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2050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docx

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最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夷洲)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是()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东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边的示意图是()

A、春秋争霸

B、赤壁之战图

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成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官渡之战——刘备②赤壁之战——曹操

③官渡之战——袁绍④赤壁之战——孙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

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②……魏蜀吴,争汉鼎,③,迄两晋……”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A、①汉业建;②号三国;③赢秦氏

B、①号三国;②汉业建;③赢秦氏

C、①赢秦氏;②号三国;③汉业建

D、①赢秦氏;②汉业建;③号三国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230年,卫温亲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根据历史故事的描述回答问题。

故事

(1)战国时有个叫苏秦的人,读书很认真,实在疲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鲜血直流。

他用这种方法驱逐睡意,坚持学习。

汉朝有个人叫孙敬,非常勤奋,经常读书到深夜,他将绳子一头栓在屋梁上,另一头栓在自己的头发上,当他打盹的时候,绳子就会拉疼头皮,使他清醒。

苏秦和孙敬后来都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故事讲述的成语是______。

故事

(2)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他将苦胆放在自己身旁,每天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

经过十多年的磨砺后,越国国力大增。

他抓住吴王夫差北上参加盟会、国内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

越国终于灭掉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故事讲述的成语______。

故事(3)……退守巴蜀的刘邦准备出兵攻打项羽。

为了迷惑对方,他派了几百名士兵去修复当初被烧毁的的几百里栈道。

守关的楚将章邯毫不在意。

刘邦的大将韩信却在暗中率领汉军主力抄小路迅速占领了陈仓。

章邯得知陈仓失守,慌忙领兵前去抵抗,可是已经太晚了。

汉军再次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故事讲述的成语______。

故事(4)公元263年,魏国灭了蜀国。

蜀国国君刘禅投降后,全家迁往洛阳,魏文帝封他为安乐公。

有一次,大将军司马昭宴请刘禅,并且演出四川戏助兴。

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到家乡戏,心情都很悲伤,惟独刘禅谈笑自如,快乐得很。

过了几天,司马昭遇到刘禅,就问他:

“你思念蜀国吗?

”刘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这里快乐极了,我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故事讲述的成语______。

(5)有很多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战争,请列举2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王朝更替,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三知识结构图。

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

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哪一场战役?

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填出上面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地点。

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请完成下列问题: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填出国名。

A.______;B.______;C.______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试举一例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

(答出一种即可)

战国时期,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所推广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什么?

战国时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其中一项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什么?

西汉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

后来,西汉有两位皇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并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三国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的是三国中的哪个国家?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