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docx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这种优势属于它自身的技术优势。
传统教学的工具是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书、一本教案,有的更加简单。
有教师使用这些工具向学生面对面地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可能因为教师素质及教育方法而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讲它一直未变。
而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出现后的产物,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但是信息技术是年轻的,多媒体教学则更加年轻。
它使用的教学工具是一台或数台微机、投影仪、音响等,利用这些工具制作和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把内容制作好就可。
因此,相比之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具体的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新颖,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营造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延续了上千年而没有多大新的变化,多媒体的出现一则让老师感到新奇,引导督促他们去开发研究新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则学生对老师在讲台上进行单纯的文字地灌输式的教育有所厌倦,所以在面对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不仅是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还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对此我深有体会。
在讲课文《小蝴蝶和毛毛虫》时,当课件中一幅幅毛毛虫与小蝴蝶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精神比较以前的单纯的文字教育要集中的多的多,有的学生甚至发出惊叹声。
这样一来小蝴蝶和毛毛虫的情感变化局容易被学生理解了。
比如:
“毛毛虫初见小蝴蝶的惊喜;听了小蝴蝶的话不好意思,直至委屈的都要哭了”的情感把握。
“小蝴蝶由生气——惊讶——糊涂——吃惊——开心”的态度变化。
课后在和学生或是学生家长沟通时,他们都说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女上课时精神状态比较平日里上课的精神状态那就是判若两人。
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的课堂学习效率要比以往的传统教育要高的多,这一节课的多媒体教学的情形学生在不复习的情况下也可以牢牢的记住,达到了长久记忆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和蔼可亲、慈爱的表情也会受平日的繁杂的事务的影响,这样在小学教学中,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受教师的情绪影响会比较严重。
若教师在一种比较严厉的心情下教学,那样学生就会比较紧张记忆下降。
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少出现甚至于是不直接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这样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直接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看到教师因心情不好时在脸上流露出不好的表情,使学生减少教师的不良感情而造成的紧张的学习环境。
再者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信息量的教学模式,以更多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种的感官刺激,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能更好的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多媒体教学中所体现的艺术性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因为多媒体教学是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的,那么它所传递的内容就不是单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还有其它的方面,比如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给学生一个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量大,提供大量材料和观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互融,在信息高速路的支持下,信息的获取变得更为简单与便捷。
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沟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更为进一步的发展,它已融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多媒体教育就是信息技术融合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现在在各个城市中简单多媒体平台已基本普及,在条件更为好一些的小学校中甚至已经有了网络媒体教育和卫星网络媒体教育平台。
这使得教师在选择课件和课程内容时有了更加丰富的信息空间,和更给新颖的思想和教学观点。
网络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信息量的质变,不论是语文课中需要的海量的词汇和丰富多彩的美丽的语句,还是在数学教学中所提供的直观形象的教学视图,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网络教育平台来实现。
这样教师的视野较之以前的传统教学形式要开阔的多,教师的思路和视野的开阔必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这是大大有意的。
以前总是在说城市和乡下的教育的差异,那归根结体是一种思想认识、视野的广阔度等因素所决定的,在多媒体教育的普及所带来的教育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城乡教育的差异也必然将会大大减小。
3.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教学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
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
作为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一些诗歌,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要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
这些光从语言上讲,如何如何,对于更为成熟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确理解上都会存在困难,如果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试着借助多媒体技术,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以及描绘出的情景,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已用不着我再怎样解释,就理解了难懂词句的感情。
这样诗句的主题就在文字与图片的配合中被化解了。
如《咏柳》的一些词,以及描绘出的情景,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已用不着我再怎样解释,就理解了难懂词句以及疑问和对春天的惊喜主题就在文字与图片的配合中被化解了。
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
因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构成,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的步伐,让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
而一旦多媒体课件的大量运用就会相应地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而现在我们都采用了新教材,学生也许还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教材的信息量也不少,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
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
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绝对不是赶时髦,而能被实践证明是我们教学手段的一个好法宝,应该得到更多的推广、运用。
多媒体教育的弊端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看事物总是要一分为二的,在有优点的同时就会有它不利的一面,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它不仅有它优越的一面,自然也会有它弊端。
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
下面我就更具个人的经验来谈谈自己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所发现较媒体教学的弊端。
1.高信息量的冲击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多媒体能给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授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
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
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文字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
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
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
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
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化学物理中的实验例外),尤其是语文,当然,有时也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
语言是抽象的,对于一些山水风景人物的描绘,却需要靠想象来丰富起来。
读小说中对于美人的描写,往往想象这远胜于一个活生生的人。
电视剧把这个人物演出来,往往让人大感失望,这不及想象中的美丽。
《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形象,读他们时感觉特好,而一旦上了荧屏,则顿感失望,那就是想象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中,画面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收到了具体、形象、易懂的效果,勿庸语言,它也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
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
其实在信息学中的《信息论与编码》也有信息专家对多媒体教育中的图画与文字从信息的角度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一幅图片的信息量要远远的大于一篇20页课文,所以同样试描述一件事物图片所提供的信息量就要远远大于文字的叙述,这样学生在进行记忆时图片在大脑中所占有的空间就要远远的大于文字的叙述,而图片所多出来的那部分信息量就占用的学生的联想的空间。
所以图片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时所想起来的只会是那副图片,而文字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时所回乡起来的会是更多的内容。
2.多媒体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情况
多媒体往往使用画面、电影等手段,有时内容之间的切换,有很多的方式和效果,这些变幻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的分散,导致他的精力不能够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
更不利的是,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而多媒体的运用使这种纪录大大提高了。
如果电脑出现了问题,整堂课可能都无法按预期进行。
所以多媒体教学有时候可能适得其反。
往往学生的经历都投入在了那精美的图片或是生动的视频中而忽略的这图片或是视频所要传达的教学意义和课本信息。
这样多媒体教育就出现了不可控制的误导教学,是学生在用的很大的精力后仍然对课本知识一无所知。
3.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
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
如“碧树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
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
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
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
它和数、理、化等别的科学也不同。
其它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
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结论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只以单一的文字讲述式的教学方式已一去不复返了,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多平台的教育模型已应运而生,所已经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所不可回避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教学模型。
虽然多媒体教学现在还存在着一定的缺憾,但它随着科技的普及和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整体变化,必将成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学方式。
学校和教师在这场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应当主动地接受挑战,认真面对,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教师,以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