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233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5廉洁奉公》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三部分《文言小传记主题五:

廉洁奉公》

廉洁奉公

(一) 子罕辞玉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②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③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子罕:

人名,是春秋时代宋国的司城(掌管工程的官),又名乐喜。

②稽首: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③请死:

请求免于死难。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

“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

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人或得玉(有人)B.纳此以请死也(上交)

C.使玉人为之攻之(攻打)D.富而后使复其所(使……富裕)

解析:

选C “攻”,加工。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②子罕置诸其里

③以示玉人④玉人以为宝也

A.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

C.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

D.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不同。

解析:

选A ①②均为兼词,“之于”的合音;③④均为介词,“把”。

3.下列句子中补充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也。

B.若以(之)与我,皆丧宝也。

C.(献玉者)稽首而告曰。

D.(玉人)富而后使复其所。

解析:

选D 主语应为“子罕”。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译文:

 

参考答案:

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玉工替献玉人加工好那块玉,使其富裕后再让他返回他的家。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

子罕不肯接受。

献玉石的人说:

“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

“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

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

不如各自留有各自的宝物。

”献玉的人跪拜着对子罕说:

“小人带着玉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

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玉工替献玉人加工好那块玉,使其富裕后再让他返回他的家。

廉洁奉公

(二) 景公夜饮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玄端①立于门曰诸侯得微②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③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④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君子曰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晏子春秋》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玄端:

古礼服。

②得微:

恐怕,莫非。

③辱:

委屈(你来)。

④簠簋(fǔɡuǐ):

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

“君至!

”晏子被玄端立于门曰:

“诸侯得微有故乎?

国家得微有事乎?

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

“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对曰:

“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

“移于司马穰苴之家。

”前驱款门曰:

“君至!

”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

“诸侯得微有兵乎?

大臣得微有叛者乎?

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

“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

”穰苴对曰:

“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

“移于梁丘据之家。

”前驱款门曰:

“君至!

”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公曰:

“乐哉!

今夕吾饮也。

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

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

”君子曰:

“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晏子春秋》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前驱款门曰(敲)

B.晏子被玄端(同“披”,穿)

C.夫布荐席、陈簠簋者(布制的)

D.臣不敢与焉(参与)

解析:

选C “布”,布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夜移于晏子/立于门曰

B.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左操瑟……行歌而出

C.酒醴之味/移于梁丘据之家

D.诸侯得微有兵乎/微此二子者

解析:

选C A项,介词,到;介词,在。

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C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D项,为“得微”的固定搭配;动词,没有。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B.何以乐吾身?

C.复驾言兮焉求?

D.如太行、王屋何?

解析:

选D D项为一般疑问句;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译文:

 

参考答案:

圣贤的君主,都有良师益友,没有苟且取乐的大臣,齐景公比不上圣贤的君主,所以两种大臣都有,仅得以保住他没有亡国。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齐景公喝了酒,晚上跑到晏子家里,先驱随从敲晏子家的门说:

“国君到了!

”晏子穿着礼服站在门口说:

“诸侯难道有什么变故吗?

国家难道出事了吗?

您为什么在不该来的时候晚上屈尊到这里来了?

”齐景公说:

“美酒的滋味,音乐美妙的声音,我想跟你一块享受。

”晏子回答说:

“布置宴席、摆列餐具,有专门的人管理,我不敢这么做。

”齐景公说:

“改到司马穰苴家里。

”先驱随从敲司马穰苴家的门说:

“国君到了!

”司马穰苴穿着铠甲手持兵器站在门口说:

“诸侯难道有战事吗?

大臣难道有叛乱的吗?

您为什么在不该来的时候晚上屈尊到这里来了?

”齐景公说:

“美酒的滋味,音乐美妙的声音,我想跟你一块享受。

”司马穰苴回答说:

“布置宴席、摆列餐具,有专门的人管理,我不敢这么做。

”齐景公说:

“改去梁丘据的家里。

”先驱随从敲梁丘据的家门说:

“国君到了!

”梁丘据左手拿着瑟,右手举着竽,唱着歌出来迎接。

齐景公说:

“高兴啊!

今晚我可以喝酒了。

没有晏子、司马穰苴,拿什么治理国家?

没有梁丘据,拿什么娱乐身心?

”君子说:

“圣贤的君主,都有良师益友,没有苟且取乐的大臣,齐景公比不上圣贤的君主,所以两种大臣都有,仅得以保住他没有亡国。

廉洁奉公(三) 史鱼尸谏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①骤谏而不从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②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列谏③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史鱼:

春秋时卫国(都于濮阳西南)大夫。

也称“史鳅”,字子鱼。

②牖下:

窗下。

③列谏:

坚持不懈地进谏,用各种方法劝谏。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

史鱼骤谏而不从。

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

“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

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

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

”其子从之。

灵公吊焉,怪而问焉。

其子以其父言告公。

公愕然失容曰:

“是寡人之过也。

”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

孔子闻之曰:

“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弥子瑕不肖(不才,不贤)

B.史鱼骤谏而不从(突然)

C.史鱼病将卒(死)

D.灵公吊焉(吊唁)

解析:

选B “骤”,多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退弥子瑕而远之

B.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于是命之殡于客位

C.其子从之/忠感其君者也

D.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古之列谏之者

解析:

选C 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B项,介词,对于;介词,在。

C项,均为代词,译为“他的”。

D项,代词,代“弥子瑕”;结构助词,的。

3.与“史鱼病将卒”中的“卒”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鲁肃闻刘表卒B.卒起不意

C.不能卒业D.缮甲兵,具卒乘

解析:

选A A项与例句相同,均解释为“死”;B项,通“猝”,突然;C项,结束,完毕;D项,步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

译文:

 

参考答案:

我在卫国为官,不能使蘧伯玉受到任用,也不能使弥子瑕被罢免,这是我作为臣子不能匡正君主啊!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卫国的蘧伯玉是位贤人,而卫灵公不任用他;弥子瑕不贤,反而受到任用。

史鱼多次进谏而卫灵公不听。

史鱼得病将死,嘱咐他的儿子说:

“我在卫国为官,不能使蘧伯玉受到任用,也不能使弥子瑕被罢免,这是我作为臣子不能匡正君主啊!

我活着的时候不能匡正君主,那么我死了以后就不应得到安葬。

我死以后,你把我的尸首放在窗下,让我完成我的心愿。

”他的儿子听从了他的嘱托。

卫灵公前来吊唁,感到很奇怪,就询问怎么回事。

他的儿子把他的话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惊讶地变了脸色,说:

“这是我的过错啊!

”于是下令将史鱼的尸体停放到正堂,召见蘧伯玉而任用他,斥退弥子瑕而疏远他。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

“古代特别敢于进谏的人,到死的时候也就为止了,没有像史鱼这样死了以后还要用尸体来劝谏,忠诚感动他的君主的,这样的人能说不是正直的吗?

廉洁奉公(四) 鲁相拒鱼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①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②不得取小③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④而美拔其园葵⑤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⑥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⑦安所雠其货乎

——《史记·循吏列传》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高弟:

一作“高第”,指才优而学业品第高。

②受大者:

领取俸禄多的人,指官位高的人。

③取小:

占小便宜。

④茹:

蔬菜的总称。

⑤园葵:

菜园中的冬葵菜。

⑥家妇:

妻子。

⑦工女:

此指织妇。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

以高弟为鲁相。

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客曰:

“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

”相曰:

“以嗜鱼,故不受也。

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

吾故不受也。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

“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史记·循吏列传》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客有遗相鱼者(赠送)

B.闻君嗜鱼,遗君鱼(极为喜好)

C.疾出其家妇,燔其机(烧)

D.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同“仇”,仇恨、仇怨)

解析:

选D “雠”,售。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高弟为鲁相     ②以嗜鱼,故不受也

③今受鱼而免④食茹而美

A.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

C.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

D.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不同。

解析:

选A ①②介词,因为;③④连词,表顺承。

3.下列句子中补充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仪休)以高弟为鲁相。

B.(汝)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C.(吾)闻君嗜鱼,遗君鱼。

D.疾出其家妇,(家妇)燔其机。

解析:

选D 整句话的主语为“公仪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

译文:

 

参考答案:

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

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

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

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得占小便宜。

有位客人给国相公仪休送鱼,他不肯接受。

客人说:

“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

”公仪休回答说:

“正因为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

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

所以我绝不能接受。

”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

他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

他说:

“想要让农民和织妇到哪里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呢?

廉洁奉公(五) 孔明治家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注]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外任:

旧指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初,亮自表后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诸葛亮传》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亮自表后主(从前,当初)

B.初,亮自表后主(表达、表述)

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仰仗、依靠)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多余的钱财)

解析:

选B “表”,上表,向……表明心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悉仰于官       ②至于臣在外任

③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④劳师以袭远

A.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

C.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

D.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不同。

解析:

选C ①介词,引进对象,不译;②“至于”固定搭配,不译;③④连词,表目的,“来”。

3.与“以负陛下”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徐衍负石入海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解析:

选D D项与例句相同,均解释为“辜负”;A项,凭借;B项,背负;C项,抱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译文:

 

参考答案:

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穿衣吃饭全靠当官的俸禄,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从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说:

“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十五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自会有盈余。

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穿衣吃饭全靠当官的俸禄,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到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而辜负陛下。

”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廉洁奉公(六) 杨震拒金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杨震①少好学大将军邓骘②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③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杨震列传》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杨震(?

—124):

东汉名臣,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

②邓骘(?

—121):

东汉外戚,字昭伯,南阳新野(今新野南)人。

③茂才:

秀才。

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杨震少好学。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

“暮夜无知者。

”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杨震列传》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征召)

B.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调职)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赠送)

D.性公廉,不受私谒(请求)

解析:

选B “迁”,升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之郡,道经昌邑/以此遗之

B.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轩东故尝为厨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以此遗之

D.密愧而出/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解析:

选B A项,动词,到;代词,代“子孙后代”。

B项,均为副词,原先,从前。

C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

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

3.下列句子中补充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茂才,(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B.当(杨震)之郡,道经昌邑。

C.(王密)性公廉,不受私谒。

D.故旧长者或欲令(杨震)为(子孙)开产业。

解析:

选C 应为“杨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

 

参考答案:

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杨震小时候喜欢学习。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四次升官,官至荆州刺史、东莱郡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黄金送给杨震。

杨震说:

“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王密说:

“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

“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请求。

他的子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故交长辈中有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

“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廉洁奉公(七) 忧国忧民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孝宗②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③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⑥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宋史·杨万里传》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

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②孝宗:

宋孝宗赵昚(1127—1194),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③周必大(1126—1204):

南宋名相,字子充,自号平园老叟。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④韩侂(tuō)胄(1152—1207):

南宋人。

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为韩琦五世孙。

父娶宋高宗皇后之妹,韩侂胄以恩荫入仕。

⑤掖垣:

代称门下、中书两省。

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

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

⑥邸吏:

古代地方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万里曰:

“官可弃,记不可作。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

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

“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宋史·杨万里传》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偏指一方)

B.侂胄恚,改命他人(发怒)

C.属万里为之记(通“嘱”,托付、委托)

D.亟呼纸书曰(屡次)

解析:

选D “亟”,立刻,马上,急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杨万里为人刚而偏/落笔而逝

B.孝宗始爱其才/家人知其忧国也

C.皆其柄国之日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D.属万里为之记/杨万里为人刚而偏

解析:

选B 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

B项,均为代词,代“杨万里”。

C项,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

D项,介词,替;动词,做。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析:

选D D项为宾语前置句;例句与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译文:

 

参考答案:

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一句好话,因此他没有被起用。

【译——素材积累助写作】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

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一句好话,因此他没有被起用。

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曾经修筑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许诺让杨万里做高官。

杨万里说:

“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

”韩侂胄怨恨在心,改叫他人去写。

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

韩侂胄日益专权,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

家人知他是忧心国事,凡是官吏所言的时政之事都不告诉他。

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从外面回来了,忽然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

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人拿来纸写道:

“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

”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廉洁奉公(八) 包拯清廉

【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