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972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湖南省湘西州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辟易(pì)  丘壑(hè)  圩堤(yū)  含辛茹苦(rú)

B.瘫软(tān)  呵护(hē)  笔砚(jiàn)  弄巧成拙(zhuó)

C.绰号(chuò)  廝守(sī)  烙印(luò)  义愤填膺(yīng)

D.恍若(huǎng)  惬意(qiè)  瑟索(sè)   不胜其烦(shèng)

【答案】D

【解析】A项,“辟”读作bì,“圩”读作wéi;B项,“砚”读作yàn,“拙”读作zhuō;C项,“烙”读作là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勾勒  哆嗦  瞑想  首当其充

B.鼓噪  潮汛  池沼  聪耳不闻

C.分娩  诚挚  灼伤  苦心孤诣

D.惭作  私塾  幅员  先发治人

【答案】C

【解析】A项,瞑—冥,充—冲。

B项,聪—充。

D项,作—怍,治—制。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她被许多人指责,包括那个潇洒学生会主席也对她耿耿于怀,他忘记了自己许诺过:

我站在你们这一边。

B.她津津乐道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C.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D.我们只能用同一个规则来要求自己,要不然,真正到了奥运会的篮球场上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答案】B

【解析】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

与后面的“看着”有歧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这支队伍的主要成员有省里的专家、市里的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等组合而成的。

C.一阵清风徐来,月光与树影一起摇曳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D.他主动参与这次禁毒行动,扫黑除恶,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将“组合而成的”删去;C项,搭配不当,月光不可能会发现声音,可改为:

月光与树影一起晃动起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音。

D项,成分残缺,在“扫黑除恶”前添加“担负起”。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

失意吗?

不是。

老吗?

死吗?

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答案】B

【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6.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著有话剧《雷雨》《茶馆》等。

B.《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答案】A

【解析】《茶馆》是老舍的作品。

7.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写对联。

(3分)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句。

对联里有知识,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

自选内容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8.古诗文默写。

(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___________,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

(4)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古人们都很喜欢月亮,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禅房花木深

(3)但愿苍生俱饱暖

(4)念天地之悠悠

(5)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6)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7分)

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在宋祖英的歌里,在黄永玉的画里……

(1)下面是《团结报》记者与著名画家黄永玉就其个人绘画创作进行的一番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充两处对话的内容。

记者:

您有着数十年的画龄,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

①___________________。

黄永玉:

世界上所有的不离不弃,都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相知,二是相爱。

记者:

您曾有《雀墩》《墨荷》等无数著名画作问世,也阅画无数,您最期待看到什么样的绘画作品?

最不愿意看到什么样的绘画作品?

黄永玉:

绘画有不同的画法,也有不一样的魅力。

②___________________;凡是无心、矫情和没有艺术追求的都乏味枯燥。

(2)你所在的班级以“我爱湘西”为主题组织一次班会活动,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写一段50字左右的开场白。

【答案】

(1)请说说其中的原因  那些独具匠心,灌注心血并且追求高洁的都是我所期待的

(2)同学们:

大家好!

我一直为我是一名湘西人而自豪,这里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的文人作家,这里有美丽的凤凰古城,有着和谐宁静的氛围。

如果你读过屈原的《离骚》,那么你肯定能领略到湘西的神秘和梦幻,如果你读过沈从文的《边城》,那一定可以享受这里的山美、水美、风情美!

【解析】

(1)本题考查句子连贯。

连贯要注意前后文的提示,①后面黄永玉的回答是“只有两个原因”说明记者在问原因,要围绕原因来组织答案;②这里结合上文的提问,可以看出黄永玉回答了不愿意看到的,填补上他期待看到的即可。

(2)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

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要紧紧围绕“我爱湘西”这一主题,可以从湘西的名人和山水风光入手,结合开场白的要求组织答案。

10.名著阅读。

(3分)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该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  罗贯中  刘备

二、阅读理解(共57分)

11.阅读《归园田居》,完成下列各题。

(6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理荒秽(注音:

__________解释:

__________)

②荷锄归(注音:

__________解释:

__________)

(2)诗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huì  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

②hè  扛着

(2)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解析】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纳和主旨。

“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

12.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表示约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然)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穿透)

(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水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①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②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4)水势大、水流急  清澈

【解析】

(1)虽:

即使。

(4)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流急。

乙文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

13.阅读《苍蝇·蜻蜓·萤火虫的启迪》,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①六足四翅的昆虫家族,在地球上已经繁衍了三亿五千万年。

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

人眼要用0.05秒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复眼只要0.01秒钟就可以了。

因为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

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测量飞机相对地面飞行速度的“飞机对地速度计”。

③苍蝇的一只复眼约有三千只小眼,是一种蜂窝型结构。

人们仿照它研制出一种新型照相机“蝇眼”,一次能拍摄1329张照片,分辨率每厘米达4000线。

④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大约在三亿年前就升入高空,比爬行类、鸟类要早五千万年。

蜻蜓翅膀的提升力,按体重比例计算,比目前最好的飞机还大三倍。

科学家采用塑料制成“昆虫飞机”,安上发动机就能飞上天。

这种用无线电操纵的“昆虫飞机”可以用于航空摄影、探测气象、山区运输等。

⑤苍蝇一类双翅目昆虫,后翅的痕迹器官——楫翅,飞行时每秒钟振动30次,是天然的导航器官。

科学家依据楫翅的导航原理,制成“振动陀螺仪”,其体积是传统陀螺仪的五分之一。

还研制成“振弦角速率陀螺”等新型导航仪器,用于高速飞行的火箭、飞机,自动平衡各种程度的倾斜,稳定飞行。

⑥小小萤火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普通的电灯的效率只有6%左右。

荧光发出的热,只有一摄氏度的四十万分之一,这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

随着对萤火虫发光的深入研究,制成了应用于矿井的闪光灯和水下照明灯,以后还将用来探知外星是否有生物的存在,以及癌症的早期诊断。

[选自《时文精选》(第五辑)有删改,作者:

杨书培]

(1)此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B.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

C.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

D.昆虫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

(2)第②段中加点词“这一原理”指代什么?

(3)此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举例子

B.列数字  作比较

C.举例子  打比方

D.举例子  分类别

【答案】

(1)A

(2)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说明文主要内容的筛选能力。

第①段总体介绍了昆虫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②~⑥段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

主要观点包含在第①段中,也就是“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

“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

结合第②段内容可知,“这一原理”指前面那句话:

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分析能力。

将昆虫复眼和人眼进行比较属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而“一次能拍摄1329张照片,分辨率每厘米达4000线”等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4.阅读《长处难处好处》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①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老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人与人究竟如何相处?

老人平静而淡定地说:

“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静静想一想,这不失为人生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②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

《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

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

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坏了。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诚,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

全面而不是片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③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手前行。

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

现实中就曾发生过让人唏嘘和感慨的故事:

某人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方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

从根本上说,帮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

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特别是,我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地遥天远的贫困人口,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着得到帮助。

常怀惦记之心,常抱揪心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是提升做人的境界。

④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

然而,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充其量再夸上几句自己的家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排挤、打压过自己,耿耿于怀某某某妒忌、诬陷、诽谤过自己,等等。

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

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

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还为自己加分。

⑤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则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

B.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

C.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

D.人与人相处,要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2)为证明中心观点,文章搜集了哪些论据?

请简要概括。

(3)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引用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答案】

(1)D

(2)事实论据,列举了《列子·说符》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陈云同志的故事;某人看见落水儿童不救,结果是自己儿子溺水而亡,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3)A

(4)强调深化论点;并发出这样做的意义。

【解析】

(1)本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

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结尾再次强调论点。

(3)本题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列举了《列子·说符》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陈云同志的故事,论证了“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的观点。

(4)本题考查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本文最后一段再次强调深化论点:

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并发出这样做就会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15.阅读《46个闪亮的名字》,完成下列各题。

(17分)

①他是个怪人。

②他很少说话,上学经常迟到,脾气还特别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缴。

③他成绩不好,又不大合群,因此,同学和老师都不太喜欢他。

④再后来,他与我成了同桌。

可不到一周,我们就被调开了。

⑤他喜欢把书堆得乱七八糟,有时还会闯进我的领地。

有一次,我怒了,指着他的脑袋问他:

“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呢?

你爸爸是怎么教你的?

⑥因为这句话,他忽然跳起来踹了我一脚。

此时年少气盛,我怎忍得住?

我们大打了一架之后,彻底成冤家仇人了。

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忽然莫名其妙地跳起来打我。

⑧初二上学期,他继续欠缴学费。

班主任问他具体什么原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他不说话,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⑨没人理他,他也没有朋友。

就连上体育课时,他通常都是一个人躲在教室里睡大觉。

因为没人愿意和他做同桌,所以他被调到教室的角落里一个人坐。

很快,我们便把他遗忘了。

⑩初二时票选班委会,大家选出来的班长是个女生,她不仅为人善良、学习勤奋,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因此人缘极好。

⑪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班长拿着一张绿色的信纸来找班里的每个人签名。

她说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想把大家的字迹都留在一起,这样比较有意义,而且,只要谁签字,她就免费请谁喝一瓶可乐。

所有人都乐坏了,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签。

⑫最后,46个人拿着46瓶可乐回到教室,有说有笑,把角落里的他反衬得更加孤独与落寞。

⑬再后来,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起初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后来一问,大家都这么认为。

⑭他不仅把整个班里的卫生都承包下来,还天天顶着大太阳去操场上提水给同学喝。

最离谱的是开秋季运动会时,他陪跑、送糖水不说,还喊“加油”两个字喊得比谁都热血沸腾。

⑮没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但他的行为的确像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在努力汇聚的同时,也已把周围的心灵全然濡湿。

⑯很多人觉得感动,对他伸出援助之手。

有人帮他补习,有人给他买早餐,甚至有人提议在新学期秘密募捐,帮他把学费的问题给解决掉。

⑰期末考试过后,他虽然成绩只是中等,但仍旧被选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上台发言。

⑱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流泪。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绿色的信纸,小心翼翼地摊开:

“我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弟弟,很辛苦。

那天我来得很早,打算收拾完书本然后退学,没想到,竟收到了这封信。

真的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你们会看不起我……没有你们给我凑的学费,我可能已经是个苦命的煤炭工了……”

⑲所有人都看清楚了。

那张绿色的信纸上,有46种不同的笔迹和46个熟悉的名字。

⑳没人说话,也没人转头去看班长。

我们都在那一刻突然长大了。

(1)文章以“他是个怪人”一句开头有什么作用?

(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具体分析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3)第⑫段写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大家都不喜欢他,以及他的转变做铺垫。

(2)具体介绍他的性格与上学时经常迟到、拖欠学费。

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内向、孤独;与下文他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他的变化巨大,从而表现巧妙的关爱方式会改变一个人的主题。

(4)全班46位同学在班长的带动之下,帮助一位因经济困难而准备辍学的单亲家庭的同学,从而使他放弃辍学念头,主动融入集体为同学服务,成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

(5)示例:

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关爱他人是必要的,但也要讲究方法。

(我发现善意的谎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解析】

(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从结构上看,此句作为文章的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情节。

从内容上看,开篇交代他是个“怪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与作用分析。

这段主要是介绍他的性格以及总是拖欠学费。

是紧承上段,介绍他“怪”的具体表现;而“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缴”又是为下文第⑱段的内容埋下伏笔,而且让读者明白了同学们冷落他的原因。

所以此段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概括与作用分析。

运用对比的写法,用其他人获得可乐的快乐与他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又孤独的人。

此处的描写与下文的他形成对比,他开始表现自己的特长,这一切都是因为班长那巧妙的帮助方式,这样就自然而然地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

一般以“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形式表述。

(5)文章意在以他的转变,表现了关爱他人要讲究方法,或是真心的关爱可以改变一个人。

围绕这一主旨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三、作文(60分)

1.从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歌曲《同桌的你》曾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想起学生时代的同桌故事。

请以“我的同桌”为题,写一篇作文。

(2)每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就会有种感情涌起……值建国70周年之际,请你以“向祖国献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③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限定了文章性质是写人记事,写作对象是我的同桌。

小学同桌,初中同桌,过去的同桌,现在的同桌,都可以写入文中。

本文应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以真实的事件来把人物形象具体化,从而写得真实可感,写出自己对于同桌的某种感情。

(2)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题目中给出话题是“为祖国献礼”。

何为献礼?

就是在某个重大的节日,献上自己的礼物。

对于学生,用什么来给祖国的生日来献礼呢?

可以用优异的成绩,可以用文明的行为,可以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可以用自己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等等。

创作本文,需以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为表现的主旨,以献礼的内容为写作的重点,写出真情实感,给读者以强烈而真实的感染。

【参考范文】

我的同桌

一副无框的近视眼镜,总穿着不拉拉链的校服,圆圆的脸上时常带着谦逊的微笑,还有爽朗的笑声和160斤的体重,他,就是我的同桌——xxx。

记得刚开学时,老师让我们做自我介绍,他的介绍很简洁也很幽默,最后,他向老师提出想担任生活委员的要求。

当时我很吃惊,这个大多数同学都不想担任的班委,他却要求当,并说,他愿意为大家服务。

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这个古道热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