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79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docx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

(1)高低点法

根据图表的资料可以看出,最高点为1月份,最低点为2月份

b=(12600-8600)/(4500-2900)=2.50(元)

a=12600-2.5×4500=1350(元)

或=8600-2.5×2900=1350(元)

故,维修成本的公式可表达如下:

y=1350+2.5x

(2)回归直线法

b=(n∑xy-∑x∑y)/[n∑x2–(∑x)2]

a=(∑y-b∑x)/n

运用本公式和上例数据可得:

Y=1970+2.35x

第3章习题答案

1.

(1)

(图略)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0000*5=50000(元)

(2)安全边际量=x-x0=28000-1000=18000(件)

安全边际额=18000*5=90000(元)

安全边际率=18000/28000=64.3%

(3)税前利润=(5-2)*28000-30000=54000(元)

2.

(1)

安全边际量=20000-7500=12500(件)

税前利润=(6-2)*20000-30000=50000(元)

(2)

(3)

3.

企业

单价(元)

销售量(件)

变动成本(元)

固定成本(元)

单位边际贡献(元)

税前利润(元)

50

600

18000

10000

20

2000

60

700

21000

12000

30

9000

40

500

5000

16000

30

-1000

企业

销售额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40000

32000

20%

6000

2000

70000

28000

60%

12000

30000

56000

39200

30%

6800

10000

4.A产品边际贡献率=(100-80)/100=20%

B产品边际贡献率=(120-90)/120=25%

C产品边际贡献率=(160-112)/160=30%

A产品销售比重=600*100/200000=30%

B产品销售比重=500*120/200000=30%

C产品销售比重=500*160/200000=4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0%*30%+25%*30%+30%*40%=25.5%

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5900/25.5%=180000(元)

A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8000*30%=54000(元)

A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4000/100=540(件)

B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8000*30%=54000(元)

B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4000/120=450(件)

C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8000*40%=72000(元)

C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72000/160=450(件)

5.

(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20000/(50-30)=6000(件)

保本点作业率=6000/8000=75%

安全边际率=1-保本作业率=1-75%=25%

边际贡献率=(50-30)/50=40%

销售利润率=25%*40%=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25%*40%=10%

(2)令销售量为x,则

(1-6000/x)*40%=16%

X=10000(件)

6.

(1)

税前利润=(60-36)*1000-20000=4000(元)

(2)

(3)TP=6000

△P=6000-4000-2000(元)

△P/P=2000/4000=50%

△S/S=(△P/P)/

=50%/15=3.3%

S1=60*(1+3.3%)=62(元)

△b/b=(△P/P)/

=50%/(-9)=-5.56%

b1=36*(1-5.56%)=34(元)

△x/x=(△P/P)/

=50%/6=8.33%

x1=1000*(1+8.33%)=1083(件)

△a/a=(△P/P)/

=50%/(-5)=-10%

a1=20000*(1-10%)=18000(元)

第4章习题答案

1·解:

(1)用算术平均法汁算,

1999年彩色显像管预测销售量=(25+30+36+40+50)/5=36.2(万只)

(2)用加权平均法。

1999年彩色显像管预测销售量=25×0.1+30×0.1+30×0.2+40×0.2+50×0.4=40.7(万只)

(3)采用最小二乘法预测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显像管的销售量。

1)在y=a+bx中,暇没y代表彩色屁像管销售量。

z代表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

a代表原来拥有的彩色电视机对显像管的每年需要量。

b代表每硝售万台彩色电现机对显像管的需要量。

2)根据给定资料编制汁算表。

见表4--5

年度n

电视机销售量x(万台)

显像管销售量y(万只)

xy

x2

1994

120

25

30000

14400

1995

140

30

4200

19600

1996

150

36

5400

22500

1997

165

40

6600

27225

1998

180

50

9000

32400

n=5

∑x=775

∑y=181

∑xy=28200

∑x2=116125

3)根据计算表的数值。

代人最小二乘法计算a与b的值的公式。

b=(n∑xy-∑x∑y)/{n∑x2-(∑x)2}=0.41

a=(∑y-b∑x)/n=-25.71

4)将a与b的值代入公式y=a+bx,得出以下结论:

1999年西发公司压缩机预计销售量y=a+bx=-25.71+0.41×200=56.29(万只)

2.解:

根据回归分析原理,对表中的数据加工整理,见表4一6。

年度n

电视机销售量x(万台)

显像管销售量y(万只)

xy

x2

1994

430

270

116100

184900

1995

420

260

109200

176400

1996

445

275

122375

198025

1997

500

290

145000

250000

1998

520

330

171600

270400

n=5

∑x=2315

∑y=1425

∑xy=664275

∑x2=1079725

根据表4—6的数值,代入最小二乘法计算a与b的值得公式:

b=(n∑xy-∑x∑y)/{n∑x2-(∑x)2}=0.5711

a=(∑y-b∑x)/n=20.58

将a与b的值代人公式y=a十bx,预测1999年资金需用总量结果为y=a+bx=20.58+0.5711×600=363.24(万元)

3.解

根据2000年12月31目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各项目与当年销售收入总额的依存关系,并编制该年度用销售百分比形式反映的资产负债表。

如表4一7所示。

表4一7

申盛公司资产负债表(按销售百分比形式反映)

2000年12月31日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银行存款

20000/1000000=2%

应付账款

150000/1000000=15%

应收账款

170000/1000000=17%

应付票据

不变动

存货

200000/1000000=20%

长期借款

不变动

固定资产

300000/1000000=30%

实收资本

不变动

无形资产

不变动

未分配利润

不变动

合计

69%

合计

15%

未来年度每增加A元的销售量需要增加筹资的百分比为:

69%-15%=54%

上述计算说明,销售每增加1元,全部资产将增加0.69元,负债将增加0.15元,因此,尚欠0.54元需要通过筹资取得。

因此,预计2001年应筹得的资金为:

(1500000-1000000)×54%=270000(元)

最后,还应估计新增利润,并考虑可从未分配利润中获取部分资金等因素。

本案例中,2001年销售收入为1500000元,按照税后净利润占销售额4%计算,为6000元,已经分配利润为3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30000元利润可以冲销部分筹资额。

因此,预计的筹资额为:

270000-30000=240000(元)

4.解,见表4—8

年度n

产量量x

单位产品成本

总成本y

xy

x2

1994

500

70

35000

17500000

250000

1995

600

69

41400

24840000

360000

1996

400

71

28400

11360000

160000

1997

700

69

48300

33810000

490000

1998

800

65

52000

41600000

640000

n=5

∑x=3000

205100

129110000

1900000

b=(n∑xy-∑x∑y)/{n∑x2-(∑x)2}=60.5

a=(∑y-b∑x)/n=4720

计划年度产品预计总成本为:

y=4720+60.5×850=56145(元)

计划年度产品预计单位成本为:

b=56145/850=66.05(元)

第5章习题答案

1、

项目

A

B

C

单价(元/件)

100

60

80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40

30

55

单位边际贡献(元/件)

60

30

25

单位产品所需机时(小时)

50

20

25

单位机时边际贡献(元/小时)

1.2

1.5

1

边际贡献总额(元)

36000

45000

30000

在剩余生产能力30000机时下,生产B产品可以带来最大的边际贡献总额45000元,因此选择开发B产品。

2、差量收入=R乙-R甲=500×25-1000×10=2500(元)

差量成本=C乙-C甲=500×20-1000×8=2000(元)

因为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所以生产乙产品的方案较优,生产乙产品比生产甲产品增加净损益500(2500-2000)元。

3、设x1、x2、x3分别是设备A与B,B与C,C与A之间的成本无差别点,则:

30+0.8x1=60+0.4x1

x1=75(件)

60+0.4x2=120+0.2x2

x2=300(件)

30+0.8x3=120+0.2x3

x3=150(件)

(图略)当该批零件批量小于75件时,采用A设备生产成本较低;当批量在75-300件之间时,采用B设备较为有利;若批量超过300件时,则应采用C种设备;如果B设备因种种限制条件不能加工该批零件时,则加工批量在150件之内时,应采用A种设备;批量超过150件时,应采用C种设备对其加工。

第6章习题答案

【解1】

(1)本例中固定成本总额为无关成本,∵无论乙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它都要发生。

分析的重点是看亏损的乙产品是否提供边际贡献,若有边际贡献就不该停产,∵它还可以负担一部分固定成本。

若继续生产乙产品,则:

项目

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

20000

9000

11000

30000

23000

7000

10000

6000

4000

固定成本总额

净利润(元)

18000×2/6

=6000

5000

18000×3/6

=9000

-2000

18000×1/6

=3000

1000

若停产乙产品,则企业陷入全面亏损,原因是由于停产乙产品使企业失去了7000元的边际贡献总额,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乙产品不宜停产。

项目

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

20000

9000

11000

10000

6000

4000

固定成本总额

净利润(元)

18000×2/3=12000

-1000

18000×1/3=6000

-2000

(2)假定乙产品停产后,拟考虑转产丁产品,该产品预计销量为600件,单价为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件,请据以确定能否转产丁产品。

(差量分析法)

差量收入=50×600-30000=0(元)

差量成本=30×600-23000=-5000(元)

差量边际贡献总额=5000(元)

∵丁产品比乙产品能多提供5000元的边际贡献,若转产可使企业的净利润增加5000元∴转产丁产品是可行的。

【解2】根据表4-2的资料计算,可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和盈亏情况如表4-3所示

项目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98000

42000

147000

112000

50400

28000

295400

182000

56000

33175

35000

49763

22400

17062

113400

100000

22825

(14763)

5338

13400

从表4-3可知,三种产品均为企业提供了边际贡献,其中A、C两种产品为盈利产品,而B产品则亏损14763元,究其原因是由于分担了企业全部固定成本的一半左右的固定成本(49763元),但其创造的边际贡献仅为35000元,因此净亏损14763元。

从整个企业来看,三种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共计113400元,补偿固定成本100000元后,全公司共盈利13400元。

注意到固定成本总额是无关成本,因为不论B产品是否停产,它总是要发生的。

现在,如果停产B产品,则全公司的边际贡献将减少35000元,而B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将由A、C两种产品来分担。

因此,停产B产品将会使全公司出现亏损,共计亏损额为21600元(113400-35000-100000)

结论:

由于亏损的B产品能提供边际贡献35000元,因此不应停产。

【解3】首先,将丙产品与丁产品所能创造的边际贡献进行比较,看丁产品有无取代丙产品的可能性。

具体计算如表4-5所示。

项目

丙产品

丁产品

差别

销售收入

减: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20000

18000

2000

10000

7000

3000

10000

11000

(1000)

从表4-5可见,丙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比丁产品少1000元,因此,可以停产丙产品。

然后,将丁产品所能创造的边际贡献与出租该设备所得到的出租净收入进行比较,以确定是转产丁产品还是出租该设备。

出租净收入应为租金总收入减去应由出租方负担的改造费用后的净额。

至于出租设备尚未提完的3200元折旧,由于在任何方案中都存在,因此是无关成本,在决策时不必考虑。

出租净收入=3000-400=2600(元)

丁产品所能创造的边际贡献=3000(元)

于是,

丁产品所能创造的边际贡献﹥出租净收入

结论:

东风公司应停产丙产品而转产丁产品。

【解4】若孤立地考查C产品,由于其是实亏损产品,我们会作出立即停产的决定。

但从C产品的销售与A产品的联系情况看,C产品的停产与否对于A产品的销售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用边际贡献法来综合考查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

决策分析时应注意,17000元的固定成本是无关成本,应不予考虑。

下面通过计算来考察C产品停产后,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将发生的变化。

项目

A产品

B产品

合计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80000×50%

=40000

60000×50%

=30000

20000×50%

=10000

40000

30000

10000

80000

60000

20000

表4-7的计算结果表明,C产品停产的后果是:

A产品的边际贡献将从原来的20000元下降为10000元,而整个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则随之从29000元下降为20000元。

结论:

应继续生产C产品,以避免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

【解5】采用差量分析法计算分析如下:

差量收入(B—A)=132×100000-84×100000=4800000(元)

差量成本(B—A)=41×100000+500000-0=4600000(元)

差量收益(B—A)=200000(元)

其中,共同成本不必考虑。

结论:

A半成品应进一步加工成产成品B再出售。

【解6】有关的计算分析如下:

(1)分别计算自制和外购的相关总成本,注意分配固定成本4000元是无关成本。

因此:

自制总成本=48000+6000=54000(元)

外购总成本=2000×29=58000(元)

自制比外购的差量成本=54000-58000=-4000(元)

即,自制比外购可节约成本4000元。

因此应采用自制方案。

(2)在此情况下,由于生产甲零件的生产能力可用于生产乙零件,因此生产乙零件所产生的收益应该视为自制甲零件的机会成本。

另外,分配固定成本4000元仍属无关成本。

因此:

自制总成本=48000+6000+(14×1000-8000-1000)=59000(元)

外购总成本=2000×29=58000(元)

自制比外购的差量成本=59000-58000=1000(元)

即,自制成本比外购多花费1000元。

因此应采用外购方案。

【解7】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分析如下:

(1)当需用量在10000个以内时,设x1为成本平衡点的需用量,则:

2x1+4000=2.5x1

解此方程,可得

x1=8000(个)

因此,当丙零件的需用量小于8000个时宜外购;而当丙零件的需用量在8000个至10000个之间时宜自制。

(2)当需用量在10000个以上时,设x2为成本平衡点的需用量,则:

2x2+4000=2.25x2

解此方程,可得

x2=16000(个)

因此,当丙零件的需用量在10000个至16000个之间宜外购;而当丙零件的需用量大于16000个时宜自制。

【解8】根据已知条件,可得甲产品的收入函数为:

R(x)=70x

于是,对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分别关于x求导数,可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分别为

C′(x)=10+0.006x

R′(x)=70

令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即

C′(x)=R′(x)

也即

10+0.006x=70

解此方程,可得

x=10000(件)

结论:

为获取最大利润,东方公司应生产10000件甲产品为宜。

【解9】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计算分析如下:

(1)先确定成本分界点。

为此,设x为A产品的产量,则采用半自动化设备加工的总成本为:

y1=16x+200000

全自动化设备加工的总成本为:

y2=11x+200000×(1+50%)=11x+300000

为求出成本分界点的产量,令y1=y2,可得:

16x+200000=11x+300000

解出x=20000(件)

(2)为确定采用全自动化设备情况下较为有利的产量的范围,还需计算此时的保本产量和最大产量。

采用全自动化设备的保本产量=

=200000×(1+50%)/(36-11)=12000(件)

采用全自动化设备的最大产量=40000×(1+25%)=50000(件)

(1)可知,当x﹥20000件时,y1﹥y2,所以此时应采用全自动化设备进行加工:

又由

(2)可知,20000﹥12000(保本产量),已大于保本产量。

由此可知,当产量在20000件至50000件时,采用全自动化设备才有利。

【解10】

设甲产品x1和乙产品x2件创造的边际贡献之和为S,我们的目标是求出使S为最大时的x1和x2。

于是有:

maxS=(56-48)x1+(32-26)x2=8x1+6x2

(1)

50x1+40x2≦20000

(2)

x1、x2≧0

(图略)其中:

L1:

50x1+40x2=20000;L2:

x1=0;L3:

x2=0。

可行解区域为由直线L1,L2和L3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区域。

L1是所谓的等生产线,其上的任何一点(x1,x2)均满足L1的方程,即生产能力得到满负荷的利用。

按照线性规划的原理,目标函数的极值点应在可行解区域的角点上。

本例中,根据图4-1,可行解区域有三个角点O(0,0),A(0,500)和B(400,0)。

分别计算此三个角点的S值,可得:

S(0,0)=0

S(0,500)=6×500=3000(元)

S(400,0)=8×400=3200(元)

由此可见,S(400,0)最大。

此时,

x1=400(件),x2=0。

结论:

该设备应全部用于生产甲产品,这样对企业最为有利。

【解11】

与一种条件限制下的情况相同,我们设丙、丁产品的产量分别为x1件和x2件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于是,可得

目标函数maxS=14x1+8x2

(1)

15x1+5x2≦36000

→L1:

15x1+5x2=36000

(2)

6x1+12x2≦26400

→L2:

6x1+12x2=26400(3)

约束条件x1≦2400

→L3:

x1=2400(4)

x2≦1800

→L4:

x2=1800(5)

x1、x2≧0

→L5:

x1=0,L6:

x2=0(6)

根据约束条件可得如图4-2所示的丙、丁产品线性规划图的可行解区域(图中阴影部分)。

(图略)

根据线性规划的原理,极值点应在此5个角点之中,为此计算各角点的目标函数值如下:

S(0,0)=0

S(0,1800)=8×1800=14400(元)

S(800,1800)=14×800+8×1800

=25600(元)

S(2000,1200)

=14×2000+8×1200=37600(元)

S(2400,0)=14×2400=3360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角点C处的目标函数值最大。

因此丙、丁产品的产量分别确定为2000件和1200件是最佳的安排,它可使企业获得最大的边际贡献。

【解12】

(1)接受特殊订货增加的边际贡献额=(45-40)×40=200(元)

可以接受;

(2)接受特殊订货增加的边际贡献额=(45-40)×50-(70-40)×(50-40)

=-50(元)

所以不能接受;

(3)接受乙产品特殊订货增加的边际贡献额=(45-30)×30-240=210(元)

可以接受。

第7章习题答案

1、

(1)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00(千克)

(2)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

=1800(元)

(3)年度最佳进货批次=6000/200=30(次)

2.

(1)经济订货量=

=490(千克)

经济订货批量下的总成本=

=734.85(元)

(2)

1)无保险储备时:

再订货点=13×10×10%+14×10×15%+15×10×5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