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390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doc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6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明朝的都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以应天为都城

B.1402年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

C.永乐元年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都城

D.北京城布局有三重,皇城又称紫禁城

2.《大明律》的特点包括()

①内容集中条理分明②增加了经济立法

③极力维护皇族的封建特权④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A.①③④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势力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

4.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包括()

A.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B.废行省,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C.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D.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

5.下列与“靖难之役”史实不符的是()

A.起因于明太祖分封,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B.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

C.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D.朱棣攻破北京城,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6.关于明朝科举制()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

“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

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

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

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2:

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

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

回答:

(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

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8.试以史实分析概括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D5.D6.A

二、材料解析题

7.

(1)目的:

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

原因:

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

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三、问答题

8.①加强军权,分散相权和地方权力。

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上废除行省机构,设立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中央。

②实行特务统治。

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直接指挥。

后来的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加强对官吏的监视。

③加强思想控制。

实行八股取士,答卷不许有个人见解,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未被宦官把持过朝政的朝代是()

A.东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2.明政府筹集军费加派“辽饷”是为了()

A.同辽军作战B.抗拒瓦刺进犯

C.镇压农民起义D.同后金作战

3.明末农民战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4.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哪些情况提出的()

①土地高度集中②兵役徭役繁重③赋税沉重④物价昂贵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③

5.在明末农民战争推翻明朝统治与清军入关之时,欧洲历史正处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内战正在激烈进行

B.法国大革命中,普鲁士奥地利进行武装干涉

C.俄国打败瑞典,夺得波罗的海重要出海口

D.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夺得了海上霸权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宦官制度本来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殊产物,其基本职能是为皇帝私人生活服务。

虽然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宦官干政现象,但在明代宦官制度与皇权更密切结合,对明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研究明代政治,不能不研究宦官。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

材料2: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写字。

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

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多奸。

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明史》

材料3:

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

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

——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

(1)材料1中“宦官干政”给明代造成的“重大影响”指什么?

(2)材料2认为造成“势成积重”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如何?

(3)材料3的分析是否全面?

你认为实质问题是什么?

三、问答题

7.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打败元军后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新的封建统治。

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简要评价朱元璋的主要历史活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C4.D5.A

二、材料解析题

6.①影响:

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②原因:

明史认为是由于宦官通文墨晓古今造成了宦官专权的状况。

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肤浅。

③不全面。

赵翼的分析只是说明了宦官专权的具体原因,未能揭示其本质。

宦官专权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应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病。

三、问答题

7.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只看其某一时期的活动,应从其一生的主要活动来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价。

朱元璋一生活动有三大方面:

第一,领导农民战争推翻元朝;第二,建立明朝,消灭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第三,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安定人民生产生活,巩固政治的统一。

总之,朱元璋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进步。

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在推翻元朝统治、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方面是有功于历史的。

朱元璋的转变是由历史的局限性和农民阶级本身弱点造成的。

在封建社会,农民本身并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封建思想是社会的正统思想,农民运动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所以农民战争胜利后的必然结局只能是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实现改朝换代。

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努尔哈赤的主要活动包括()

①武力统一女真各部②建立八旗制度

③建立后金政权④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关于八旗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努尔哈赤创建于清朝建立之初

②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③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④推行于女真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

A.①③①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下列事件与皇太极直接有关的是()

①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②迁都沈阳

③改金为清④夺取辽东七十余城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③

4.关于都城,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都建立了后金政权

B.为加强对明朝的攻势,皇太极迁都沈阳

C.清顺治帝1644年迁都北京

D.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北京

5.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

7.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解释,准确的是()

A.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B.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机构

D.为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而专门建造的监狱

8.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东林书院议政的教训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流行

C.对残酷的文化专制恐惧

D.受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束缚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3: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三、问答题

10.试结合史实从清政权、明朝统治、明末农民军诸方面概括分析清兵入关的必然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4.B5.C6.B7.A8.C

二、材料解析题

9.①原因: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职能:

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

③特点:

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三、问答题

10.入关前的清政权:

①明朝后期,清政权的统治者已历两代,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加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满洲统治者进入辽河地区后,不断适应辽河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迅速向封建制转变,为人关奠定了基础。

③清军入关前,控制了内蒙古各部,力量进一步得到增强,为入关创造了条件。

当时的明朝:

①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腐朽,渐趋衰落。

②宦官专权,独揽朝政。

③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程度,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遍及全国,明已无力阻止清军入关。

明末农民军:

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政权后,没有牢固地建立地方政权,以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②大顺政权在北京立足未稳,清军就大举南下,吴三桂的叛卖,李自成在山海关激战中失败,接着就撤出北京。

③清迁都北京,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一条鞭法和唐朝的两税法在内容上相同的是()

A.按田亩多少收税B.废除了丁口税

C.按财产和田亩多少收税D.用银两收税

2.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人头税制度开始实行和废止的朝代是()

A.始于秦废于清B.始于西汉废于清

C.始于三国废于明D.始于东汉废于明

3.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表现在()

①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番薯

②出现不少著名的产棉区

③福建出现烟草专业户集中地区,北京出现“花乡”

④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5.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6.以下对于明朝改用银两收税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适应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客观上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④导致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包括()

①两百余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729年雍正帝指出:

“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高)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荒弃。

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

——《世宗宪皇帝圣训》

材料2:

1735年雍正帝指出:

“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不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开科(征税)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开科钱粮飞洒于见(现)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

——《清朝文献通考》

回答:

①两段材料反映出垦荒中的弊端各是什么?

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如何评价雍正帝的两道上谕

三、问答题

10.关于清代的“康(熙)乾(隆)盛世”(1622-1794年间),史学界有评论说:

如若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还是值得称道。

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A2.B3.B4.B5.D6.A7.C8.B

二、材料解析题

9.①材料1反映出垦荒费用高于地价,农民畏缩不前,肥沃的土地被荒芜。

材料2反映出官吏谎报垦荒数目,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②原因:

官吏在垦荒过程中勒索百姓;官吏为升官发财获政府奖励而谎报垦田数目。

③评价:

雍正帝能明察垦荒中的弊端,有利于垦荒,有利于农业生产,是积极的措施,应予肯定。

三、问答题

10.①经济上:

调整统治政策,生产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

②政治上:

中央集权巩固,疆域辽阔,成为亚洲东部最大国家;平定国内叛乱,加强对西藏、台湾管辖,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了巩固。

③外交上:

收复台湾;反击沙俄入侵,签订边界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及统一。

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改土归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都采取过的措施

B.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C.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已由流官取代土司

D.“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

2.雍正帝时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辖

②在云、贵、川、桂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

③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④平息三藩之乱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下列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B.册封五世班禅

C.土尔扈特部回归D.册封五世达赖

4.清朝和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相同之处是()

A.通过册封加强与西藏的联系

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C.设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务

D.委派官吏进行直接有效管辖

5.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①设置台湾府②设置驻藏大臣③册封五世达赖

④册封五世班禅⑤平定噶尔丹叛乱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③⑤

6.清军进驻台湾和设置台湾府深得人心,其根本原因是()

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巩固了海防D.开发了边疆

7.清朝省级行政区域中的两个大臣辖区是()

A.西藏和内蒙古B.青海和宁夏

C.西藏和青海D.青海和伊犁

8.清代管辖今乌苏里江、库页岛一带的行政长官是()

A.黑龙江将军B.吉林将军

C.盛京将军D.乌里雅苏台将军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跨海东征大军登台才十几天,郑成功就发布了“屯垦”令。

“屯垦”令共有八条,主要内容有:

一、在承天府安平镇,允许文武官员及总镇大小将领、眷属,根据人口多少进行圈地,以从事耕作、渔猎或经商,永为世业。

二、其他各处,允许文武各官随意选择土地,进行开垦耕种,建筑房屋,永为世业;各镇大小将领、官兵,亦可以在派拨汛地,择地开垦耕作,建房盖屋。

三、保护林木破地和规定的渔区;不准混侵土民及百姓现耕物业。

此外,还规定对垦区进行稽查,以保证郑氏政权的税收,为此规定,凡有垦地,都必须先向政府报明准许而后开垦。

……在实践的过程中,拓荒垦殖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要求部队“农隙则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事则负耒以耕。

”二是鼓励文武官员和士庶有力者,“招佃耕垦,自收其租,而纳课于官”。

材料2:

后人曾指出:

“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以数千计,又交通内地,遍买人心,而财用不匮者,以有通洋之利也。

”这确实道出了郑成功以商养战的实际情况。

……后人到台湾,但见“物产利博,耕桑并耦”,“舟帆四达,丝缕四至”,农业和外贸都十分发达。

追根溯源,台湾同胞把郑成功尊为“开山王”、“开山之神”。

早期台湾的开发与物业的繁荣是郑成功商战农本思想结下的硕果。

——《史学集刊》2000年第4期

回答:

①概括材料1中“屯田”令的主要内容,指出屯田的两种形式及作用。

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2所体现出的经济思想并作出你的评价。

三、问答题

10.试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说明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表现出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4.D5.A6.B7.C8.B

二、材料解析题

9.①鼓励文武官员及眷属开发土地;承认土地私有权以调动其积极性;对台湾同胞原有耕地及原住民的土地私有权加以保护。

屯田形式:

一是实行军队屯田,既保持了充足的常备力量,又不至于使官逸兵闲,将训练与星拓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是吸引沿海劳动力,大大加速了荒地的开垦。

②商战农本思想。

郑成功的商战思想和农本主张并不互相排斥,而是本末并重,农商并举。

郑成功不仅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而且对台湾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问答题

10.特点:

①建立了少数民族统治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②吸收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③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④重视对民族问题的管理。

原因:

①中华民族是几千年来各民族间不断融合、发展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整体。

②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③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清朝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民族关系及政策。

④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发达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文化所同化,这是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时外来侵略势力与中国矛盾加剧的事件不包括()

A.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占澳门

B.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

C.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D.俄国取得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

2.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有()

①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东南沿海地区

②1553年起葡萄牙殖民者逐渐将澳门作为暂居贸易地

③葡萄牙强行租占后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领土主权

④1621年明政府强制毁掉葡萄牙人擅自修筑的青州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明朝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是()

A.开始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B.开始从国外引进农作物的新品种

C.开始与西方进行科技交流

D.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4.郑和下西洋()

A.加强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B.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带动了更多的华侨开发南洋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5.明朝史书中记载的南洋是指今天的()

A.东南亚地区B.南太平洋地区

C.印度洋沿岸地区D.南沙群岛地区

6.《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再属于中国的地区是()

A.库页岛B.雅克萨C.瑷珲城D.尼布楚

7.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郑成功对开发台湾作出的贡献不包含()

A.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B.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

C.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

D.澎湖之战,郑氏战败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2: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

材料3: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回答:

(1)据材料1、2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据材料3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三、问答题

10.明朝以前中外关系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开始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向?

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D4.C5.A6.D7.B8.D

二、材料解析题

9.①有利于沿海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②闭关政策使沿海对外贸易无从发展;使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但是它阻碍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落后。

三、问答题

10.特点:

①明朝以前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时代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②明朝以前的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

③汉至元诸朝基本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

趋向:

自明至清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原因:

①内因是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

②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东来侵入我国。

第七节明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