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02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6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鲁教版六年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描述一个大洲、地区或者国家的一般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大方面。

2、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矿产等,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居民(人口、人种、语言、宗教)、文化、经济(农业、工业、交通、服务业)等

3、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

4、亚洲的位置:

主要位于东西的东半球、南北的北半球;主要位于中纬度,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和寒带;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亚洲与欧洲的分解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6、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七大洲中地形最复杂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从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

7、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③季风气候显著。

8、亚洲有九种气候,缺少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9、北回归线从西到东穿越的气候类型区是: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10、非洲的气候特征:

①气候单一以热带气候为主②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11、北美洲的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③西部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狭长。

12、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1%,地域文化复杂多样,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只有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

13、世界人口上亿的国家11个,亚洲六个:

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14、七大洲人口排队: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南极洲无常驻人口。

15、七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排队: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北美、大洋洲、欧洲

16、亚洲的地域文化举例:

雅库特人的木屋和狗拉雪橇——寒冷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热带干旱草原游牧生活

孟加拉国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达雅克人的高脚屋——热带雨林气候湿热

日本的木屋——地震多防震

也门的梯田和碉堡房——山坡地区,热带沙漠干旱少雨

17、如何举例描述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①面积最大4400平方千米

②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宽。

③人口最多36.8亿。

18、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高的高原最高大的山脉最高的山峰

最大的湖泊最深的湖泊最低的湖泊

最大的群岛最大的半岛

最重要的运河最重要的海峡

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人口最多最复杂多样的文化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亚洲唯一发达的国家)

1、日本是太平洋上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主要位于北温带。

2、领土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最大的岛屿:

本州。

因此渔业发达。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因此农业以小型机械为主,精耕细作。

5、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河流特征:

河流短小湍急,因此水能和森林资源丰富。

6、资源特点:

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煤铁石油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7、工业发展模式: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导向型经济。

8、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利条件:

煤铁石油重要的矿产资源贫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9、工业分布特点: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

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

10、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

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4、人口总数多,人口增长快。

对粮食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绿色革命:

60年代后,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5、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和小麦。

主要经济作物:

黄麻、棉花和茶叶等。

6、水稻、小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较少的高原山区。

7、主要矿产资源:

煤、铁、锰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

8、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部门的接近原料产地,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9、主要城市及特点:

新德里--首都;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最大的城市--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最大的港口)。

班加罗尔---计算机和航天(印度的硅谷)

第四节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国家)

1、范围:

由东欧平原和北亚地区组成,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因为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东部,是一个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2、纬度位置:

东、西两半球;处北温带和北寒带。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南临黑海和里海。

南面和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3、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势:

地势比较平坦,但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4、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为: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因此农业生产不稳定。

5、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6、亚洲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

7、俄罗斯自然资源特点:

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

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铁矿--库尔斯克;石油--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煤矿—库兹巴斯煤矿

8、主要工业区及特点:

圣彼得堡工业区(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在亚洲部分,以石油煤炭钢铁等为主。

9、工业特点: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10、主要运输方式:

铁路和管道运输。

(1)客运主要方式:

铁路和公路;

(2)货运主要方式:

铁路和管道。

新西伯利亚大铁路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11、、俄罗斯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南部气候温暖人口相对较多。

12、最大港口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摩尔曼斯克为终年不冻港,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世界的热点地区)

1、范围:

中东是西亚除去阿富汗,加上北非的埃及。

2、长期的热点原因:

(1)三洲五海地理位置的重要;

(2)丰富的石油资源;(3)匮乏的水资源;(4)宗教矛盾的复杂和文化差异。

3、一湾:

波斯湾;两洋:

大西洋,印度洋;三洲:

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五海:

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4、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等国家;

5、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约旦河,有的国家甚至成为无流国。

6、宗教纷争:

以白种人为主,主要是阿拉伯人,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它宗教。

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看作圣城。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7、波斯湾的三条石油输出线路

(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南海-台湾海峡-日本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8、中东地区的人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石油和水资源问题:

(1)可以利用石油资源优势保护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2)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有计划地开采和出口石油资源,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的。

第二节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欧洲西部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即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

欧盟的作用第一便于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第二增强了整体的经济实力,利于国际上的竞争。

2、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吃牛羊肉,原因:

温带海洋性为主的气候光照不足只适合生长多汁的牧草;以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较为平坦;机械化程度高。

3、纬度位置:

主要在北温带,少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

海陆位置: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海岸线十分曲折。

4、地形:

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低平。

地形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山地: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平原,南部山地:

阿尔卑斯山脉。

5、气候: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6、由三地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状况看出,欧洲西部从西向东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降水量越来越少,大陆性在增强、

7、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

(1)主要位于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

(2)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对西风的阻挡作用不明显。

(3)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

8、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和煤炭的分布一致。

9、繁荣的旅游业:

英国伦敦-塔桥大笨钟法国巴黎-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卢浮宫、西班牙-斗牛、雅典-巴特农神庙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干旱的环境,落后的经济)

1、范围: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纬度位置:

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热带。

海陆位置: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3、地形:

以高原为主。

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

4、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和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河流: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

埃及的母亲河,一般每年的6-10月为河水泛滥期,河水退后的河谷可以种植水稻、长绒棉。

6、尼罗河流量小的原因:

流经的是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

刚果河水量的的原因:

流经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

7、经济特点: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1)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2)干旱的自然环境;(3)过快的人口增长;(4)落后的初级产品经济;(5)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

9、本地区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控制人口过快的增长(;

(2)提高农牧业发展水平;(3)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4)加强种族团结。

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口、粮食和环境的问题。

11、本区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第四节澳大利亚(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1、纬度位置:

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主要在热带和南温带。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与亚洲隔海相望。

2、地形:

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

3、气候:

以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为主,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半环状对称分布。

4、河流:

墨累河(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流,注入印度洋。

5、世界活化石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