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272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docx

管理部门作业指导书

管理部门

BZH-A-01-201*角色分配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1目的

合理分配人员,保证员工发挥最佳效能,确保生产安全。

2范围 

xxxxxx公司各部门

3人员职责

3.1人力资源科负责全公司员工的合理配置。

3.2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员工的合理调整。

4作业要求

4.1分配原则

4.1.1工作经验较丰富的应优先分配至相关岗位;

4.1.2应依据个人兴趣优先分配;

4.1.3应考虑员工的个性,根据员工优势分配合适的岗位。

4.1.4应考虑起年龄是否适合本岗位。

4.1.5应做到能级对应,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4.1.6应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

4.2分配要求

4.2.1合理调整生产一线,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把不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年老体弱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壮的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岗位上去,使生产一线的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精兵强将的态势,以保证生产一线人员能有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4.2.2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参照生产一线的人员数量和工作量,按比例配置辅助人员,使之既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又不浪费劳动力。

4.2.3对管理岗位的人员配置,应杜绝因人设岗现象的发生。

对可兼职作业的岗位要予以合并。

4.2.4在配备各个岗位的生产(工作)人员时,应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4.2.5特殊工种的配备应满足特殊工种的需求,取得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相关作业。

4.2.6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的岗位应安排技术能力较强的工人。

4.2.7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应由熟悉任务风险和易于协商的员工担任指挥。

4.2.8具备操作技术技能、工艺流程、应急处理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员工,应从事关键性工作。

4.2.9在关键作业分配时,状态不良的员工不得给予安排。

4.3分配程序

4.3.1指定角色分配计划,使人员数量、层次和结构符合工作任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要求。

4.3.2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方面进行考核、配置和聘用合适的人员,通过考核、竞争上岗等形式进行调整。

4.3.3确定人选,进行上岗前培训,获得该岗位应具备的技能和经验。

4.3.4将所定人选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

4.3.5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

5保障措施

5.1单位应为人力资源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5.2人力资源科应选聘合适的员工。

BZH-A-02-20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1目的

充分识别危害,合理评价风险,判定不可承受风险并制定控制计划,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2适用范围

xxxxxx公司安全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内的各项活动。

3人员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和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审批。

3.2安全环保科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的具体协调、监督检查,负责不可承受风险及其控制计划的确定,并将计划落实情况安委会、管理者代表汇报。

3.3各部门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配合安全环保科对不可承受风险进行确认,提出控制计划的建议,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3.4各部门负责本单位所属范围内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以书面形式报送安全环保科。

4作业要求

4.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

4.2作业活动划分

4.2.1作业活动划分程度的把握

a.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b.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性质上相对独立。

4.2.2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4.3收集相关信息,作业活动信息包括:

a.任务:

实施的地点,持续时间,人员,实施频率等;

b.设备:

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使用说明;

c.物资:

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汽、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等有关资料;

d.现场控制方法:

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员工的能力及已接受的相关培训,现场安全控制设施;

e.手工操作:

可能要手工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要用手移动物料的距离和高度;

f.数据:

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

g.事故:

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

h.现场工作环境(条件):

空间、高度、温度、湿度、安全防护设施等情况。

4.4危害辨识

4.4.1危害分类:

以GB5044-85标准和GB12331-90标准进行分类。

4.4.2危害辨识的范围

危害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危害辨识要充分考虑4种不安全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动,作业环境的缺陷,安全卫生管理的缺陷。

4.4.3危害识别方法

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a.对每个作业步骤,识别出与此步骤有关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动,然后将各步骤中的危害汇总:

b.将整个作业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识别出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作业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

4.4.4危害辨识的充分性

a.危害辨识充分性的保证:

危害辨识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对每个作业活动,覆盖所有的作业内容。

b.危害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识别出的危害覆盖企业近三年内所有事故的原因,覆盖本公司所有违反法律法规、标准的现象。

4.5风险评价

对识别出的每项危害,都应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的方法采用直接判断法及LEC评价法。

4.6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

确定的方法采用“三方把关”法。

①事故把关。

②法规把关。

③评价结果把关。

即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判定为不可承受风险:

a.以前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或轻伤、非重大财产损失三次及以上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无论风险级别为几级,一律为不可承受的风险。

对于曾发生过上述事故,但条件已发生变化,不会再有此类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不必列入。

b.对于违反国家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强制性规定的,列为不可承受风险。

对于其他违规,如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全一类,凡是后果较为严重的,列为不可承受风险。

c.评价结果为二级以上的风险为不可承受风险。

4.7制定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

4.7.1控制计划的选择

对风险控制主要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的组合:

①A——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例:

技术改造、上硬件设施)

②B——制定风险控制制度(或措施);(例:

制定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

③C——培训与教育;

④D——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

⑤E——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⑥F——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监护)

⑦G——保持现有措施。

4.7.2对于采用“目标管理方案”方式控制的不可承受风险,在制定管理方案时,按如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

a.优先考虑消除危害;

b.其次考虑降低风险;

c.再次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置。

4.8可承受风险的控制

4.8.1被评价为一、二级的可承受风险,凡需上硬件设施需要整改才能控制的风险,有关单位要在符合成本有效性原则情况下,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但投资过大的需缓行,而维持现有措施;凡需采用“运行控制”方式的,要在制度文件或作业文件中有所体现。

4.8.2被评价为三、四、五级的风险.除可忽略的风险外,按上款处理。

4.9作业要求

4.9.1系统建立阶段

a.成立公司危害识别评价领导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会人员等组成。

各部门由单位领导负责组织,成立识别评价工作组,并以作业单位管理人员、班组安全员、有关技术人员、操作骨干和员工代表等人员为主组成。

b.由公司危害识别评价领导小组负责作业活动划分,并将作业活动划分表发给各单位。

各单位将本单位的作业活动划分表发到班组级。

c.班组辨识,作业单位、安全环保科、公司领导既辨识又评价。

下级的辨识、评价结果报给上级,上级评审下级的结果,进行合并、补充、纠正和调整。

职能科室业务活动(如采购、检测等)的识别、评价结果直接报给公司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d.班组辨识的结果填写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上,作业单位、安全环保科、公司领导辨识、评价的结果填写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上。

e.安全环保科填写《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汇总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f.依据审批后的的《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汇总表》,公司辨识评价领导小组会同有关单位(作业单位、科室),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及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形成《目标、管理方案一览表》及《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

g.各有关单位制定的整改计划报安全环保科备案。

4.9.2系统建立之后

系统建立之后.由安全环保科履行公司识别评价领导小组的职能,但要会同有关科室共同工作。

4.10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

4.10.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每年一次,有重要变化随时进行。

此项工作由安全环保科组织进行。

4.10.2危害辨识的更新着眼于作业活动、作业内容的变化。

4.10.3风险评价的更新着眼于:

a.对新危害的评价;

b.法规、标准等的变化引起对风险等级的修改;

c.对原确定的不可承受风险进行再评价。

d.不可承受风险受控(降为可承受风险)后对新的不可承受风险及其控制计划的调整。

4.10.4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之后,安全环保科每年发布新的《不可承受风险既控制计划清单》、《目标-管理方案一览表》、《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

如果新的《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导致文件的修改,则需同时发布文件的修改页。

4.11公司识别评价领导小组和各部门辨识评价工作组的成员,安全环保科和相关职能科室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人员,均需在工作前接受培训并合格。

4.12安全环保科及各部门应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中的所有有关记录,并按《安全记录控制制度》的有关要求管理。

5保障措施

3.1公司总经理应为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3.2工作中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6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危害辨识调查表》

《工艺流程危害辨识调查表》

《作业过程危害辨识调查表》

《工艺流程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

《设备设施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

《作业过程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

《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一览表》

《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

附录1:

LEC评价法

 

附录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风险评价三要素:

风险值=后果×暴露×可能性

D=L×E×C

(1)L——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一旦危害事件发生,事件的完整事故顺序随着时间并导致事故和后果。

分数从最可能发生完整事故顺序的10分,到“百万分之一”或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0.1。

见下表。

5.1事故序列,包括后果

5.2分值

5.3如果危险事件发生的话,它是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吗

5.410

5.5是十分可能的吗,并不是罕见,甚至是50/50的机会

5.66

5.7可能

5.83

5.9很少的可能性,据说曾经发生

5.101

5.11相当少但是确有可能,经过多年都没有发生过

5.120.5

5.13实践中不可能,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尽管暴露了许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

5.140.1

(2)E——对基本原因的暴露;

定义为危害事件出现的频率,危险事件是第一个可能引发事故序列的意外事件。

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从连续的10分通过不断的降低到特别的少0.5分。

见下表。

5.15危害事件发生(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5.16等级

5.17持续(连续暴露;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或累计超过8小时)

5.1810

5.19经常(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时间每天达到8小时或累计达到8小时)

5.206

5.21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几次)

5.223

5.23偶尔(从每月一次至每年几次)

5.242

5.25很少(每年一次,据说它曾经发生过)

5.261

5.27特别的少(据了解没有发生过,不过考虑其极小的可能性)

5.280.5

(3)C——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

后果定义为由于危害造成的事故的最大可能的结果,其包括受伤和财产损坏。

事故的最可能后果被分配了数字化的分值,从100分的灾难、各种程度严重性到1分的小割伤或擦伤。

见下表。

后果的严重程度

等级

大灾难:

许多人死亡(10人以上),大范围破坏;重大破坏(R1,000,000以上)

100

灾难,重大伤亡(死亡2-9人):

损失R500,000到R1,000,000

50

非常严重,伤亡(死亡1人):

损失R100,000到R500,000

25

特别严重的伤害(切断,残废);损失R10,000到R100,000

15

丧失工作能力的伤害,损失R10,000以下

5

小的割伤,擦伤,撞伤,小的损失R1,000-00以下

1

(4)风险等级判定:

五级超过400非常高的风险,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考虑放弃、停止

四级200至400高风险,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纠正

三级70至200中风险,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纠正

二级20至70可能的风险,一般危险,需要关注

一级20以下  可接受的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容忍

 

BZH-A-03-201*小组会议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1目的

规范小组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增强会议执行效果。

2范围

xxxxxx公司所有部门各种小组会议

3人员职责

4作业要求

4.1小组会议类型:

4.1.1工段、班组临时召开的小组会,由工段长、班组长担任小组组长,组织人员参会。

4.1.2需要执行关键任务时,召开的会议属于小组会议,由关键任务总执行领导担任小组组长。

4.1.3班前会属于小组会议。

4.1.4非作业类的小组会议,主要是领导小组或其他小组组成的需要解决管理问题的小组会议。

4.2小组会议注意事项

4.2.1目标明确。

4.2.2一切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既要充分发挥会议作用,又要尽量节约会议时间。

4.2.3准备充分。

4.2.4在开会前,根据各人的职责和工作情况,准备好哪些需要上会,哪些不需要上会。

哪些需要汇报,哪些需要请示,做到心中有数。

4.2.5分工明确。

4.2.6会上应分配好各项任务,每个人由自己明确的责任。

4.2.7汇报、布置要简明扼要,不要长篇大论,能说明问题和说清意图就行。

4.2.8记录要详细。

4.2.9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小组会议是掌握考核依据的重要渠道,记录要把握要点,准确清楚。

4.3小组会议程序

4.3.1小组会议主持人在开会前应明确会议主要任务,包括会议讨论和审议的事项,并形成书面材料,递交会议组长审核。

4.3.2小组会议的议题由组长确定,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副组长负责。

4.3.3小组会议副组长应指派专人通知会议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会议应提前30分钟通知。

4.3.4小组会议审议的事项,应先由小组组长协调,由小组副组长整理出建设性意见,再提交会议审议。

4.3.5会议需要形成纪要的,由小组主要人员起草,副组长审核后由组长签发。

4.3.6与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上述会议纪律。

4.3.7当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出现分歧时,应服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4.4小组会议主要内容

4.4.1班前会

a.提示员工劳保穿戴整齐;

b.作为一项考勤,保证所有人员到岗;

c.提示员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d.对员工做简单的培训;

4.4.2关键任务执行会

(1)由组长布置关键任务具体工作;

(2)确定关键任务执行人员;

(3)介绍执行关键任务所要注意的问题,明确监护人员

(4)讨论所需要的装备及物资;

(5)做简单培训。

4.4.3非作业类小组会议

(1)指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5保障措施

5.1各部门应为本单位的小组会议提供充足的资源。

5.2小组会议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

6相关记录

《会议记录》

 

BZH-A-04-201*与员工沟通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1目的

规范沟通程序,促使信息及时传递,使员工工作情绪良好,保证工作安全。

2范围

xxxxxx公司

3人员职责

3.1公司领导负责各部门主管领导间的沟通。

3.2各部门领导负责与本单位员工的沟通。

4作业要求

4.1建立员工沟通渠道

4.1.1新员工导向,在员工上岗前积极沟通,减少新员工刚进入企业的不安感和忧虑。

4.1.2员工反馈。

定期的员工态度调查和反馈,预测可能导致绩效问题的员工不满感。

如果要征求员工的反馈,那么员工需要知道反馈意见如何被采纳。

他们需要明白整个过程,知道他们的反馈意见是否在企业决策中扮演重要作用。

4.1.3通过月会、周例会、调度会、座谈会、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快速地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使大家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步调一致,方向目标明确,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使目标完成得到保障。

4.1.4全体员工展开“合理化建议”活动,设立合理化建议箱和合理化建议奖。

无论是技术改造、成本控制、行政管理等各领域,全面展开。

4.1.5建立内部刊物(安全简报),每月一期,发致各个层面,把公司生产经营动态进行有效汇总,统一全体员工思想。

各作业单位定期办黑板报、报纸专栏,丰富职业精神生活,同时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

4.1.6把每周五定为公司“沟通日”。

公司总经理门是敞开着的,欢迎各级层员工进来沟通谈话。

无论是意见,还是建议一并笑纳,快速做出改进,了解各级层员工的需求动态,尽可能满足他们,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员工满意度。

4.1.7每月集中给该月生日的员工过“生日餐会”,给每位生日员工发生日蛋糕。

4.1.8定期举办的联欢会、运动会、表彰会、优秀员工干部旅游活动等。

4.1.9一对一谈话。

4.2沟通对象

各部门及员工,当出现绩效表现不良时,应加强沟通。

4.3沟通内容

(1)情感沟通

(2)工作信息沟通

(3)责任、权利、利益沟通

(4)制度沟通

(5)企业文化沟通

4.4沟通要点

(1)领导应以身作则;

(2)建立良好沟通机制;

(3)沟通前应积极进行意见调查:

各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使用书面以及互联网向员工征询对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意见。

根据受调查者的情况确定使用哪一种方法。

4.5沟通程序

4.5.1沟通应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沟通前首先应对沟通的内容有正确、清晰的理解,制定符合实际的信息沟通计划;应该认清沟通对象的意义。

重要的沟通事先征求他人的意见,每次沟通解决什么问题,到达什么目的,沟通者与被沟通者应清楚。

所以沟通之前应对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依据的资料,决策的理由和对组织成员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4.5.2沟通应有诚意,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与被沟通者建立感情

让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员工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4.5.3让员工对沟通行为及时做出反馈。

当为员工布置一项任务后,应反问其是否理解任务,查看沟通是否有效。

4.5.4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

4.5.5积极倾听员工的发言

4.5.6注意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4.5.7注意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行为。

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出现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回复平静。

4.5.8减少沟通的层级

4.6沟通反馈

4.6.1与员工沟通后,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事后应积极解决,并及时给予答复,做到沟通得到反馈的目的。

4.6.2沟通后及时收集信息,组织研究,给予反馈。

5保障措施

5.1领导层应为沟通提供良好的渠道,并提够沟通所需要的资源。

5.2应为沟通效果良好的,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部门及个人给予奖励。

BZH-A-05-201*员工培训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1目的

规范并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职责、培训内容、方法和步骤等;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技术水平和防护能力,减少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

xxxxxx公司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3人员职责

3.1人力资源科:

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组织与实施,完成分公司委托、交办的培训任务;指导协助并监督考核各职能科室和作业单位开展培训工作;做好员工培训资料及员工教育培训档案的建立健全;组织员工安全意识调查;汇总培训需求;负责组织全公司的培训评审活动。

3.2安全环保科:

3.2.1负责安排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环保知识及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知识培训。

负责组织制定评审并不断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3各职能科室:

制订所分管专业的年度培训计划,并于每年初报公司人力资源科纳入全公司培训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培训活动,并指导和考核作业单位开展有关本专业管理内容的培训活动。

3.4全公司各单位:

制订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并报公司人力资源科备案,通过开展技术业务学习及其它形式的培训活动,严格落实培训计划;负责获取本单位员工培训需求。

4作业要求

4.1安全环保科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具体内容参照《xxxxxx公司安全教育制度》。

4.2安全意识

4.2.1各作业单位、科室在每年的12月份制定本部门的《员工意识提升计划》,报人力资源科,人力资源科负责统计汇总。

4.2.2各作业单位、科室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辨识员工的安全意识,主要是对以下项目的了解情况:

1 安全生产方针;

2 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与安全操作规程;

3 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程序;

4 工作场所特定的安全程序;

5 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程序;

6 作业场所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7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8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要求;

9 违章指挥和不安全的作业行为;

10 其他要求。

安全意识提升途径

1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并对其最初3个月的安全意识进行跟踪;

2 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检查程序和安全操作程序的训练;

3 推行危险预知活动;

4 根据工艺流程的变化情况,要求班组开展对作业现场的特定安全要求的讨论;

5 对脱离工作岗位超过规定时间的返岗员工,进行工作现场特定要求的培训;

6 结合安全周(月)活动,做好员工的日常安全培训工作;

7 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文艺表演、安全板报比赛、事故展览与回顾等活动;

8 对安全业绩好的员工进行认可与奖励;

9 开展社区安全宣传等。

4.3培训的实施

4.3.1各部门应在12月份识别本单位的培训需求,制定本单位的培训计划,填写《培训计划表》,报安全环保科汇总,人力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