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2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docx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要求:

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

1.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    古代巴地 萌发的、经过漫长  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   200多 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   廪君  。

11.后世多以的   槃瓠  、  板楯 、   廪君 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   470 公里,南北长约  450 公里,总面积达   8.2 万平方公里,

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15.  1937 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16.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   “雾季大公演”  

 17.1938年 “七七”   周年纪念日,重庆民众歌咏会、中华歌咏会、青年歌咏社与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14个团体联合举行火炬游行,高唱《大刀进行曲》、《祖国进行曲》,高呼救亡口号,雄壮宏亮的歌声与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动人心魄。

18.红岩文艺是  巴渝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以文艺形式纪念、歌颂、弘扬红岩精神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红岩烈士诗篇、雕塑、小说、绘画、歌曲、舞蹈、影视、音像、故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烈士  诗篇、长篇小说《红岩》、歌剧《江姐》及歌乐山烈士群雕等。

 19.抗战期间,重庆成为中国电影的摄制中心。

   中国电影制片厂    、中央电影摄影场为抗战电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   A) 中流传甚广。

     A.巴人           B.楚人 

C.北京人          D.蜀人

2.“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徒(一作徙)倒戈。

”这则关于巴人记载出自(B)

     A.《山海经》        B.《华阳国志》

 C.《太平广记》      D.《世本》

   3.从后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到,(   B )资源的所在,是巴人迁徙的目标以及形成巴人聚落的重要因素。

A.水              B.盐

C.食物             D.土地

4.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C     )

 A.巫舞             B.傩舞

C.《巴渝舞》        D.昭武舞

   5.“西南有巴国。

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这段关于巴人的起源的远古神话是由(    A  )记载的。

     A.《山海经》              B.《水经注》

C.《太平广记》            D.后汉书》

6.巴人以(    A    )图腾.

     A.虎                     B.乌鬼

C.蛇                     D.兔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是谁所作(    B  )?

       A.白居易               B.刘禹锡

 C.苏轼                 D.黄庭坚

 8.(    B  )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抗战文化中的主角和先锋.

     A.诗歌                 B.戏剧

C.小说               D.散文

9.张善子将自己在日机狂轰滥炸中创作的巨幅作品(    B    )赠送给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利。

  A.《飞虎图》           B.《怒吼吧,中国》

  C.《精忠报国》         D.《文天祥像》

10.下面这首著名的诗歌的作者是(    D  )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A.蔡梦慰               B.刘思扬

C.杨益言               D.叶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融入巴族的其他部族有(   ACD  )

 A.板楯蛮                    B.陵蛮

C.濮人                      D.獠人

2.古代巴人先民不但创造的《巴渝舞》,巴渝地区的歌谣同样流传了数千年。

这就是常见于古代文献中的(ABCD)

A.巴歌                    B.巴曲

C.巴歈                   D.巴渝曲。

3.宋朝,以模仿的风格写作过《竹枝词》诗人有(    ABCD  )。

 A.苏轼                 B.黄庭坚   

C.杨万里               D.范成大

   4.战国后期,秦灭巴筑建江州城,置巴郡,下辖数县。

蜀汉时弃江北旧城,重筑江州大城,后名称和辖区不断变换,曾曰(   ABCD)

A..楚州              B.巴州

C.渝州               D.重庆

5.抗战爆发后,中国教育机构大规模西迁,重庆与成都一起成为抗战时中国文化教育中心,除了成都的华西坝,被誉为“文化四坝”,还有(  ABC  )

A.重庆的沙坪坝、      B.江津的白沙坝、

C.北碚的夏坝,        D.广阳坝 

   三、简述题(30分)

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

第一、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

①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②14万年前的奉节兴隆洞奉节人,已经萌生了现代人类思维制作能力.

第二、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

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

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

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

③巫山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

④云阳县石盘镇龙安村大地坪新石器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一些房屋遗址、墓葬、窑址,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

其中陶器有丰富的色彩、文饰和品种,

⑤巫山县长江瞿塘峡南岸的大溪发现了公元前约4400~3300年的人类活动遗址,这就是考古学界指称的大溪文化。

⑥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来看,这都是极为少见的。

⑦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duì)于、铜钲等乐器,有铜戈、铜剑、铜矛、铜镰、铜箭镞等兵器,还有铜盆、铜壶、铜镜、铜釜等生活用具和铜斤(即铜斧),铜凿等生产工具。

2.简述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公演”。

①戏剧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②1941年10月至1942年5月,第一届雾季戏剧公演,参加演出的剧种有话剧、川剧、越剧、评剧及民间曲艺,参加演出的戏剧团体计有中华剧艺社、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孩子剧团、中央广播电台、中电剧团、中国实验歌剧团、中宣部实验剧院、中国艺术剧社、怒吼剧社、育才学校戏剧组、朝阳大学剧社、国立剧专校友剧团、中国银行业余剧团、越剧剧团、川剧剧团等,演出大型话剧29部,如《天国春秋》、《大地回春》、《棠棣之花》、《屈原》等,此外,还有多部歌剧等。

③此后的两次雾季戏剧公演,亦盛况空前,共演出大型话剧40余部。

三次雾季戏剧公演,在中外近现代戏剧史上纯属壮举,意义重大,对重庆抗战戏剧乃至整个文艺界、文化界是一次大检阅、大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3.简述红岩精神的特点(要点)

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领导革命志士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培育并实践了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红岩精神内涵包括:

(1)崇高的思想境界限。

(2)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3)巨大的人格力量。

(4)浩然的革命正气和以身殉真理的凛然风骨。

四、分析题(20分)

简述抗战文化精神(要点)

①抗战文化具有坚韧不屈、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②抗战文化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③陪都文化具有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④陪都文化具有大众化、国际化的精神。

第2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控长江上游,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地貌。

2.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3/4。

3.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

4.重庆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5.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

6.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

7.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千里画廊”之称。

8.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

9.巴曼子墓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附近的莲花池旁。

10.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赵智凤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上万尊,建成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

11.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大将军”的荣衔。

12.为纪念杨沧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后人将原炮台街改为沧白路,并建立“杨沧白先生纪念馆”

13.1909年张培爵应杨庶堪之约就任重庆府中学堂学监,使重庆府中学堂成为四川各地同盟会的联络枢纽。

14.1945年8月28日,针对蒋介石的和谈骗局和内战阴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以及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张治中将军同机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与国民党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重庆谈判。

15.1939年1月16日,中共南方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

局址先设在重庆机房街70号,与八路军、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合署办公,对外只称八路军办事处,对内办事处归南方局领导。

1939年秋,局址迁到城外红岩嘴,并决定在此新建办事处。

16.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18日,周恩来《新华日报》题词:

“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

”并赋诗一首,“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17.1940年3月31日,宋美龄陪同大姐宋蔼龄、二姐宋庆龄从香港来到重庆,在此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宋氏三姐妹在抗日救亡共同目标下,从事收容儿童、救济妇女工作,并经常到重庆被日机轰炸现场和伤兵医院等处视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古代巴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A)。

A.大巴山B.金佛山

C.南山D.武陵山

2.古称阆水、渝水的是(A)

A.嘉陵江B.长江

C.乌江D.渠江

3.(A)因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梦见神女使之披上神话色彩而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题材。

A.巫山B.南山

C.金佛山D.缙云山

4.(D)通过重庆全境,她诞育了巴渝文明,也见证了巴渝大地的盛衰变迁。

A.嘉陵江B.乌江

C.合江D.长江

5.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区南天乡境内,系我国第(B)大石林.

A.一B.二

C.三D.四

6.在(C)县城70公里外,有号称世界第一的“大溶斗——天坑”和天下之最的“窄峡谷——地缝”。

A.武隆B.巫山

C.奉节D.酉阳

7.元至正二十三年节1363)正月,农民起义军领袖(C)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A.余玠B.韦君靖

C.明玉珍D.张角

8.邹容纪念碑位于(C)

A.北培梅花山B.江北上横街

C.渝中区南区公园内D.渝中区七星岗

9.1906年初建立了同盟会重庆支部,推(A)为首盟,标志着重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A.杨庶堪B.张培爵

C.邹容D.夏之时

10.1911年,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任都督的是(B)

A.夏之时B.张培爵

C.朱之洪D.向楚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重庆主要山脉有(AC)

A.大巴山B.大娄山

C.武陵山D.四面山

2.长江三峡由(BCD)组成。

全长193公里。

A.铁棺峡B.巫峡

C.瞿塘峡D.西陵峡

3.巴渝境内著名的三大溶洞是(AC)。

A.芙蓉洞B.武隆天生桥

C.张关水溶洞D.七星岩

4.巴渝境内的著名的温泉,除了北温泉有(ABCD)。

A.东温泉B.南温泉

C.西温泉D.统景温泉

5.长江三峡由(ACD)组成.

A.瞿塘峡B.铜口峡

C.巫峡D.西陵峡

6.武隆天生石拱桥群包括(ABC)

A.天龙桥B.青龙桥

C.黑龙桥D.大石桥

7.巴渝先贤包括(ABCD)

A.大禹B.廪君

C.巴蔓子D.清

8.忠县籍巴渝名将有(ABD)

A.严颜B.甘宁

C.王坚D.秦良玉

9.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的活动中心是(ABC),所以被称为“三岩”。

A.曾家岩周公馆B.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

C.虎头岩《新华日报》社D.观音岩

10.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重庆青年童宪章、陈崇功等人由孙中山主盟,首批加入同盟会,并代表(ABD)等人入盟。

A.杨庶堪B.朱之洪

C.杨霖D.朱必谦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巴渝地区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存.(要点)

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

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

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

2、简述邹容和他的《革命军》

①邹容1885年生于巴县县城(今重庆渝中区)。

1898年,邹容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良方。

在日本期间,邹容广泛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迅速融入东京留学生革命斗争的行列。

1903年4月,邹容离日回到上海,寄寓爱国学社,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和集会,成为上海拒俄运动的积极分子。

在章太炎的帮助下,他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战斗性的宣传革命的著作《革命军》。

在该书的“序言”中,邹容署名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

②《革命军》洋洋两万言,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热情洋溢地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鲜明、系统地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宏伟蓝图,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最全面、最系统地倡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名著。

③1903年5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清廷恐慌。

1903年六月,《苏报》和爱国学社被外国巡捕与中国警探查封,章太炎被捕,邹容自投入狱,坚持斗争。

1905年2月,邹容病逝狱中,年仅20岁。

④邹容的《革命军》在专制黑暗的中国不啻是一声惊雷,引起极大震动,唤起了人们的革命激情。

《革命军》一经刊行便风行海内外,在短短的几年内重印达29次,发行110万册,占当时革命书籍发行量的首位。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大将军”的荣衔。

3.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几类:

每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刘禹锡在夔州三年,得三峡旖旎风光的慰籍,为三峡的竹枝词民歌所打动,采写《竹枝词》,他先作《竹枝词九首》,之后,他又作了《竹枝词二首》。

综观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描写爱情的。

第二,描写劳动情景的。

第三,描写山水风情的。

第四,慨叹人世艰难的。

第五,寄托乡思的。

著名的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五、分析题(20分)

谈谈你对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大足石刻的了解和认识

①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县,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

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

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

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

③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

大佛湾是一马蹄形山湾。

在长约500米、高约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

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题材广泛,气象壮观。

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内容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

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这是分述大足石刻精华之一——宝顶山石刻)

④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两公里处。

北山古名龙岗山。

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昌州(今大足县)节度史韦君靖在北山修建储粮屯兵的永昌寨,同时开始凿造佛像。

经五代、两宋,相继在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处造像近万躯。

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共编290号龛窟。

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铭记55则,经幢8座,阴刻“文殊师问疾图”一幅,石刻造像264龛窟。

富有人情味的观音像典雅秀丽,表情丰富,显得亲切可爱,艺术力量已经突破了宗教的规范。

⑤大足石刻艺术的特色和价值。

除北山宝顶是以佛教为主的摩岩造像外,还有分布在石篆山的妙立山,佛安桥的“三教”(即指佛教、道教和“儒教”)摩岩造像。

遍布全县的石窟、寺观及随造像出现的铭文等共同构成了大足石刻艺术。

第一,大足石刻艺术的“摩岩造像”为主,依岩开凿。

摩岩造像以宝顶大佛湾为代表,除“毗卢道场”和“圆觉道场”两窟外,其余造像全在长达五百多米,崖高十余米的岩面上,并直接利用崖沿覆盖雕像。

第二,雕刻技法多样,艺术形象生动。

大足石刻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浮雕,阴刻的雕刻艺术,而以高浮雕和浅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适应其“绘画性”创造的需要。

第三,鲜明的民族化和世俗化特色。

晚唐后崛起的大足石刻在龙门石窟的艺术已完全中国化世俗化了,它在思想内容具有儒、释、道三教合流,援儒入佛的特点,并突破了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

其造像具有神像人化,人神交融的特点。

第四,大足石窟的创造者在石窟造像有总体设计,其布局精心,选择地形恰当,是因地自宜进行艺术创作的典范。

大足宝顶就是一座有总体设计,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的石窟群,大佛湾造像大部分造像与地形选择有关。

第五,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创造。

大足石刻充分运用工程技术进行石刻艺术雕刻,其表现在地形选择,峡谷排水,龛窟支撑,力学运用等方面,在地形选择上,大佛湾造像堪称一绝。

巴渝人创造的大足石刻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成为继莫高窟之后我国第二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

 

第3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赵世炎,1901年生于重庆  酉阳 龙潭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2.刘伯承是重庆市  开县人,1916年3月,为策应云南护国军在川南的战斗,率部攻占 丰都 县城,战斗中不幸头部受伤右眼致残。

3.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刘伯承与政委 邓小平指挥二野主力挺进大西南。

4.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  法国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