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754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docx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新教学设计

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课型:

精读设计者:

郭伟利

【学习目标】

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深入读文、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3.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

义。

4.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5.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评价】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诞生、洗澡、”等词语。

2.目标2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3.目标3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可通过指名回答、教师点拨、课堂观察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目标4,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揣摩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5.目标5,通过学生的即时作品在小组间交流评议,教师点拨和检查,学生班级展示的方式来检测。

【学习重点】

1.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1.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阅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品词析句法

【知识链接】:

1.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伽利略验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3.朗读文章,找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学习评价】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

2.目标2朗读课文,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

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3.目标3可通过指名回答、教师点拨、课堂观察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目标4,通过同学发问、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回答的方式检测。

【学习重点】

朗读文章,找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学习难点】

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阅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品词析句法

【教学预设】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个时候吗?

当我们要忍辱负重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想到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八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所以有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当我们因为困难要放弃自己工作的时候,我想到了把铁杵磨成针的老太太,所以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格言;当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社会环境中时,我想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所以有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格言…….

(出示格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少年强则中国强。

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

真理),这些真理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座佑铭,指导我们的言行。

2、今天,老师再送同学们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这也是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

读课题。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

二、预习检测

出示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追根求源见微知著司空见惯无独有偶锲而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抽测个别学生的词语解释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朗读提醒: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作者通过这篇课文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你能说出这几个事例的共同点吗?

3.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五、小组合作探究总结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

(1)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2)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伊尔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盐酸试纸。

(3)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觉做梦的人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2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

”是发现的问题

是不断的追问

“!

”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六、畅所欲言,追根究底

本文的三个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同学们,你们还能再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

教师补充:

1.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3.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七、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完这一课:

我知道了……

学完这一课:

我明白了……

学完这一课:

我意识到了……

学完这一课:

我学会了……

八、教师总结

同学们,只要你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发现真理。

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发现真理的路上!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板书设计】

洗澡水的漩涡

见微知著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盐酸试纸的发现锲而不舍

追根溯源

睡觉时眼珠转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评价】

1.目标1,听个别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的方式来检测。

2.目标2,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揣摩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通过学生的即时作品在小组间交流评议,教师点拨和检查,学生班级展示的方式来检测。

【教学预设】

一、教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中央10套科教频道的《我爱发明》吗?

那些主人公为何会有要发明的思想,为何肯一次又一次的接受自己失败的教训呢!

就是因为他们心底一直坚守着一个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到底有何魅力呢?

今天我们就接着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回顾旧知

1.作者通过这篇课文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文中最后把“?

”变成“!

”,找到了真理。

联系全文想想,这里的“?

”“!

”各指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

接着写了什么?

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篇文章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写作手法和写作特点上有何不同。

四、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

1.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的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史上,哪些定理、定律、学说都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领域的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作者是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来进行组织材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是议论文的标准形式。

2.写作手法上: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例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最后总结结论,这样的文章就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散文、诗歌、古诗等形式。

教师板书:

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写作特点:

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

五、畅所欲言,追根究底

本文的三个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这里老师也有几个观点:

观点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

观点二:

团结就是力量

1.同学们,你能例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2.小组讨论,汇集资源

教师展示具体事例

观点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

1.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名人。

2.刺股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

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

以后,他就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

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胀,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

这就是刺股使自己醒来的名人苏秦。

 

3.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

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4.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

 

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

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都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观点二:

团结就是力量

1众志成城

2众人拾柴,柴多火旺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人心齐,泰山移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众人齐心,其力断金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任何人、任何事,养成好的性格!

六、集思广益,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是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然后列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证明。

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叫做议论文。

心动不如行动

请你也按照

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观点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

观点二:

团结就是力量

请你确定其中一个观点,最后汇集成自己的一个片段。

2.小组评议,在班级展示精华

3.教师出示自己的一个片段

七、结束语

同学们,只要你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发现真理。

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发现真理的路上!

八、送给大家的话

同学们请牢牢记住,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行动起来吧,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个未知的真理,正等待你们去发现!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证明观点

总结观点

(写作顺序)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