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0908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

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力作用

角度1 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解析:

第1题,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沉积物的过程,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

第2题,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现代事件,而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从地球诞生后一直存在。

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其吸收太阳能不会到达地球内部。

答案:

1.AD 2.AC

角度2 内力作用与地貌

(2016·高考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3~4题。

3.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

4.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3题,从题干中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翼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

第4题,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甲地沉积物为黏土,丙地和丁地位置高。

答案:

3.C 4.B

(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

C.3D.4

解析:

第5题,据图可知,甲为砂岩层,乙为断层,丙为岩浆岩。

图中甲岩层未被岩浆岩冲断,故甲的形成晚于丙;丙处岩浆岩形成晚于乙断层上覆侵蚀面,故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

第6题,图示地质剖面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褶皱构造,但褶皱构造留下的痕迹——岩层倾斜比较明显。

图中甲处岩层和被乙断层错断的岩层明显倾斜,且倾角不同,表明这是两次褶皱造成的。

答案:

5.B 6.B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1)建立正常地层的特点模型

①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说明地壳下沉,没有受到挤压力或拉张力作用。

②岩层弯曲,说明岩层受挤压力作用。

③岩层平直但有断层出现,说明受强大张力作用。

(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

①是否弯曲→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

②是否有断层线→断层地质构造。

③是否有岩层上下错位→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

(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

①正常状态的岩层→下老上新。

②背斜→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两翼老、中间新。

③侵入岩层的岩体→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

(4)分析岩层缺失原因

若某岩层缺失,一种情况是形成该岩层时,地壳上升,没有形成该岩层;另一种情况是该岩层形成后,由于地壳上升,将该岩层全部侵蚀掉。

(5)判断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层谷、断层崖、断块山等。

(2017·嘉兴测试)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读沘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发电量        B.增强通航能力

C.防洪与抗旱D.促进旅游业

2.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是(  )

①向斜 ②背斜 ③地垒 ④地堑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1题,沘江位于横断山区,地势崎岖,但流域内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它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故梯级开发的目的是发展水电。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沘江位于地堑构造中的向斜槽部。

答案:

1.A 2.D

(2017·温州模拟)考古界人士常说:

“汉墓十室九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

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C.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D.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4.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知花岗岩为岩浆岩,石英砂岩和片麻岩属于变质岩,A错;庐山是断层抬升而成,B对;从图中可知鄱阳湖向东南移动,C错;P为断层抬升侵蚀而成,D错。

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由于鄱阳湖水位降低,海昏侯墓才出露;结合地质剖面图,可推测该墓保存完好得益于地壳断裂下陷,使墓地沉入湖底。

答案:

3.B 4.A

(2017·天一大联考)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示意图1中①②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①②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  )

A.富士山区B.落基山脉

C.东非大裂谷D.墨累—达令盆地

6.与图中③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

A.动物复杂程度B.植被产草量

C.流水侵蚀力度D.岩石风化程度

解析:

第5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

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

第6题,根据图示可知,③处地势在逐渐增高,①③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

随着③处地势的逐渐增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而随着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加。

答案:

5.B 6.D

(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玉中之王”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如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回答7~8题。

7.和田玉属于(  )

A.甲B.乙

C.丙D.丁

8.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

A.(b1+b2)→aB.(e1+e2)→d

C.e1D.e2

解析:

第7题,从题干中可知和田玉基岩是白云岩,属于沉积岩,然后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和田玉,从图中“风化物”指向可知戊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

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和田玉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与图中e1相吻合。

答案:

7.D 8.C

 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角度1 流水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2017·高考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形成的,山地中河流多、沟谷多、降水丰富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

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山体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降水集中并不能代表降水多。

第2题,砾石颗粒较大,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强。

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流程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沉积。

第3题,据图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山地高差大,坡度陡,河流搬运能力强,沉积物颗粒大,土壤较少,土层浅薄。

贺兰山东麓南部洪积扇众多,河流较多,水源丰富;据图可看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所在地区海拔接近;贺兰山东麓为迎风坡,其南部和北部降水、光照条件相近。

答案:

1.C 2.B 3.B

(2016·高考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4.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5.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6.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距今时间越长的贝壳堤距现今的海岸线越远,距今时间越短的贝壳堤距现今的海岸线越近,说明海岸线是处于变动中的。

但由于贝壳堤是由海浪将贝类生物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在任一条贝壳堤形成过程中,要使贝类生物稳定堆积,海岸线的位置就要保持稳定。

第5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因此泥沙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A选项错误;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将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B选项正确;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不利于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从而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C选项错误;泥沙在河口地区的堆积作用减弱,有利于河水排泄入海,不会迫使河流改道,D选项错误。

第6题,贝壳堤是由海水将死亡的贝类生物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随着河流入海口的泥沙被搬运至贝壳堤外堆积,海岸线将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旧的贝壳堤失去贝壳源补充而停止生长,新的贝壳堤在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岸带发育;由此可知,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有关。

图示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每两条贝壳堤之间相距较远,说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的速度较快,贝壳堤外泥沙堆积的速度较快,堆积量较大;贝壳堤外堆积的泥沙主要来自河流入海口地区,因此可推测河流入海口地区沉积的泥沙较多。

答案:

4.C 5.B 6.D

(2015·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7~8题。

7.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8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析:

第7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

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

故选D。

第8题,读图可知,1992年至1997年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在总体上趋于缩小,说明该海域海底的淤积在持续减弱。

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河输沙量变小所致。

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入河泥沙量减少。

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那么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能力会提高,故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故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黄河的泥沙量会增多,故C错;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D错。

答案:

7.D 8.B

角度2 风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9.(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

首先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河北北部及其附近地区。

(1)从图中看出,M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沉积物提供了沙源。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流水量不稳定,枯水季节沉积物露出水面变成干燥的沙源。

(2)该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位于河谷交汇地区,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3)选择一种观点,关键是论据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或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

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选其中一种观点,并提供论据即可)

1.外力作用形成地貌的形成因素分析

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

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

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石灰岩地区:

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②地势较高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堆积作用。

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

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2.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形成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

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

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2017·南昌模拟)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B.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

D.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

解析:

第1题,从题干可知,该岛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故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第2题,从图中可知沙丘位于两河之间,且沙丘与村庄之间有河流阻隔,且河流与风向一致,故地形和河流改变了沙粒的运动方向,故形成“沙不袭村”的现象。

答案:

1.B 2.A

(2017·天津联考)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骸。

读图回答3~5题。

3.距今6000年以来,渤海湾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

A.陆进海退 河流泥沙沉积

B.陆进海退 海潮、海浪沉积

C.陆退海进 河流冲刷

D.陆退海进 海潮、海浪冲刷

4.距今2500年以来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幅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  )

A.贝壳堤必须与海岸线平行

B.南部海平面比北部海平面高

C.南部河流入海泥沙比北部少

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

5.贝壳堤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D.流水堆积

解析:

第3题,从图中海岸线的变迁可知距今6000年以来,是陆进海退。

渤海湾地区地势低平,落差小,河流侵蚀作用不大;其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携带大量泥沙,而该地区地形平坦,泥沙易沉积。

第4题,由图可知,距今2500年以来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幅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

其贝壳堤并不必与海岸线平行,南北部海平面是一样高的,贝壳堤的形成与海浪堆积有关,与河流入海泥沙关系不大。

第5题,贝壳堤是由海洋中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成,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说明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海浪堆积。

答案:

3.A 4.D 5.C

下图是我国某地沙山的分布及沙山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西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东南风

7.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为(  )

A.迎风坡—由大到小 背风坡—由小到大

B.迎风坡—由大到小 背风坡—由大到小

C.迎风坡—由小到大 背风坡—由小到大

D.迎风坡—由小到大 背风坡—由大到小

解析:

第6题,沙山(链)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沙山西北坡的坡度较缓且水源丰富,应为迎风坡,故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第7题,迎风坡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沙子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沙子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答案:

6.C 7.B

(2017·温州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8~9题。

8.下列月份中,R河干流流量最小的是(  )

A.2月B.4月

C.7月D.12月

9.R河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

其原因最可能是(  )

①海潮顶托作用强

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

③河口地壳的上升

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知R河位于赤道附近,且南侧支流较多,北侧支流较少;7月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赤道以北,南侧支流分布区降水较少,故R河干流流量最小。

第9题,R河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最可能是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作用强,②对;海潮顶托作用强,泥沙沉积,利于形成三角洲,①错;水往低处流,不能表示河口地壳抬升,③错;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明显,④对,故选D。

答案:

8.C 9.D

热点交汇 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角度 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2016·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解析:

(1)读图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或南北走向);堪察加半岛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山脉东西部的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山区,由于地形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异较为明显。

(2)甲地靠近河流,河流中有熊的重要食物——鲑鱼,熊出没的概率大;甲地位于该半岛南部,且海拔较高,森林广布,易于拍摄者隐蔽;甲地位于山脉西侧,地处夏季风的背风一侧,降水较少,晴天较多,便于拍摄。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因素

主要影响

气候

①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②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③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④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⑤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

河流

①河流流向,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河流的落差及流速;③河网密度及河流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