文中数据表示的意思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公顷。

 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平方米”和“公顷”作单位。

 1平方米有多大?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举例说明1平方米大约有多大。

(在教室的一角围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或4个学生手拉手围出1个1平方米大小的圈子)。

 2、1公顷的土地面积有多大呢?

  教师明确说明: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公顷。

 算一算:

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100x100=10000(平方米)

 得出:

1公顷=10000平方米。

3、实践活动:

(1)用教室的面积感知1公顷的大小。

(2)应用课前调查的自己家房子的长和宽,用计算器计算1公顷是自家房子几倍大。

(3)估算足球场的面积够不够1公顷。

三、巩固和应用

1、名数的改写。

(1)8公顷=(     )平方米

  6000平方米=(   )公顷

  0.05公顷=(    )平方米

  40平方米=(    )公顷

(2)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

面积达44万平方米,合(      )公顷。

(3)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宫殿。

占地72万平方米,合(    )公顷 。

2、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足球场的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个足球场有1公顷吗?

(2)停车场每辆小汽车的占地面积约为25平方米。

占地1公顷的停车场同时最多可停多少辆小汽车?

四、课堂小结

1、1公顷有多大?

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2、想一想:

什么样的土地面积用“公顷”为单位,哪些建筑物的面积约是1公顷。

(或是多少公顷)。

5、作业布置

练一练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学反思: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认识到1公顷”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直接地在学习中意识到1公顷有多大。

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学校、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一比大小。

公顷是用来计量大面积的面积单位。

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充分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公顷是面积单位中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此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公顷”与已学面积单位的比较,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等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了解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土地面积单位,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2.经历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

准确地进行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很多有关土地面积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

预设:

①:

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②:

北京的面积大约2万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积大约1万平方千米。

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大约3平方千米。

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

2.教师出示课件:

课本例2的内容让大家读一读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约是0.72平方千米。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约是2.52平方千米。

搜集到的这么多的信息,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汇报,交流引出课题并板书:

认识平方千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个什么样的单位?

1平方千米有多大?

平方千米与其他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大?

2、认识1平方千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

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平方厘米是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的面积,1平方分米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的面积,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的面积,那么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出示课件:

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记作1km2,1平方千米也叫做1平方公里。

3、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还有平方千米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那么它与公顷比较,谁大呢?

你能不能不计算,说明谁大?

1平方千米大,1平方千米是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么,1平方千米真正是多大呢?

我们算一算1平方千米到底是多少平方米?

(出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学生试着推算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汇报后,板书: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那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你是怎么想的?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00÷10000=100公顷。

教师补充板书: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估算1平方千米大约等于多少个我们的教室的面积?

我们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米,用计算器算出(  )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

三、巩固和应用

1.基础训练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

先填空,再汇报是怎么想的

①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是( )公顷,合(  )平方米

②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占地面积约是( )公顷,合(  )平方米

(2)把下面京津“绿色奥运”风、沙治理工程中的土地面积改写成用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

①计划恢复和治理草地10700000公顷。

(10700000公顷=1070平方千米。

②计划造林7300000公顷。

(7300000公顷=730平方千米)

2.综合训练:

     

(1)一架直升飞机在一片梯形松树林(如右下图)的上空喷洒药水。

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合多少公顷?

(2)丽丽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绕一个正方形的公园走了一圈用8分钟,问这个正方形公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又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认识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土地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等概念、实际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数学实践活动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当学生面对某一个知识点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就是要找到好办法,让他们学会知识。

 

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第3课时土地的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株距和行距的实际含义,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种植中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小组合作,解决种植问题,讨论种植方案等过程。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

对种植方案的选择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某果园种植的果树:

你看,这些果树载成一排排的,多整齐多美观呀!

其实种植果树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大叔怎么种植果树的我们和他一起研究研究吧!

(板书课题:

种植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研究课题。

李大叔要在一块长120米,宽60米的地里种果树。

他对果树的栽种技术和树苗的价格做了调查,初步拟定了两种方案:

A、种苹果树:

苹果树株距4米,行距5米,每株15元。

B、种植枣树:

枣树株距4米,行距3米,每株18元。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让学生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可能会说:

株距和行距分别是什么意思?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教师讲解:

株距是指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植株之间的距离。

行距指的是相邻的两行之间的距离,通常指两行植株之间的距离。

(4)画图说明,结合图形进行介绍。

3、问题交流。

(1)引导:

今天兔博士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探究呢?

学生回答:

小组合作,算一算各需要树苗的棵树和投资的钱数。

(2)小组合作交流,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共同总结。

每棵树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

棵数=土地面积÷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投资钱数=棵数×单价

5、集体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案。

大家理清了探究问题的方法,那么你能把这些数据算出来吗?

指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计算过程。

集体交流订正。

6、方案探讨

提问:

对于上面两种方案,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队种植方案的想法。

三、巩固与应用

出示教材77页“练一练”1题

1、让学生简单说一说题中的信息。

2、理解“3.2公顷的黄山绿化”的意思。

3、学生自己计算。

4、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果园里有一片长150米,宽60米的地种苹果树,平均每12平方米种一课苹果树,这片地共种多少棵苹果树?

3、一块长方形棉花试验田,长120米,宽80米,棉花的株距是0.2米,行距是0.4米。

这块棉田一共有多少株棉花?

每株棉花大约可产0.02千克棉花,这样一共产棉花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株距:

一行中相邻两棵间的距离。

          行距:

相邻两行树之间的距离。

          株距X行距=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棵数=土地总面积÷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创设开发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自由的思考,效果很好。

课上,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种树,合作探究种树间距、全长和间隔数的关系,然后通过观察数据发现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

这些活动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

去得出什么结论?

我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思考解题的策略,条理清晰,思路完整,顺着这个方向往往问题就迎刃而解。

因此,采用开发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教学中的知识点,均是学生通过思考,出于学生之口,而非教师讲出。

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发言,尤其是平时比较不喜欢发言的和害怕发言出错的学生,学生在课上发言特别积极。

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是否认真参与课堂,也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

 

 

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第4课时估算玉米收入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经历小组合作,解决估算玉米产量收入并交流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育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估算玉米收入。

难点:

根据信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王大爷种了一些玉米,我们能不能帮助他去解决问题呢?

展示课件:

估算玉米收入图片。

二、探索新知。

1.通过课件,我们了解到那些信息?

 

(1)张大爷家有一块地,长200米,宽40米,种植玉米株距0.25米,行距0.40米.    

(2)平均每个玉米产0.25千克玉米粒。

大约一半的玉米结了两个穗。

 

(3)往年价格1280元/吨。

今年每吨1330元。

2.提出问题:

 

(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

(2)平均每公顷约收入多少?

   

(3)今年比去年多收入多少?

小组讨论探究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三、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

一共种植了多少棵玉米就知道结了多少玉米棒然后就能计算产量和收入。

(1)200×40=8000平方米 

8000÷(0.25×0.4) 

=8000÷0.1=80000(棵)                 

80000+80000÷2=120000(个)

 120000×0.25=30000(千克)=30(吨)

1330×30=39900(元)

答:

今年收入39900元。

 

(2)8000平方米=0.8公顷  

390000.8=49875(元)

答:

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49875元。

(3)(1330-1280)×30=1500元

答:

预计今年比去年多收入1500元。

三、巩固和应用

1.有块长方形菜地,长360米,宽120米。

棉花的株距0.2米,行距0.4米。

每株大约产0.02千克棉花.

(1)这块地一共有多少注棉花?

(2)大约产棉花多少千克?

(3)如果每千克卖价16元,可收入多少元?

2.靠山屯要把一座3.2公顷荒山绿化。

 

(1)栽松树株距5米,行距4米,一共要购买多少树苗?

(2)每棵树苗售15元,购买这些树苗用多少元?

 (3)8人承包绿化任务,平均每人每天种10棵树,大约多少天完成绿化任务?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交流一下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200×40=8000平方米 

8000÷(0.25×0.4)=8000÷0.1=80000(颗)              

80000+80000÷2=120000(个)

120000×0.25=30000(千克)=30(吨)

1330×30=39900(元)

答:

今年收入39900元。

(2)8000平方米=0.8公顷  

390000.8=49875(元)

答:

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49875元。

(3)(1330-1280)×30=1500元

答:

预计今年比去年多收入1500元。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对书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并尝试根据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当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大功告成时,引导学生对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据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常常不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而是由于对所学知识的非有效应用。

好的解决问题者常常监控调解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他们能回顾整个过程,反思结果和解决问题策略是否合理、正确等等。

总之,学生的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水平在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提问以提醒学生逐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