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9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docx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解读

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本专著针对的频率范围是0Hz~100kHz。

到目前为止,已进行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工频(50或60Hz磁场,其中很小一部分也研究了工频电场。

另外,还有很多研究是关于甚低频(VLF,3~30kHz场、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投切陡波磁场,以及由视频显示单元和电视机产生的弱甚低频场。

本章是对EHC专著各个章节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的总结,也是对健康风险评估过程的总体结论。

专著中用以描述给定健康后果的证据强度的术语如下:

当某证据局限在某一单项研究,或一批研究的设计、实施或解释中还存在很多不能回答的问题时,这种证据被定义为“有限的(limited”。

当存在重要的定性或定量上的局限性,使研究不能被理解为显示了某影响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时,或是没有可用的数据时,这种证据就被定义为“不足的(inadequate”。

本文也识别了主要的知识缺陷和填补这些缺陷需要进行的研究,列示于“研究建议”部分。

1.1总结

1.1.1源、测量和曝露

在发电和通过电力线与电缆输电或配电时,或在用电设施使用电时,就存在电场和磁场。

由于电力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场在我们环境中无处不在。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特每米(V/m或千伏每米(kV/m。

磁场用磁通密度(即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或是更常用的毫特斯拉(mT或微特斯拉(μT。

对于工频磁场的居民曝露,世界各国的差异都不太大。

居民家中的几何平均磁场,在欧洲约为0.025~0.7μT,在美国约为0.055~0.11μT。

家中电场的平均值一般为几百伏特每米。

在一些用电设施附近,瞬时磁场值可为几百微特斯拉。

电力线附近的磁场差不多为20μT,电场约为几千伏每米。

几乎没有儿童在居住环境的50或60Hz磁场中的时间平均曝露超过与儿童期白血病发病率增加相关联的曝露水平(见1.1.10部分。

大约1%~4%的儿童的平均曝露超过0.3μT,仅1%~2%的儿童的平均曝露超过0.4μT。

职业曝露绝大部分指的是工频场,也可能包括一些其他频率的贡献。

“电气职业”工作场所的平均磁场曝露高于其他职业,例如办公室工作。

电工和电气工程师的磁场曝露约为0.4~0.6μT,电力线路工人约为1.0μT,焊接工、铁路机车驾驶员和缝纫机操作工的曝露最高(超过3μT。

工作场所最大磁场曝露可达约10mT,这些总是与存在高电流导线有关。

在供电行业,工人的电场曝露可达30kV/m。

1.1.2人体中的电场和磁场

极低频电磁场曝露,会在人体中感应出电场和电流。

剂量测定学中阐述了外部场和人体中感应电场及电流密度之间,或同其他与电磁场曝露相关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人体中的感应电场和电流密度与神经和肌肉等易兴奋组织的激励有关,因此特别引人关注。

人类和动物的身体会显著地干扰极低频电场的空间分布。

在低频时,人体是良导体,其外部被干扰的电力线近似地与人体表面垂直。

处于曝露中的人体表面会感应出

交变电荷,交变电荷继而在人体中感应出电流。

关于人类曝露于极低频电场的剂量学关键特性如下:

·人体内的电场与其外部电场相比,通常要小5~6个数量级。

·通常曝露于垂直场时,感应场的主要方向也是垂直的。

·对于一个给定的外部电场,最强的感应场出现在通过脚与地面良好接触(电气接地的的人体中,最弱的感应场出现在与地面绝缘(处于“自由空间”的人体中。

·与地面良好接触的人体中的电流总量,取决于人体的尺寸和形状,而不是取决于组织的电导率。

·各种器官和组织中感应电流的分布,取决于这些组织的电导率。

·感应电场的分布同样受到电导率的影响,但比感应电流受到的影响程度弱。

·也有一种情况下,人体中的电流是由于接触电场中的导体而感应出来的。

对磁场来说,组织的渗透率和空气相同,因此组织中的场与外部场相同。

人类和动物的身体不能对磁场造成显著的干扰。

磁场产生的主要作用是在导电组织中的电场法拉第感应和相应的电流密度。

关于人类曝露于极低频磁场的剂量学关键特性有:

·感应电场和电流取决于外部磁场的方向。

整体而言,当磁场从身体由前至后穿过人体时,人体中的感应电场最大。

但对某些个别器官来说,最高的电场值出现在磁场从一侧穿至另一侧时。

·当磁场的方向与人体的垂直轴平行时,感应出的电场最弱。

·对于一个给定场强和方向的磁场,人体越大,感应的电场也越高。

·感应电场的分布受到各种器官和组织电导率的影响,而感应电流密度的分布受到的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1.1.3生物物理机理

对于已经提出的各种极低频电场和磁场的直接或非直接作用机理的可能性进行了检验。

重点是检验场曝露在生物过程中产生的“信号”是否能从内在的随机噪声中识别出来,以及该机理是否是对科学原理和现有的科学知识的一种新认识。

许多机理只是在场强超过一定强度时才可能是合理的。

不过,只要是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缺乏已验证的合理机理,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即使是很低的场水平下,存在健康影响的可能性。

大量已提出的场与人体直接相互作用的机理中,有三种在较低场水平下比其他机理有突出潜在作用的场的机理:

神经网络中的感应电场、基团配对(RadicalPairs和磁铁物机理。

因极低频电场或磁场曝露而在组织中产生感应电场,当内部场强超过几伏特每米时,会以一种从生物物理学角度似乎合理的方式,直接刺激单个有髓神经纤维。

与单个细胞相比,更弱的场也会影响神经网络中的突触传输。

多细胞生物体通常采用这种神经系统信号处理方式,以探测微弱的环境信号。

有人建议对神经网络有区别地采取较低的1mV/m的限值,但根据现有证据,阈值取10~100mV/m看来更合适。

按照基团配对机理,磁场会影响某些特殊类型的化学反应,通常会在低水平场中提高反应自由基的浓度(这种提高在小于1mT的磁场中可观察到,而在高水平场中降低它们的浓度。

有一些证据表明这种机理同候鸟迁徙中的导航有关联。

根据理论以及因为极低频磁场和静磁场产生的变化很相似,人们认为远小于约50μT地磁场的工频场,不像具有很大的生物学显著性。

在动物和人的组织中,存在着磁铁物晶体,即各种形状的小氧化铁铁磁晶体,尽管只有痕量。

与自由基对相同,它们也与迁徙性动物的定向和导航有关,只不过人脑中痕量的磁铁物不足以探测到微弱的地磁场。

基于极端假设的计算显示极低频场对磁铁晶体产生影响的低限是5μT。

场的其他直接生物物理学作用,例如断开化学键,对带电微粒产生的力,以及各种窄的“共振”机理,都不能提供对公众和职业环境中遇到的场水平作用的合理解释。

至于非直接影响,可以觉察到电场感应出的表面电荷,它可能导致在触摸到导体时,产生痛感的微电击。

接触电流也可能发生在儿童接触例如居室中浴缸的龙头时。

这会在骨髓中产生出有可能超出背景噪声水平的小电场。

但是,这是否形成一种健康风险还是未知的。

高压电力线会因电晕放电而产生带电离子云,有人认为这些离子云会增加空气污染物在皮肤和体内呼吸道表面的沉积,可能对健康有害。

但是,即便如此,甚至对极端曝露的个体,从长期健康风险来看,电晕离子的影响也不会超过很小的程度。

对于人类通常遇到的曝露水平,上述三种直接机理中,没有一种可认为是导致发病率升高的原因。

事实上,仅在当场水平数量级更多时,且非直接机理尚未被充分研究时,这些机理才可认为是似乎可能的。

缺乏可确认的似乎可信机理,并不能排除对有害健康影响的可能性,但是,它确实形成了需要更强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证据的必要性。

1.1.4神经行为

曝露于工频电场会因表面电荷而产生定义明确的生物反应,其反应程度可从有感觉到烦恼。

这些反应取决于场强、周围环境条件和个体的敏感性。

能让10%的志愿者直接感觉到的场强阈值是2~20kV/m,5%的志愿者对15~20kV/m的电场感到烦恼。

在5kV/m的场中,人对地的火花放电会让7%的志愿者感到疼痛。

带有电荷的物体通过接地的人的放电阈值,取决于物体的尺寸,因此需要专门的评估。

高强度、快脉冲磁场会刺激外围或中枢神经组织。

这种影响在磁共振成像(MRI过程中会出现,也被经颅磁刺激(TMS,一种疗法所利用。

产生直接神经刺激的感应电场强度阈值可低至几伏特每米。

该阈值对于几赫兹至几千赫兹的频率范围都是一样的。

癫痫病人或易患癫痫病的人,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感应极低频电场更敏感。

此外,对CNS电刺激的敏感度,可能与家族癫痫病史,以及服用三环的抗抑郁药、安定剂和其他易引发癫痫病的药物有关。

视网膜是CNS的一部分,可能影响其功能的极低频磁场曝露水平比引起直接神经刺激的磁场水平微弱得多。

产生的闪烁灯光感觉称为磁光幻视,它是由感应电场对视网膜中电兴奋细胞作用的结果。

视网膜中细胞外液中感应电场强度的阈值在20Hz时约为10~100mV/m。

但是,关于该阈值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志愿者研究中,其他神经行为影响的证据,例如对人脑电活动、知觉、睡眠、超敏性和情绪的影响,都是不明朗的。

一般来说,这些研究都是在低于引起上述影响所需的曝露水平下进行的,且顶多是不明显和短时影响的证据。

产生这种反应所必需的条件,在目前还是不明确的。

有一些证据显示,场会影响反应时间,降低一些感知任务完成的精确度,对于脑总体电活动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点。

调查磁场是否会影响睡眠质量的各项研究,其结果是不一致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研究的设计有区别所致,

有人声称总体上对电磁场超敏感,但是,双盲刺激研究的证据显示,所报道的各种症状与电磁场曝露无关。

对于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曝露会导致抑郁症或自杀的说法,仅有不一致和非决定性的证据。

因此,证据可考虑为是不足的。

关于动物曝露于极低频场可能对神经行为功能产生的影响,已经按不同的曝露条件从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几乎没有可确认的影响。

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动物能觉察到工频电场,最有可能是表面电荷影响的结果,可能是暂时的唤醒作用或轻微的压力感。

鼠类可觉察到的范围是3~13kV/m。

啮齿动物对超过50kV/m的场强表现出厌恶。

其他可能与场有关的变化都很少有明确的,实验室研究仅得到了不明显和暂时性影响的证据。

有一些证据显示,磁场曝露可能会调整脑中吗啡和胆碱能神经传输系统的功能。

对痛觉丧失以及对空间记忆任务的获得和完成的影响问题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点。

1.1.5神经内分泌系统

志愿者研究、居所及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工频电场或磁场不会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有害影响。

这特别表现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特殊荷尔蒙的循环水平,包括由松果体释放出的褪黑激素,也表现在由脑下垂体释放出的大量与身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控制有关的荷尔蒙。

有时观察到褪黑激素的释放时间因曝露特性不同而有不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些结果并不一致。

要通过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可能影响荷尔蒙水平的因素来排除可能的混淆,是非常困难的。

大多数关于极低频曝露对志愿者夜间褪黑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室研究,在采取措施控制可能的混淆后,都发现没有影响。

在大量调查工频电场和磁场对鼠类松果体和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的动物研究中,一些报告称曝露会抑制夜间褪黑激素的分泌。

在早期高达100kV/m的电场曝露研究中首次观察到的褪黑激素水平的变化,不能被再现。

一系列较近期的研究结果所显示的循环极化的磁场抑制夜间褪黑激素水平,因将曝露动物和历史对照进行不合适的比较而被削弱。

其他啮齿动物试验的数据包括了从几个微特斯拉到5mT的场强水平,结果也是模棱两可的。

因为有些结果显示出褪黑激素被抑制,而另一些显示出没有变化。

在季节性繁殖动物中,工频场曝露对褪黑激素水平以及由褪黑激素决定的繁殖状况的影响的证据,绝大部分都是否定的。

尽管利用两个动物进行的初步研究报道不规则和间歇性的曝露会抑制黑色素,但是,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长期曝露于工频场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令人信服的影响。

尽管体外实验研究相对来说进行得很少,但极低频场曝露对分离的松果体腺中褪黑激素产生和释放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有关极低频曝露会干扰褪黑激素对体外肺癌细胞的作用的证据,是很能引起人的兴趣的。

但是,这个系统具有不利的缺陷:

细胞系在培养中经常显示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连续变异,这妨碍了各实验室间的可转移性。

除了刚开始曝露在强度高到可以察觉到的极低频电场中可能出现的短时紧张外,极低频电场对各类哺乳动物样本垂体-肾上腺轴中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没有一致的影响。

类似地,虽然相关研究做得很少,但极低频电场对生长荷尔蒙或参与控制新陈代谢活动的荷尔蒙水平,以及与繁殖和性成长控制相关的荷尔蒙的水平的影响,大部分都是阴性的,或是没有观察到一致性的影响。

总之,这些数据不能表明,极低频电场和/或磁场会以对人类健康产生有害作用的方式,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其证据因此被认为是不足的。

1.1.6神经变性疾病

有人假设极低频场曝露与一些神经变性疾病有关。

关于极低频场和帕金森病以及许多硬化症关系的研究进行得不多,没有显示极低频场和这些疾病之间有关系的证据。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已发表了许多研究结果。

一些报告提示,从事电力职业的人员,ALS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直到现在,还没有能够解释这种关联的生物机理,尽管这可能因与电力职业相关的混杂因素(例如触电而形成。

总之,有关极低频曝露和ALS之间的关系的证据被认为是不足的。

关于极低频曝露和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少量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

但是,关注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而不是死亡率的高质量研究,未能表明这种关联。

总而言之,关于极低频曝露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有关联的证据是不足的。

1.1.7心血管疾病

不论短期和长期曝露的实验研究都表明:

触电具有明显的健康危害,但在通常遇到的环境或职业曝露水平中,其他与极低频场有关的有害的心血管影响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尽管有关于各种心血管变化的文献报道,但是绝大部分影响是小的,且研究本身和各种研究之间的结果也不一致。

有一种例外,即所有关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研究中,没有一项显示与曝露有关。

在曝露和心脏自律控制改变之间是否存在特殊的关联,仍是推测性的。

总之,证据不支持极低频曝露和心血管疾病之间有关联。

1.1.8免疫学和血液病学

有关极低频电场或磁场曝露对免疫系统组成的影响,总体而言是不一致的。

许多细胞群和功能标记都不受曝露的影响。

但是,在一些人类研究中,在10μT~2mT的场中,观察到自然杀伤细胞有所改变,细胞数量增、减的情况都有;总白细胞数量也有所改变,或是保持原样,或是有所减少。

动物研究中,在雌性田鼠(mouse上观察到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有所减少,而在雄性田鼠以及所有性别的家鼠(rat上都没有观察到。

白细胞数量的改变显示出不一致性,在不同的报告中,有的显示减少了,有的保持原样。

动物曝露的范围更大一些,从2μT~30mT。

解释这些数据潜在健康影响的难点在于,曝露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太大了,实验对象相对较少,以及研究终点(Endpoint范围太大。

有关极低频磁场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开展得很少,在评估白细胞数量差异的实验中,曝露范围在2μT~2mT。

不论在人类或动物研究中,极低频磁场或极低频电场结合磁场的急性曝露,都没有发现一致的影响。

总之,极低频电场或磁场对于免疫和血液系统影响的证据,被认为是不足的。

1.1.9生育和生长

整体而言,流行病学研究没有显示母亲或父亲的极低频场曝露与有害的人类生育结果之间有关联。

有一些流产风险增长与母亲磁场曝露之间有关联的证据,但这种证据是“不足的”。

在几个哺乳动物样本中对高达150kV/m极低频电场的曝露进行过评估,包括组群和连续几代曝露的研究。

结果一致显示,没有对生长的有害影响。

哺乳动物对高达20mT极低频磁场的曝露,没有产生外部的、内脏的和骨骼的畸变。

一些研究显示出家鼠和田鼠均有轻度骨骼异常的增加。

骨骼变化在畸形研究中是较常见的,通常被认为是没有生物意义的。

但是,不能排除磁场对骨骼生长微妙的影响。

描述生育影响的研究极少有出版,而且从中也不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些关于非哺乳动物的实验对象(例如鸡胚胎、鱼、海胆和昆虫研究结果显示,几个微特斯拉水平的极低频磁场,可能会干扰早期生长。

但是,在生长毒性总体评估中,非哺乳动物实验对象中的发现,与相应的哺乳动物研究相比,占有较轻的权重。

总之,关于生长和生育影响的证据是不足的。

1.1.10癌症

IARC将极低频磁场归类为“怀疑对人类致癌的”(IARC,2002,主要根据2001年及其之前的所有可用数据。

本EHC专对文献的复核,主要针对IARC进行的复核之后公布的研究。

(1流行病学

IARC的分类,很大程度上受到关于儿童期白血病的流行病研究中所观察到的关联。

这种证据的分类为“有限的”,在增加了2002年后发表的另两例儿童期白血病研究,也未改变这种分类。

自IARC专著出版后,其他儿童癌症的证据仍是不足的。

IARC专著出版后,发表了许多关于成人女性乳癌风险与极低频磁场曝露关联的报告。

这些研究比先前进行的研究规模更大,更不受偏倚影响,所有的结果是阴性的。

根据这些研究,有关极低频磁场曝露和女性乳癌风险关联性的证据被大幅削弱了,而且不支持这类关联。

在成人脑癌和白血病方面,IARC专著后发布的新研究未改变原先的结论,即关于极低频磁场和这些疾病风险之间关联的总体证据是不足的。

对其他疾病和所有其他癌症来说,证据仍是不足的。

(2实验室动物研究

当前没有最普通形式的儿童期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足够的动物模型。

三种独立的大规模家鼠研究,未提供极低频磁场对自生乳房肿瘤发生率影响的证据。

大部分研究报告了极低频磁场不影响啮齿动物模型的白血病或淋巴瘤。

一些关于啮齿动物的大规模、长期研究,未显示包括造血、乳腺、脑部和皮肤肿瘤在内的任何种类癌症有任何一致性的增加,。

大量研究检查了极低频磁场对家鼠化学诱导乳房肿瘤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可能全部或部分是因为实验方案的不同,例如使用了特殊的辅应力(sub-strains。

大多数关于极低频磁场曝露对化学诱导或辐射诱导白血病/淋巴瘤模型的研究是阴性的。

对肝癌前期病变、化学诱导皮肤肿瘤和脑瘤的研究,大部分都报告阴性结果。

一项研究称极低频磁场曝露会加快UV诱导皮肤肿瘤的发生。

两个研究小组报告,在生物体内极低频磁场曝露后,脑组织内DNA键断裂的水平有所增加。

但是,其他研究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啮齿动物基因毒性模型进行研究后,未发现基因毒性影响的证据。

有关调查非基因毒性对癌症影响的研究结果,是没有结论的。

总之,没有极低频磁场曝露单独会导致癌症的证据。

有关极低频磁场曝露与致癌物质结合会促进肿瘤生长的证据,是不足的。

(3体外研究

一般来说,关于细胞极低频场曝露的影响的研究,在低于50mT的场中显示不会引起基因毒性。

值得注意的一项例外是,最近的研究报道了强度低至35μT的场对DNA会产生破坏。

但是,这些研究现在还处于评估中,而且我们对这些发现的理解是不完全的。

另外,也有增多的证据显示,极低频磁场可能会与损害DNA的物质相互作用。

没有清晰的证据表明,极低频磁场会激活与细胞循环控制有关的基因。

但是,分析整个基因组反应的系统研究还未进行。

许多其他的细胞研究,例如关于细胞繁殖、凋亡、钙化信号和恶性转化,产生的都是不一致或没有结论的结果。

(4总体结论

自2002年IARC专论后发布的新的人类、动物和体外研究,未改变ELF磁场作为一种怀疑对人类致癌的总体分类。

1.1.11健康风险评价

根据WHO章程,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交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生病或体弱。

风险评价是对有关评估健康或环境后果信息进行结构性审核的一种概念性框架。

健康风险评价可用作为风险管理的原始数据,而风险管理包括所有用于制定决策、确定对某曝露是否需要采取特殊的行动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所需的所有活动。

在人类健康风险评估中,只要有可用的人类数据,只要可靠,一般都比动物数据能提供更多信息。

动物和体外研究可为人类研究得出的证据提供支持,填补人类研究得出的证据中的数据空白,或在人类研究不足或空缺时作出风险决策。

所有的研究,无论阳性还是阴性,都需根据它们自身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判断,然后集合在一起用证据权法进行处理。

重要的是判断一套证据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变曝露导致某后果的可能性。

如果不同类型研究(流行病学和实验室都指向同一结论,而且/或者同类型的多项研究显示出同样的结果时,这种影响的证据通常就被加强了。

(1急性影响

可能对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频率为100kHz及以下的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曝露,其急性生物影响已经确定了。

因此,需要制定曝露限值。

现有的国际导则已经处理了这个问题。

遵循这些导则,可对急性影响提供足够的保护。

(2慢性影响

科学证据提示的每天、长期的低强度(高于0.3~0.4μT工频磁场曝露引起的健康风险,是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的儿童期白血病风险增加的一致性样式而得出的。

危险性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包括控制选择性偏倚和曝露分类不当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存在于观察到的磁场和儿童期白血病之间的关系之中。

另外,事实上,所有的实验室证据和机理证据都不能支持低水平极低频磁场与生物功能或疾病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因此,总体权衡,证据没有强到足以认为是因果性的,但是足以认为应保持关注。

尽管磁场曝露和儿童期白血病之间不能建立因果关系,但是为了给制定政策提供潜在有用的定量估计,在假定这种因果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计算了可能产生的公众健康影响。

但是,这些计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曝露分布和其他假设,因此非常不精确。

假定这种关联是因果性的,那么估计全球可能因曝露而导致的儿童期白血病病例的数量约为每年100~2400例。

但是,这仅代表了每年白血病总发病例(2000年全球约

为49000例的0.2%~4.9%。

因此,从全球的角度看,即使存在对公众健康的影响,那这种影响也是有限和不确定的。

人们也研究了许多其他疾病与极低频磁场曝露的可能的关联,包括儿童和成人癌症、抑郁症、自杀、生育功能障碍、发育障碍、免疫系统变异和神经疾病。

支持极低频磁场和任何这些疾病关联的科学证据要比儿童期白血病的弱得多,在有些病例研究中(例如心血管紊乱或乳癌,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磁场不会导致疾病。

1.1.12保护措施

执行曝露限值以预防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曝露已确定的有害影响,是最重要的。

这些曝露限值应在对所有相关科学证据进行彻底检查的基础上制定。

至今已确定了的只是急性影响,有两个国际曝露限值导则(ICNIRP,1998;IEEE,2002可用于防护这类影响。

除了这些确定的急性影响以外,由于极低频磁场曝露与儿童期白血病之间只存在有限证据,有关长期影响的存在也有不确定性。

因此,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有道理的。

但是,不建议以预防的名义将曝露导则中的限值降低到某任意的水平。

这种做法破坏了限值所依据的科学基础,很可能是一种昂贵的、提供不是必然有效的保护的方法。

采取其他一些适当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曝露是合理和正当的。

但是,电力带来了显著的健康、社会和经济利益,预防措施不应损害到这些利益。

另外,考虑到极低频磁场曝露和儿童期白血病之间关联证据是弱的,以及即使存在这种关联,其对公众健康影响也是有限的,减少曝露给健康带来的利益是不明确的。

因此,预防措施的成本应

该是非常低的。

实施曝露减少所需的成本会因国家而不同,因此很难给出在成本和电磁场潜在风险之间获得平衡的一般建议。

综上所述,给出以下建议:

·政策制定者应为一般公众和工人制定极低频场曝露导则,曝露水平和科学评估原则最好的指南是国际导则。

·政策制定者应成立极低频电磁场防护计划,其中包括所有场源的测量,以确保不超过一般公众或工人的曝露限值。

·在保证电力产生的健康、社会和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的条件下,采取非常低成本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曝露是合理和正当的。

·政策制订者、社区规划者和制造商在建造新设施和设计新设备(包括用电设施)时,应采取非常低成本的措施。

·如果改变工程实践可同时获得其他额外效益,例如更加安全或很少或无成本时,应考虑改变工程实践以减少来自设备或装置的极低频曝露。

·当打算改变现有极低频源时,减少极低频场应与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