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1951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docx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

新任村官工作心得体会

我能够有幸成为xx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中的一员,来到xx村任职村委主任助理,感到十分荣幸,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能够给予我这次机会,让我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学习锻炼,能够学以至用,为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于9月17日到xx村报到至今已近半月,通过这半个月向村干部群众的学习,我不仅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验,而且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困难性。

但我相信在市委及新区办事处领导的指导下,加上我虚心学习、勤奋工作,我一定能够不断成长,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切实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回顾这半个月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想。

一、转变思想,端正态度,埋头苦干,切实为群众服务。

我所在的xx村,这里的群众勤劳朴实。

我一来到这里就被他们身上的那种淳朴深深的打动了,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无比的亲切。

村支部赵书记在我们到村支部的第一天给我们介绍了村两委干部。

跟他们热情交谈,聆听他们的讲话,更加增强了我的工作信心,虽然他们说的都是家常话,但却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看到,听到了农村最真实的一面。

这些都于我在学校里的经历有很大的区别,我也深深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转变思想,端正态度。

我不再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学生,而是正式成为一个光荣的大学生村干部。

转变思想,端正态度是首要的事情,从一个学生转化名大学生村干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真正的转变思想,埋头苦干,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

二、塌实认真,虚心学习,以实际行动说话,群众才能接受。

工作之前,动员大会上领导再三叮嘱,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要和群众一起,吃住在村,不搞特殊化,要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农村工作的先进经验。

这些正是我所欠缺的。

因此,我要学心的向村两委干部和群众学习,逐步积累工作经验。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我与村干部真诚相待,合作共事,不怕困难、不挑肥拣瘦,不避重就轻,以严谨的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回报社会,真正跟村里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信任和支持。

三、远程教育网络是难得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利用。

远程教育网络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要充分利用。

积极组织群众学习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为群众提供真实有用的至富信息。

农村群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还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只有理论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短短十多天的工作,打开了我人生新的一页,我相信,只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脚踏实地,我一定能为我的人生添上精彩的一笔,为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作出一份贡献,以此来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工作计划一.迅速熟悉村党组党建工作,积极推动工作进程。

二.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学习纪律。

三.按时组织村组群众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四.学习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新农村建设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公安部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中,明确把做群众工作作为警务室民警的首要职责提了出来。

贯彻落实公安部的决定,深入实施“两大警务战略”,警务室建起来了,民警下沉到位了,如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基层警务室民警都在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和带兵人,笔者的心得体会是,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注意“三个三”。

  一、必须克服“三种观念”  一是必须克服以管理者自居,视群众为单纯的管理对象的错误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一些民警始终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是认为,自己是代表政府管理人民的,群众就是公安机关的管理对象,所以,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群众颐指气使,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用来摆架子、施威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无形当中把自己摆到了群众的对立面,人为地拉远了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使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冲击和动摇。

这样的民警恰恰忘记了自己来自于群众,赖以群众的养育而生存,靠群众的支持而工作,把管理和服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注重管理,向群众施加压力,而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抛在了脑后。

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必须首先摆正民警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彻底摒弃单纯的管理观念,把服务摆到与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

  二是必须克服与己无关,视群众的求助为份外负担的错误观念。

在农村,应当充分肯定的是,随着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遇到为难招窄的事情,求助于法律、求助于公安机关的行为明显增加。

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群众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归哪个部门管,有事总愿意找派出所、找民警予以帮助,这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体现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充分信任。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基层民警却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事情,群众的求助,属于我们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尚能够及时接待、受理和办理,而对不属于公安管辖的事情,冷冷地一句:

“这事儿不归我们管”,便将群众拒之门外,不做耐心细致地解释,不告诉应该到哪个部门去办理。

长此以往,群众对这样的民警也只好敬而远之、疏而远之,公安机关的信誉度无形中打了折扣。

其实,老实、淳朴、憨厚的农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你只要和颜悦色地把道理给讲明白,谁也不会故意为难人的。

对于属于我们职权范围内的事,应该尽力办、尽快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这是对的、毫无疑问的;对于不属于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必须热情向群众解释清楚,帮助群众联系或者明确告诉去哪个部门办理,群众明白道理后,既可以在事情的办理中少走弯路,也会对我们民警心存感激。

  三是必须克服小事一桩,对群众请求我们办理的事情不屑一顾的错误观念。

侦破刑事案件,依法、及时查处治安案件,无疑是公安机关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职责,但就广大的农村来说,群众求助于我们的往往多是一些丢了一只鸡、少了一只狗、毁了一垄苗、断了一棵树的小事,这些事有的根本就不够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治安处罚也于法无据,有的也不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但恰恰在我们民警看来是“小事”的事,在群众看来却是事关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恰恰是由于这些“小事”拖起来得不到解决,使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摩擦导致纠纷,纠纷演化成械斗,直至酿成治安或刑事案件,影响了农村的和谐,影响了农村的治安稳定。

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告诫应当似警钟时刻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农村警务室民警要积极参与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下力量协助党委、政府或村干部把这些“小事”协调好、解决好,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必须创新“三种工作方式方法”  适应新的工作形势和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基层警务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创造出新的局面的必要途径。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在下列三个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要创新入户核查的方式方法。

入户核查,是基层民警掌握辖区居民情况、有效加强人口管理和户籍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警务室民警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等情况,了解群众疾苦,改善警民关系,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必要途径。

以往工作中,警务室民警大多是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定时到群众家中进行核查,缺乏自主性,有时也往往因为群众家中无人无法进行。

新的形势下,入户核查必须根据农村的特殊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返回了家乡,家人团聚,这是我们入户核查、接触群众的最好机会;春种、秋收季节,大多男青、壮年劳动力也返回农村,这就需要我们走进田间地头,抓紧进行走访调查。

对于那些养殖大户、种植大户、贩运大户等,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农闲季节随时进行走访,了解其所需、所想、所盼,了解他们的治安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要创新办理相关证件手续的方式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人财物大流动的趋势必然要波及到农村。

每年农村都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要外出打工,每年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农村中学生要到外地就学,每年都要新增一定量的机动车,每年都要有一定量的外来人员到本地辖区打工或创业。

群众到公安机关办理身份证、户口和车驾手续及牌照等的机会大大增加。

近年来,基层派出所和警务室民警在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和“流动警务车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应该继续提倡和发扬。

每年春季,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相对集中的实际,有的派出所还采取了将辖区各村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开的做法,由所长带领户籍内勤和警务室民警集中深入到各村主动为群众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等手续,极大地方便了外出打工的农民。

随着科技强警步伐的不断加快,微机也将进入农村警务室,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做好警务室民警微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待公安五级网开通后,及时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

  三是要创新社会治安防范的方式方法。

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切实提高自防自治能力和水平,搞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是警务室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近年来,基层民警在认真组织搞好多种形式的联防队、巡逻队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了物防和技防等措施。

比如安装远红外线报警装置、“气死贼”等,花钱不多效果明显的手段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这些方法是值得警务室民警继续发扬光大的。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新颖、有效的技术防范手段会越来越多地被农民所接受,警务室民警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随时掌握先进的技术防范设施的发展方向,针对辖区情况,及时推广安装各种先进的技术防范设备,在抓好治保会、联防队建设的同时,使人防、物防和技防有机结合,逐步向更加注重技术防范方面的转变。

当前尤其是要选择那些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加油站、灌气站等重点要害部位和繁华的农贸集市适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与派出所联网,以节省警务成本,提高防范效能,使农民在有效的治安防范中得到切实的保护,看到公安机关的服务诚意。

  三、必须追求“三种良好效果”。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基层警务室民警的工作职责,也是巩固公安工作的基础,提高公安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做群众工作中,必须努力追求“三个良好效果”:

  一是要追求警民关系和谐融洽的良好效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而民警与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既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应该追求的目标,也应是我们警务室民警必须努力的方向。

警民关系和谐与否,是要看发了刑事案件公安机关能否及时侦破,有了治安案件是否及时得到依法查处,但更多的还是要看我们的民警能否真心实意地对待群众的求助,能否真心实意地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是否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置身于群众之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帮他们之所需,真正做他们的知心人、好朋友,群众才会真心的理解我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否则,你做得再好,老百姓也不买你的帐。

  二是要追求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效果。

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我们做群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密切警民关系,巩固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进而做好公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而做群众工作,离不开我们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如果一个辖区治安秩序一团糟,群众没有安全感,你再为群众做多少“小事”、好事,再怎么说为群众服务热情周到,也不可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所以,必须把维护好辖区的治安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治安环境作为我们第一位的职责,倾心尽力,以平安促和谐,以稳定促发展。

警务室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必须把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作为重要任务,及时发现和化解消极对立的不和谐因素,及时发现治安隐患,确保一方平安。

  三是要追求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警务室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赢得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是检验一切公安工作的最好标准。

“千好万好不如群众说好,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告诉我们做群众工作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唯一的尺度,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要把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解决好治安问题的基础上,真心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就能让群众满意,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全国“六五”普法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新一轮全民法制宣传教育。

在过去20年里,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法治保障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与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还较明显。

如何搞好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我们认为:

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突破重点、难点和盲点等薄弱环节上,通过攻克薄弱环节来提升“六五”普法教育的质量。

一、薄弱环节制约着普法教育的质量我国的普法教育通过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转型、企业转制、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各种利益调整的主要特征,社会矛盾比较突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因而在实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现了对一些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对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对盲点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

其表现:

一是领导干部学法抓而不紧。

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决策者。

他们的法律素质和学法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学法热情,关系到所属地区和部门的法治化建设水平。

因此,我们在推进“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基层普法轻自身学法的问题。

会上要求多,会下落实少,对下要求多,对己要求少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普法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普法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应该说,在“四五”普法中,各级政府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较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

但是在工作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法制副校长素质不高,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且讲课形式单一。

简单枯燥,导致有的学校法制副校长没有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三是流动人员法制教育难落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已成为一大趋势。

xx县目前就有外来流动人口1万多人,占本地人口六十分之一。

他们一方面为本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压力。

四是中小私营企业法制教育存在盲点。

由于这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且分布面广,一些业主本身素质不高和急于发展经济的心理,因而对自身的法律学习和对员工的法制教育难以落实,劳动合同纠纷、劳资纠纷、非法用工等问题时有发生。

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又缺乏对中小私营企业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难以渗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营企业中存在盲点。

五是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

多年来,在推进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级政府一直将农民的普法作为重点来全力推进。

特别是各地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开展“综合示范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创建活动为契机,使普法教育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进。

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紧缺和政府投入不够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六是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法制教育滞后。

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向城市聚集已成为必然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村委变社区,农民变市民。

但是,城市扩建也对失地农民带来了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问题。

而法制宣传教育不能适xx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使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生活保障等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二、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质量普法教育质量不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有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的问题,也有主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

因此,在推进“六五”普法中,我们应当下大力气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质量。

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们认为,应构建以下四个保障机制:

一要构建普法教育组织保障机制。

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组织保障机制。

不仅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普法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普法机构成为摆设。

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都有普法的组织机构,但一些单位的普法机构作用不大,工作推进不力,普法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确立普法组织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让它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要构建普法教育责任机制。

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

这一方面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否则共同责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构建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这样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

三要构建普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

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不沟通、开展工作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必须树立“大普法”观念,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整合资源,这样,普法教育才能与其他教育互为侵透,协调发展,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四要构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评机制。

在普法教育的实践中,绝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考评机制,但一些单位考评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普法质量。

因此,要从法律制度上对普法教育的考评机制予以确认,同时从政府的角度解决部门考核、多头考核和重复考核等问题,把一切考核纳人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轨道上来,增强考核的权威性。

这样,才能够保证普法教育与其它工作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普法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为确保普法教育质量提供动力“六五”普法既要开拓创新,又要加强基础性工作;既要求发展,又要继承过去的优秀成果及其成功经验。

一要把握“三个理念”,努力实现理论创新。

一是要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变革中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社会,是维护公平和公正的和谐社会,是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而这一切都需要努力通过法治的手段去实现。

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制定“六五”普法规划时,要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普法依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加强发展经济、公民权利义务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依法治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要坚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理念。

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者基本上都是国家各级机关、各部门、各行业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

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法律素质的高低,能否依法办事和公正执法,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实施,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也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

因此,在制定“六五”普法规时,强调提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强调提高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二要树立创新理念,拓展法制宣传形式。

一是在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的结合上突出现代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和网络时代,影视、网络等传媒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法制宣传教育中越来越突显出其优势和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鼓励、引导、支持有关传媒办好法制栏目(网页)、节目,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文艺作品等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脑。

二是在集中教育和日常宣传的结合上重视日常宣传。

诚然,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易于产生影响,营造氛围。

但是,法制宣传教育更需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因而要注重日常宣传教育,使人们在浓厚的法律文化氛围中切身感悟到法律的真谛,进而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三是在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的结合上注重法治实践活动。

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法律参与社会实践。

所以,要引导和指导公民积极参与立法活动,领悟法律的本意;推进执法、司法公开,把执法和司法的过程变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强化和规范各类法律服务,把维权和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使法制宣传教育植根于法治实践之中。

一次良好的法治实践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其效果远远胜过数次空洞的说教。

三要创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机制。

全民普法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大批人才从事这项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与普法教育的需求差距较大,特别是基层单位的矛盾更为突出,有的单位搞普法教育的专职人员只有一人。

因此,在“六五”普法中,要创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机制,改变人力资源紧缺的状况。

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确定普法机构的人员编制,定人、定岗、定职责,不得擅自挪用。

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创建普法宣传员队伍,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普法教育服务。

如组建普法讲师团队伍、法制新闻队伍、法制文艺队伍和法律志愿者队伍等等。

通过创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机制,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普法教育的大潮中来,确保全民普法教育这一伟大事业获得如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