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336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ocx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的产出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区别和联系及其意义:

1.没有认识到的需要,即机体出现了健康问题,但个体没有认识感觉到,因而也就不会利用卫生服务;2.认识到的需要,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要;3.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购买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量,从而卫生服务需要就转化为需求;4.没有需要的需求,前两种情况够成了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潜在需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卫生服务利用障碍的大小,应采取措施开发潜在需求,是之转化为需求。

意义:

1.卫生服务需求可以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这是在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对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选择。

2.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也是卫生政策和计划的出发点3.根据需求制定的政策和计划,有利于资源和病人时间的浪费。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1.消费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

卫生服务需求线的特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量于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

从两方面解释:

价低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价低会使同一个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增加,而减少对其他可替代商品的购买。

包含两个效应:

收人效应——对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降低等于收入增加,可以增加购买量;替代效应——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其消费以替代其他商品消费。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1一般的经济学因素:

1.卫生服务价格2需求者收入3货币储蓄4相关物品(服务)的价格,一般来说某物品(服务)的需求量与气替代品价格成正向变动,与补品的价格成反向变动5消费偏好—消费者对卫生服务存在着质量偏好6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2健康状况3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4医疗保险制度5时间6卫生服务的供给状况7卫生服务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需求价格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价格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影响总收益

不同商品的收入弹性:

奢侈品——收入弹性大于1;(降价策略)必需品——收入弹性小于1(涨价策略);(正常品)劣等品——收入弹性小于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量增长幅度与总效用变动幅度是不同步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即每曾一个单位的消费其相应增加总效用比前一个消费单位储量所引起的总效用增量

要小,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特点:

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欲望的强弱成同向变化;

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向变化;3边际效用大小与特定时间有关,是有时间性的;4边际效用为正直。

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1卫生服务供给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卫生服务供给具有极高的专业技术性3垄断性和供方主导:

信息不对称—供方主导布局定点医疗—垄断行为4即时性:

提供与消费,使用服务的同时性5外部性:

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6卫生服务供给具有一定的福利性

公共产品的特点:

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抗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

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1卫生服务因素2卫生服务成本3卫生服务需求水平4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目标5卫生服务技术水平6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视程度7现有医务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和现有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的数量,质量,科技含量8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布局状况9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

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概念和关系:

总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量的总和;平均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量;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或减少1单位某可变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增加量或减少量。

价格机制的作用:

1调节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2促进医疗服务单位改进技术额改善经营管理3引导并调节医疗服务消费的方向与方向与结构4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合理分配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制定的原则:

1分级定价原则: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应该体现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实行按质定价,优质定价,分级定价,拉开质量差价2比价合理原则—医疗卫生服务的价格与其他商品和服务比价要合理3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医疗卫生服务是高科技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非常复杂的高科技术性劳动,并且充满着风险4因地制宜原则

分级定价原则的作用:

1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2可以合理引导病人流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根据疾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医院,为大医院解决人满为患的状况3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消费4促进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不同层次的的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5可以合理的配置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医疗卫生服务定价方法:

1以医疗卫生服务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优点,计算方便。

弊端,因为是维护卫生服务供方利益,忽视了医疗卫生需求方的要求和利益)公式: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医疗卫生服务单位成本×(1+加成率)2以市场为中心的定价方法:

a随行就市定价法b竞争投标定价法c差别定价法d市场竞争定价法

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构成:

C+V+M构成(c=生产资料耗费价值,v=工人工资,m=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医疗卫生服务的价格的组成:

劳务价格,固定资产折旧,医用材料价格,药品价格

资源配资手段市场构成:

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组成

市场机制包括:

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医疗卫生服务供方具有:

诱导需求,创造需求,决定需求

卫生服务市场的分类:

1按卫生产业职能分:

卫生防疫服务市场,预防保健服务市场,医疗康复服务市场,医教科研服务市场2按地域划分:

农村卫生服务市场,城市卫生服务市场3按消费层次划分:

基本型卫生服务市场,特殊型卫生服务市场—(a经济比较富裕的人员b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专家和党政高级干部c特殊病种的患者)

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1市场准入2供求关系3产品特性4市场的垄断性5价格形成及变化6不确定性7外部性

卫生服务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原因:

1卫生服务市场中垄断的存在2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服务消费者之间不断的信息不对称3卫生服务价格形成的非市场化现象4卫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5外部经济的存在

政府对卫生服务市场的宏观调控表现的方面:

1制定卫生事业长期的发展战略,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方针,基本原则和方向2推动卫生体制的改革3培育卫生服务市场4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推进卫生法制建设5加强卫生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6宏观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

政府失职和失灵的原因:

1政府的官僚化2政府决策失误3政府执行失误4政府直接从事微观经济活动5寻租行为存在

 

1.简述卫生筹资的渠道。

答:

卫生资金的来源,直接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和年龄结构的变化;疾病模式的转变,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方面的变革都会导致卫生筹资政策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筹资形式逐渐成为增加卫生资金投入的重要手段。

我国卫生筹资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是卫生总费用的主要来源,而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投入目的是为了干预和控制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由于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实现卫生总费用的筹集和合理配置,以满足社会所要求的公平和效率。

<二>社会筹资:

1:

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单位以及合资、合营企业等经济单位的卫生投入。

2.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负担的职工公费医疗经费超支部分,职工家属的统筹医疗基金以及非卫生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门诊部的维持费。

3.乡镇卫生投入,包括乡统筹基金和村集体提留基金中用于卫生服务的支出。

<三>。

个人付费是指城乡居民直接向提供卫生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支付的医疗费,它来自于居民可支配的生活消费基金。

<四>健康保险:

保险机构以某种方式和途径,向企业或消费个人筹集资金以解决投保人或者其赡养者的医疗保健费的一种形式。

3.我国为什么要有效控制为省内总费用的上涨?

答: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宏观决策是各行业都必须服从的战略部署,对国民经济形成压力的卫生总费用消耗不能为社会发展所接受。

(2)中国日前社会的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尚未建立起覆盖全体社会公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居民的医疗支付能力十分有限,控制医疗费用的上升已成为老百姓的呼声。

(3)健康卫生消费具有一定的刚性,不及早控制费用上升,到卫生总费用达到一定水平后难以控制。

(4)国内卫生资源中的利用存在供方效率不高及某些资源浪费的现象,适宜的卫生总费用控制措施和政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

4.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

(1)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过小。

(2)医疗经费筹措不合理。

(3)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

(4)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不统一。

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答:

(1)目标:

《决定》指出:

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于覆盖农村居民,而传统的合作医疗覆盖的对象是农民。

农村居民不仅仅是农民,还包括其他居民者,这对加快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妥善解决城镇职工与农村农民之间的中间人群的医疗保障。

(2)筹资机制:

《决定》指出:

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3)保障机制:

农村合作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

(4)管理机制:

在管理机制上明确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

(5)运作机制: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明确了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商业医疗保险三者的关系,《决定》指出:

医疗救助形式可以对救助对象患大病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助,也可以是资助其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保险。

经济发达的农村农民可以鼓励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这为构建农村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

6.简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答:

(1)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相适应。

(2)效率与公平兼顾。

(3)重点倾斜兼顾全局。

(4)坚持按投入产出原则配置资源。

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

答:

(1)计划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卫生资源是各级政府根据人民的卫生需求,通过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的方式来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发展规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

(2)市场配置方式:

市场配置卫生资源是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卫生市场的价格信号、卫生服务与需求之间关系的变化参与卫生竞争的形式,促使卫生资源在不同层次卫生机构和不同类型卫生服务之间的分配。

(3)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市场配置卫生资源与计划配置卫生资源各有优劣,单独利用其中一种方式配置卫生资源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把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发挥各自的长处,避免其不足。

8.哪些指标反映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答:

每个医生日门诊量,每个医生日负担床日,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门诊次均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平均处方费用。

9.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

(1)投入产出分析法:

是进行卫生资源配置综合平衡和综合评价的一种重要数量分析。

(2)需要、资源和利用之间平衡:

这是计划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10.卫生机构成本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答:

卫生机构实行成本核算,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益;(3)为检查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4)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5)是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6)为评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信息资源。

11.医疗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答:

(1)项目法:

是以项目医疗为对象,归集费用与分配费用核算成本的方法;

(2)综合法:

是以门诊部、住院部为核算单位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成本的方法;(3)病种法:

是以病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出每一病种成本的方法。

12.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哪些?

答:

(1)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深化医院改革,降低成本开支;

(2)加强资金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3)发挥设备潜力,节约物资消耗;(4)加强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13.什么是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无论是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患者以及家属都会面临经济上的花费或支出,从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消耗。

它包括卫生人员或卫生机构为了防止疾病提供保健服务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以及患者或服务对象为了接受医疗、保健服务而小号的经济资源。

具体说来,包括卫生机构提供卫生服务的费用;病人在接受卫生服务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如果病人死亡,还包括尸体处理费、丧葬费以及其他费用。

理论上讲,因病引起的精神损失也计入疾病的负担,

14.什么是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因疾病引起劳动力有效工作时间减少或工作能力降低给社会经济或社会生产造成的产出损失,或由于发病、失能等缺勤造成的生产力损失,收入减少和因早亡造成未来收入减少的现值。

狭义上是生产力损失,广义上包括生产力损失、收入损失、家务劳动损失、雇佣费用、培训费用、保险费用、管理费用等。

15.健康投资具有哪些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

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功能;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劳动者健康的体质会提高个体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