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805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docx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五课教案总结

丹徒区实验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二年级

(2)班)

课题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课时

两课时

主备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

主题鲜明,抓住人物的特征,语言明快,富有儿童情趣。

只是诗歌的理解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体会意境,充分利用插图,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诗歌朗诵,加深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两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学生预习要求

读书5遍,圈出生字,对照笔顺图书空。

教学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两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闭上眼睛一分钟,我们来做一回盲人。

说说你的感觉。

这儿有位盲人老婆婆(看图)平时生活会是怎样的,想象一下?

是啊,这样的老人最怕的其实是孤独寂寞了。

如果你是住在她隔壁的孩子,你平时会为她做些什么呢?

你瞧!

有人给盲婆婆送什么来了?

二、板课题,解题,设疑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教师注拼音朗读。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看图了解“蝈蝈”。

4、设疑:

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

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吗?

听老师读课文。

(学生回答)

三、初读指导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

读生字词。

替您领婆绿

邻居童年难忘田野欢乐唱歌往日绿色

好蝈蝈   乐呵呵盲婆婆   喜滋滋

(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再次自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4、比赛朗读课文。

同学们已经认识生字了,这些生字在课文里你还能认识吗?

自己读课文,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赛。

读后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理清结构

1、看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2、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3、小结。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小黑板分析字形。

   “邻”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教师范写。

   “替”上下结构,注意两个人的写法,教师范写。

   “喜’注意上面的士。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3、描红练习。

六、作业设计   

1、描红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你()邻()古()

盲()您()郊()居()

  

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我”蝈蝈盲婆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词语

前面我们己经初步学习了这首小诗,认识了许多新词朋友,瞧它们来啦!

还认识它们吗?

1、出示两排词语:

好蝈蝈 绿色 田野 唱歌 乐呵呵 

盲婆婆 童年 往日 难忘 喜滋滋

2、学生读词串。

二、品读诗歌,入境悟情

(一)品读一、二小节

1、抓“盲”字,奠基础。

1)同学们一起读读诗的一、二小节。

听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盲婆婆想单独出来和大家打打招呼。

学生齐读“盲婆婆”

盲下边是个什么字?

(目)

“目”指什么?

(眼睛)

你用眼睛能干什么?

(生交流)

小结,“是啊,人有了眼睛可以看书、写字,还可以欣赏美景,可盲婆婆的“目”上边加了一个“亡”,也就是眼睛坏了,看不见了,那她每天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心情又会怎样呢?

〈学生交流〉

2)多可怜的婆婆呀!

幸好,邻家小男孩为盲婆婆送来了一只蝈蝈。

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

指名读诗的第一节,谁读给大家听?

小男孩送蝈蝈时心情怎样?

你从哪两个词中看出来的?

(乐呵呵,喜滋滋),你能说出几个跟“乐呵呵”、“喜滋滋”意思相同形式一样的词语吗?

想想小男孩“乐呵呵”、“喜滋滋”的样子,再读读一定能读得好。

(指名读)。

3)(出示实物蝈蝈)多可爱的蝈蝈呀!

假如你有这样一只,你心理一定会怎样?

(很快乐,很高兴),那我们来"乐呵呵"、"喜滋滋"再读读。

2、品读第二小节

从你们的读中,我知道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小男孩喜滋滋地把它送给了盲婆婆。

1)他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

请小朋友自己小声朗读诗的第二节。

(自由读文)。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3)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

(小组读)

4)从大家的读书声中,我知道了“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是让它在“我”上学的时候,替“我”为盲婆婆唱歌,多懂事的孩子呀!

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关爱他人。

小朋友们,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想想平时不上学的时候,你会怎样关心盲婆婆的?

(生交流)。

5)能为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的人带来快乐,我们自己也是快乐的。

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二小节(齐读)。

(二)品读第三小节

蝈蝈的歌声会给盲婆婆带来什么呢?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2、你再来读读,一定会读得很出色(再指名读)。

3、出示课本第二幅插图,指导看图。

(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脸上笑眯眯的,多高兴呀!

)你可以看着画面再自由小声地读读第三节,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自由读,指名读)。

4、盲婆婆专心的听着,她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诗歌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出示:

歌声领您--看到--生交流)。

5、现在你就是那位盲婆婆,歌声带你走进了广阔的田野,看到了流淌地清波,找回了童年的欢乐。

你的心情会怎样?

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老师想听男生读。

(男生读),女生一定也一定读得不错!

(女生读)。

(三)品读第四小节

蝈蝈带盲婆婆走进了山村原野,找回了童年的欢乐。

1、引读:

它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

2、“它唱得多好”,你一定会读得更好,请你来读读(指名读)。

3、“咯咯,咯咯,咯咯……”后面的六个点表示什么?

(蝈蝈还在继续唱歌),你再来读读(指名读)。

4、蝈蝈在唱歌,盲婆婆在听着,听着,就好象谁陪在他身边?

(小男孩),“咯咯,咯咯,……”好象是小男孩在说(婆婆……有我……有我),这个小男孩真好!

这个小男孩就是你!

就是你!

就是我们班的同学。

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节读一遍,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读到我们的心里去。

(由重到轻,读出余音未尽的样子)。

5、范读全诗

读书就应该能通过读书看到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想听老师读吗?

你能象老师这样读吗?

(指名读,集体读)。

三、指导背诵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小朋友们把这个充满爱心的小男孩的动人故事已经记在心里。

1、你可以看着图画,试着背,老师会帮你!

谁先来试试(指名背)。

2、男同学背(女同学闭眼想画面)

3、女同学背(男同学想画面)

4、齐背

四、小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五、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搜集"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尊老助残"的小事故。

板书: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领   看  清波  

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带想欢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复习诗歌内容,当堂巩固所学。

【教学重点】

复习诗歌内容,当堂巩固所学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看图引导背。

3、看图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黑板出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送给了()家的()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

歌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我给您()。

四、作业设计。

1、组词。

盲()邻()里()居()

望()领()野()尾()

忘()郊()由()古()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一只我绿色送给蝈蝈的

想起让欢乐婆婆了歌声童年的

3、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出示挂图

教学反思

 

 

丹徒区实验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二年级(3)班)

课题

6、一株紫丁香

课时

3课时

主备:

张卫平

学情分析

本文的生字较多,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地进行预习,不但要会读,更要会写并且了解它的大致意义;对于学生很生疏的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应深入浅出的教授,使其明白这种写法的意义所在。

老师要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现出来的情感。

课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察紫丁香,边看边讲,使学生既认识美丽的自然景观,又能对课文的描绘有更深的理解,更要理解其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起崇敬、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读准生字并学会正确书写。

2、体验老师的辛苦劳动,使学生能尊敬师长。

教学具准备

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人、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3、初步课文的内容,初步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教学重点】

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看黑板上这幅图,边看边思考:

图上画了什么?

   2、有一些同学悄悄的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

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3、解题,质疑

 (1)一株是什么意思?

读zhū,一株就是棵。

(2)简介紫丁香。

紫丁香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可供观赏用。

一般生长在我国的北方。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课文。

(师范读)

2、生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字要看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

一株  栽在帮你消除疲倦挂牵眨眼教案 困得

紫丁香 浓绿 小院 枝叶 伸进 消除 快放下

(1)自由读,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三拼音节。

 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2)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同桌互读,互评。

      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价。

4、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太明白,说出来让大家帮忙解决。

5、集体齐读课文。

6、《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伸、快、浓、消”

2、指名认读,小组读

3、你记住了哪个字?

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组词

4、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三、作业

学生在《硬笔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起崇敬、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是怎样栽“紫丁香”的呢?

为什么要栽呢?

他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话呢?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

小朋友们是怎样栽“紫丁香”的呢?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

笑着叫着闹着,走进了浓绿的小院)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因势提问:

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呢?

” 

   (轻轻的走路,不发出一点点声响,生怕影响了老师的工作和休息)

(3)作者对小朋友的观察是多么仔细,让我们齐声有感情的读这句话。

(读:

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 时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

(4)小朋友们是怎样栽“紫丁香”的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栽紫丁香?

      同桌交流,指答。

范读,指读,分组读。

   (2)再读,思考:

小朋友对老师的心意表现在什么地方?

   (3)第三、四小节的写法和第二小节大体相同,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学习这两节,又是用什么来比作什么的?

3、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自由读。

评价

范读,指导读法:

强调“夜夜和你作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劳”、“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读出体贴、关心老师的感情。

再读。

体会、讨论、小结(“你听”、“你看”等词语的反复使用,意味着小朋友们是在和老师面对而把谈心,十分亲密)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轻声读全节内容,提问:

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2)同桌交流

(3)组织当众发言

(4)指导朗读:

读“快放下……”的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的流露出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

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5)大家的发言已经告诉我,你们真的读懂了这些话的意思。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位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有些什么内容啊?

4、赛读,齐读:

播放歌曲

四、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交流几个赞美老师的诗句,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会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浓浓的师生情的诗歌《一株紫丁香》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觉?

二、指导背诵

出示板书:

    枝叶  伸进  夜夜  作伴

 栽  绿叶  唱歌  消除  疲劳

紫丁香 小花  笑脸  感谢  挂牵

    花香  飘进  梦里  香甜

 1、读得真好!

愿意把这浓浓的感情永远留下来吗?

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

 3、自背,同桌互背

 4、分节指背,全文试背。

三、写字指导

 1、去拼音指读生字。

  2、自读,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 怎么记住的?

   3、范写,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作业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枝叶  伸进  夜夜  作伴

 栽  绿叶  唱歌  消除  疲劳

紫丁香 小花  笑脸  感谢  挂牵

    花香  飘进  梦里  香甜

教学反思

 

 

丹徒区实验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二年级)

课题

7、有趣的发现

课时

三课时

主备:

凌琴

学情分析

“有趣的发现”这一标题,中心词是“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含义是“发觉”,如发现大路上车来车往;在科学研究领域,它的含义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

标题中的“有趣”,是用于修饰“发现”的,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喜爱。

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要发达得多。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可以起到深入理解书面文字的效果。

对于本班学生来说,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点他们都能做到。

但对于课文中表现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可能并不能很准确的把握。

几点说明:

文章中安排了一些句式练习,如“要么----要么---”“因为---就----”,这要求用别的句式来表达与其一样的意思,这对于他们要求过高了点,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教者就有意的安排了这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教学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平时我们总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现在,你们用心观察一下教室,你能发现比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2、相机引导:

小朋友们真会观察,而且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伟大发现。

(板书:

有趣的发现)出示挂图,介绍达尔文

3、齐读课题。

4、问:

读了课题,你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我们常说:

学贵有疑。

就是说学习最可贵的是能提出问题,你能从“有趣的发现”这个课题中发现问题吗?

(学生质疑)

二、初读全文:

1、小朋友刚看到课题,就有这么多的发现,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会有更多的发现。

2、提出读书要求:

读的时候要尽量把每句话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几遍。

3、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师相机引导学生从哪一段发现问题,就读读相关的段落。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问:

你听明白了什么?

3、引导:

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

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4、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5、齐读这个小节。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一读,巩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样记住每个生字的?

指导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

  上下结构——容、易、究。

  左右结构——较、研。

  半包围结构——达、存。

3、指导书写:

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5、集体书空这些生字。

6、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2、课后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

2、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教学用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小朋友们都具备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带着你善于发现的眼睛读看二段,边看把你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划下来。

这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于行间巡视,把学生划下的词语相机板书在黑板上,划的词语多为:

考察奇怪)

1、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读的遍数多了,意思自然就明白了,相信小朋友们通过读,一定能读懂“考察”,不信试试看。

(学生自读第二段。

2、“考察”的小朋友请举手!

(如果举手者不多,可让学生再读几遍)

3、能把带有“考察”的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老师从你读的声音里就知道你读懂了没有。

(指名学生读,如果读得不够到位,再引导多读几遍,如果到位,相机表扬)

4、引读:

从刚才这位小朋友的声音里,可以听出他确实读懂了,如果谁能读得跟他一样好,甚至比他还好,就说明你也读懂了。

自己读读看,老师要看看谁读懂了?

(全班学生自由朗读)

5、引导表演:

如果谁能把考察的样子做出来,那就说明他真正读懂了,自己先练练。

(如果演得不够到位,就鼓励学生多练习几遍)

6、指名学生表演。

相机评点。

7、述:

刚才小朋友们用读懂了“考察”,并且还把它用动作表示出来了。

这次,小朋友们只要多读,相信也能读懂“奇怪”。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学生读,相机表扬。

8、如果能用表情把“奇怪”做出来,那就说明你真正读懂了。

自己好好练练。

(学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读)

9、读懂了“考察”和“奇怪”,老师还想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边读第二段边表演下来,能不能做到呢?

10、学生在座位上自由练习后指名学生表演。

教师提示:

你现在就是达尔文,这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请——(如果学生做得不够到位,就用实物投影出示达尔文考察小岛图)

11、学生读到做出“奇怪”时,师相机问:

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达尔文会说什么呢?

12、引导:

是呀,为什么呢?

达尔文又怎样找到答案的呢?

答案又是什么呢?

读了第三段,你就明白了。

三、精读第三段。

1、学生自读第三段后,师问:

达尔文怎样找到答案的呢?

答案又是什么呢?

2、读:

找到答案不一定能读懂答案,小朋友们请把第三段再好好读读。

3、继续引读:

读懂答案不一定能读好答案,小朋友们,要想懂得更多,把答案读得更好,还要把第三段多读几遍。

4、指名学生回答:

达尔文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呢?

(学生读:

达尔文捉来……终于找到了答案。

相机表扬)

4、问:

答案是什么呢?

(出示:

第三段内容。

)引读:

原来……

5、引读:

小朋友们蚂蚁多幸运,幸运就幸运在没长翅膀。

为它们感到高兴吗?

再读读这句话。

再引导学生读“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

5、还有一类昆虫,它们也比较幸运,像蝴蝶,它们也不容易被淹死,为什么呢?

引读:

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也生存了下来。

述:

瞧,翅膀大也翅膀大的好处,再读读这句话。

6、有一类昆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是……引读:

可怜的是……

7、是呀,它们可怜就可怜在长了翅膀,偏偏翅膀又长得小,所以它们只能灭亡。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来表达我们的同情。

8、表演中复述:

读完了第三段,让我们亲自来到这个小岛上,体会体会做昆虫的感觉好吗?

9、老师也跟你们一起来到岛上,不过现在老师变了,老师现在变成可怕的大风了。

(板书:

风)现在你们就是没有翅膀的昆虫,大风来啦——(师故意扇起大风)相机问学生:

你们怎么还不下海?

(指名学生回答)

10、同样演示其它两类昆虫。

四、精读第四段。

  

(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五、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