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487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docx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内容

1总体要求

1.1建设理念

坚持“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的建设理念,实现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

1.2建设原则

遵循“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工作原则。

1.3建设核心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相关要求,做好日常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同时,通过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持续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切实防范和减少事故与伤害发生。

1.4建设保障

1.4.1组织保障

建立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的组织实施。

1.4.2措施保障

制定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实施方案和各种制度,保证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1.4.3人员保障

落实能保障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工作需要的专(兼)职工作人员,保证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1.4.4经费保障

落实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工作经费和安全促进项目、助推五大振兴项目专项资金,保证建设顺利开展。

2基本要求

2.1建设机构与职责

乡村振兴安全保障的建设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构。

2.1.1领导机构

整合辖区内、外各方面资源,成立跨部门合作的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涵盖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和安全绩效评审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的有效实施。

2.1.2工作机构

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工作机构,成员包括主要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辖区居民代表等,负责策划、实施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2.1.2建设机构的主要职责

领导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a)负责整合辖区内、外各类资源;

b)组织制定各种制度和安全目标、计划;

c)督促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

d)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

e)组织评审安全绩效。

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a)负责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b)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

c)策划、实施、评估安全促进项目;

d)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监测;

e)负责落实持续改进工作。

2.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辖区应建立事故与伤害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建立辖区内、外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

b)建立辖区内、外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和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

c)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

d)组织辖区成员广泛参与辖区内、外的安全保障各类交流活动;

e)组织辖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

f)建立事故与突发事件预警监测和通报平台。

2.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2.3.1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职业危害风险分级分类管控、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2.3.2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其他规定;

b)四川省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落实情况;

c)本地区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国内同类型乡村(街道)典型事故与突发事件了解及风险分析;

d)以双重预防机制为载体,对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尤其是高风险环境进行辨识;

e)对辖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f)辖区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g)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3.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是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工作的基础,应定期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

2.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2.4.1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

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制定安全目标,包括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且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标。

2.4.2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

根据目标要求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

计划应:

a)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环境状况;

b)针对辖区内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

c)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地实施。

2.5应急预案和响应

2.5.1辖区应针对辖区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措施,并有效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2.5.2辖区应按标准、要求或预案规定配备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

2.5.3整合并合理运用辖区资源,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队伍。

2.5.4辖区应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及必要的应急演练,使辖区成员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2.5.5辖区应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措施,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2.6监测与监督

2.6.1辖区应有专兼职安全监测与监督机构,并认真履行职责。

2.6.2辖区应制定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安全监测与监督方法,推广信息化监测措施。

建立辖区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居民的公众监督以及媒体监督机制,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氛围。

2.6.3安全监测与监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的实现情况;

b)安全促进计划与项目的实施效果;

c)重点场所、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状况;

d)高危人群与高风险环境的管理情况;

e)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情况;

f)辖区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文化素质的提升情况;

g)工作、居住和活动环境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监测;

h)全员参与度及其效果。

2.6.4事故与伤害数据的监测结果能够按要求如实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反馈给乡村振兴安全保障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7记录与档案

2.7.1区辖应建立规范、齐全的建设档案,将建设过程的信息予以保持,包括:

a)组织机构、目标、计划等相关文件;

b)各级、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和其他文件;

c)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档案,包括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的基本信息及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分析材料;

d)安全促进项目方案;

e)建设活动的重点过程记录。

包括:

建设活动的过程、效果记录;安全检查和监测与监督的记录等;

f)事故与伤害记录。

2.7.2建设档案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等。

2.7.3辖区应制定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档案分级、分类、使用、保存和处置要求。

2.8预防纠正与持续改进

2.8.1辖区应针对安全监测与监督、事故、伤害、事件及不符合的调查,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

对预防与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应予以跟踪,确保:

a)不符合项已经得到纠正;

b)已消除了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

c)纠正措施的效果已达到计划要求;

2.8.2当辖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辖区应及时对变化造成的安全影响进行评价,并采取适当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2.8.3辖区应定期对安全保障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并以评价结果指导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促进辖区内所有人员安全保障水平提高。

3安全保障项目及内容

3.1基本安全促进项目

基本安全促进项目应重点考虑下列内容:

a)交通安全。

主要关注人、车、路、环境、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县、乡、村、社道路的管理及安全设施、道路警示提示标识标牌设置;驾乘人员、行人、车主、车辆和道路安全管理;重点关注货运车辆、农村客运线路客运车辆(含校车)管理等。

b)消防安全。

主要关注消防责任制落实、管理制度建设、消防队伍、消防设施器材、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安全标志、安全色、重点部位、火灾危险源、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等方面。

重点防范森林火灾、家庭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易燃易爆场所火灾、“九小”场所火灾风险等。

c)建设施工安全。

主要关注乡村各类建设施工全过程安全。

重点包括集镇、新农村、聚居点及其他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全过程安全监管;关注农村危旧房改造是否符合相关安全验收标准;关注重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关注桥梁、隧道、高边坡、高挡墙、高架管线、围堰、深基坑、高支模等重点部位安全监管等。

d)工作场所安全。

主要关注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按照当地政府要求的进度、比例完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否按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完成了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设施、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新型农业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是否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消除,是否添置无障碍设施设备;“九小”场所公共安全隐患是否进行常态化整治;是否有效推动耕地宜机化整治建设,是否培育多元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否有效防范农机伤害等。

e)公共场所安全。

主要关注火灾、爆炸、踩踏、食物中毒等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等方面。

重点包括是否规范改造广电、通讯、电力、燃气、供排水管网,实现本质安全;是否规范建设管理农贸市场、商场、停车场(位)、垃圾处理场;是否规范改造人行道,制止以路代街、以路代市,落实门前“五包”责任;是否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是否规范烟花爆竹定点燃放,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是否达到合格以上。

f)社会治安。

主要关注社会治安网络体系、农村治安、城镇治安、盗抢骗、黑拐抢、食药环等人民群众关注的治安热点问题和学校、医院等治安复杂场所“网络诈骗”、“套路贷”等新型涉重型违法犯罪等方面。

重点包括是否完善综合治理中心,是否实现“农村”“雪亮工程”全覆盖,是否建立完善巡逻制度和队伍,是否建立以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是否实行对涉毒及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管控等。

g)食品药品安全。

主要关注食品、药品经营企业是否证照齐全,有无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是否加强对学校、建筑工地、农村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经营单位等重点食品消费场所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是否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网格化管理等。

h)家居安全。

主要关注家庭火灾、触电、煤气中毒、防盗、家庭暴力、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关注居民是否具备急救和逃生技能;居家用火、电、气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定期开展用气用电用火等安全宣传教育,是否落实农村沼气等有限空间“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作业规范,是否普及“烤火不关窗、关窗先灭火”等燃煤烤火安全常识,农村宴席办理是否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是否落实防狗咬、马蜂蜇人的安全措施等。

i)学校安全。

主要关注食宿安全、消防安全、学生交通安全、校内活动安全、游乐设施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

重点关注学校体验式安全教育、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和“警校共育”活动开展情况;密切关注学生食堂、宿舍的安全管理、留守儿童关爱;关注学生上、放学安全管理、学生运动安全管控、校园周边安全环境整治、校车安全管理、校园霸凌等。

j)特殊群体安全。

主要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跌倒预防、病患关爱、运动安全、助残设备设施、心理健康等方面。

重点包括公益(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完善配备;养老机构阵地建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居家养老(集中托养)责任是否落实;街道盲道(无障碍)改造、康复救助工作是否开展;幼儿园、儿童乐园等场地安全设施是否达标、安全管理是否规范等方面。

k)旅游安全。

主要关注乡村旅游景点及旅游名胜风景区的安全管理和智慧旅游的推进,安全巡查工作制度的落实;旅游项目是否依法组织安全风险评估;AAAA级及以上景区是否完成智慧应急建设;密切关注旅游包车安全、高风险项目安全、景区流量控制等安全专项整治;关注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

l)涉水安全。

主要关注河流湖泊、塘库渠堰等涉水区域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等方面。

重点包括河(塘库堰)长制的全面落实,病险塘库堰及时整治,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合规,船舶、码头安全管理规范等。

m)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

主要关注滑坡、崩塌、洪涝、旱灾、环境污染、气象灾害等方面。

重点包括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地灾隐患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及环境监测责任落实;关注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建设管理等方面。

3.2重点安全促进项目

3.2.1助推产业振兴安全促进项目:

a)生产安全服务。

主要关注经安全风险评估论证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工程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实施,其安全管理团队、安全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否建立,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是否到位;是否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落实在全产业链的每道工序上。

关注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关注高危行业是否达到三级及以上安全标准化,其他行业领域企业是否按照安全标准化进行管理;终端产品为食品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项目是否全面落实标准化,确保无公害生产、加工、流通等。

b)防灾减灾服务。

主要关注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灾害预警信息是否第一时间到达,防灾减灾措施是否第一时间落实。

关注森林火灾智能监控预警、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洪水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预警系统是否建立,最终建成安全预警平台及应急指挥中心。

c)应急救援服务。

主要关注政府救援、社会救援、企业救援一体化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建设;关注基层应急抢险设施装备配备,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情况。

d)安全保险服务。

主要关注安全生产责任险和种养业综合保险,防范因灾害或事故造成的风险。

e)职业安全服务。

重点关注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危害工程治理,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建设健康企业,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情况。

3.2.2助推人才振兴安全促进项目:

a)乡镇干部安全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能力培训情况。

b)村社干部和村民普及性安全培训情况;重点关注返乡探亲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培训情况。

c)全国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建设落实情况。

d)救援队伍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情况。

e)农村安全护卫队建立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培训情况。

3.2.3助推生态振兴安全促进项目:

主要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六网一中心”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风险。

重点关注农村养殖业生态环境监测、治理。

a)建设领域安全风险。

主要关注巴山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各类农村住房建设及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现场施工监管、竣工验收各环节安全监管情况;关注建设工程竣工后的安全核查和对业主入户前的安全教育。

重点关注建设工程是否安全达标,确保建设过程不发生事故与伤害。

b)自然灾害风险。

主要关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森林火灾监控预警和防控治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3.2.4助推组织振兴安全促进项目:

a)乡镇村社区安全监管队伍。

主要关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是否满足有机构、有阵地、有人员、有足够的装备设施设备、有经费的要求。

关注村社区专兼职安全员(网格员)配备及权责是否对等,网格化管理内每个监管对象对应的监管部门是否落实,是否实现专兼职网格员无缝监管。

b)片区安全执法队伍。

主要关注乡村安全综合监管,治理乡村公共安全隐患。

关注市区县乡镇联动、互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安全监管执法体系是否形成。

重点关注片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是否协同乡镇应急办对当年建设的中心村、新农村、聚居点和省、市“四好村”建设全过程实施跟踪监管,对辖区各类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管控。

c)乡村应急救援队伍。

主要关注乡镇综合救援队伍、中心村及新农村聚居点微型救援队建设情况。

关注乡镇街道机关干部职工、治安巡逻(协警)、专(兼)职消防、防汛抗旱、卫生医疗、基层民兵等资源是否整合形成“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关注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和辖区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d)村民自治。

主要关注通过村规民约决策无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辖区重大事项的情况。

3.2.5助推文化振兴安全促进项目:

a)安全文化宣传示范阵地。

主要关注乡镇街道、村社区活动阵地及新村聚居点是否建立永固式安全文化阵地(安全文化墙、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文化广场、安全文化公园等),关注乡镇域各单位建安全文化宣传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情况。

b)安全示范学校。

主要关注学校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校园安全管理规范情况,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家校联动抓安全的情况。

c)安全示范街。

主要关注乡镇街道是否建立了集工作场所(九小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居家安全、残疾人安全等为一体的安全示范街,以示范展示形象,引领行为规范。

d)遵法守法示范户。

主要关注遵纪守法户评选活动开展情况。

3.3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

a)实施该项目的目的、对象、形式及方法;

b)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c)项目所需资源的配置和实施的时间进度表;

d)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与验证方法及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