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189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docx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培训资料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

饮食篇

1)低盐饮食:

饮食原则:

少食钠盐,少食油脂,坚持“多果蔬、少肉”的原则;完全素食者应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配餐原则:

1、禁用一切用盐腌制的食物,如咸肉、香肠、咸蛋、皮蛋、酱菜等。

2、每日食盐含量不超过2g(或酱油10ml)。

可选用:

猪肉、牛肉、鸡、虾、豆芽、蚕豆、茄子、番茄、土豆、芋头、藕、竹笋、茭白、花菜、黄瓜、丝瓜、苹果、梨、桃、葡萄、柿子、菠萝、橘子等。

2)低脂饮食:

少油,禁用肥肉、奶油、蛋黄、动物脑、煎炸食物,选用脱脂奶,脂肪总量<50g/d。

肝胆胰疾患患者<40g/d,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量。

3)鼻饲流质饮食:

易吞咽和消化,食物呈液体样,如牛奶、豆浆、米汤、菜汁、果汁等;注意甜咸相间;因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故只能短期使用。

日6-7餐,每餐液体量为200-250ml。

4)糖尿病饮食:

饮食原则:

限量,少油,忌糖,低盐以控制血糖。

(1)定时,定量进食,宜少食多餐,每日4-5餐为准。

(2)按计划食用含淀粉高的食物,如米饭,面食,干豆(红豆、蚕豆等),主食每天一般不超过250g为宜。

(3)每日食用500g以上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4)尽量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如黄瓜、猕猴桃等,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

(5)避免吃糖、糖醋、油炸的食物,如蜂蜜、汽水、可乐、糖果、蜜饯、糕点等甜食。

(6)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心)、蟹黄、蛋黄、虾卵、鱼子等。

5)高血压饮食:

(1)少盐(全天每人用盐少于6g)、少油(全天每人用油少于25g)、少糖。

(2)炒菜时应少放盐,平时少吃咸菜。

(3)炒菜时应少放油,不吃肥肉、荤油、油炸食品。

(4)少吃糖果、甜点、含糖饮料。

(5)适量蛋白质:

多吃鱼类(特别是海产鱼)、瘦肉、豆制品、牛奶等。

(6)充足的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7)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少吃甚至不吃辛辣和味道厚重的食物,日常烹饪时少放香辛料。

(8)戒酒。

(9)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要吃得太饱,尤其是晚餐,七八分饱最好。

疾病篇

1)脑出血:

1、告知患者脑出血多由高血压、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饮食不节、在脑力紧张活动时而诱发。

发病时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防止继续出血。

2、遵医嘱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等药物。

服用降压药时,不可骤停、自行更换或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

3、协助病人定时轻轻变换体位、保护受压部位,经常拍背,防止发生压疮及肺部感染

4、辅助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安静、情绪稳定、身体上不携带金属饰物。

5、饮食指导:

(1)急性期饮食:

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

神志不清,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饮食,向家属解释鼻饲的目的,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2)恢复期饮食:

a)低盐:

食盐的摄入量<2g/日,少食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腌制品等)。

b)低脂肪:

多食瘦肉、鱼等,少食肥肉、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

c)粗纤维饮食:

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

(3)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ml—2000ml,留置导尿患者应避免尿路感染、结石的发生。

(4)告知病人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进行腹部按摩、提肛收腹运动,训练定时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

6、功能锻炼:

锻炼的原则:

早期开始,先主动,后被动;瘫痪肢体各个肌肉、关节都要锻炼到;不能过分劳累,要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要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应重视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重视对于卒中复发和卒中合并症的治疗。

1)急性期:

绝对卧床休息4~6周急性期:

要绝对卧床休息。

每2小时翻身1次。

同时保持各肢体于功能位。

功能位是将患肢是将患肢平放,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屈曲,上肢稍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内收,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踝关节呈90度角,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腿微屈,并支托外侧,避免下肢外旋。

关节活动:

被动运动活动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从大到小。

患者也可用健侧帮助患肢进行被动运动,以避免健侧肢体功能退化。

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及肢体功能恢复。

2)恢复期:

见功能锻炼。

7、出院指导:

1.遵医嘱正确服药、合理应用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

2.乐观情绪,消除紧张,切忌激动、暴怒。

3.劳逸结合,适当体力活动,避免过劳突然用力。

4.合理饮食,戒烟酒,忌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5.卧床者翻身扣背,预防并发症。

6.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

2)脑梗死

1.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明脑梗塞的好发因素,多由动脉硬化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也可引起。

常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症状多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加重。

2.用药目的:

(1)静脉内溶栓治疗: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于发病6小时内溶栓。

(2)扩张血管,改善脑组织供血,常用药物有血栓通、尼莫地平等。

(3)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控制脑疝的形成。

(4)扩溶剂的使用,降低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

(5)抗凝治疗,常用的有口服阿斯匹林。

(6)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钙等。

(7)脑细胞保护治疗:

降低体温,避免感染,可以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3..辅助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安静、情绪稳定、身体上不携带金属饰物。

4.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经常拍背,防止压疮及肺部感染。

5.饮食指导:

(1)急性期饮食:

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

神志不清,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饮食,向家属解释鼻饲的目的,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2)恢复期饮食:

1)低盐:

食盐的摄入量<2g/日,少食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腌制品等)。

2)低脂肪:

多食瘦肉、鱼等,少食肥肉、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

3)粗纤维饮食:

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

(3)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ml—2000ml,留置导尿患者应避免尿路感染、结石的发生。

(4)告知病人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进行腹部按摩、提肛收腹运动,训练定时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

6.向病人讲明脑循环功能治疗的目的、方法,告知病人通过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缩小梗塞面积,改善脑部血流供应,促进脑功能恢复,达到发挥脑保护作用,可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7.功能锻炼

(1)急性期:

保持各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防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

教会病人及家属预防肢体肿胀的方法,减少患肢肿胀。

(2)恢复期:

用手揉拿、捻揉、揉按等方法按摩患肢,每次按摩一般20--30分钟,每日2--3次。

8、出院指导

a)遵医嘱正确服药,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b)乐观情绪,消除紧张,切忌激动、暴怒。

c)劳逸结合,适当体力活动,避免过劳突然用力。

d)合理饮食,宜清淡,勿偏咸、过腻,戒烟、酒。

勿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e)卧床者翻身扣背,预防并发症

f)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

3)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因剧烈头痛而烦躁不安,对清醒病人应多与其沟通,告知病人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所致,随着出血停止、血肿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严密注意观察瞳孔、头痛、呕吐、体温、血压等的变化

3.告知病人须绝对卧床休息4-6周,可抬高头部l5—30°,以降低颅内压。

避免搬动和离床活动,尤其是出血后的第2-3周为再次出血的高峰。

4.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宜消化饮食,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白菜、新鲜水果、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

咖啡、可乐、浓茶、烈酒等。

少量多餐。

若经口进食有困难,可经鼻饲管进行鼻饲,为保证营养供给,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5.出现便秘,报告医护人员,切勿用力,以防再出血。

可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

7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探访。

头痛、烦躁、兴奋时及时给予镇静止痛剂,保证休息的质量。

8控制好血压,一般保持在平时水平,最好不超140/90mmHg,不能太低,以防脑供血不足。

9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必要时用镇咳药;翻身时避免震动头部。

10恢复期护理偏瘫病人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应循序渐进,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

对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借助手势和口型与病人沟通,进行语言功能训练。

11.出院指导:

a)按医嘱服药。

b)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c)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及情绪激动。

d)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女性病人1-2年内应避免分娩。

e)教会患者及家属基本的康复技能,以利早日康复。

4)脊髓炎

1.向病人及家属讲明急性脊髓炎的疾病过程及好发因素,急性脊髓炎是一组急性发作性非化脓性脊髓炎症,绝对多数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发病;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肌瘫痪。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减轻便秘及肠胀气。

3.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行腰穿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讲明该项检查为脊髓炎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取得病人合作,术后告知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勿起,防止出现头痛。

4.长期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一次,大便失禁者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清洁、干燥,加用气垫床,防止褥疮形成。

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5.尿潴留及排尿困难者,注意膀胱功能训练,如听流水声、按摩、热敷,无效者可行留置导尿,每2-3小时开放尿液一次,并告知进行收腹提肛运动,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加强膀胱功能训练,防止膀胱挛缩。

6.药物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

7.瘫痪肢体尽早做被动运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8.出院指导:

a)继续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b)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过劳、外伤等。

c)按医嘱准时服药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出现兴奋不安或

d)烦躁时及时就诊。

e)带尿管出院者,应指导留置尿管的护理及膀胱功能的训练。

f)长期卧床者应勤翻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

5)重症肌无力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感染、精神创伤、过度劳累、妊娠分娩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饮食,限制含钠的食品、饮料,如发面食品、腌制食品、罐头、香肠、碳酸饮料等。

宜进食高蛋白(瘦肉、鱼肉、鸡肉)、富含钾(蔬菜、白菜、橘子、香蕉、猕猴桃等)、钙(豆制品、牛奶、虾等)饮食。

咀嚼无力或吞咽困难者,以软食、半流质、糊状物或流质等为宜,并在药物生效后小口缓慢进食,呛咳明显不能缓解者给予鼻饲流质,以免发生窒息或误吸。

给予患者充足的进食时间,不要催促和打扰患者进食。

3.休息与活动指导:

平时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应注意午休,平时可散散步、打太极拳等,症状明显妨碍日常生活时,要注意预防卫生,发生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4.重症长期卧床的病人,注意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

5.讲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

应用强的松大剂量冲击疗法,须在早饭后服药,可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副作用多在用药一周之内出现,持续3-4天,表现一过性症状加重,如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

6.出院指导:

a.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b.增强体制,避免呼吸道感染。

c.增加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预防便秘。

d.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与用法。

e.保持乐观情绪,劳逸结合,勿过劳,保证充足睡眠。

f.注意安全,切勿单独外出,以防外伤和突然发病。

如出现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须立及就医。

6)帕金森病

1.饮食指导:

给予患者进食少渣、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缓慢进食,吞咽障碍者可给予留置鼻饲管。

2.告知患者及家属认真记录用药情况,记住各种药物用药时间及副作用。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感受,告知病人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3.安全指导:

为保证病人安全,活动时应鞋子防滑,加强保护,防止跌倒,自伤。

休息时给予防护栏。

4.生活指导:

鼓励病人参加运动,保持身体和各关节的活动强度与最大的活动范围,注意防寒保暖。

5.康复指导:

告知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语言及进食训练。

6.出院指导: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过劳、外伤等。

2)保持良好情绪,心态平和,注意休息。

3)按医嘱准时服药,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

4)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7)癫痫

1.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

诱发因素有:

疲劳、饥饿、便秘、饮酒、惊吓、感情冲动等。

2.发作期卧床休息,取侧卧位休息,避免舌根后坠而堵塞呼吸道。

3.饮食有规律、按时进餐,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易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忌烟酒。

4.遵医嘱用抗癫痫药,不可骤停、骤换。

5.教会家属观察发作先兆:

出现幻听、幻觉、哨声、风声,看到烟花、头痛、肢体麻木、恐惧、心悸、出汗、睡眠多等症状时,应迅速做好防护措施。

6.防止发作时发生意外,应给予保护,必要时加用床挡。

7.出院指导:

a.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注意保暖。

b.遵医嘱定时服药。

c.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d.保持良好情绪,避免某些诱发因素。

e.外出时需有人陪伴,有发作先兆时及时处理。

f.饮食合理,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8)格林—巴利

1.格林一巴利综合症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在发病前可有病毒感冒及肠道感染表现,首发症状多数为双下肢无力,然后向上肢发展。

主观感觉手足麻木,并有肌肉疼痛。

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明显的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或消失,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复视,头痛,大小便障碍等。

2.急性期指导病人卧床休息,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

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促进排痰。

可进行雾化吸人,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痰液。

3.呼吸肌麻痹是GBS的主要危险,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的表现。

4.告知患者腰椎穿刺、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饮食指导:

1)吞咽困难者应及早予以鼻饲流质饮食,向病人讲明鼻饲的目的及方法。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特别是维生素B12对神经髓鞘形成有重要作用。

2)无吞咽困难者,可给予普通饮食。

6.尿潴留或尿失禁者指导膀胱功能锻炼。

7.对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进行被动运动,当瘫肢肌力恢复时,应鼓励患者做主动运动。

活动应循序渐进,练习由卧到靠,由靠到坐,由坐到站,由站到走的阶梯式锻炼方法。

同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

让病人自己穿衣、解扣、洗脸、刷牙、进餐、入厕等。

8.出院指导:

a)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b)生活有规律,避免劳累,保证休息。

c)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功能不良者继续针灸、按摩等对症治疗。

9)短暂性脑缺血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发病与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

了解发病原因,高血压者控制高血压,避免情绪激动。

2.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帮助病人寻找和去除自身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3.饮食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低糖、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忌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适当锻炼。

4.发作期应避免患者单独活动,症状发作时及时蹲下,以防跌倒。

5.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牙龈、皮肤、消化道)

6.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有可能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等,应遵医嘱坚持治疗。

7.出院指导:

a)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

b)适当的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

c)合理饮食,少量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d)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

e)发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复视、或突然跌倒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