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09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

【高频考点解读】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2.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4.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各种形态

【热点题型】

题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例1、(2013·天津)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提分秘籍】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存在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包括存在决定思维以及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二者关系的科学正确的回答。

【举一反三】

2014年8月1日,中央气象台对强台风“娜基莉”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及风力等进行了有效预报,随后两天,台风如期而至。

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正确认识对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④物质具有可知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热点题型】

题型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例2、(2014·山东)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提分秘籍】

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哲学中的这“两个对子”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1)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本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的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

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2)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

第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规定了在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样问题上的方向。

第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思想观点从来不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联系的、发展的。

正确地、如实地揭示世界的本质,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而且要坚持辩证的观点。

没有辩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举一反三】

(2013·福建)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

【高考风向标】

1.(2014·江苏卷)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

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

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C.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D.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2.(2014·江苏卷)下图漫画《好大的手笔!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4.(2013·北京卷)下面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5.(2013·福建卷)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

6.(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7.(2012·江苏高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随堂巩固】

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称为(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生产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4.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  )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可知论D.二元论

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这种观点属于(  )

A.可知论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D.唯心主义

6.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7.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  )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8.下列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只要不学哲学就可以不回答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9.“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必然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②④

10.毛泽东曾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这主要说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11.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12.胡夫金字塔里面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

“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

”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13.有人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机械唯物主义(  )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4.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以上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15.“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16.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

“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朱熹认为: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这两种观点体现了________的分歧。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7.王守仁问弟子:

“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说:

“人是天地的心。

”王守仁问:

“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

“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这一观点(  )

①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②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③认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④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来源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8.“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  )

A.唯物主义命题B.唯心主义命题

C.形而上学的命题D.不可知论的命题

19.据报道,长春一裴姓女孩,品行端正,业务精良,可一年内硬是被炒了七次“鱿鱼”。

用人单位说,裴与“赔”同音,不利于公司发展。

用人单位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20.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思维和存在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21.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2.2014年3月3日和5日,全国“两会”先后开幕。

在利益群体纷杂、利益冲突纠结的当下,代表委员们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仅要在庙堂之上以笔议政、以嘴议政,更应该深入江湖田野先期“以脚议政”。

有些代表委员也愿意发言,愿意为民众说话,但他们往往不在底层调查,不亲近最基层的民众,不了解最基本的实际,这样的发言和提案往往可能有更糟糕的效果,所谓的清谈误国,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不重视调查、脱离实践的夸夸其谈。

代表委员只有“以脚议政”,才能更好地在“两会”这个言论平台上“以嘴议政”。

现实中的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决策屡见不鲜,原因正在于官员有意远离基层,不能“与民同乐”。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基本派别的知识,简要分析“拍脑袋决策”和“以脚议政”各自所属的阵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