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图,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
A. 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答案】
(1)D
(2)A
【解析】【分析】
(1)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没有南北对称分布,故选D。
(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选A。
【点评】
(1)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
℃)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 )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夏季 C. 南半球7月 D. 北半球1月
(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 )
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
(1)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据此可归纳,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增,是北半球,等温线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是南半球。
(2)气温的分布规律为:
1.纬度分布:
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2.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
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
A. 河谷农业
B. 水田农业
C. 旱作农业
D. 绿洲农业
(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 )
A. 寒潮问题
B. 春旱问题
C. 台风问题
D. 洪涝问题
【答案】
(1)C
(2)C
(3)B
【解析】【分析】
(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
故C项正确。
(2)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图可知,C选项夏季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符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故C项正确。
(3)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
(1)C;
(2)C;(3)B;
【点评】
(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4.达州某中学举行一次“网络模拟旅游”活动。
文文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出从达州到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
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小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三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也非常适合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
②具有“冬暖夏凉,全年湿润”适宜人居的气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③拥有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有趣的斗牛比赛;
④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
⑤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
⑥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⑦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
⑧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A. ②⑥⑧
B. ⑤⑥⑦
C. ④⑤⑦
D. ①③⑤
(2)图三中的甲、乙、丙、丁四地与图四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一①
B. 乙—团
C. 丙一③
D. 丁—④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亚。
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西亚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非洲国家只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有趣的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举行,位于欧洲西部。
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
(2)读图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2可知,图中①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C;
(2)D。
【点评】
(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国家之间冲突不断,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
从地理位置上看:
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资源上看,西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从气候上看,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缺乏,为争夺水资源,各国冲突不断;另外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5.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 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
A. 1300米
B. 300米
C. 1800米
D. 500米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可以判断出左图纬度是北纬度。
然后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律确定其在北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确定其在低纬度;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确定其在北温带。
6.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越来越厚
B. 厚薄交替变化
C. 越来越薄
D. 没有变化
(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 降水逐渐增多
B. 气温逐渐降低
C. 降水逐渐减少
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
(1)A;
(2)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7.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8.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在同一座山上,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故选B。
(2)由图分析,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6℃;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
(1)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学生主要记住这点即可。
(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大,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平时要养成多读图的习惯。
9.尼泊尔是中国的近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的4~9月是尼泊尔的雨季,降水多暴雨,这里的降雨类型多为( )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2)关于图示阴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景观多为荒漠
B. 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
C. 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D. 是维吾尔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尼泊尔属于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4~9月尼泊尔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雨季时多暴雨,为地形雨。
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图示阴影地区是我国的青藏地区,主要景观多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是藏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故答案选B。
【点评】
(1)降水按成因可分为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
地形雨指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
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而产生的降水则为对流雨。
冷暖气团相遇,因暖气团爬升产生的降水为锋面雨。
(2)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10.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风和日丽
B. 暴风骤雨
C. 四季如春
D. 电闪雷鸣
【答案】C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
【点评】
(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
①海陆位置:
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
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
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2.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以下代表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读图可知:
A表示的天气是雾;B表示的天气是霾;C表示的天气是冻雨;D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
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13.读左图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和右图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 )
A. 该国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B. 首都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称号
C. 该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D. 地形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2)右图气候资料反映了左图中( )地的气候特征
A. 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