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998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唐朝君主权力受到三省六部制的一定制约,且材料中体现了唐代谏官制度对君权的一定制约,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唐代谏官由宰相举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可以看出唐代谏官主要职能是制约君权,而不是削弱相权,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可以看出宋代谏官制约宰相,宋代谏官是对皇帝负责而不对宰相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从唐到宋谏官由宰相选拔到由皇帝选拔、由评议皇帝的得失到评议宰相的是非,这说明了相权继续削弱,而君权继续加强,侧面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程度高于唐代,故D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谏议制度

2.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议会以退出联邦相威胁,通过了反对执行联邦政府的关税保护法的法令,联邦一面施加军事压力,一面又表示逐步降低关税,该州最终撤销了这一法令。

这说明()

A.工业革命降低了美国的关税税率B.联邦政府主要维护北方经济利益

C.联邦权力的扩大受到州权的抵制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对美国关税的影响,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体现出联邦政府维护北方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联邦政府需要实施军事压力来迫使南卡罗来纳州撤销反对执行关税保护法,可体现出联邦政府的权力受到州权的抵制,故C项正确;题干中南卡罗来纳州可自定法律,说明了此时联邦政府的权力与各州权力相对平等,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3.《论民主》一书中指出:

“希腊人的政治体制是……一种乡镇会议式的民主。

”其依据是()

A.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基础上的民主制B.希腊民主面向全体居民

C.财产等级制的推行D.梭伦改革中分区管理民众的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的“乡镇会议式”体现了古希腊人数少、面积小的特点,可知雅典民主制是一种小国寡民式的民主,故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希腊民主面向全体公民,而公民只是占成邦少部分的本邦成年男性,故B项错误;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与材料中的“乡镇会议式的民主”无关,故C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分区管理民众的政策是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是仍以保护贵族的利益为主,贵族依旧保持着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排除A;“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表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B符合题意;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常理。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的作用

5.罗马法规定:

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也即不诉不理原则,即立案与否并非取决于案情,故A项错误;由罗马法规“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可知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还未最终判决,此时被告人是无罪的,故B项正确;“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即被告在宣判前可以为自己辩护,也可以选择不辩护,并非必须,故C项错误;“法官应重证据”并非指证据是唯一依据,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6.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

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

A.反对轮番而治B.提倡男女平等C.主张人民主权D.宣扬人文精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

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主张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从而看出其反对轮番而治,故选A;B项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C项材料并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有专门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而不应该抽签选举,并未涉及到人文精神。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

7.“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

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

”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B.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十二铜表法》是由古罗马法典编纂十人委员会制定的,而非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只是给平民带来一些安全感,没有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废除贵族不合理的法规,只是防止他们另立新规,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为自己的利益而另立新的规章的权力,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D项正确。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8.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干,恩格斯实际上阐述了罗马法和近代欧美国家法律体系之间的密切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罗马法是奴隶制法律体系;B和C不是题干材料所强调的主旨。

故答案为D。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9.克里斯提尼在执政时期,面临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他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

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

A.激发雅典公民的热情B.维持政治力量的平衡

C.配合公民大会的工作D.实现雅典国家的团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克里斯提尼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维持政治力量的平衡。

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10.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有学者认为:

“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随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该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B.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着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信息并调动相关知识可知,成文法的出现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排除C项;D项并未从材料中体现,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11.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欧美的代议制度。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说明议会掌握主要权力,这是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特点,故A项错误;“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说明君主能组织召开内阁会议,但议会能限制君主的权力,避免其专断,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B项错误;“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说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于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权分立,这是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说明上议院主要成员是世袭的王爵,国王掌握国家大权,符合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故D项正确。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2.“(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随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与材料“承认了共和制”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并不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的产物,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同时也保留了许多封建残余,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这体现了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与材料“承认了共和制”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785年宪法》

1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这与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无关,故A项错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某些名义权力,故D项正确。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4.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

该法规定:

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

这一规定反映出()

A.美国总统凌驾于参议院之上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C.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所以体现国会的立法权对总统行政权的制约,美国总统是权力中心,但是不存在权力在议会之上,故A项错误;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相互牵制,分权制衡,不存在服从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国会行使立法权,对总统签订贸易协定权力的调整,权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故C项正确;材料中权力的变动是一个正常的流程,并没有体现对三权分立的破坏,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15.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见证了12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

这表明英国()

A.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和传统B.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C.国王不掌握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D.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传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中“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威廉和玛丽……也是如此”可知,英国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B正确。

AC两项表述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6.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B.英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民主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所描述的这种演进特点,再联系所学史实,可排除ACD项,法国经过了巴黎人民三次大起义,美国经过了激烈的独立战争,德国经过了三次王朝战争,才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只有英国经历了温和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以答案为B。

考点: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国的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光荣革命”

17.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

材料表明该法案()

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B.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C.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D.无益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文件,但它并不是成文宪法,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护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说明《权利法案》是对已有法律条款的复述和重申,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促进了英国的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1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其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故A项错误;仅帝国议会议员不领取薪酬不能表明德国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议员是普选产生,具有民主性。

他们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如果领取薪俸或报酬,就有可能受政府所控,不利于民主,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民主的发展,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9.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

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总统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与材料中强调国会“一院制”到“两院制”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联邦制是一种复合制的国家结构。

联邦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由宪法明文规定,除非通过修宪,不能任意变更,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分权即权力分立,是指国家权利不能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个部门或者一部分人,而应当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民所执掌,国会伴随权力的分割,由一个部门到两个部门,故C项正确;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20.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

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的是()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英国政体的特点;B是美国政体的特点;C是法国政体的特点;D是德国政体的特点。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21.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法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但不能解散参议院,排除A项;B项不符合德国君主立宪制实际;德国的议会不能完全行使立法权,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是C项。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比较

22.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

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

这表明英国()

A.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B.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D.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英国内阁掌握国家实权,A错误;材料中“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说明政治力量变化导致结果,B正确;国王在18世纪以后,就“统而不治”,C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D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3.《台湾通史》认为: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

‘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

”这在本质上表明()

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可以看出通商口岸的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租借中外国列强享有治权,是中国境内的“国中之国”,故选B。

A项明显错误,清政府是被迫开放的,是在不平等条约中决定的;C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通商口岸

24.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

”该体制是()

A.宗法分封体制B.“丞相”体制C.监察体制D.科举选官体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宗法分封体制未形成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排除A项;材料中所指体制不仅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排除B项;据题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信息,可以判断为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制”,故选C项;科举制为隋朝所开创,排除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

25.“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

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拒不承认……劣势和……衰退”、“……继续沉睡了二十年”等信息体现了中国国门初被打开,清朝统治者仍然没能认清形势,符合材料所述的是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不符合“继续沉睡”的意思,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不符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开始“新政”,不符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26.电影《甲午风云》中有这样的场景:

北洋舰队士兵,捕获一外国间谍,水师提督丁汝昌欲审问之,该间谍却在堂上大声咆哮,抗议中国人破坏了外国在华取得的“某项权利”。

该间谍说的“某项权利”指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B.领事裁判权

C.设立租界的特权D.在通商口岸传教、租地和居住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题目中的间谍借助于《南京条约》附件中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来抗议中国的官员,领事裁判权规定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这是一种治外法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干涉和破坏,故选B。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排除A;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排除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领事裁判权

27.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

“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

”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D.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