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6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docx

大圆满前行广释试题

大圆满前行广释

[填空题]

1华智仁波切在造论之初,为什么写那么多顶礼句?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为了在造论过程中遣除一切违缘、增上一切顺缘作者作这么多的顶礼句。

这些上师具足通达一切万法的智慧与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悲,而智慧与大悲又是一切功行之根本,所以,这些上师该有的功德都具有了,作者在他们足下恭敬顶礼。

作为后学者,通过随学顶礼祈祷这些传承上师,相续中的烦恼通过上师的加持即可遣除,智慧和大悲无形中会自然出现。

为此,我们应时常祈祷上师三宝。

[填空题]

2《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

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

为什么?

参考答案: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共同外加行、不共内加行,以及教言的支分——捷径往生法。

此引导文圆满包含了释尊八万四千法门的精要,从理论和实修相结合的角度讲,也囊括了两位全知所传下来的论典——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比如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很多道友也都学过,华智仁波切在《窍诀金钥》中赞叹道:

“如来诸宗无谬具,如此善说前未有。

”它圆满具足佛教各宗各派的无谬教言,如此善妙的论典,在人类历史上旷古绝今、前所未有。

他还说:

“九乘佛皆居此。

”所有九乘次第的佛法都居于《心性休息》中。

而这些论典的窍诀精要,全部汇集于《大圆满前行》中。

故本论是一切佛法的精要、一切佛法的总纲,依靠它,今生就能获得圆满正觉佛果。

所以不要以为“这个法是前行啊,不一定殊胜”,实际上它具足一切圆满的教言,既可以算是前行,也可以算是正行。

[填空题]

3怎么样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

请以窍诀的方式阐明。

你这样观想之后,自相续有哪些改变?

参考答案:

我们要这样思维:

身处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

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

但他们虽然拼命地追求各种快乐,却不知奉行快乐之因——十种善业,虽然不愿意遭受任何痛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业,为此在轮回之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我们现在拥有人身的时候,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同时那些迷茫的老母有情生起大悲心,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

通过如是观想,确实有对老母有情拔苦予乐的强烈愿望。

[填空题]

4你对《前行》这部法是如何对待的?

请用具体行为加以描述。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参考答案:

《前行》可以说是自己真正步入道次第的如意宝般地论典,也尽力按上师的要求一个次第一个次第地修学,认真听闻教理、思维法义、座上观修。

虽然再修学再几个月,但每个内容都十分受用,比如通过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确实心里有着以前所没有过的强烈的感受,就像上师在讲法时所说,好好依此修学,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位非常可靠的修行人。

[填空题]

5共同前行与不共前行的差别,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请一一列举。

参考答案:

一、“共同”,指与显宗共同;“不共”,指与密宗不共。

比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内容,在显宗中可以体现出来;但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的皈依、观金刚萨埵忏悔业障、修古萨里积累资粮,都是密宗的不共修法,显宗并没有很明显地提到。

二、“共同”,指与小乘共同;“不共”指与大乘不共。

在小乘经典中,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依止善知识都有,而大乘的皈依、发菩提心、修金刚萨埵,则根本找不到。

三、“共同”,指与后译格鲁、萨迦等教派共同;“不共”,指前译宁玛派单独具有。

例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是各大教派都有的,而后面部分的观想对境主要是莲花生大师,其他教派并非如此,故称为“不共”。

四、上师如意宝还讲过:

“共同”,指很多人能行持的各个教派的基础修法;“不共”,指其他人不能行持的本派窍诀性修法。

总而言之,“共同”与“不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填空题]

6有些人说:

“佛教和其他宗教没什么两样,都是行善的。

”对此观点你怎么认为?

为什么?

你身边若有持这种论调的人,你打算如何帮助他?

参考答案:

从行善的角度来讲,一些宗教是有做慈善、建医院,这些都很好,我们也不反对。

但如果因为有一部分慈善,就认为自他见解完全一致,这是不合理的。

包括在藏地,麦彭仁波切说过,苯教与佛教历来有一些冲突,二在见解上有天壤之别,不应混淆不清。

比如,苯教转经轮是逆时针,转神山也是逆时针;而我们佛教认为,逆时针转一遍,有全部毁坏的过失,平时看到电动转经轮在逆转,赶紧会去纠正过来。

假如因二者有些许相同之处,就认为它们的见修行果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冲突矛盾,对此理应值得观察。

我们作为佛教徒,见解不能跟外道混为一体,但也不要看见他们就怒目相向,甚至掉头就走。

他们毕竟也是众生,我们发了菩提心,就应当对天下众生一视同仁,只不过见解不能模棱两可,觉得学这个也可以、学那个也可以。

有些人认为佛教与外道没什么两样,于劝许多佛教徒彻底放下佛教,加入外道的教堂或者学会。

这一点我们完全不赞同。

皈依三宝的功德是什么样的?

舍弃佛法的过失又是如何?

每个人应该心中有数。

[填空题]

7现在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为什么?

请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

从表面物质发展程度上看,社会似乎是进步了。

但从最为重要精神层面上看,怎么也无法感受到社会的进步。

相比较,过去穿着可能破破烂烂,现在穿得华丽舒适;过去住在土房子里,现在住高楼大厦中,等等。

但在物质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的心已破破烂烂、面目全非,且不说大乘的慈悲观念,即便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人文道德,也早已被众人弃如敝屣。

孩子们迷恋于网络游戏,大人们拼命地追逐享乐,真的成了一疯狂的世界。

如此道德伦丧的可怕现象,现在各地随处可见。

在过去,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人们过得快快乐乐,有一种慈悲心,有一种满足感。

而现在无有头脑的人,对造恶业随波逐流,一切的一切只有毁于一旦。

其实,人们津津乐道的现代化、工业化、科技化,背后隐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文道德退失...

[填空题]

8什么叫五种自圆满?

请大致作个解释。

为什么叫“自”圆满?

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参考答案:

1)五种自圆满,正如龙猛菩萨在论典中所言:

“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

”即:

所依圆满:

“所依”指的是身份。

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能值遇佛法,如今得到暇满人身,具足修法的顺缘,故而所依圆满。

环境圆满:

若转生于佛法不兴盛的边鄙地方,也就根本遇不到佛陀的教法、证法,无法明辨取舍之理,如今已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故而环境圆满。

根德圆满:

倘若诸根残缺不全,便会成为修法的障碍,如今无有此类过患,这就是根德圆满。

意乐圆满:

如果业际颠倒,就会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从而背离正法,如今已对善法生起信解,因此意乐圆满。

信心圆满:

若于信心的对境——佛法生不起诚信,那内心也不能转向佛法,而如今自心能够转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

2)因为在观待自身条件具足修法的因缘,故为“自”圆满。

3)按上师在教言中所说,象我们这个城市算不算佛法中土的确自己要好好地观察,严格上说不算,那自己就不能说具足五自圆满,因为环境圆满不具足。

但虽然在处处染污的城市,但尚有菩提学会等修学的清净之地,从这个角度上说,也算是环境圆满,故应当具足五圆满。

[填空题]

9现在有些说法是:

不用辛辛苦苦修五加行,只要交钱或放生等就可以代替。

对此你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非常不合理。

在藏传佛教中,不论是莲花生大士、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切、法王如意宝,都提倡次第修行,劝弟众也是先把加行修圆满。

《前行》中也说:

在智悲光尊者、如来芽尊者的传承里,每个人都要磕十万头,念一千万莲师心咒。

学院这里就有位修行人,好多年一直非常精进,至今磕了一千多万头。

假如你为了化缘挣钱,统统诋毁这些善根,对佛教很有负面影响。

如果单单为了化缘挣钱,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方式,在家人有在家人的办法,末法时代人人各显神通,这不奇怪,但问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这种说法来摧毁修行次弟,就不太合理!

如果他真是大成就者,那宣传不必修加行,直接给弟子直指本性,这能理解,因为上师若非常利根、弟子又是特殊要基,不用修加行,通过直指本性而开悟,也有这种现象,昔日莲花生大士、布玛玛莫扎尊者即是如此。

但那些上师们也并没有要求交“加行费”,六百块钱这个价码,不知是不是莲花生大士时代的定价?

总之,我们非常谴责这样的说法,希望那些弟子好好观察,看看藏传佛教所有传承上师的传统里,有没有用钱代替加行的说法?

藏地现有的历史,像《大圆满史》、《白史》、《青史》、《敦珠佛教史》、《赡闻洲庄严论》,及《龙钦宁提》、《布玛心滴》中对传承上师的介绍,但里面并没有要求:

交钱就不用修加行了。

[填空题]

10荣敦秋吉在圆寂前为弟子开示的教言,对你有哪些启示?

你今后有何打算?

参考答案:

藏地非常伟大的大成就者荣敦秋吉,临圆寂时给弟子留了两个教言:

“希望大家从此以后,白天认真地闻思,晚上精进地修行。

”说完便安详示寂了。

法王如意宝对此经常引用,说:

“在白天,你们要认认真真地辩论、讨论、听课、讲课,跟道友共同研讨佛法,在有智慧的人面前,掏出自己的邪分别念进行剖析,以遣除一切恶念和疑惑;晚上比较清净时,要对闻思的内容进行观想。

”这是传承上师的教言,我们也应以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填空题]

11菩提树在历史上遭受过哪几次劫难?

如今的菩提树,与佛陀成道时的菩提树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据历史记载,菩提树曾有几次被毁:

1、阿育王尚未信佛时,信受外道毁佛遗迹,派人砍伐此树,令婆罗门焚烧用以祭天。

谁知烧到半途,出现了奇迹——烈火中突然出生两棵菩提树,树叶茂盛青绿。

阿育王目睹奇事,深自悔过,当即用牛奶灌溉菩提树根。

第二天,菩提树竟完好如初。

此后阿育王亲自供养,乐而忘返。

2、阿育王的王妃素来信仰外道,问大臣阿育王天天去哪里,大臣据实以告。

王妃迁怒于菩提树,就派人半夜砍了树。

第二天阿育王去,见到树被伐,内心非常悲伤,又再祈请,以牛奶灌溉,不日又长回原状。

3、后来有个国王,也破坏佛法,砍掉菩提树,一直掘到见泉水。

阿育王的后裔又用牛奶浇灌,经过一晚,树又复生。

至于今日我们看到的菩提树,是阿育王的女儿(也有说妹妹,即僧伽密多比丘尼)在原树上分了一枝,移植到斯里兰卡。

长成之后,正逢印度被回教侵犯,毁坏了原先的菩提树,他们又从斯里兰卡的树上取下树枝,于印度金刚座种植成活,直至今天。

菩提树虽然饱经沧桑,但它的“血脉”仍不断生长。

这棵菩提树,经论中讲了它的许多功德,比如见到后生起菩提心,接触后生起大慈大悲,等等数不胜数。

[填空题]

12佛法是如何在藏地逐渐弘扬开来的?

了解这段历史,对你有哪些帮助?

参考答案:

在拉托托日年赞时期,《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从天而降,落到王宫顶上,这标志着正法的开端。

过了五个朝代后,大悲圣尊观音菩萨化现的国王松赞干布应世,通过迎娶两位公主把堪为吾等本师代表的两尊释迦牟尼佛像等许多三宝所依迎请到藏地,并由大臣囤弥桑布扎创立文字及翻译数量极多的经典等,又因大臣嘎尔东赞等而建立大昭寺等众多重要寺院。

在五个朝代后的赤松德赞时期,国王派人到印度迎请了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士108位班智入藏,并建造了藏地第一座(三宝俱全)——桑耶不变自成大殿,以作为身所依,又教授贝若扎那等108位大译师翻译风格,译出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典、续部、论典为主的语所依,还有,以“预试七人”开始建立意所依的僧团。

自此,佛教宛若太阳升起般繁荣昌盛。

了解这段历史,有利增强对藏传佛教生起极大信心。

[填空题]

13“业际颠倒”主要是指什么?

间接可引申为什么意思?

要想不成为业际颠倒者,在实际行动中应注意些什么?

你是怎么做的?

参考答案:

有两种解释:

一、业际颠倒主要是生于猎人、妓女、屠夫等种姓中,从小就搞这个行业。

二、许多上师在教言中说“业际颠倒”,指以前出家,后来还俗了,造下百般恶业;或者以前是虔诚居士,后学外道而不学佛了,放弃一切修行。

华智仁波切说:

“凡是三门违背正法的所作所为,事实上都属于业际颠倒。

”此为引申义,按本论解释,意思是指身口意唯一造恶、不行任何善法的人。

若不想成为业际颠倒者,就应常在上师三宝前祈祷,哪怕是供一盏灯、点一支香、磕一个头,也祷愿佛菩萨时刻加持自己,今生乃至生生世世,行持善法、利益众生,切莫转生为业际颠倒者。

我亦如是发愿。

[填空题]

14什么叫五种他圆满?

请大致作个解释。

为什么叫“他”圆满?

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参考答案:

龙猛菩萨云:

“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佛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

”所谓的五种他圆满,即如来出世、佛陀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

如果转生于暗劫,而未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连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殊胜法语的名称也听不到。

而今我们值遇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即如来出世。

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

而如今佛陀已循序渐进转了三次法轮,因此佛教正法圆满,即佛已说法。

虽然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果期、教期、形象期全部圆满了,对众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像学校虽然摄受学生,但若学校已经关闭,孩子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完结,所以时间圆满,或叫佛法住世。

虽然佛法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没有隐没,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

而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并最后都能懂得佛法意义,这不是自之缘分圆满,或者叫自入圣教。

即便已具足前四种因缘,但若仅是形象上的皈依,没有被善知识所摄受,那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

而今我们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也叫殊胜善知识摄受。

因为观待他缘而具足修学正法的条件,故叫“他”圆满。

观待自己,已圆满具足,故当珍惜。

[填空题]

15为什么说佛陀出世极其难得?

请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具体分析。

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参考答案:

过去:

过去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明劫过了以后,出现一百个暗劫。

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

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

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

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

这样算起来,总共有五个明劫、一千四百个暗劫。

虽然明劫出世的佛比较多,但有那么多的暗劫,连一尊佛都不出世,由此可见过去佛出世还是极其稀少难得的。

现在:

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第六个明劫——现在的贤劫出现了。

那么贤劫千佛是如何依次现世的呢?

第一至第八中劫:

无佛出世。

第十九中劫:

人寿八万岁时:

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

人寿四万岁时:

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

人寿二万岁时:

迦叶佛出世,为贤劫第三尊佛。

人寿一百岁时:

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

第十中劫:

人寿八万四千岁时:

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第十四中劫:

无佛出世。

第十五中劫:

有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第十九中劫:

无佛出世。

第二十中劫:

胜解佛(楼至佛)出世,为贤劫最后一尊佛。

至此,贤劫千佛圆满出世。

未来:

贤劫之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

以上全部加起来,暗劫有一万一千多个,明劫只有六七个,想想这之间的差别,简直》太悬殊了。

所以,遇到佛陀出世是多么不容易。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一定要珍贵现在的暇满人身,能得这样殊胜的时候获得人身,没有以往积累的广大福报,无法得遇,故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行,莫要错过令自他解脱的机缘。

[填空题]

16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何又叫普贤密意圣教?

它会住世多长时间?

请具体说明各个时期的特征。

参考答案:

因为普贤如来的报身雪海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手中持的宝瓶中有一棵菩提树,树有二十五层叶子,第十三层——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刚好对准普贤如来幻化的毗卢遮那佛之心间。

故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因此而得名。

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普贤密意圣教住世五千年。

具体而言。

1、果期:

一千五百年。

其中,第一个五百年得阿罗汉果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得不来果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得预流果的最多。

2、修期:

一千五百年。

其中,第一个五百年修戒学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修定学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修慧学的最多。

3、教期:

一千五百年。

其中,第一个五百年学经藏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学律藏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学论藏的最多。

4、形象期:

五百年。

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的戒律,也没有实行者。

甚至到了最后,这种形象也难以维持。

因为众生福报已尽,出家人剃头时,刀没办法刮下头发;袈裟染色时,染料也无法把衣服染成红黄色。

(有些法师主为现在已过了形象期,这种观点不太合理。

依照我们的分析,还是《俱舍论》的说法比较对。

[填空题]

17为什么说自己趋入佛门非常重要?

趋入佛门分为几种?

你是哪一种?

参考答案:

如果自己没有进入佛门,尽管佛教存住于世,依然不能得受教法和证法,佛法中无边的智慧和大悲将与你无缘。

就好比周围有一所好学校,老师每天不断地授课,一个孤儿如果想去,学校会收,但他自己不愿上学,整天在校处游荡,非常可怜,可是他反而认为,这种生活无拘无束、非常自在。

同样,我们若没有入于佛门,纵然佛教极其兴盛,对自己也毫无利益。

就像光芒万丈的太阳照耀广大无边的世界,但对盲人来说毫无利益,没有趋入佛门就是如此。

趋入佛门有两种:

一种相似的佛教徒,比如以救怖之发心或善愿之发心而趋入者;

二种真实的佛教徒,即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六道犹如火宅、罗刹洲、剑叶林般可怕,为求自他解脱而趋入佛门,此为真实的佛教徒或者入道者。

观察自身,最初应为相似趋入佛门,但通过闻思修真正道理,现在观察似乎较为合乎真实佛教徒的身份。

[填空题]

18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为什么善知识的摄受相当关键?

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参考答案:

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对佛法教理则不可能通达。

《般若摄颂》云:

“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

”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识而得,这不是凡夫信口所说,而是圆满一切功德、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言。

《般若八千颂》亦云: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

”还有《华严经》中言: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佛法要是没有善知识的讲解,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凭借自力也不能通达。

佛经浩翰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入修行。

因此,上师教言相当重要。

如果没有的话,你不一定皈依;即使皈依了,也根本不知方向,完全凭自学很困难。

何况佛教的道理非常甚深,尤其是空性等法门,若没有上师开演不能趋入,证悟更上无从谈起。

[填空题]

19佛法未来以何方式生存于世?

怎样世世代代相传下去?

请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应当让佛法如意宝在全世界得广泛弘扬,让教法证法遍地开花。

现在末法,魔障违缘极为猖狂、猛烈,因为莲师对末法时代有特殊的因缘,所以时常要祈祷莲花生大士,如果世界各民族的佛教徒异口同声地祈祷莲花生大士,必将能遣除末法时代弘扬佛法及个人修行的种种违缘,从而令佛法久住世间。

而作为我们这些佛弟子,平时遇到任何人,只要有因缘,就应把佛教的殊胜教义传递出去,让他们接受。

不但自己要明白佛教的道理,而且就全力以赴地让身边的人接受佛法如意宝,真正感受到佛教不可思议的微妙法理,这应是每个三宝弟子的责任。

[填空题]

20什么是暂生缘?

暂生缘八无暇包括哪些?

具体怎么样对治?

参考答案:

暂生缘指在修行过程中,暂时或偶尔、时时或经常出现的修法违缘。

《如意宝藏论》云:

“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

”暂生缘包括:

(1)五毒粗重。

对治:

贪心的对治是修不净观,或如《宝鬘论》所说所说,用剖析无常和无我来对治;嗔心的对治法是修慈心,或以《入行论·安忍品》里的教言来观察;痴心的对治法,则是观修缘起法...

(2)愚昧无知。

对治:

必须进行忏悔,同时,还要祈祷智慧本尊。

(3)被魔所持。

对治:

首先要观察所依止的上师具不具足法相,是魔知识还是善知识?

如果是善知识,就要生起欢喜心,并以三喜来依止;如果是魔知识,最初就不能接近他,这是很关键的。

(4)懈怠懒惰。

对治:

必须忆念死亡无常。

(5)恶业涌现。

对治:

学法一定要有恒心。

(6)为他所转。

对治:

对被他所转、无有自由的人而言,必须找一个良策,力求摆脱这种处境。

(7)求乐救怖:

应想尽一切办法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8)伪装修法。

对治:

必须认识到谋求现世利益的过患,进而予以断除。

[填空题]

21什么是断缘心?

断缘心八无暇包括哪些?

你认为应该怎样对治?

你有这些违缘吗?

参考答案:

作为修心人,一旦有了断缘心八无暇的任何一个,那就断了修行的因缘,三菩提的苗芽就会凋谢,以至于离开解脱种性,为此叫做“断缘”。

断缘心包括:

1)为今束缚。

对治:

我们作为修行人,首先要观察自己有没有看破今世。

假如对现世的名利十分耽著,即使你表面上修行特别好,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因此,每个修行人务必要了解轮回的过患,真正生起出离心。

2)人格恶劣。

对治:

要想对治人格恶劣,有些大德在教言中说,有一定的困难。

不过,极个别人由于善根、种姓不错,刚开始时虽然为人很坏,但后来依靠上师的教言和道友的劝导,也能变成善良的人,这种现象偶尔会有。

3)无出离心。

对治:

一定对轮回的过患生起定解,以此令自心生起出离三界轮回之信念。

4)无有正信。

对治:

多看大德传记,时常祈祷上师三宝,不要轻易离开上师及正法。

5)喜爱恶行。

对治:

阿琼堪布在《前行备忘录》中说:

“喜爱恶行,无以对治。

6)心离正法。

对治:

一定要想方设法对诸佛菩萨和上师的功德产生兴趣,比如多看看大德传记等;假如实在生不起兴趣,也要对法产生“这很了不起”的感觉。

7)毁坏律仪。

《前行备忘录》中说,倘若破了戒律,一定要如理加以忏悔。

8)失毁誓言。

应尽忏悔,越早越好,按理来讲,没有过夜之前必须忏悔。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

22在听受密法、得受灌顶之前,首先必须要具备什么誓言?

明白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参考答案:

一旦进入密乘,对密宗金刚上师,及同行道友之间不能有严重矛盾。

对金刚上师一定要敬信之心,金刚道友之间一定要团结和合,倘若有人互相不说话,情况严重的话,最好在之前,于法师或其他人面前,彼此把事情说清楚。

[填空题]

23怎样做才不会草率进入形象上的修法?

假如你周围有人注重表面上的修法,你会如何引导他走出误区?

参考答案:

一定要重视并如理如实好好地修持共同加行,比如如果没有生起人身难得之心,就会牵扯到后面的修行,乃至延误生生世世的重大问题。

所以,首先慢慢地观察很重要,对十八种暇满等前行法,应像小学生做作业那样一一分析,看这个具不具足、那个具不具足...有些人这样修时,好像感觉不到什么,这说明你没有专心。

假如你将每个道理与自相续逐一对应,必定会对佛法产生信心。

只有这样把前面的基础一个一个修好,才能避免提前进入形象的修法。

如果有人注重表面上的修法,若因缘具足,则令其好好地修行这里的道理,好好观察法是不是没有融入于心,法融入于心的感觉,与只追求表面形式完全不同,这一点从很多大德身上也看得出来。

他们一旦生起人身难得的理念,无论是说话、做事、言谈举止、日常威仪,对后世的修法相当重视,根本不会忙于世间琐事,也不可能爱看电视、电影、动画片,对他们而言,这些散乱的形象完全是骗人的,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令他人将人身难得的种种道理等与本人一一对照,如是这样就能让他了知是否只是注重表面上的修法了,从而趋入正法实修之中。

[填空题]

24如果详细观察自相续,为什么说即使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有很大困难?

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在十八暇满中,八种闲暇虽容易获得,比如自己没有堕入三恶趣,也没有生于长寿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