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891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卷.docx

高三历史1轮单元卷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B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

3.在古希腊,斯巴达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

这些措施

A.保障了城邦公民自由权利

B.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

C.体现了城邦内部普遍平等

D.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

4.在古希腊人心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

梭伦改革前后,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

在雅典民主政体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

这一现象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突出特点是

A.以宗教活动为纽带

B.建立在不断妥协的基础之上

C.以文化认同为基础

D.通过城邦的公共活动来促进

5.复旦大学历史学者黄洋指出,雅典民主是从公元前508年建立起来的。

公元前11年。

雅典通过政变建立的寡头政府仅仅维持了四个月,民主制就恢复了。

公元前104年,斯巴达占领雅典后扶持的“三十僭主”寡头政体也仅仅统治了十个月就被民主政体所取代。

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

A.建立过程中充满曲折B.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

C.得到雅典民众的拥护D.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6.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

该规定

A.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表明法律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C.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7.登特列夫认为:

“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成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

”他的意思是罗马法

A.演变为成文法是历史的进步

B.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

C.维护了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

D.体现基本正义和理性原则

8.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

“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9.据公元前1世纪的散文集《阿提卡之夜》记载,有个叫路丘斯·维雷丘斯的人,让奴隶捧着钱袋,自己四处扇人耳光,然后付罚金。

他说:

“谁穷到付不起25阿斯(《十二铜表法》规定的对他人侵辱应付的罚款),以至于不能去羞辱别人呢?

”这个案例说明

A.罗马法缺乏对人格的保护

B.罗马法逐渐走向没落

C.法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

D.法律维护统治者利益

10.罗马法规定:

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

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11.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内阁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

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这一变化表明

A.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

B.英国国王临朝而不执政

C.议会掌握国家行政权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12.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

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13.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

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

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

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

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14.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

A.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B.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15.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1830年的资产阶级于是必须与贵族进行一场新的斗争……”据此可知,这一情况

A.表明保守主义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B.结束了贵族掌控国家权力的陈旧制度

C.推动下议院席位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

D.将促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责任内阁

16.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

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

这表明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

17.美国宪法规定:

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州政府未经国会同意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

这反映了美国

A.各州之间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

B.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设置权力禁区

C.全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尊重与合作

18.1960年,时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的谢茨施耐德在《半主权的人民》一书中指出,民主、共和两党的动员对象主要是社会的中上阶层,忽略了人口的另一半——几千万不投票的选民。

可见

A.美国民主政治失去了积极意义

B.美国政党政治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人民已不再参与政治生活

D.人民主权理念受到了极大挑战

19.18世纪末,有位美国政治家认为,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

该论断的意图是

A.为强化联邦政府权力做辩护

B.呼吁美国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C.论证民主社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D.主张政府权力要分权与制衡

20.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

“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将民主制度一分为二,从而解决了最难缠的问题。

”这体现当时美国

A.强调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B.联邦政府理顺了各种复杂的矛盾

C.完善了《1787年宪法》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和谐统一

21.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

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

A.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

C.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D.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22.1850年时巴斯夏这样描述祖国的种种乱象:

“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等。

”这反映出法国

A.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工业革命发展缓慢导致成果不能共享

C.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渴望民主政治

D.外敌入侵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3.1798年前后,有人士指出:

(法国)由于共和国先于支持共和的舆论氛围出现,激进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不得不诉诸恐怖手段打击“共和国的敌人”,强迫人民接受自由。

其观点重在强调

A.启蒙思想尚未被民众接受认同

B.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时推进

C.共和国的敌人制造了社会动荡

D.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发动群众

24.德国学者托马斯·曼对德意志1871年新确立的政治制度评价到:

“我深信德国人永不会喜欢政治民主——浅因在于他们不喜欢政治,更深层原因在于广受诟病的专制国家,对德国人来说现在是将来也是最适宜和最合意的一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他们最为敬服的国家形式。

”上述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A.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B.对德国新制度所具有的专制色彩不满

C.对德意志当时的分裂状态表示愤怒

D.新制度全面保障了德国资产阶级利益

25.1871年时,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除了审查和拒绝通过预算之外没有任何实权。

到1899年,帝国财政改革最终还是顺从了帝国议会中多数派的愿望。

这一变化反映了德意志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B.议会权力的大幅度提高

C.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发展

D.封建残余基本上被肃清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一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

“凡行路巷街。

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

“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

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

“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

”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

材料二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

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

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

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

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

——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8分)

27.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

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

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

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

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

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

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

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

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

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

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5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6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般说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急剧性变革可以在短时期导致天翻地覆变化,但随后也往往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场或多场纠偏运动。

相反,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

当人们一旦醒悟,世界已经全然改观,人们不愿意再回到旧秩序,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旧秩序,因为社会基础全变了,人们的意识也变了。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历史上真正的变革,还应该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变革,温和、舒适,但不可逆,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之谓也。

——摘编自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近代史的一个例子,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

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

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

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

——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

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

(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11分)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答案

第Ⅰ卷

1.【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

【答案】B

2.【解析】“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说明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这体现出他的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梭伦是奴隶主贵族,他不反对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梭伦不主张权利平等,如梭伦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权利越大,故B项错误;“财产等级制度”认可了贫富差别,且材料中没有抨击贫富分化,故C项错误。

【答案】D

3.【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共餐”等属于集体生活,而实行共餐制等措施意在培养公民集体观念,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些措施和保障城邦公民自由权利无关联,也起不到开辟民主政治的新路径的作用,所以选项A、B均不合史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城邦内部并非普遍平等,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4.【解析】由材料“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注重以文化认同为基础,C正确;材料所述并非是宗教画,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公共活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

【答案】C

5.【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雅典的寡头政府和“僭主政治”均不能维持长久,最终均被民主政体取代,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故答案为D项。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总体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雅典民众对于民主政治的态度,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罗马对外扩张,且这条规定并不是出于适应对外扩张需要而制定的,故A错误。

该规定主要强调的是买卖双方之间的诚信,而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无关,故D错误。

该规定并没有强调僵硬的法律形式,故C错误。

该法律规定强调出卖人应该对买受人保持诚信,让买受人享有知情权。

因此该规定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故B正确。

【答案】B

7.【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正义、公平、理性等自然法的精神具有普遍性,影响广泛深远,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成文法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法并未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8.【解析】“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C

9.【解析】由材料“谁穷到付不起25阿斯(《十二铜表法》规定的对他人侵辱应付的罚款),以至于不能去羞辱别人呢?

”可见《十二铜表法》规定的侵辱应付的罚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太少,故选C;材料中《十二铜表法》规定的对他人侵辱应付的罚款,可见罗马法存在对人格的保护,排除A;罗马法逐渐完善,排除B;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排除D。

【答案】C

10.【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项错误。

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项错误。

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项错误。

【答案】D

11.【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国王权力得到进一步限制,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

故答案为A项。

国王仍然拥有一定权力,还没有真正处于“临朝而不执政”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掌握国家立法权,排除C项;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就是限制国王权力,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A

1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间阶层在下议院的人数越来越多,反映了议会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的体现,C项正确。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担任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标志责任内阁制形成,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国王的信息,故无法推断出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B项错误。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不断下降,D项错误。

【答案】C

13.【解析】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国王和议员之间的斗争,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下,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民主政治还不够完善,D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议会选举的不完善,而是议员和国王之间的斗争,A不正确;材料所述国王行为存在着不合法,B不正确;从材料叙述看,不能得出下院权力扩大,C不正确。

【答案】D

14.【解析】材料“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说明,《大宪章》开了“限政”的先河;材料“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说明光荣革命是对政治传统的所捍卫,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15.【解析】根据“1830年的资产阶级于是必须与贵族进行一场新的斗争”,结合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削弱贵族权力,于是开展了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议会席位,故C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保守主义的政治时期,A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只是削弱了贵族的权力,贵族仍然掌控国家权力,B错误;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责任内阁,D错误。

【答案】C

16.【解析】根据“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说明首相自行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故D正确;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阁集体负责制”,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17.【解析】“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限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州政府未经国会同意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限制了州政府的权力,因此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被设置权力禁区。

故答案为B项。

材料反映的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