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90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docx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及高考例题表

原理

内容

例题

自然客观性原理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③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全国Ⅰ2010-39)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

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

(四川2008-39)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②人类认识活动对于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世界物质性原理

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从整体的、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重庆2011-39)材料四:

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定了“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

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

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四,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①韩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韩国调整曾经使韩国产业发展受益的关税政策和“身土不二”的理念。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年和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性原理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四川2007-38)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制定的必要性。

①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集体尤其是私人财产都显著增长,客观上需要法律保护,《物权法》的制定是这一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指导作用,《物权法》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合法财产,有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规律客观性原理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是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高考模拟题)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为什么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①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抗拒这一进程。

②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

主观能动性原理

①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②人类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四川2009-38)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①该市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该市市委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五个一体化”和“五个互动”等,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了正确认识规律,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利用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③该市市委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转变发展思路,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决策等做法,做到了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自觉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

普遍联系原理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广东2009-40)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

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四川2009-39)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决定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是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全国Ⅱ2009-39)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

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国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

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

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海南2008-26)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 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全国Ⅰ2008-3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强大。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北京2005-38)结合材料一“微笑曲线”和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发展。

①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把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和利润分布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认清当前我国企业在“微笑曲线”中所处的位置,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努力改变集中于加工和组装环节的现状。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矛盾普遍性原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创造条件促成良好的转化,限制条件防止不良转化。

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

反对一点论,防止片面性。

(重庆2011-39)根据材料,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说说对待孔子思想的正确态度。

①事物包含既对立有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对事物坐全面分析。

②孔子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孔子的正确思想应该是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③对带孔子思想,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都犯了一点轮的错误。

(重庆2007-38)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的对立。

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统一性。

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

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矛盾特殊性原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千篇一律。

(海南2011-25)从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角度,分析如何利用海南文化资源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实际出发,调查和挖掘海南的独特文化资源,分析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特殊要求。

根据文化资源的不同特色,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倡导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

②正确认识事物,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山东2007-28)新闻宣传部们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

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①哲学依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②主要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昔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次矛盾原理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四川2011-38)联系材科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上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针对现状,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不忽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了这一要求。

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使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①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重庆2011-38)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相关知识。

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在水资源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工业用水快速增长,凸显了工业用水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业用水供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矛盾。

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要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上海2009-36)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①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②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发展的状态原理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②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

发展的趋势原理

①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挫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高考模拟题)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朝核问题现状及今后变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②目前,朝核问题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各方利益和矛盾冲突的结果和表现。

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亚洲甚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对此,我们要保持警惕。

③朝核问题虽然目前面临着重重困难,今后还会有曲折,但只要有关各方充满信心,共同努力,这一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圆满解决,我们坚信朝核问题的前途是光明的。

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原理

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

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认识需要深化和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全国Ⅰ2011-39)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

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重庆2009-39)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②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

③集体主义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坚持集体主义,就是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

(重庆2011-38)当前,联合国在全球广泛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活动,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为此指出:

“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从价值观角度谈谈活动对你的启示。

①应确立低碳生活的的价值观。

因为低碳生活即符合规律,也符合人类利益。

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低碳生活。

③反对浪费,抵制高碳生活的方式。

(四川2010-39)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

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原理

①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③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天津2008-38)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

①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起根本的、决定的作用。

②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改革开放为黄健民的命运提供了客观环境和条件。

④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黄健民从事的各种活动有助于社会进步。

人生的价值原理

①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艰苦奋斗,正确处理人生与金钱、人生与享乐的关系,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海南2009-2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劳动中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

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浙江2009-41)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广东2008-40)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

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结合材料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

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原理

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②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高考模拟题)请运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谈谈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就业问题?

①要正确处理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是在追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这种追求是在现阶段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中进行的。

不少大学生从现实的社会实际出发,在择业和就业时,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应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因为它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宿。

所以,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不要一味追求个人和家庭的私利和眼前利益,一味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和庸俗的生活方式,而要努力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从而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③要把正当的个人理想和科学的社会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多方面条件,特别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解决好就业问题。

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把个人理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