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及感想.docx
《电影影评及感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影评及感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影评及感想
注意:
《末日浩劫》的另一个名字叫《后天》
《末日浩劫》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
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
霍尔(丹尼斯?
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
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
杰克?
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
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
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
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
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
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
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
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
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这是曾以《ID4星际终结者》写下四亿票房的名导罗兰?
艾默里奇的全新巨作。
全片将有大量顶尖特效,呈现扑天盖地的自然威胁,并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大手笔的运用将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强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及总统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
导演艾默里奇对美国总统批评起来可谓毫不留情。
他认为,美国人民在环保方面早就走在了政府前面。
可惜的是4年前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戈尔败在布什的手下,否则戈尔这个具有极强环保思想的人领导美国的话,今年的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
艾默里奇说,他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它将带来怎样的恶果。
◆末日之根的缘起◆
当人们问到电影是否只是一部科幻故事时,艾默里奇导演说:
“问题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的。
”当然,电影里描述的地表升温的速度并不现实,但他是刻意这么去做的,选择纽约作为灾难中心也决不是偶然。
有些气象观察模型显示出海湾洋流将会发生变迁,而墨西哥湾暖流变化则是《末日浩劫》电影里引发灾难的具体原因。
应该说,洋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它的前提条件是气候区将向南推移,对德国来说,这将意味着出现急剧降温的现象。
并且德国气象服务中心发表报告宣称,从现在到2100年,气温的年平均值将从目前的8度上升到11度。
《末日浩劫》在宇航局内部引起“巨大震动”。
该机构科学们称,“气候专家们没几个人认为这(影片内容)有可能发生,至少在较近的未来还不会。
但观看电影的人却足以产生恐慌,进而指责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疏忽大意。
”因而,4月1日这天,美国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众多科学家和各级官员的邮箱里都收到了一封封邮件,上面写道,“宇航局的任何人都不许接受与这部影片相关的采访或作出任何评论,”“任何新闻媒体欲讨论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幻电影及科学事实,只能同与宇航局无关的个人或组织联络。
”这也与布什政府削减环境经费提议有关,本片对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回首,看繁华如何毁于一旦◆
灾难片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视觉的完美而逼真,毕竟,在所有的灾难场面里我们都无法用摄影机或其他任何东西记录灾难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过程,而灾难片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但同时要求的是能将观众准确地带入画面,感觉到它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不是大叹郁闷,而这一切过程的再现因为导演自己都不曾经历,那么依靠的也只有导演丰富的想象力了,形象思维在这里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末日浩劫》让人恐慌的是它的灾难不是发生在人迹罕止的边境或沙漠,它发生在人群密集川流不息的繁华都市,这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场所,恐慌,失重,紧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就像《天地大冲撞》的激烈,一种人类共命运的真实感受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欢喜,不仅仅是灾难,这里更有着与生存紧密关联的东西在里面。
《末日浩劫》的产生无疑值得期待的,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它简直就是《完美风暴》与《天地大冲撞》的完美结合,而且从视觉效果来看,它远比《龙卷风》之类来的直观唯美得多,壮阔与大气很显然成了电影的招牌,据说该片投资达1亿2500万美元,尽管成本高昂,但影片的演员阵容却是相当低调,除了丹尼斯?
奎德外,还有最近因《死亡幻觉》走红的小生杰克?
吉伦荷以及年轻女星艾米?
罗森,艾默里奇表示会将绝大资金用于特效制作上,这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打造出来的影片在视觉效果上有着很大的突破。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夏天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电影选在了5月28日作为首映日,之前关于政府因为电影影射政府宇航局而禁止员工评论的消息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不管是不是电影公司与政府共同演绎的联手炒作(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天方夜谭),它的不容忽视是肯定的,而且从《末日浩劫》的官方电影海报来看,那个手执火炬,类似自由女神模样快被淹没的雕像显然有着更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这就是导演的用心良苦吧。
电影院里的大屏幕和高档音箱经常把我唬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注意力完全被画面和声音吸引,判断力由此大打折扣。
除非是《英雄》那种烂无可烂的片子,我几乎分辨不出我进电影院看的那些影片是好是烂。
而今天在走进影院之前,我期待一部不用动脑子看的“大片”已经很久了。
因为事前把期望值定得这样低,所以看电影时非常容易进入状态,可能也因此我觉得《末日浩劫》这部片子还不错。
除了特技够水准之外,情节居然也还凑合,基本上对得起这些大把钞票堆出来的画面。
对于如何把大场面拍得更富冲击力,导演还是颇有心得的。
导演罗兰?
艾默里奇渲染大场面的能力比好莱坞的众多庸才导演们好得多。
(比如《X战警I》,极有潜力的题材被一个那时还很平庸的导演布莱恩?
辛格糟蹋得不但剧情毫无张力,场面也毫无创意,许多本来可以很精彩的打斗变得十分乏味,还好布莱恩?
辛格到第二集居然开了窍,场面精彩了不少。
)导演罗兰?
艾默里奇对大场面的成功把握使《末日浩劫》在场面上还是相当出彩的,如果拿《末日浩劫》的场面与几年前的《天地大冲撞》相比,后者简直就是愚弄观众。
尽管只要是美国灾难片,自由女神像就首当其冲,但是看到《末日浩劫》里自由女神像先是被巨浪淹没其后高举的火炬也被冻成冰激淋时,心里还是蛮激动的。
如果当年《天地大冲撞》、《山崩地裂》这些二流灾难片的卖座是因为观众的“审美饥渴”,那出色得多的《末日浩劫》却要面对早已“吃饱喝足”的观众的考验。
不过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这几年一直没有吃饱过,因为这几年已经久违所谓的好莱坞“大片”了。
尽管这几年的电影票房连创新高,但是没有一部影片能给我看90年代那些所谓“大片”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了。
93年有《侏罗纪公园》,94年有《真实的谎言》,95年有《虎胆龙威3》,96年有《独立日》,97年有《空军一号》,98年有《绝世天劫》,99年佳片辈出。
此后,从2000年的《碟中谍2》开始,“大片”渐渐失去了味道。
《哈里波特》太孩子气,《魔戒》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蜘蛛侠》其实也是很俗套的英雄漫画电影。
去年的《x战警2》有那么点意思,但还不够解馋。
所以,我对《末日浩劫》的好感可能是因为它是对那种传统的、在场面上下足功夫的好莱坞“大片”的回归吧。
至于剧情,不可能期待这样的纯商业片有太多的惊喜,不过我认为至少本片的剧情还算合格。
虽然故事大纲非常简单,但是细节还算丰富,也不时有配角跑出来说几句逗乐的台词,煽情的时候也没有煽得太过火。
其中大量美国难民涌入墨西哥以及美国总统感谢第三世界兄弟的情节也有那么点反讽和自嘲的味道。
而且导演把大量的特技场面用剧情分割开来,场面的冲击可以说是“短频快”式的,避免了像《黑客帝国3》那样特技场面冗长的毛病。
可惜的是,这种大制作总要有点积极向上的意义,因此结局太过光明了。
如果这只是部B级制作,而编导最后安排人类几乎毁灭,那也许会更过瘾。
总之我觉得《末日浩劫》的剧情完成了它的任务,不必苛求太多。
《末日浩劫》是一部还比较耐看的传统“大片”,这种90年代泛滥成灾的类型片在今天看来居然有一点“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突然觉得《末日浩劫》里总统的演员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有那么点神似,莫非导演别有用意?
)
震慑了感官却没穿透心灵--灾难片是好莱坞非常成熟的片种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其制作水准和资本实力的类型片。
借用无所不能的特效包装,编导脑海中再夸张的想象都可能在银幕上变为令人瞠目的现实。
但似乎没有哪个导演愿意将恐吓观众定为拍摄灾难片的初衷,在轮番轰炸似的骇人场景间隙,英雄主义、如纽带般将人与人维系在一起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往往都能“杀出重围”。
它们会挖掘出故事隐藏在强大娱乐包装下的内涵,并一步步升华影片的主题。
这些灾难片的特征与不可或缺的要素都可以在影片《末日浩劫》里找到,但本片却沿着前辈们的路子走的更远,并且还摒弃了同类作品中常见的弊病。
虽然它的缺陷仍清晰可见,但这已不足以阻遏其成为一部成功的娱乐片。
《末日浩劫》属于那类事先预测与事后印证差距极小的影片。
我在观看之前,通过预告片、媒体介绍等资讯对影片的风格和可能达到的效果有了个初步的概念,而最终的结果也未能突破我所设想的范围。
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大众对此片几乎一边倒的赞誉,我收集了一下身边朋友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差不多全是交口称赞。
一些朋友甚至说是其看过的最优秀的灾难片,有兴趣再看一遍。
一开始我对这个现象挺纳闷,本片的确有不少创新,不过多数都属于技术层面的,还带着强烈的整合色彩。
龙卷风、海啸、暴风雪的强强联合让人不免想起好莱坞最近盛行的怪物银幕大联手。
(可以说本片的灾难场景暗合了《弗莱迪大战杰森》的思路,只不过比较隐晦不那么张扬罢了。
)而本片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也显得单薄,通篇没有一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的,看完电影我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没能记住。
那么,《末日浩劫》到底依靠什么特质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呢?
我思前想后终于看出点端倪。
以往的同类型作品或多或少总带着点美国至上的论调,似乎山姆大叔才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其他国家要么只是陪衬,要么干脆等着吃现成的。
《末日浩劫》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以往曾执导的《独立日》就被不少人指责为有大国沙文主义色彩,而迈克尔.贝拍的那部《世界末日》则将英雄颠覆成一群痞子,似乎是在有意淡化这种让人不舒服的锋芒。
但他没能在影片的其他部分降低美国拯救世界的论调,甚至做的比《独立日》还要自恋,结果弄巧成拙。
在民族自尊心非常强烈的同胞心中,《独立日》与《世界末日》以及一大批好莱坞拍摄的灾难片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然而《末日浩劫》却不同,它没有在银幕上将美国包装成领袖,而是让其在经受沉重打击以后沦为一个需要第三世界支援的难民国。
不仅如此,影片部分场景甚至暗示,正是美国那不负责任的环境政策间接导致了全球灾难的到来。
在美国观众眼中这或许只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机敏的人还可以将其作为攻击现政府漠视环境问题的工具,但在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看来,这样的剧情设置其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
本片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一个傲慢惯了的人突然懂得对人行鞠躬礼了,难免会让人惊愕。
我猜测很多朋友在看到影片中美国代总统在墨西哥电视台表达出感恩与愧疚之情时,心里定有一番不可言状的感慨。
不过,在银幕上革美国老大的命,充其量只是迎合了一部分饱受好莱坞“欺凌”的观众的自尊心而已。
影片《末日浩劫》的魅力并不在此,精致的特效与朴素的叙事才是它俘获观众的法宝。
但是,事情总有其两面性,正是这些优点无情地暴露出影片的不足。
先来看特效,本片传承了导演那种大气却不卖弄的风格。
例如:
《独立日》中的特效场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难度很高,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后再回过头去看,仍然不觉得落伍。
这是因为影片有大量令人信服的细节在支撑着那些夸张的特效。
《末日浩劫》中的几个大场景做的非常逼真,龙卷风肆虐下的洛杉矶,遭到海啸袭击的纽约,被冻成雪雕的自由女神像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真实的几乎找不到破绽,可见特效小组的功力。
但这些东西却给我一种广告宣传的造作感,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影片开头南极大陆架坍塌的场景,一条不断延伸的裂缝将银幕活生生撕为两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顷刻间一展无遗。
相比之下,影片其他震撼人心的特效场景就显得有些刻意,缺乏一种意外的惊喜。
不过,导演懂得利用幽默来润滑这些数字堆砌的画面,如:
龙卷风将好莱坞的标志撕的粉碎,以及清洁工人开门就看到整幢大厦被风刮的象个破篓子等,都让人想起他在《酷斯拉》里设计的那个经典场景,钓鱼爱好者无意中引来海中的酷斯拉。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本片大型特效镜头的拍摄难度很高,但导演并没有滥用剪辑技巧来掩人耳目,而是始终让画面保持一种简洁的流畅,摄影师总能在稳固的镜头里捕捉到威慑力,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
然而,与那些超大型的特效画面比较,本片小规模的场景却露出不少马脚,有些穿帮之刺眼让人怀疑是不是出自一个工作小组之手。
轮船上的三匹狼数码味之浓就严重干扰了我欣赏的兴致,其实这个桥段对整部作品的意义不是很大,徒增噱头而已,而在这里已成败笔。
东京遭遇的巨型冰雹袭击几乎没有一个大场景交代,让人怀疑是在室内拍摄然后草草加工完成的。
从影片高额的制作费与并不太出名的演员阵容来看,这些粗陋的部分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几乎每一部灾难片都承载着情感的力量,《末日浩劫》也不例外,那种严酷环境对人的考验可以迅速转化成情感的催化剂,也让人的意志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本片的主线其实是一个父亲营救儿子的故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古气象学家杰克.霍尔不仅要努力让政府相信自己的学说,以此挽救更多无辜的人,同时也要奔赴纽约去拯救儿子的性命。
很多朋友说这个剧情有很大的逻辑错误,一个三人小分队如何能克服如此恶劣的天气跑那么远去救人?
我觉得这个指责过于苛刻了,此处属于表现亲情力量的段落,这种放宽尺度的想象可以被接受。
并且,本片在处理类似场景时避免了过分的煽情,正是在这点上,以往影片大多都做不到。
《山崩地裂》里主人公为了救一条狗奋不顾身算不算逻辑错误?
《地火熔城》里的汤米.李.琼斯在一片爆破中营救小孩的镜头被设计的犹如上帝下凡,而这种让人不是激赏就是反胃的东西在《末日浩劫》里一处都没有。
本片最大的逻辑错漏出在它最精彩同时也是最惊心动魄的场景里。
影片编导依靠想象设计出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灾难气候“暴风眼”,不幸被它光顾的城市温度骤降,迅速被冻成一个冰城。
影片一共出现了两次这样的气候,第一次将几架直升机变成了果冻,另一次彻底蹂躏了纽约城,并差点要了几个主人公的命。
这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但千万别被那些逼真的冰冻场景弄花了眼,稍微想想你就会纳闷,可以将整坐城市瞬间冻结的力量居然可以依靠几本燃烧的书或一个燃气灶来抗衡,真是咄咄怪事,这就好像是在狂风暴雨中划着一根火柴一样不可思议。
区别于其他灾难片的天马行空,《末日浩劫》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套用导演的话就是“这样的故事并非凭空捏造,它总有一天会发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并非危言耸听,但即便是如此,影片还是无法给我一种坐立不安的危机感。
导演倾尽全力为观众打造了数个足以震慑感官的场景,这是他不可磨灭的成绩,但他叙述故事的口吻犹如CCTV报新闻般四平八稳,字正腔圆却缺乏艺术感染力。
本片无疑具有一定的警世意味,这与它的主题不无关系,不过导演无法让故事攻破观众情感的壁垒,所以,无论影片的寓意多么深刻、思想多么崇高,最终也只能够提供一些浮光掠影的表象而已。
美国大片《后天》影片名称:
后天(末日浩劫)Thedayaftertomorrow影片分类:
科幻片导演:
罗兰德-艾默里克RolandEmmerich主要演员: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1315:
35:
35影片简介:
《后天》(又名:
末日浩劫)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达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导演罗兰?
艾默里奇执导,丹尼斯?
奎德、杰克?
吉伦哈尔、艾米?
罗森、莎拉?
沃德等主演。
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
全片有大量顶尖特效,在这部影片中,最经典的画面就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情景,冲天巨浪涌进纽约,自由女神被淹没,万巷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
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
人类世界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当然除了铺天盖地的自然威胁之外,也将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
灾难片是好莱坞非常成熟的片种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其制作水准和资本实力的类型片。
借用无所不能的特效包装,编导脑海中再夸张的想象都可能在银幕上变为令人瞠目的现实。
但似乎没有哪个导演愿意将恐吓观众定为拍摄灾难片的初衷,在轮番轰炸似的骇人场景间隙,英雄主义、如纽带般将人与人维系在一起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往往都能“杀出重围"。
它们会挖掘出故事隐藏在强大娱乐包装下的内涵,并一步步升华影片的主题。
这些灾难片的特征与不可或缺的要素都可以在影片《末日浩劫》里找到,但本片却沿着前辈们的路子走的更远,并且还摒弃了同类作品中常见的弊病。
虽然它的缺陷仍清晰可见,但这已不足以阻遏其成为一部成功的娱乐片。
《末日浩劫》属于那类事先预测与事后印证差距极小的影片。
我在观看之前,通过预告片、媒体介绍等资讯对影片的风格和可能达到的效果有了个初步的概念,而最终的结果也未能突破我所设想的范围。
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大众对此片几乎一边倒的赞誉,我收集了一下身边朋友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差不多全是交口称赞。
一些朋友甚至说是其看过的最优秀的灾难片,有兴趣再看一遍。
一开始我对这个现象挺纳闷,本片的确有不少创新,不过多数都属于技术层面的,还带着强烈的整合色彩。
龙卷风、海啸、暴风雪的强强联合让人不免想起好莱坞最近盛行的怪物银幕大联手。
(可以说本片的灾难场景暗合了《弗莱迪大战杰森》的思路,只不过比较隐晦不那么张扬罢了。
)而本片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也显得单薄,通篇没有一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的,看完电影我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没能记住。
那么,《末日浩劫》到底依靠什么特质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呢?
我思前想后终于看出点端倪。
以往的同类型作品或多或少总带着点美国至上的论调,似乎山姆大叔才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其他国家要么只是陪衬,要么干脆等着吃现成的。
《末日浩劫》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以往曾执导的《独立日》就被不少人指责为有大国沙文主义色彩,而迈克尔.贝拍的那部《世界末日》则将英雄颠覆成一群痞子,似乎是在有意淡化这种让人不舒服的锋芒。
但他没能在影片的其他部分降低美国拯救世界的论调,甚至做的比《独立日》还要自恋,结果弄巧成拙。
在民族自尊心非常强烈的同胞心中,《独立日》与《世界末日》以及一大批好莱坞拍摄的灾难片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然而《末日浩劫》却不同,它没有在银幕上将美国包装成领袖,而是让其在经受沉重打击以后沦为一个需要第三世界支援的难民国。
不仅如此,影片部分场景甚至暗示,正是美国那不负责任的环境政策间接导致了全球灾难的到来。
在美国观众眼中这或许只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机敏的人还可以将其作为攻击现政府漠视环境问题的工具,但在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看来,这样的剧情设置其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
本片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一个傲慢惯了的人突然懂得对人行鞠躬礼了,难免会让人惊愕。
我猜测很多朋友在看到影片中美国代总统在墨西哥电视台表达出感恩与愧疚之情时,心里定有一番不可言状的感慨。
不过,在银幕上革美国老大的命,充其量只是迎合了一部分饱受好莱坞“欺凌"的观众的自尊心而已。
影片《末日浩劫》的魅力并不在此,精致的特效与朴素的叙事才是它俘获观众的法宝。
但是,事情总有其两面性,正是这些优点无情地暴露出影片的不足。
先来看特效,本片传承了导演那种大气却不卖弄的风格。
例如:
《独立日》中的特效场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难度很高,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后再回过头去看,仍然不觉得落伍。
这是因为影片有大量令人信服的细节在支撑着那些夸张的特效。
《末日浩劫》中的几个大场景做的非常逼真,龙卷风肆虐下的洛杉矶,遭到海啸袭击的纽约,被冻成雪雕的自由女神像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真实的几乎找不到破绽,可见特效小组的功力。
但这些东西却给我一种广告宣传的造作感,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影片开头南极大陆架坍塌的场景,一条不断延伸的裂缝将银幕活生生撕为两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顷刻间一展无遗。
相比之下,影片其他震撼人心的特效场景就显得有些刻意,缺乏一种意外的惊喜。
不过,导演懂得利用幽默来润滑这些数字堆砌的画面,如:
龙卷风将好莱坞的标志撕的粉碎,以及清洁工人开门就看到整幢大厦被风刮的象个破篓子等,都让人想起他在《酷斯拉》里设计的那个经典场景,钓鱼爱好者无意中引来海中的酷斯拉。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本片大型特效镜头的拍摄难度很高,但导演并没有滥用剪辑技巧来掩人耳目,而是始终让画面保持一种简洁的流畅,摄影师总能在稳固的镜头里捕捉到威慑力,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
然而,与那些超大型的特效画面比较,本片小规模的场景却露出不少马脚,有些穿帮之刺眼让人怀疑是不是出自一个工作小组之手。
轮船上的三匹狼数码味之浓就严重干扰了我欣赏的兴致,其实这个桥段对整部作品的意义不是很大,徒增噱头而已,而在这里已成败笔。
东京遭遇的巨型冰雹袭击几乎没有一个大场景交代,让人怀疑是在室内拍摄然后草草加工完成的。
从影片高额的制作费与并不太出名的演员阵容来看,这些粗陋的部分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几乎每一部灾难片都承载着情感的力量,《末日浩劫》也不例外,那种严酷环境对人的考验可以迅速转化成情感的催化剂,也让人的意志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本片的主线其实是一个父亲营救儿子的故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古气象学家杰克.霍尔不仅要努力让政府相信自己的学说,以此挽救更多无辜的人,同时也要奔赴纽约去拯救儿子的性命。
很多朋友说这个剧情有很大的逻辑错误,一个三人小分队如何能克服如此恶劣的天气跑那么远去救人?
我觉得这个指责过于苛刻了,此处属于表现亲情力量的段落,这种放宽尺度的想象可以被接受。
并且,本片在处理类似场景时避免了过分的煽情,正是在这点上,以往影片大多都做不到。
《山崩地裂》里主人公为了救一条狗奋不顾身算不算逻辑错误?
《地火熔城》里的汤米.李.琼斯在一片爆破中营救小孩的镜头被设计的犹如上帝下凡,而这种让人不是激赏就是反胃的东西在《末日浩劫》里一处都没有。
本片最大的逻辑错漏出在它最精彩同时也是最惊心动魄的场景里。
影片编导依靠想象设计出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灾难气候“暴风眼",不幸被它光顾的城市温度骤降,迅速被冻成一个冰城。
影片一共出现了两次这样的气候,第一次将几架直升机变成了果冻,另一次彻底蹂躏了纽约城,并差点要了几个主人公的命。
这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但千万别被那些逼真的冰冻场景弄花了眼,稍微想想你就会纳闷,可以将整坐城市瞬间冻结的力量居然可以依靠几本燃烧的书或一个燃气灶来抗衡,真是咄咄怪事,这就好像是在狂风暴雨中划着一根火柴一样不可思议。
区别于其他灾难片的天马行空,《末日浩劫》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套用导演的话就是“这样的故事并非凭空捏造,它总有一天会发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并非危言耸听,但即便是如此,影片还是无法给我一种坐立不安的危机感。
导演倾尽全力为观众打造了数个足以震慑感官的场景,这是他不可磨灭的成绩,但他叙述故事的口吻犹如CCTV报新闻般四平八稳,字正腔圆却缺乏艺术感染力。
本片无疑具有一定的警世意味,这与它的主题不无关系,不过导演无法让故事攻破观众情感的壁垒,所以,无论影片的寓意多么深刻、思想多么崇高,最终也只能够提供一些浮光掠影的表象而已。
本片子片头首先是一个较长的移动镜头,是航拍的,交代大的环境是在南极,然后紧接着就是冰川大裂缝的惊险情节,这一组快节奏的惊险镜头最后由一个大远景来结尾,展现了冰川大裂缝之大。
这部电影的摄影善于运用前景来营造气氛,并且几乎每个镜头都是运动的,拍摄的外景喜欢用天空的夕阳作为后景,善于运用大自然赋予的美来增加构图的美。
在东京天空下冰雹的那组镜头,虽然我觉得冰雹有些大的夸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