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342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_精品文档.doc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

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梦的工作包括:

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

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

生命力。

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

神经症文化决定论。

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

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

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马斯洛、罗杰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

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

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C阴影)A情结B自卑D自性

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智力

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B原型)A幽默C移情D情结

9.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阿德勒B奥尔波特C罗杰斯D艾森克

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

A生活风格B保持自卑C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

11.艾森克研究发现,()特质与大脑皮质兴奋、抑制水平有关。

A内外倾B神经质C宜人性D精神质

12.首先提出“同一性”问题的人是(C艾里克森)。

A荣格B斯金纳D阿德勒

13.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B马斯洛)。

14.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B班杜拉)。

15.“火可以使黄油融化或使鸡蛋变硬”反映了人格的(D社会性)特性。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

16.“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反映了人格的(C稳定性)特性。

A整体性B独特性D社会性

1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最深层部分是(C潜意识) A意识B前意识D自我

18.弗洛姆认为人克服孤独感的积极方式是()A逃避自由B积极自由C毁灭D独裁

19.贝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自卑B建构C强化D特质

20.最早发现并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现象的人是()A奥尔波特B华生C高尔顿D斯皮尔曼

2.荣格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把人格分为()D内倾E外倾

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次要特质D个人特质E共同特质

4.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B类型C特质D习惯反应E特殊反应)A移情

5.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A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D审美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6.弗洛伊德认为,可以通过()了解无意识。

A自由联想B口误C梦D集体无意识E催眠

7.指出下列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A弗洛姆E阿德勒)B斯金纳C霍妮D艾里克森

8.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

A创造性自我B生活风格C追求优越D社会兴趣E自卑感

9.荣格研究的集体潜意识主要有(A阿尼玛B阿尼姆斯C阴影D自性E人格面具)

10.大五人格模型主要包括(A外倾性B宜人型C尽责性D神经质E开放性)

2.“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自我防御机制是(B文饰作用 )A压抑C自居作用D投射作用

3.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艾森克)

4.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C阴影)A情结B自卑D自性

6.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B原型)A幽默C移情D情结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B、性格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C、弗洛依德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B、否认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C、阿德勒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

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C、奥尔波特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D、艾森克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

D、因素分析

  19.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C、罗杰斯

  25.提出智力三元成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斯腾伯格

1.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A、人格  B、性格  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

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7.在人格研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保健养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