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章玲.docx
《第22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章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章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2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章玲
第二十二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
【考点内容】
Ⅰ.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从图22.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我国的年图22.1 中国三大自然区
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但由于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转向。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则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综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1.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很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但每个自然区内部则具有相似的地理特征。
(一)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
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
东部季风区有以下主要特点。
●海拔较低,大部分海拔在l000米以下,其中东部的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广阔的平原。
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土壤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生物的种类繁多。
●河流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等大河自西向东,由本区人海。
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除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地区。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人口只占全国的4%。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有以下主要特点。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在l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既横亘有高达3000米以上的山脉,也有海拔在250~500米的内陆盆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因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
年降水量东部在400毫米左右,西部则减少到100毫米以下。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土壤主要是在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生物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大部分地区属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山地径流主要由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湖泊较多,但多为咸水湖。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那么广泛、深刻。
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有水可供灌溉之处,形成了不少肥沃的绿洲;草原自古是牧场,但如利用不合理,往往会造成荒漠化的扩展。
(三)青藏高寒区 属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
青藏高寒区有以下主要特点。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部分地区分布有许多白雪皑皑、海拔7000米乃至8000米以上的山峰。
●由于海拔很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由区外输人的水汽不多。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除高原南部边缘谷地外,森林很少。
动物稀少,只有少数适宜高寒的种类。
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较多的冰川、湖泊。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低温、空气稀薄、地形崎岖、土层粗瘠、风大、水少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限制较大,因而人口密度也很小。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可以发展林业、农业。
二.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很大,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中热量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本区北部,气候湿润程度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成为东西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由北向南,东部季风区依次划分为四个自然地区(图22.2):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在不同的自然地区内,由于水热组合条件的不同,形成的地表景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一)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南以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3200℃等值线为界,地貌具有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在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图2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气候的影响下,地表景观以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并分布有肥沃的土壤,如黑土。
这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但受低温限制,冬小麦不能越冬,只能种春小麦,一年一熟。
(二)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南界为
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当于日平均气温≥lO℃积温4500℃等值线和最冷月0℃等温线。
地貌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
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广泛分布。
冬季虽冷,但已可种冬小麦,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但由于水分不足,作物以旱作为主。
(三)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南界邻近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地貌结构复杂,以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
气候属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肥力较低,如红壤。
因最冷月均温高于0℃,全年都可生长作物,且水分有余,以水田作物为主,可一年两熟到三熟。
(四)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范围较小,
图22.2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
多低山丘陵,属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常年青绿,季相变化不明显,并发育有淋溶强烈的土壤。
因高温湿润,全年都是生长季,作物一年三熟。
可人工栽培橡胶、可可、咖啡、椰子、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图22.3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两个自然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里程的增加而减少。
新疆西部因受到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惠泽,降水较多。
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从东往西,本区的植被大体上依次分为森林草原一典型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依据干湿程度随距海远近而出现的变化,可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划分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大致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
(一)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本地区基本上是一个海拔在l000~1200米的高原,高原面上宽广坦荡,少有绵延的山脉。
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图3)。
年平均降水量在150~450毫米,其中夏季降水占60%以上。
冬季长而寒冷,可达5~7个月,气温年较差达35~40℃。
除了黄河、西辽河等河流流经本地区注人海洋外,广大高原皆属内流区。
自然景观上以草原为主。
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很有利,草场广布,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
(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本地区的地表结构具有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的特征,由于位居大陆的腹地,形成了干旱的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最少降水量仅0.5毫米(1968年),成为全国降水最稀少的中心。
由于云量少,光照资源丰富。
以外,本区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在这样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下,本区发育的河流数量虽多,但流程短、水量也少。
本地区的自然景观以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土壤为与之相应的荒漠土壤。
但在本区的一些高大山体,自然景观也会随高度而变化。
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融水的滋润,可以发展绿洲农业。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本区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向的山脉,西北部是比较完整的高原,而地势较低的东南部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由于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进入,青藏高原有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的地域差别。
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这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由东向西的水平分异相似。
同时,由于地势的强烈隆升,使得山地自然景观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
喜马拉雅南翼山地,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7个自然带。
本区的人类的活动也打上了垂直分异的烙印。
以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为例,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人们发展耕作业;在高山带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灌丛、草甸,人们放牧牦牛、绵羊等。
三.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图22.4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图22.4)。
东部地带(由于统计资料欠缺,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面积占全国的16%,人口约占全国41.1%。
中部地带面积占全国27%,人口占全国35.7%。
西部地带面积占全国57%,人口占全国23.2%。
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1999年)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口总量(万人)
人均GDP(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
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
东部
51564
51107
10089
0.73
39.8
中部
23974
44341
5406
0.70
29.8
西部
12133
28771
4217
0.92
25.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来代表,它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999年,东部国内生产总值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相当于中部的1.9倍、西部的2.4倍。
1980年以来东中西三个地带GDP的变化(亿元)
地带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平均增长速度(%)
东部
2296
4553
9239
33615
51564
19.69
中部
1369
2675
5129
15868
23974
17.8
西部
722
1375
2810
8140
12133
17.5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8
58.3
58.8
+6.5
中部
31.2
31.1
29.8
27.6
27.4
-3.8
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
●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大于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
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中、西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原因结合我国的自然差异可以看出,东部地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比较有利于开发利用。
而中西部地带多属干旱区或高寒区,海拔较高,对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而中部地带和西部则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
(二)社会和经济原因19世纪40年代以后,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近代工业才一度出现向西推移的趋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江三角洲、辽宁、天津、青岛、广州等沿海地区和中部的武汉、太原等地。
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就存在着地域差异。
此外,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也不同,东部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分产业计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亿元)
地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一∶二∶三
东部
6802.77
24842
19919.45
13∶48∶39
中部
5064.5
10829.29
8080.57
21∶45∶34
西部
2755.01
5085.74
4291.8
23∶42∶35
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而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三个地带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及占全国的份额(1999年)
地带
出口额(亿美元)
直接利用外资(亿美元)
全国
1949.3
100%
399.4
100%
东部
1773.4
91%
350.5
88%
中部
116.8
6%
37.5
9%
西部
59.1
3%
11.4
3%
我国从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这次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起步,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带。
直至l992年进一步开放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沿边省区的省会(省府)城市后,我国才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图5)。
这使得东部地带得以依据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图22.5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四.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东部地带
东部地带位于我国的沿海,是我国三大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
东部地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集中了我国几大最具实力的工业区,包括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其经济影响可以波及全国。
●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农业基地,以及我国的海洋水产产区都分布在这里。
●交通便利,集中了中国目前大多数的高速公路,铁路运输四通八达,拥有我国全部的32000千米海岸线和部分边界线,与国内和海外均有着直接而广泛的联系。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占全国很高的份额(图6)。
图22.6 1999年三个地带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
●拥有全国约45%的高等院校,以及6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
地带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个)
高等学校数(所)
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人)
东部
2364
350
907437
中部
1936
266
378919
西部
1122
165
258654
(表中数据为1994年资料)
●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
在全国16%的土地面积上,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在有些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也较严重。
这就需要东部地带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使其对内成为为全国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对外进一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地,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料不足、北方缺水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如汽车、通信设备、生物制药、计算机等,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西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图7)。
这里有天然林场和天然牧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哈尔滨、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太原、包头、大同、郑州、洛阳、长沙、株洲等城市均为我国的工业中心。
此外,中西部在沿边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但是,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落后,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而且生态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阻碍了中西部地带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西部地带今后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
金属、矿产、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使这里进一步成为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图22.7 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资源,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推进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
●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沿边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
促进中部地带粮食、经济作物、林业和淡水渔业的稳定增长,使其成为商品粮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在西北水源条件较好的地点发展绿洲农业;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西部大开发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还很大,尤其是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
在今后的发展中,就是加强地区之间的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
例如,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由东部转到中西部,在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宜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业。
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努力改善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参与西部的开发。
一个地区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安排开发整治的重点。
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例如,修建运输通道,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此外,还要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
当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提高,与东部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趋势也会得到缓解。
Ⅱ.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一.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是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拟定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
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它们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应该做到协调一致的,必须把开发、利用国土和治理、保护国土统一起来,把为当代人谋福利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统一起来。
国土整治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协调人与其依存的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土考察,主要是通过勘测调查、综合考察和专题考察,摸清国土的状况、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为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治理、保护国土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开发,就资源而言,主要是指对尚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如荒地、水域、矿藏等采取垦殖、开采、工程建设等手段,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人类造福。
对社会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是通过调查研究、合理安排等措施来进行。
国土利用,是对已经开发出来的各种资源,根据其自然属性和国家的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如加工、制造等),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力求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国土的利用是与国土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开发是为了利用,要利用必须先开发。
国土治理,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相当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例如破坏天然植被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河流淤塞等问题,因污水排放不当而造成江河湖海污染问题,等等。
因此,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手段,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治理。
国土保护,主要是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人们或者由于认识的限制,或者由于缺乏通盘规划,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自然资源、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的破坏。
总之,国土整治与开发,就是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人类已经取得的科技成就和生产力,对国土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合理地利用、有效地治理和妥善地保护。
国土整治与开发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协调人与其依存的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土整治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进行国土整治工作的难度更大些。
首先,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例如,我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山区和平原、农区与非农区,在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民族构成、生产基础等方面均不相同。
在规划国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时,不能忽略这种客观存在。
第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之间严重失调,导致了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在国土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人地关系十分紧张的局面。
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说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的国土整治工作,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
因此,我们在国土整治中,要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在全国范围内,我们进行了一些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作。
●大江大河的治理。
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防洪是整治大江大河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中上游兴修水库、中下游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等诸多措施在内的防洪体系,这个体系保护着5亿人口、3000多万公顷耕地和占全国2/3的工农业产值。
●跨流域调水工程。
我国河川径流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不佳。
进行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间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
南水北调工程、北水南调工程(东北地区引嫩江、松花江水到辽宁等)、引黄工程等。
●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
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了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
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总面积40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42%。
此外,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等工程也正在建设之中。
●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国土,海岸线绵长,海岛众多,海洋资源丰富,对海洋的综合开发已经列入了国土整治的总体任务之中,并正在逐步付诸行动。
区域发展
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就全国而言,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之间的已有基础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
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战略,9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