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943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docx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实践

 

化工装置

大型往复压缩机组

愿我的心血——点击你的灵犀——周应光

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五号于浙江富阳富春江畔

化工装置

大型往复压缩机安装

前言:

本文主要针对M型、D型、H型、MH型压缩机组,压力在0.8~3.15MPa往复压缩机组安装小结,总体施工方案的大纲应参照行标:

HGJ206-92,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小活塞压缩机)执行,部分章节作重点提示,关键部位在这里按照施工程序逐步给予详细介绍,此小结具有文字性的手把手交流,遗憾不能在实际中讲解,(小型压缩机组和老式低速的压缩机组在这里不作介绍),根据个人的基础知识去领会、参照执行。

一、施工前准备

1、机组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各种合格证明;

2、机组安装所需的各种图纸;

3、机组安装、使用说明书及装配记录;

4、准备相关规范、技术文件和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应吃透领会本机组的技术要求;

5、按照图纸装箱清单,汇同几方开箱核对机器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的检查,并签字共同认可;

6、工作量:

本体安装,高压注管配制、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具备开车条件、(其中不含本体工艺配管、低压油管、油循环、附属设备压力试验、汽缸同心度刮研);

7、人员配置:

6名钳工(不含起重工、电气焊工);

8、日历工期:

M型压缩机230~250工日/8小时

D型压缩机230~250工日/8小时

H型压缩机280~330工日/8小时

MH型压缩机350~400工日/8小时

9、常用工具:

车间天吊、匹配的起重工具、机组的专用工具、重型套板、0~25千分尺及轴瓦直径、小头销直径、配置相应的外径千分尺,内径量表、检测缸体内径的内径千分尺,深度尺、卡尺、条式水平仪、方框水平仪、合相水平仪等其它常用工具;

10、基础验收

(1)、带套管的螺栓孔,基础地脚孔几何尺寸位置准确,不得碰螺栓;

(2)、提前预埋的地脚螺栓,在可调范围内,不影响机组精对中即可;

(3)、基础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不得有空洞和裂纹;

(4)、现场浇灌螺栓的螺栓孔,宜大不宜小,必须保证螺栓垂直、二次灌浆水泥标号应高于基础标号,一般在200#以上。

二、机组安装

1、垫铁窝位置的选择、应昼靠在地脚螺栓两侧,主轴中心位置、滑道中心位置、垫铁组之间间距不应超过500mm;

(1)、垫铁的大小应根据机组的大小来确定,垫铁长度一般不小于机座宽度的3/4(或是机座边线至螺栓孔中心距1.5倍,长度为宽度的1.3~1.6倍);

(2)、垫铁窝的水平度2mm/m;垫铁的高度30mm~80mm;斜垫铁的斜度1:

20;

(3)、垫铁间的无间隙检查:

自由状态下用0.03mm塞尺不得进入,如间隙过大,满足不了技术要求,可用角向磨光机处理,通过平板粗研,接触面达50%以上即可;

(4)、现场浇灌的地脚螺栓内应作麻面处理,增加二次灌浆层与地脚螺栓孔的接触强度,锚板螺栓应作防腐处理,锚板与基础的接触面应密实,螺栓紧固时应调敲击锚板;

(5)、机身采用三点法粗平后,将高于基础标号的水泥对地脚螺栓进行浇灌,浇灌前应对地脚螺栓孔进行浸泡,时间不少于1小时,二次浇灌的水泥在2~4小时后即将固化,此时,将平、斜铁打入地脚螺栓两侧,(但不能破坏机身的水平),此时垫铁与垫铁之间,垫铁与机座之间的接触面密实,此法称为压浆法,在目前的施工中较为流行;(先用临时垫铁支撑机身,正式垫铁压在地脚螺栓灌浆料上,此时灌浆料还未完全固化,正式垫铁的打入只会使间隙紧密,不会上抬机身破坏水平)

2、M型机组机身的精平

(1)、精平前,应按厂家装配记号将机身上面横梁装上,并将螺栓紧固、防止机身精平时,受本体及中体地脚螺栓紧力影响,造成机身变形;

(2)、轴向水平以瓦窝为主,允许1#瓦方向高0.01~0.03mm,如图二-2-2所示:

(3)、横向水平以中体滑道为主,允许往汽缸方向略高0.01~0.03mm;

3、D型机身的精平

(1)、机身精平前,应按厂家装配记号将横梁装上,并将螺栓紧固;

(2)、轴向水平以瓦窝为主,允许1#瓦方向高0.01~0.03mm,如图二-3-2所示:

 

(3)、横向水平以中体滑道为主,允许往汽缸方向略高0.01~0.03mm;

(4)、D型机组机身就位精平紧固后,可通过1#瓦和5#瓦瓦窝的中心为准,拉钢丝线延伸出去,安装驱动电机的基座、电机定子、电机轴承座的同心度,为下一步精对中做好准备;

(5)、D型机组主轴与电机转子主轴的联接是钢性联接,精对中的偏差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在机组精对中时,先将主机轴瓦各部间隙调整好,止推铜环轴向位移间隙调整好,清洗干净,紧固好轴瓦螺栓,达到具备开车条件后(包括电机轴承),再进行主机与电机的精对中,以免精对中后,再紧固螺栓时,造成对中后的位移;(轴瓦间隙全部调整好后,主轴与电机定子应视为已定位固定完毕,其精对中自然已应该是完成了的,此时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移动电机定子来找调整)

(6)、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调节空气间隙,前后上下左右相等,允许上小下大,但总差不超过0.10mm;

4、H型机组的精平

(1)、机身精平前,应按厂家装配记号将横梁装上,并将螺栓紧固;

(2)、先固定一侧机身作为基准机身,再找另一侧机身,如图二-4-2所示:

 

(3)、机身主轴方向水平,以两侧瓦窝为准,靠近电机侧,瓦窝可略低0.01mm;

(4)、机身横向水平在中体滑道上测定,机身两侧的中体水平应一致,气缸侧可略高0.01~0.03mm;

(5)、两机身主轴瓦窝横向错位不超过0.02mm,两机身平行误差每m不超过0.04mm;

(6)、当主轴放入下瓦后,还应在主轴颈与机身的瓦窝侧的机加工面上,利用内径量表和其他量具,再次检测主轴与基准机身和另一机身的平行,如图二-4-6所示:

5、MH型机组的安装

该机组由三大部件组成;低压端、驱动电机、高压端(如图二-5),在往复式压缩机组安装工艺中,是比较复杂的一种,难度较大,工作量也较大,该机组的特殊性是机身比较单薄,各级气缸组合件又比较重,一级气缸组合件约14吨,在组合各段中体支座和联结各级气缸时,很容易影响机组与电机的精对中,忽略了精对中的复查,将造成重大的返工。

如果中体机座与七个气缸都紧固后,一旦对中出现了偏差,再要左右调节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该机组在施工中难度较大,工作量相对也较大,因为它增加了2~3列机身安装,相应的连杆、十字头、活塞、汽缸、油路、附属设备安装,增加了四个大联轴器的安装,还增加了大小机身与电机的粗对中、精对中和下步中体、气缸组装时的对中复查,所以,是一般3M、4M、D型机组的工作量近一倍。

 

图二-5

该机组安装难度之一:

四个联轴器的组装,小联轴器规格为Ф660mm,轴向长度为490mm,内孔为250mm;大联轴器和飞轮是一个整体,规格为直径1520mm,长度420mm,内孔直径为250mm。

连轴器的过盈配合一般为0.06~0.08mm,联轴器的组装应精心组织、细心安排,一.吊装工具的准备;二.装配手段的工具准备;三.人员分工明确,各就各位。

在加热150℃的情况下,热胀间隙达到0.20mm,装配成功一个飞轮,在加热180℃的温度下,热胀间隙达到0.36mm,比较容易装配。

难度之二:

由于机组驱动机(电机)是在中间位置,小机身侧为:

一、二段缸,大机身侧为:

三、四、五、六、七段缸。

该机组以电动机为基准机座,先将电机轴向和横向水平调整后,紧固电机,再从两边对中大小机身,大小机身对中前,先将机内的主轴瓦、推力瓦、连杆大头瓦、小头瓦间隙,小头瓦轴向间隙检查刮研出来,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后,清洗回装,再将机身上部,机身连接方体,就位紧固,具备开车条件。

一、二段低压机身(小机身)的主轴是整个机组的自由膨胀端,小机身的主轴窜量受大机身的轴向推力轴瓦控制,当小机身与电动机精对中时,务必将大机身的推力瓦上瓦卸下,装在小机身电机侧第二瓦上固定,由这个推力瓦上瓦将小机身主轴控制在机身中心位置,确保安装后的自由间隙。

将滑道支座也紧固在滑道上,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在垫铁均匀受力的情况下,与电机进行精对中,直至对中合格(大小机身的对中不应超过三天)。

此时选择任何一个滑道支撑座调节垫铁,紧固地角螺栓,在紧固地角螺栓时,还应在滑道体中,通过水平仪观测滑道的水平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观测联轴器上轴向表和径向表的变化。

同心度在不超过技术文件规定下即合格,一个支撑座调整合格后,进行下一个对称支撑座的调节,紧固、对中、复查,其余支撑座按顺序往下进行,直至合格。

中体支座紧固完工后,连接气缸,每连接一个气缸组合件后,应在连轴器上复查同心度,径向、轴向应符合对中要求,同样在滑道中,观测水平仪水平度的变化。

避免造成重大的返工。

这样,本台机组已基本上完工。

剩余的工作也是和其他机组一样,进行相同的收尾。

6、气缸安装

(1)、气缸外观检查无缺陷,具有合格证明;

(2)、气缸与中体接合面应无高点;

(3)、气缸体水平度应与中体同步;

(4)、气缸的径向位移和轴向倾斜见表二-5-4所示;

气缸轴线与中体十字头滑道轴的同轴度偏差表二-5-4(mm)

气缸直径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100

≤0.05

≤0.02

>100~300

≤0.07

≤0.02

>300~500

≤0.10

≤0.04

>500~1000

≤0.15

≤0.06

>1000

≤0.20

≤0.08

(5)、气缸支承块和气缸的支承面接触良好,机组运行时应摇摆自如,接触面应涂抹二硫化钼;

(6)、气缸组装后的同心度检查,机组气缸的同心度是由制造厂家保证,根据多年复线检查,国内各大压缩机厂家的制造技术,基本满足了现场的组对的技术要求,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在编写施工方案中,没必要注明检查气缸的同心度,如甲方坚持检查,应注明每台机组,只作一列机身多节气缸的抽查,检查方法可采用钢丝拉线法,如缸体连接部位的径向,断面斜度超差,可再复查另一列多节气缸。

施工队伍现场不太具备气缸断面的刮研工作,如确需刮研,由于制造厂家技术质量问题,责任分清,刮研费用向甲方另计;

7、轴瓦的刮研

(1)、清洗轴瓦瓦窝,光滑平整,不得有高点;

(2)、清洗主轴瓦,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瓦口应平整,瓦背无高点;

(3)、主轴轴颈应无碰迹高点,不得有裂纹,研磨轴瓦前,应用麻绳加油,拉磨抛光处理;

(4)、M型机组的轴瓦刮研难度较大:

因为主轴和异步电机转子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T型结构,电机转子侧偏沉,如图二-6-4所示,而电机外侧又无轴承座,根据转子这种特点,设计一号瓦、二号瓦轴向面较宽,电机转子和主轴转子的重量主要由一号瓦来承受,二号瓦次之,静态时,电机转子的自重、主轴未端的自重,形成两端弯曲向下的弯曲曲线。

主轴瓦的研磨刮研就是在这种静态下进行的,当主轴放入轴瓦上后,通过盘车自转,一号瓦研磨显示受力最重,二号瓦次之,三、四、五号瓦有可能出现悬浮现象,或者二、三号瓦接触痕迹最轻,在这种情况下,刮研出的五块主轴瓦,它的下瓦平面将不会在一个水平面上,上间隙调整好后,自然也出现一个弯曲的圆筒曲线,当机组运行达到额定转速后,主轴将出现半矫直或矫直状态,此时,主轴轴颈与轴瓦下瓦的接触或上瓦,将出现不可预见的现象,直至过热、烧瓦,因此,在主轴瓦研磨中要提前考虑采取相应措施,克服静态造成的弯曲,现场处理时应首先检查曲拐差,根据上下曲拐差的数据,对二瓦、三瓦采取相应的外加力(施加外力的方法是在主轴上加辅助瓦来对主轴施加反向力),并涂抹红丹色,盘车检查着色情况,再根据检查曲拐差值,刮研相应轴瓦、调节曲拐差值达到所需数据。

(曲拐上下差值不超过行程的万分之四);(曲拐差是指曲拐与主轴的连接点处的张口大小尺寸,曲拐旋转一定的角度,张口的尺寸也不一致,其差值谓之曲拐差,原因是轴瓦不同心,造成主轴上下或左右受力不一致,曲拐处受应力使其张口扩大或缩小)

 

(5)、目前国内机组主轴瓦和曲轴大头瓦基本上都是采用薄皮瓦,巴氏合金层厚度在0.8~1.2mm之间,如果接触不好,或者间隙不够,我认为可以刮削,现场轴瓦刮研一般不会超过0.20mm,剩余的巴氏合金层足够成年的运转磨损,多年的经验证明,轴瓦的更换原因如下:

A:

长时间的磨损轴瓦间隙过大,大修更换;

B:

油路中断,轴瓦烧坏,紧急更换;

C:

由于受往复运动的冲击,轴瓦合金层造成碎块,需要更换;

(6)、薄皮瓦另一特点,就是弹性较大,瓦背需有过盈量来紧固,保证它的稳定性,薄皮瓦装入上下瓦座后,不能低于上下瓦座平面,将一边压平,另一侧应高于瓦座水平面0.01~0.03mm。

如图二-6-6如示:

 

(7)、轴瓦径向间隙检测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根据现场所具备的条件和自己的爱好,但都必须要准确,(而且是在有紧力的情况下才是基本准确的),所以:

任何一台机组的轴瓦间隙在检测前,应先检查此瓦的紧力,再进行轴瓦间隙刮研,加减调整;

A:

表测法,如图二-6-7-A所示,将上下瓦按规定力矩紧固后,用内径量表检测主轴瓦、曲轴瓦圆柱度与圆锥度,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颈尺寸,再用内径量表所测尺寸,减去外径千分尺所测尺寸的相对差,轴瓦尺寸大于轴颈尺寸,求出轴瓦所需的径向间隙;

 

B:

压铅法,如图二-6-7-B所示,这是比较通用的一种简易方法,在轴颈上横放两根φ0.5mm的铅丝,在瓦座水平面上两侧再根铅丝,紧固后,再拆开测量铅丝厚度,轴颈上的铅丝厚于瓦座上水平面上的铅丝,这个差值就是轴瓦的间隙;

 

C:

我建议采用另一种压铅法,如图二-6-7-C所示,将瓦座水平面部位,改为固定厚度的临时垫铁,计算更简单,更准确;

设:

临时垫铁厚度δ=0.3mm

间隙a=(A1+A2)/2—0.3mm

 

(8)、轴瓦瓦背的过盈紧力也可按照图二-6-7-C执行,铅丝放在轴瓦的瓦背上,压出的铅丝厚度少于临时垫片厚度,这就是轴瓦的过盈紧力,一般为0.03~0.08mm;

过盈量=0.30mm—(1A+1B)/2

(9)、轴瓦的间隙调整:

A:

下瓦接触角度应在60~90度角;

B:

轴向接触面不少于75%,接触点均匀;

C:

轴瓦径向间隙1.2~1.4d‰;(指上间隙)

D:

轴瓦侧间隙为径向间隙的一半,但在同一轴上的轴瓦侧间隙应相等,如图二-6-9-D所示;

a=轴瓦顶间隙

b1=b2=相等的深度,相等的轴瓦侧间隙

c1=c2=相等的深度,相等的轴瓦侧间隙

 

8、连杆大小头瓦的刮研

在刮研大头瓦和小头瓦时,千万不能破坏大头瓦与小头瓦的平行度,尽量利用现场自身手段,确保刮研工作顺利进行;

(1)、连杆大头瓦的瓦量调节按照主轴瓦的方式进行;

(2)、一般大头瓦的间隙小于实际需要间隙量,因此在刮研中,应先保留小头瓦侧作为基准面,一边着色,一边检查,确保大头瓦的圆柱度和圆锥度;

(3)、根据螺栓力矩要求紧固,在曲拐轴颈上着色转动检查,研刮大头瓦多余的高点,达到一个理想圆度,最终组装连杆时,按照上下序号紧固螺栓;

(4)、小头瓦刮研时,先保留大头瓦侧160瓦面作为基准面,新的小头铜套瓦内径小于小柱销的直径,现场调量时,用铜棒敲击小头销,往铜套里推进,一边进,一边退出研刮,在往里推进时,应保持90°状态推进,在推进研刮中,还要用内径量表或内径千分尺跟踪检查,保证小头瓦铜套的圆柱度和圆锥度,当小头销全部进入铜套后,用着色法对铜套进行360°的研磨检查,消除高点,接触面均匀;

(5)、小头销的上下锥度应和十字头上下锥度相吻合,现场组装前应着色检查、刮研,接触均匀,接触面应达60%以上,小头瓦间隙控制在0.6~0.7d‰;

(6)、在机上组装后的连杆,应检查连杆大小头瓦在曲拐轴,十字头小头销的控制下,能否自由摆动,先将曲拐轴盘向前后端,再轴向左右拔动连杆,左右运动自如,说明曲轴轴颈、十字头、小头销与大头瓦、小头瓦平行度较好,反之,如果拔动连杆费劲,或拔动后又反弹回来,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起码平行度不好,或水平度不好,机组运行推力达到额定力后,会出现捍力和烧瓦现象,经盘车后,根据磨合情况进行修复,消除应力;

(7)、连杆大头瓦在轴颈上轴向窜动,受轴颈两端圆弧面控制,H型机组连杆大头瓦轴向窜动受小头瓦铜套轴向侧间隙控制,小头瓦铜套与十字头内侧间隙值在0.3~0.5mm;

9、D型机组的主瓦刮研,不太受电机转子的影响,基本上是平行受力,只要在轴颈上利用水平检测和曲拐差的数据上来考虑,它不存在M型机组那种结构,主轴存在一头沉的现象,只要水平一致,曲拐值不超差,5个底瓦的平等度合格,即可调节瓦量,主瓦间隙的调整,按照图二-6-9-D执行;

10、H型机组的主瓦刮研,又参照M型机组的轴瓦刮研进行,因为它的电机转子在主轴中心,造成主轴中心承重,形成一个中心向下的弯曲曲线,在研磨底瓦时,两列机身靠电机侧的主瓦受力较重,轴颈水平检查,会出现一个电机外侧高的现象,曲拐差也会出现上大下小的现象,因此在主轴底瓦的刮研时,应将主轴底瓦的曲拐差考虑进去;

11、十字头的刮研和调校,十字头有两种,分为可调式十字头和不可调式十字头,小机组一般采不可调式十字头,由铸铁件整体加工而成,(磨损后增补其它耐磨材料)。

大型机组一般都是采用可调式十字头,它是由可调滑板与本体组成,如M型、D型、H型机组,现场对可调十字头的滑板刮研和调校:

(1)、根据电机的旋转方向,首先确定十字头的受力面,如下滑板受力的十字头在调节中心高度时,应提前留出磨损量,实际轴心高度应高于中心高度0.03~0.05mm;

(2)、上滑板受力的十字头,在调节中心高度时,静态下轴心高度应低于中心高度、中心高度值为十字头的间隙加上0.03~0.05mm(中心上下差值是十字头间隙的两倍);

(3)、滑板的研磨刮研在滑道中进行,为了进出机身滑道方便,可将上滑板卸掉,反之如果上滑板受力的十字头可将下滑板卸棹。

十字头放至滑道后,应用角尺核查十字头与活塞杆连接部位的断面是否为90°。

如果没有角尺,框式水平仪、块规等均可,进入滑道的十字头还应旋转角度来核查断面的90°,如图二-10-(3)所示,在检查断面90°时,应同时调整十字头的中心标高,根据十字头的具体情况,留出相应的刮研量,达到理想的实际数据;

 

(4)、滑板的刮研,必须将滑板与十字头紧固后方可进行,滑板整体接触均匀,接触面达40%以上即可;

(5)、下滑板受力的十字头,中心高度调节完毕后,对上滑板的刮研,应在间隙控制下进行,用塞尺检查它的间隙平行差值,增减它的调节垫片,紧固螺栓后,确保间隙值的相等,十字头的间隙一般为0.0006~0.0007D(不可调的十字头间隙已由制造厂家保证)。

12、活塞与活塞环

(1)、活塞环应弹性自如,组装前应在汽缸里面作接触密封间隙检查(将活塞环放入汽缸内,作透光检查),如间隙大于0.1mm,间隙大的活塞环则需修复或更换;

(2)、活塞环开口间隙应按技术文件执行,如无规定,根据实际经验控制在汽缸直径的0.004~0.005D;

(3)、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里后,应低于活塞环槽0.20~0.50mm;

(4)、活塞环与活塞槽的侧间隙控制在活塞环厚度的0.005/δ=厚度;

(5)、装入活塞中的活塞环,上下左右运动自如,不得有任何卡涩现象;

(6)、紧固后的活塞应将安全垫翻起,带托瓦的活塞应刮研加工,接触面积均匀,接触面达40%以上,刮研上下左右间隙,如图十一-6所示:

 

A1=A2

B1>B2=0.1~0.2mm

(7)、浮动活塞的装配,应检查球面接触均匀,无高点,球面间隙过大,会造成机械运转撞击声,间隙过小,又易造成活塞过热或磨损,球面间隙一般控制在0.02~0.04mm;或是经验方法,用手托起后放开活塞慢慢滑下,(在有油膜的情况下,上下左右能摇晃动);

(8)、气缸的前后死点、一般为前后间隙的总和、前3=3/5,后2=2/5;铅丝压点的布置应在活塞两侧180°对称放置,如图二-11-8所示。

 

13、活塞杆填料密封组装

(1)、对密封组合件进行整体检查,如图二-12-

(1)所示,按图核对组合件的先后顺序,核对润滑油孔畅通无阻,带冷却水的密封组件,还应检查上下水冷却通道的畅通;

 

(2)、层与层之间接触面应平整,无高点,无划痕,应经住水压和油压的泄漏;

(3)、密封环应在活塞杆上着色检查,接触均匀,接触面应达到70%以上,装入填料盒的密封环应低于密封盒;

(4)、截留轴套与活塞杆的径向总间隙不少于0.20mm;

(5)、密封组件组装前,应复查截留轴套,装入汽缸后,截留轴套断面应低于汽缸壁,如果高出汽缸壁,造成汽缸后死点过小,机组运行时,活塞与截留轴套造成撞击声、这种小事在施工中,往往又很容易被忽略,结果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6)、刮油环弧面应与活塞杆着色检查,接触均匀,接触面达70%以上,装入油环盒的刮油环应低于刮油环盒,装配时,刃面应向来油方向。

14、高压注油器油管的配制

(1)、油管配制前应作空气吹扫;

(2)、直管部位不宜退火,保持它的硬度和外观;

(3)、高压油管的连接,可采用套管式和承插式,配完的油管应作油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艺压力的1.5倍。

15、油循环

(1)、机组油循环应在瓦外进行,经化验合格后的循环油,连接主瓦具备开车;

(2)、直接向上下滑道供油的油管,也应在滑道外循环冲洗管道,待油质合格后,连接上下滑道,具备开车;

(3)、如现场配备有过滤机,应将主油箱排污管与过滤机连接,共同参与油循环清洗;

(4)、在油循环中,有条件加热,冷却,敲击管道,加速油管的清洗。

16、试车

(1)、新车起动前,加大油循环量,不低于0.2MPa,同时盘车检查油流;

(2)、第一次瞬间起动,停机检查,确认机组旋转方向;

(3)、再次起动,按试车方案执行;

(4)、冷却油温控制在35±3℃,轴瓦出口温度温升不超过28℃,轴瓦温度最高不超过70℃;

(5)、密封组件最高温度不超过65℃;

(6)、中体滑道受力面温度不超过60℃;

(7)、检查机件传动部位有无撞击声;

(8)、检查机组汽缸连接管道有无振动过大;

(9)、检查汽缸进出口温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10)、全负荷运行24小时,停机检查。

17、拆检

(1)、正常停车后,抽查运行中温度相对较高的主轴瓦、大头瓦、小头瓦的磨合情况,可略加修整;

(2)、检查温度不稳定的汽缸进出口阀门;

(3)、处理机组运行中的跑、冒、滴、漏、松;

(4)、再次启动机组,全负荷运行八小时,办理竣工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