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1401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docx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学案

期末复习

(一)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1、氧气的化学性质

物质类别

物质名称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条

发出耀眼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色固体。

铁丝

火星四射,燃烧剧烈,放出热量,生成色固体。

铜丝

固体由色变为色。

 

木炭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无色气体。

红磷

产生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烟。

氢气

产生色火焰,放出热量,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

化合物

甲烷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

化学上把物质与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

应叫反应,二者的关系是(填“并列”或“交叉”或“包含”)。

用化学方程式填写下列空白:

有一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

有一些反应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例如:

有一些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例如:

用化学方程式反驳下列观点:

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可燃、不助燃

(2)与水反应:

(3)与碱溶液反应:

实验内容

化学方程式

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1、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其共同原理是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其理由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3)总结提升:

对于没有现象的化学反应,要证明反应发生我们可以采取:

、两种方法达到目的。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首先会,还可以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下面请你帮助老师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取样,放入一试管中,加水溶液形成溶液,加入少量的

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接下来请你继续帮助老师设计实验,将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将氢氧化钠放入一试管中,加水溶液形成溶液,加入足量的,过滤,蒸发。

 

3、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

③若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

现象是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

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5、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6.2g某可燃物,为了证明该纯净物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可燃物点燃,在火焰上方罩

的烧杯

可燃物燃烧生成

可燃物中含有元素

向烧杯中倒入

可燃物燃烧生成

可燃物中含有元素

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可燃物中是否含有元素,原因是;

如果要证明该元素,需要再获得的数据是;

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浓硫酸能吸收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于是他把刚才可燃物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并记录了有关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

实验后

浓硫酸(g)

100

109

氢氧化钠溶液(g)

100

126.4

你认为该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为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现在请你判断该纯净物中含有的元素是,该纯净物的化学式是,该纯净物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6.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可知此物质中()

7.1.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可知此物质中()

8.3.2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可知此物质中()

A.一定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只含有碳元素

 

9.1.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可知此物质的化学式是()

10.3.2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可知此物质的化学式是()

1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可知此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A.CH4B.CH4OC.C2H4D.无法确定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1)

1、实验室里,常采用和制取氧气。

加入的二氧化锰起作用,反应完毕后,当把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发现此时的二氧化锰的和没有发生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则()

A.不能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也能迅速产生氧气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瓶内气体以充满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部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底部

4、收集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A、排水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B、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C、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D、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

5、某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此气体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只可用排水法B、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C、只可用向下排空气法D、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6、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迅速反应制取氧气,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E

(1)长颈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

(2)(填序号填空)利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原因。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气体,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有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____。

(4)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编号)__________。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加热反应物

(1)由此我们得到启示:

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气体

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下列事实中,可以说明水能溶解少量氧气的是()

A、养热带鱼时需要向水中加氧气B、水加热到沸腾变成水蒸气

C、水能溶解某些氧化物D、鱼虾能在河水中生存

2、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做燃料B、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反应D、氧气极易溶于水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中,集气瓶突然炸裂,原因可能是()

A、铁丝接触瓶壁B、集气瓶里气体是氮气  

C、集气瓶内没铺少量水或细沙D、铁丝表面有锈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由红色变黑色

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都是白色固体的是()

A、硫、木炭B、磷、镁C、煤、石油D、蜡烛、铁

6、判断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A、KClO3B、NaClC、MgOD、H2S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硫+氧气

二氧化硫

C、氢气+氧气

水D、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8、实验室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区分:

四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四种气体中,燃烧更旺的是,不变的是,气体被点燃的是,木条熄灭的是。

9.我们课堂学习中,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化学性质的研究。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4)由此我们得到启示:

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_____和_____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气体的_____和________。

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演绎推理”用于新情境

是研究化学的更高层次的方法。

请分析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入水形成氢硫酸。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1.燃烧是与空气中的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是

(1)

(2)(3)。

2.奥运会火炬(内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1)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方式,是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聚焦引燃圣火。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

但要实现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

A.没有达到着火点B.无水酒精是液态C.没有与氧气接触D.无水酒精挥发的太快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换气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C.油库、矿井、面粉加工厂一定要严禁烟火D.扑救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

5.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中经常遇到下面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填写其灭火原理,填写在题后短线上。

(1)吸烟引起被子着火用水扑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____;

6.下列灭火措施,错误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电视机着火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D.图书档案材料着火用二氧化碳扑灭

7.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进行验证: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1)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3)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

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

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常见的化石燃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目前我市正在推广使用比较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是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原因是。

2.有一瓶气体,它是由H2、CO、CH4、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浑浊出现。

②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请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因为;

②若该气体只含有一种成分,则它是;

③若该气体含有两种成分,则气体的成分可能是和;

④该气体最多含有_种组分。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大量增加,能够引起_______效应,使地球环境的温度逐年升高。

工业上采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里制取CO2的药品是

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法,通常检验CO2用_________________;验满时应将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出现的现象则证明已经收集满。

4.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采取以下操作步骤:

①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③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倒入稀盐酸。

则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ABCDEF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b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化学方程式为:

,通常用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收集CO2时不能用E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来收集CO2时导管口下端位置应在__________(选填“c”或“d”)处。

(5)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这属于它的性质(填“物理”或者“化学”,下同);该实验还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属于它的性质。

2.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3.有一瓶无色气体,它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

将此气体

(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现象;

(2)经尖嘴导管导出点火,气体在空气里能安净地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此气体中一定没有,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期末复习

(二)水和溶液

1.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酒香不怕巷子深热胀冷缩

一滴水中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请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发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改变了,而没有改变。

3、海水、河水、自来水、蒸馏水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你认为四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4天然水是混合物。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灭菌”等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输入千家万户的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根据所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量可将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使用硬水会对生活和生产带来麻烦。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区分是时是软水,是硬水;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5、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极,

B端接电池极

(2)A试管里产生气;该气体可用

来检验;

B试管里产生气;该气体可用

来检验;

(3)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宏观水是由和组成,微观水分子是由

和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和1个构成。

(5)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则生成A、B两种气体的个数比为。

7、我们大家知道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这属于氢气的性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氢气的这一性质(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的有关现象);点燃氢气前需要检查氢气的,否则可能发生,氢气燃烧时产生

的火焰,如何证明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应采取的方法是

期末复习(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1.从现代化学的观点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2)原子不可分割()

(3)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4)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是居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

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体积主要集中在运动所占据的空间上;

对于原子而言数=数=数。

3.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3.原子和离子相互转变时,发生变化的是原子核外的,而决定元素种类的

数不变,因此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关系密切。

5.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则其核内质子数为,核电荷数为;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其核内中子数为。

7.

(1)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0%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该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阴/阳)离子,每个离子带______个单位的______电荷。

(2)由此可以看出:

原子在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有__________。

A.元素的种类B.元素的化学性质C.相对原子质量D.微粒的电性

E.原子核F.最外层电子数G.电子层数H.质子个数

1.重庆有雾都之称。

根据重庆晨报5月14日报道,近年来重庆城区雾里的硅、钙、钾、铝的含量明显增加,铅的含量增加一倍以上。

这里的“硅、钙、钾、铝”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2.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和,其中又分为

和。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3、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4.用“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填空:

从宏观来看,铜是由同种组成的纯净物,属于;

从微观来看,铜由许多构成。

从宏观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