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80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土文物图片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综合国力对国家生存和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难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你认为这一制度有哪些弊端?

   

世袭制使无能的人为天子,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想取代周天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原大地上刀光剑影、战乱不断。

在这段时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王室衰微

制度变化:

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材料研读(P30)

想一想: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诸侯争霸

原因:

王室控制力减弱,各国发展不平衡

口号:

“尊王攘夷”。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用“攘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获得诸侯国的支持,增强齐国的号召力。

“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是是齐桓公成功的对外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力手段。

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影响:

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问题思考:

(p.31)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作业:

课后活动(p.32)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

想一想:

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选择题

1.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A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D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弱

3.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的是( C )

A.人们重视使用肥料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4.《史记》记载: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B)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D )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

6.《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

“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C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7.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国王,他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

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D )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8.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被灭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各诸侯国自身的利益

C.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9.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主要表现不包括( D )

A.青铜业、冶铁业等有所发展

B.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D.纸质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10.《史记》记载: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B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

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

答案: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的开始。

 

(2)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019-2020初一上册(人教版)历史课时同步练习: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卢梭说:

“使人类文明起来的东西是铁和谷物。

”在我国,铁农具出现于

A.史前时期B.夏朝C.商周时期D.春秋时期

2.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牛耕技术的使用开始于

A.原始社会晚期B.夏朝C.商朝D.春秋时期

3.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A.诸侯B.卿大夫C.士D.平民

4.春秋时期,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牧野之战

5.假如现在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历史剧,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该剧中

A.周武王B.齐桓公

C.晋文公D.楚庄王

6.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的搭配,不相符的一项是

A.卧薪尝胆——勾践B.问鼎中原——楚庄王

C.退避三舍——齐桓公D.破釜沉舟——项羽

7.某班板报的历史辨析栏目中有下列四句话,请你找出反映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的句子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C.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8.“尊王攘夷”的含义是

A.尊崇天子,以天子的影响号召诸侯,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尊崇天子,在天子的领导下,驱赶进扰的少数民族

C.尊崇天子,攻打各个诸侯国

D.自称天子,消灭敌人,称霸诸侯

9.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

下列现象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下降势力衰微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王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10.史书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前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齐、晋主动与鲁国结好

C.周天子势力强于诸侯

D.周王室衰微

11.(2018年江苏宿迁)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12.(2018年山东聊城)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A.金榜题名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D.卧薪尝胆

13.(2017年山东济宁)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楚庄王“同鼎中原”反映了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14.(2017年山东聊城)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A.问鼎中原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D.三顾茅庐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革新】

材料一

图一铁农具图二牛耕图

(1)图一、图二所示物品于哪一时期在我国出现?

它们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争霸风云】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霸主?

请写出两位。

(3)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

16.(2017年江苏泰州)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

(1)依据材料一说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

图三图四

(2)仔细观察材料二示意图,分别说出两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材料三

宋代南北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

北方

大量粮食从南方引进

煤开采量世界第一;产铁中心

汴京因为南方的大量运入而繁荣

南方

引进占城稻并推广种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金属冶铁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陶瓷业、造船业迅速发展

城镇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在四川地区出现

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B”进行专门管理

(3)完成材料三A、B两处内容的填充。

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

(1)春秋时期(春秋后期)。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意思相近即可)

(2)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写出两位即可)

(3)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灾难;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等。

16.【答案】

(1)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2)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

(3)A:

交子;B:

市泊司;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重视水利的兴修;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