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720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梦山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梦山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梦山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梦山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梦山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梦山导游词.docx

《云梦山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梦山导游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梦山导游词.docx

云梦山导游词

云梦山导游词

篇一:

云梦山导游词

云梦山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云梦山参观游览,我们面前就是云梦

山战国军庠(xiáng古代地方学校)的大门。

大家抬头看,“云梦山“三个大字,是由原新华社社长穆青老先生,1998年游览过云梦山之后留下的墨宝。

请大家随我来。

(进入大门后),看这座雕塑叫军坛。

“军”字在大篆中就

是一个马拉战车的形符,我们这个雕塑的寓意就是军的意思。

它是我们古军校的象征、标志之一。

(拿相机的朋友可以照像留影)

好,大家随我一同到景区里去参观。

(边走边讲)旷世奇人鬼谷子不仅在军事中、外交等方面超出常人,在数学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箕壁前)大家抬头向左看,山壁上所刻的就是鬼谷先生留下的一道算术题:

“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下边刻的是明万历年间大商人程大位,以一首诗的形式对这道题的解答:

“宾渠”是程大位的号。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整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一问一答,可谓珠联璧合,大家不妨动动脑筋,看看这个数到底是多少。

(引游客走)接下来,我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云梦山的概

况,云梦山,又名青岩山,位于淇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太行山东麓,这里山势险峻,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景区游览面积26平方公里,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主景区,游览时间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

云梦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政学校--战国军庠所在地。

旷世奇人、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禅在这里写出了一部旷世奇书《鬼谷子》,培育出了孙膑、庞涓、苏秦、毛遂、尉缭等军事家、纵横家、外交家。

魏晋以来,文人墨客纷纷慕名前来,凭吊游览,唐代甄济、柳宗元,明代的于谦、孙征兰、李东阳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华美的诗篇和墨宝。

自84年淇县人民政府保护、开发以来,云梦景区的面貌日新月异。

尤其是1994年10月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将军任名誉会长的全国首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在这里召开。

许多知名人士纷纷前来观光游览。

我们看到左侧崖壁上刻的“云梦鬼谷,中华瑰宝”八个字就是李德生将军留下的墨宝。

“威灵显应”这四大字是明代万历年间豆文留下的。

(看到右边的剧照)这是我们在20XX年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鬼谷子》的部分剧照,电视剧外景全部是在淇县境内拍摄的,该剧讲述的是鬼谷子从他小时候到他晚年怎样到云梦山收徒办学的一生传奇故事。

我们看到这一雕塑叫将坛,同军坛一样是云梦山的代表作。

因为鬼谷子在这里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尉缭、苏秦、张仪等一些将相之才,真可谓“英雄出少林,将相出云梦”,所以

我们以此来纪念鬼谷先生。

(回过头来)我们看到这座城堡式的建筑叫“映瑞门”,上面刻有“迎霞聚瑞”四个字暗嵌着鬼谷子母亲王霞瑞的名字。

在映瑞门上这一幅对联“九霄云梦,遍山映,瑞呈祥,千里太行,独此处,卧虎藏龙。

”云梦山是九龙聚汇的地方,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请随我一同到这里边看看到底藏的是什么龙,卧的是什么虎。

(进来之后)看到这一雕塑,是鬼谷子骑青牛。

2000多年前鬼谷先生就是骑着青牛出入这里的。

我们看到这个水池叫映瑞池,又叫“水底洞天”。

相传,此井是鬼谷子为怀念其母而凿,所以叫鬼谷井。

鬼谷子的母亲死的时候,让他在此挖井,说井水中可映出她的容颜。

鬼谷子遵照母亲遗嘱,率弟子挖了九九八十一天,挖成了这口井。

每天每天来打水时,井水中果然映出母亲容颜,朝观母亲十八九,暮观老母鬓如霜。

天长日久,鬼谷子发现了另一个奥秘,根据井水的升降,可以洞察天气的变化。

井水上长,天阴有雨,井水下降,无雨天晴,因此这口井又叫“水底洞天”。

后人又称这口井为“转运井”。

说如果运气不好,可以绕着此井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把运气转过来,运气好的越转越好。

我们下山的时候转一下,把好运带回去。

现在我们从这里拾级而上,祝大家步步登高。

请各位注意安全,台阶比较陡。

(中心广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景区的中心广场,

()以广场为界,主景区分为南山和北山,南山是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军庠的遗址,北山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上圣庙。

我们大家先到古军校内去拜拜老校长鬼谷先生。

在拜鬼谷先生之前,我们先看看他的几个弟子,这里是苏

秦洞,此洞为一天然洞窟。

进深10余米,苏秦当年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时住在这里。

相当于现在大学生的单身宿舍。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曾拜鬼谷先生为师,倡导合纵之术,联合六国抗秦,身偑六国相印,显赫一时,“头悬梁,锥刺骨”,说的是苏秦苦读鬼谷子著作《阴符》的情景。

接下来我们要去拜访的是苏秦的邻居茅濛,据史料记载,

茅濛生于战国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因为当时诸候争霸,战祸连绵,出于对世道的不满,所以隐居云梦山随鬼谷子学习养生之术(也就是长生不老)。

所以在历史上关于茅濛的记载,比较少。

看过茅濛之后,我们再去看看苏秦的老对手张仪。

张仪,战国时魏人,曾为秦相数年,他虽和苏秦一道拜鬼谷子为师,但他专攻连横术,苏秦是把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而张仪主张秦国联合楚、韩等国对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军校”四个是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拿相机的客人可在此照像留影。

好,大家可随我一同到上边看看鬼谷先生的关门弟子毛遂,这就是毛遂洞,是一天然洞窟,约20平方米,洞顶由钟乳石构成,洞前的建筑为明初所建。

毛遂,河南原阳人,有胆略,善

言辩,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看到门口这幅对联是明代

留下来的“活人妙

术千秋重,济世良

丹万古扬”,就是后

人赞扬毛遂济世救

人的功德,从这幅

对联上可以看出毛

遂还是一位医学

家。

毛遂自荐,赵

孝成王九年,秦攻

赵都邯郸,平原君

受命向楚国求援,

约文武兼备者二十

人同往。

已经有十

九人,还有一个人

未定,毛遂自己推

荐自己,愿于平原

君一道同往,平原

君与楚王谈论半日不决,毛遂按剑而上,直陈利害,终于说服楚王出兵救赵。

后来平原君说毛遂:

“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毛遂他为什么会住在这儿?

我们转过身来看对面的山洞,那是庞涓洞,(手势),说到这儿,各位可能会想,

篇二:

灵山导游词

古灵山导游词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古灵山风景区!

我是大家的导游员**,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古灵山风景区位于淇县县城西北10公里处,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100公顷=1500亩),据明代《淇县志》记载,灵山寺创建于梁普通年间(公元520)年,修行40余年的朝歌人法上曾在此主持,古灵山兴盛时期僧人过千,香火鼎盛。

唐高宗慕名而来,到古灵山祈福,亲笔提名“古灵山”。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女娲广场,眼前这尊高13米的花岗岩雕塑,就是女娲托石补天的形象。

她分为前后两部分,咱们现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娲托石补天的形象,后面则是抟(tuan)土造人的形态。

女娲作为母系族群人类的首领,她的功德碑世人敬仰,素有“灵山老母”的美誉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女娲宫。

外墙的宣传图片是电视剧《封神榜》拍摄花絮,第一部剧中的“chaoge”读音为错误引导,淇县古称沫邑,纣王继承王位取名为朝歌,有喜迎朝阳,高歌黎明之意,在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开篇第一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纣王率文武百官到女娲宫降香,纣王看到女娲美貌情不自禁地在女娲宫墙壁上留下这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装。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女娲殿内凤鸾宝帐非常华丽,女娲的泥象被金漆精巧的装饰着。

蜿蜒的远山翠绿的颜色漫入空中,女娲身上穿着

美丽的衣裳仿佛要翩翩起舞一般。

脸蛋如同沾了雨的梨花一样娇羞,画着芍药花一般淡淡如同青烟的眉妆完全的展示了她的媚态。

要是妖娆多姿的女娲能够活动变成真人,我一定把她娶回都城侍奉本王。

为全剧中的纣王形象定下了一个基调,最终却因此而落了个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

这部演绎作品把纣王描写成了一个骄奢淫逸残忍暴戾(li)的昏君,致使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错误的理解了殷纣王。

其实,真是的殷纣王并非志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

纣王从继承王位到兵败自杀,共在位52年,一生中的前半期他曾是个志向远大、统治贤明的君主。

司马迁的《史记》这样记载纣王,说他“资(资质)辩(口才)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拽九牛之说”,在他的统治下,殷商曾是一个先进富庶(shu)的强大帝国,纣王曾亲自统兵出征,平定东夷,使中原的疆土开拓到遥远的淮河和长江流域,将先进的中原文明传播到尚未开拓的荒蛮的南方,进而推动了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融合。

在《封神演义》这部演绎作品中,他不该生出“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的臆想,也正是着最后两句感叹,使一向以慈悲为怀的女娲恼羞成怒,仰天长叹,一怒之下派出狐狸精,魂附烈女苏妲己身上,进而迷惑纣王,最终导致了百年成汤基业毁于一旦、商代王朝大厦崩倾的悲惨结局。

据古籍《淮南子》《山海经》《尚书》记载:

她是山西平阳人,是母系族群人类首领,在世时造福百姓,四大功绩常人所不能急,“炼

石补天”“抟土造人”“抗击野兽”“治理洪水”。

女娲伏羲受天命,成为中国最早的一对夫妻,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位媒神,被后世尊奉为媒师。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邀我乎上宫,期我乎桑中,送我乎淇之上矣”(邀我来上宫,约我到桑中,送我送到淇水上呀.)正是说明古灵山是古代男女缘定之地。

传说女娲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还曾经遗留在人间两块奇石,一块化作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另一块遗落在了古灵山,成为了古灵山的振山之宝——五彩神石。

这块石头是98年阴历三月十五日,女娲生日那天在女娲峰峰顶上发现的,大家请看,这块石头的左半部分颜色明亮而右半部则相对较暗,中间这条线呗称为阴阳分界线,它把这块石头分为两部分,发亮的这块代表阳间,而发暗的遮半部分则代表阴间,石头正中有一老者,面部轮廓形象逼真,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清晰可见,头后飘起的长发则将阴阳两界连接。

据《百神图》考证辨认,这位就是玉皇大帝。

玉帝像下面是一位头戴王冠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王母娘娘。

玉帝像上方有一白胡子老头为南极仙翁,如果把仙翁眼睛下方的部位看作是一金冠的话,咱们还能看到头戴金冠身背金箍棒的孙悟空。

大家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再仔细看看。

您将会在这块石头上发现72位全神。

作为古灵山的振山之宝,灵气大无边,摸一摸财运发,拜一拜免灾难,真的是不摸不知道,一模心欢笑啊!

走在这儿,我们还可以看到清乾隆年间留下的“古灵山”碑刻。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古灵山精品文物园,本园区背靠奇险峻美的女娲峰,面向纣王降香的文化盛典女娲宫,与古灵山佛教圣地金顶遥相

呼应。

整个园区文化与山清水秀的古灵山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天然历史博物馆。

超公和尚墓塔

年代:

金大定28年(1188年)

1984年古灵山风景区发现

该塔由塔基、塔身、塔刹(cha)三层构成,通高2.7米,皆有青石雕刻而成,塔基呈六角形,塔身原有题记,现已风化。

现在依稀可以辨认:

“第代住持,灵山寺超共和尚之塔”。

塔上部位为刻有环花的塔刹,宝珠已失。

塔身呈圆形,有牡丹花卉图案隐约可见,对研究金代宗教知识,历史文化,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资料。

超公和尚石棺

年代:

1974年古灵山景区发现

石棺由青石雕刻,上为棺,下为须弥座,座上阴线刻有莲瓣。

石棺前档中部阴线刻隔扇门,两侧为二童子画像,画像前印刻楷书:

“大辛丑六月初三日超公禅师坐化”15字,左侧棺板亦刻画像,画像前部因刻有楷书:

“大定戊申三月初六日藏师于塔基”14字

莲花盘柱基:

年代:

明代

1960年古灵山出土

灵山寺公议会更改地亩疆域四zhi碑记:

年代:

民国

1975年古灵山发现

古灵山香火繁盛,界域广阔,寺庙僧侣众多。

最兴盛时在1480多年前五代年间方圆数十平方公里都属于灵山寺的地界,僧众过千。

该碑详细记载了古灵山民国期间界域:

“北至魔天岭,南至清凉庵,南北数里之长;东至蝦蟆洞,西至老泉顶,东西约数里之阔”,它的发现,为研究古灵山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佐证。

陈庆碑刻

年代:

明代

1975年古灵山出土

陈庆字履旋,号西塘,又号视轩,永丰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十一年任卫辉知府。

陈庆碑,碑文采用行草、行楷镌刻,是陈庆在卫辉任知府时游览四周景色所作,先到云蒙山游古灵山,主要内容为描绘灵山的山水之奇。

碑文上有“苍峪山,苍峪祠”字样,即云梦山。

碑上“两两别驾“字样说明陈庆是和朋友一起出游的,至少四人,字体飘逸灵动,气象不凡,研习古人留下的”墨宝“,观今赏昔,陈庆碑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完灯碑记简介:

年代:

1975古灵山出土

功德碑最早出现于东汉,古灵山历来香火旺盛,功德碑数量及

篇三:

亿城寺导游词

亿城寺导游词

亿城寺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鄄城县孙膑旅游城观光游览(考察),我代表景区内的全体领导员工为大家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和感谢,此次行程就有我来给大家担任讲解,希望大家能在和我相处的这段时间内,留下开心,记住回忆,我叫XX,大家可以亲切的称呼我XX.

孙膑旅游城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台湾佛教界人士募资兴建,鄄城县人民政府协助建设的大型旅游景区,该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被纳入国家首批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并且被评为山东省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

孙膑旅游城是在中国古”亿城寺”遗址的基础上兴建的。

整个景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即:

孙膑纪念区、佛教文化区、园林游览区。

(五大板块:

孙膑景区中的孙膑军事文化、园林景区中的植盃文化、佛教景区中的佛家文化,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兄弟合葬墓——羊左全交墓和荆轲庙。

)景区占地999亩地,预计投资5.6亿元,现在已累计投资4个亿,孙膑旅游城北临吉山河,西南临向阳河,遂形成了”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圆融大桥:

景区城门外的那座大桥,它是旅游城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口,桥长158米,宽12米,始建于1994年,1996年竣工,总投资340多万元。

孙膑旅游城城门:

景区城门为四柱门楼牌坊式建筑,城门正中的浮雕是仿制出土甲骨文象形文字绘制而成,上方:

”孙膑旅游城”五个镏金大字是由中国国学大师、著名哲学家、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所题写,门两侧的浮雕是以传统的鄄城风俗为基调,体现当地百姓的淳朴、憨厚的民风。

圆融广场:

占地30000平方米。

它采用天坛式建筑结构,在广场中心位置耸立的建筑物,是整个景区的景点标志,其上座落的是达摩祖师和他的护法。

兵圣门:

是通往孙膑纪念区的主要出入口,是座古朴的汉代建筑,进门后看到的”屏墙”也叫(迎门墙),墙体的正面是用青石雕刻的战神,在这里体现了孙膑的战争观:

孙膑曰:

”战胜而强立”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要在战争中取胜方能立足,而这在当时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旁边有座山叫做”冷山”那里曾经是孙膑放牧的场所。

迷魂阵:

又名”九宫八卦阵”,中间的亭子又名(孙膑阁)也叫九宫亭。

相传它的创建是伏羲,而孙膑是将它沿用到军事中的第一个人。

孙膑为齐国军师,智斗庞涓时,他看中这里是”无魂山”,于是在这个地面上摆了迷魂阵,把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方抽去一方,只剩下七方,庞涓大军来到此地,结果被围困并迷糊住,所以我们整个景区也是按照孙膑的九宫八卦迷魂阵设计的。

进来的人也很容易随着过道斜曲和树木的交错,感到方向随时在变,南北中有东西,东西中有南北。

若以太阳定时间,在前不到上午10点就是日头正午,而在后看着正午实际已是下午4点。

有人编了顺口溜形容这种情况:

”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孙膑纪念馆:

孙膑纪念区的标志性建筑,由武圣门、孙膑纪念堂、孙膑墓三部分构成。

首先看到的武圣门高9米,依照古代土木结构茅草盖顶的传统样式建造,门两侧的浮雕是中国典型的吉祥物:

朱雀,朱雀代表吉祥,过去只有有声望地位的人才能居住这样的院落。

中国古代的四大吉祥物:

(前:

朱雀、后:

玄武、左:

青龙、右:

白虎)现在两边看到的八尊人物像叫做”瓮仲”,是为了庄严而建,眼前的这尊建筑古朴而厚重,是仿造陕西历史博物馆而建造,正前方是孙膑塑像,孙膑:

号嘉谋,字伯灵。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载:

”孙膑生于阿鄄之间”,据考证是齐国鄄邑人,即

今天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人,孙膑的祖先原是陈国公家的贵族,他姓妫,到公子”完”时为了逃避宫中的战乱,逐投奔到了齐国,改”妫”姓为”田”又名”田完”。

田完四世孙桓子无宇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恒,一个叫书,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齐景公赐姓孙氏,所以田书又叫孙书,孙书的儿子凭有一个儿子名:

武,字:

长清,也就是孙武,孙武因为逃避宫中的内乱,所以投奔至吴国,孙武的孙子孙操在世时,吴国被越国灭亡,他又逃奔至齐国的西南边境,也就是此地,孙膑是孙操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姓刘,他在家里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叫:

孙江、孙河。

孙膑的父亲到了冷家庄(今天的孙老家)靠以打铁为生,生下了孙膑,这就是:

齐国的孙子孙膑。

而吴国的孙子就是孙武,孙膑是孙武的第四世孙,他们是爷孙的关系。

(图片)旁边这些图记述了孙膑的一生:

他的童年是很不幸的7岁丧父,8岁丧母,是由他的养母七婆婆将其带大,孙膑自幼家境特别贫寒,6岁时靠给别人放牧维生,但是他自幼聪明伶俐,好文尚武,每日放牧回家后除帮助干完家务,还秉灯夜读祖上留下的兵书。

有时还用砖头瓦片在地上摆兵布阵,知识日渐增长。

孙膑成年后遵父亲遗愿四处求学拜师,他听说:

河南祁县云梦山有一高人,遂前往,在路上遇见庞涓,两人便结伴而行,到山上拜鬼谷子王祤为师,为了以后彼此照应,他们在山上结为兄弟,几年后庞涓自以学业已成,便匆匆下山,临下山前师傅要求给庞涓卜一卦告诉他:

”功不可贪、心不可窄,不容人者人不容”特别是鬼谷子看出他心浮气躁:

告诉他: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这为他的马陵之战而应验,此时孙膑依然在山上学艺,他为人正直、勤奋好学又智力超群,深得鬼谷子的喜爱,鬼谷子就把余简《孙子兵法》传授给了孙膑,孙膑才干倍增。

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魏惠王也想效仿秦国广收天下贤士,庞涓出师后在魏国做了将军,自感才能不如孙膑,就把孙膑诱骗到魏国,以魏惠王名义迫害孙膑写下三十六计,还设计处以膑刑(去膝盖骨),然后软禁起来。

所以孙膑的膑有受刑之意,后来,有位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以刑徒身份私下去会见,说动了使者。

使者认为他是一位奇人,就偷偷用车载他回国。

齐国将军田忌以客礼接待了他。

(田忌赛马)田忌经常与齐国的诸公子赛马,用重金赌输赢。

有一天田忌赛马又输给了齐威王。

回家后,田忌把赛马的事告诉了自己的高参孙膑。

孙膑听了田忌谈他赛马总是失利的情况后,说:

”下次赛马你让我前去观战。

”田忌非常高兴。

孙膑看后告诉田忌,说这次你尽管和他们赌,我能保证你获胜。

田忌遂与齐王和公子们约好赛马场次,赌注为千金。

临赛前,孙膑对田忌说:

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同他们的上等马赛;用您的上等马同他们的中等马赛;用您的中等马同他们的下等马赛。

三场赛后,田忌二胜一负,田忌以前赛马的办法总是一味硬拼,希望一局也不要输,结果因自己总体实力差那么一点,总是输。

孙膑则巧妙运用自己的优势,先让掉一局,然后保存实力去确保后两局的胜利,这样便保证了整体的胜利,由于田忌按孙膑的吩咐下了很大的赌注,一次就把以前输给齐威王的都赚回来了不说,还略有盈余。

此后田忌乘机把孙膑举荐给齐威王。

威王询问孙膑用兵事宜,孙膑回顾历史,从军事理论到用兵方法,回答得头头是道。

威王对他很佩服,赞叹他”言兵势不穷”,于是命他为军师。

围魏救赵:

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的变革时代,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

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这次战役孙膑采用:

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去攻打分散的敌人。

使庞涓大受损失,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

韩昭侯求救于齐。

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

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

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

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

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

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

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

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

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

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

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

”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

”拔剑自刎。

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

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

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

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马陵的”陵”字,本义是土丘,并由此演变为土堆的坟墓。

”陵”字的本义是对马陵一带古地貌的最好诠释。

孙膑在齐国的几年内使齐国越来越强大,但是到了晚年孙膑发现齐国将相不和的矛盾日益的暴露出来,便以自己身残年高为由,辞官回到故里即现在的红船镇孙老家,隐居在孙花园专心研究兵法,并广收弟子,著书立说,设馆授徒成了人们一代尊敬的兵圣孙膑,著有兵书《孙膑兵法》。

孙膑墓:

孙膑过去一直是个迷,许多专家学者研究未能确定其老家和墓址,直至1991年7月—12月研究人员先后在:

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吉山镇孙花园分别发现《孙氏族谱》、明初的建筑”孙世家祠”、”孙世家祠序”、”孙膑传影”、”孙膑墓址残碑”(现存在与文物馆),以上众多的发现引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

并与1991年7月—12月,1992年元月14、15日,在菏泽分别召开了”全国孙氏族谱及孙膑故里研讨会”“孙膑故里规划建设论证会”国内各大专家人士140与人参加,大家一致认为这些珍贵的文物是继1972年临沂出土《孙膑兵法》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新华社等各大媒体均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之后张爱萍、杨得志等百余名将军为孙膑故里题词,并建有将军碑林。

为这里留下了更有影响力的考证。

★佛教景区:

汉地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均有一定的范例。

它们大多为典型的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布局规范单一,总体规整对称。

佛寺占地333亩地,

山门:

佛教区面前有三扇门,总有一扇是中门(又名:

空门)永远是关闭的,据说只有出家的人才能走。

进门后看见的两位面目非常狰狞的护法神,仔细观察一下大家能发现其中有一个是张嘴的,有一个是闭嘴的,由于面目狰狞就是我们所说的”哼哈”二将,哼将:

鼻出白气制敌,名:

郑伦。

哈将:

口吐黄气制敌,名:

陈奇。

放生池:

穿过山门前面是放生池,佛家僧人讲究不杀生,以慈悲为怀所以他是僧人们用来放生的场所。

因为它酷似一个莲花的形状,也叫(莲花放生池)。

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

他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

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他通常是”男身女相”,因为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进入中原很多人将其信奉,可又碍与中国封建礼教的束缚,很多女子认为把观音(一尊男人像)放到闺房中是不方便的,同时认为只有女人才有大慈大悲的心肠,所以观音慢慢由男儿身变为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