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0661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docx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

纤维验配工理论辅导题

一、单项选择(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经、纬为不同原料织成的织物称为()(A)混纺织物(B)纯纺织物(C)交织织物(D)经编织物

2.测定羊毛纤维细度一般用()(A)显微镜法B)中段称重法(C)投影法(D)尺量法

3.下列不属于纺丝后加工工序的是()(A)干燥(B)上油(C)上浆(D)热定型

基本上所有纤维的回潮率增加,密度会()。

(A)增加(B)减小(C)先增加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4.下列织物中褶皱保持性最好的是()A)涤纶织物(B)棉织物(C)羊毛织物(D)苎麻织物

5.在计算棉纱特数公式Nt=1000Gk/L中,Gk是表示()

(A)实际重量(B)标准重量(C)吸湿平衡时的重量(D)标准状态时的实际重量

6.蚕丝的细度不可以用()表示。

((A))旦(B)条份(C)纤度(D)品质支数

7.下列不是粘胶的是()。

(A)人造棉(B)人造毛(C)人造丝(D)合成羊毛

8.用烘箱法测纤维回潮率时,棉的规定温度是()。

(A)105±5℃(B)105~110℃(C)100~105℃(D)140~145℃

9.吸湿性小的纺织材料()(A)电绝缘性能好(B)舒适性好C)强伸性好

10.下列几乎不产生起球现象的是()(A)棉(B)毛(C)锦纶(D)涤纶

11.气流仪法测细度时,读数反映地是()(A)宽度(B)比表面积(C)截面积(D)直径

涤纶俗称()。

(A)的确良(B)达可纶(C)帝特伦(D)特丽纶

12.下列不属于差别化纤维的是()(A)高模纤维B)耐高温纤维(C)异型纤维(D)高强纤维

13.当其它条件相同时,织物的光泽随其细纱捻系数的增加而()

(A)没有变化(B)减弱(C)增加(D)以上皆可

14.织物拉伸断裂强力与组织结构有关,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就三原组织来说,强力最高的是()

(A)平纹组织(B)斜纹组织(C)缎纹组织(D)三种组织都相等

15.常见纤维中密度最小的是().(A)涤纶(B)锦纶(C)氯纶(D)丙纶

16.下列属于可燃纤维的是()(A)粘胶(B)麻(C)毛(D)棉

17.马克隆值越大,说明棉纤成熟度()

(A)越好(B)越差(C)不一定好(D)无关

18.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交织的织物称为()

(A)混纺织物(B)交织织物(C)机织物(D)针织物

19.纺织材料经多次拉伸后的拉伸曲线所呈现出的初始模量()

(A)先增大后减小(B)增大(C)减小(D)不变

20.我国标准规定,棉织物强力实验时,其试样应用()

(A)扯边纱条样(B)抓样(C)剪切条样(D)以上都行

21.列表示细度的指标,属于定重制的是()

(A)公制支数(B)丹尼尔(C)截面积(D)特克斯

22.纺织材料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总是()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比较

23.下列纤维中结晶度最低的是()(A)涤纶B)腈纶(C)棉(D)粘胶

24.下列表示细度的指标,属于定重制的是()

(A)公制支数(B)丹尼尔(C)截面积(D)特克斯

25.织物的洗可穿性指()A)快干(B)免烫(C)防污性(D)舒适性

26.蚕丝在以下哪种化学溶液中不能溶解()(A)75%硫酸(B)37%盐酸(C)5%氢氧化钠(煮沸)(D)间甲酚

27.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称为()。

(A)天然纤维(B)合成纤维(C)化学纤维;(D)再生纤维。

28.织物的起球性测试采用与标准样照对比来评定,分为()级。

(A)1~5(B)1~6(C)1~4(D)1~3

29.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相比,试样长度对拉伸性能影响大的是()

(A)化学短纤维(B)天然纤维(C)差别化纤维(D)化纤长丝

30.在绳子上悬挂比其断裂强度小的重物,经一定时间后,绳子断裂,这种断裂为(C)

(A)应力松弛断裂(B)静态疲劳断裂(C)动态疲劳断裂(D)蠕变伸长断裂

31.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的纱线交织的织物称为()

(A)交织织物(B)机织物(C)混纺织物(D)针织物

32.织物勾丝性测试中如果中勾丝占全部勾丝比例的3/4以上则顺降级别为()

(A)1/4(B)1/2(C)1/3(D)1

33.测定羊毛纤维长度一般采用()A)手扯法(B)照影机(C)梳片式长度仪(D)直尺

34.按国家标准,下列属于棉花分等级的依据是()

(A)色泽特征(B)长度(C)细度(D)强度

35.兔毛纤维的强度与羊毛纤维的强度相比()(A)兔毛大于羊毛(B)羊毛大于兔毛(C)两者相等(D)无法比较

36.纺织材料拉伸至断裂的时间越短,其强度()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37.棉织物的平方米重量是指()。

A.织物每平方米的含浆干重B.织物每平方米的无浆干重C.织物每平方米的含浆湿重D.织物每平方米的无浆湿重

38.某波谱图出现烟囱状结构不匀,则产生原因()

(A)随机不匀(B)牵伸工艺不良(C)机械零部件有缺陷(D)接头不良

39.纤维素大分子在空间呈()(A)椅式结构(B)船式结构(C)平面结构(D)螺旋结构

40.织物的幅宽指织物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A))L(B)T(C)B(D)M

41.马克隆值越大,说明棉纤成熟度()A)越好B)越差(C)不一定好(D)无关

42.同品种不同特数的细纱,如果捻系数相等,则特数大的细纱捻度()

(A)大(B)小(C)相等(D)两者无直接关系

43.纺织行业标准的代号为。

()

A、GBB、FZC、ISOD、Q

44.用150旦/30根和60公支/30根涤纶长丝加上同样捻度后,测得两种加捻丝的直径值是()

(A)150旦<60支(B)150旦>60支(C)150旦=60支(D)无法比较

45.下列哪个指标用来比较相同粗细纱线加捻程度()A)捻度(B)捻向C)捻系数(D)捻幅

46.腈纶加人第三单体,主要为了()。

A引进亲染料基团B改善纤维吸湿性能C增加弹性D增加强力

47.同品种不同特数的细纱,当它们的捻度相等,则特数大的细纱捻回角()。

A大B小C二者相等D不确定

48.棉纤维的相对强度主要决定于()(A)成熟度(B)细度C)轧工质量(D)棉花品种

49.在天然纤维中单纤维最细的纤维是()(A)细绒棉(B)麻(C)细羊毛(D)蚕丝

50.属于机织物三原组织的是()(A)蜂巢组织(B)缎纹组织C)山形组织(D)菱形组织

51.防止羊毛缩绒的方法有()A.碱减量处理法B.拉伸细化法C.氧化法D.氢氧化钠膨胀

51.下列纤维中和羊毛具有同样成分纤维是()。

A.蚕丝B.天丝C.黏胶D.Modal

52.断裂长度是()指标(A)长度B)细度(C)强度(D)湿度

53.晚期棉棉纤维的纵面的纤维品质特点为()(A)成熟度低(B)纤维短(C)颜色白(D)强度大

54.涤棉混纺,若希望提高织物的吸湿性,应增大()纤维的混用比例。

A.棉B.涤纶

55.棉的纵向形态特征表现为()

(A)平直管状(B)相同方向螺旋形转曲(C)腰圆形(D)螺旋形转曲改向

56.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的纱线交织的织物称为()

(A)交织织物(B)机织物(C)混纺织物(D)针织物

57.吸湿后,纤维强力大大减小的是()(A)棉(B)粘胶(C)麻(D)丙纶

58.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A)氨纶(B)腈纶C)高收缩涤纶

59.其他条件相同,细纤维织成的织物()起毛气球。

A.容易B.不易C.无关

60.下列纤维中,耐酸耐碱性能都好的是()(A)涤纶(B)丙纶(C)维纶(D)腈纶

61.按国家标准,下列属于棉花分等级的依据是(A)色泽特征B)长度(C)细度

62.粘胶纤维的卷曲主要由于()

(A)机械挤压形成(B)双侧结构(C)截面结构不对称(D)后加工整理

63.纺织材料经历很长时间后可达到吸湿平衡,这是一种()

(A)暂时平衡(B)动态平衡(C)持久平衡(D)相对平衡

64.纺织材料抵抗日光作用的性质称为()。

(A)导热性(B)耐热性(C)耐光性(D)耐紫外光性

65.下列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是()(A)麻(B)涤纶(C)腈纶(D)粘胶

66.具有弹性好的异形截面是()(A)三叶形(B)三角形(C)十字形(D)圆形

67.纤维层中夹持静止空气越多,则纤维层的绝热性()

(A)越好(B)越差(C)基本不变(D)两者无关

68.正常成熟的细绒棉的成熟系数为((A)1~1.5(B)1.5~2(C)2~2.5(D)2.5~3

69.用测长称重测得的特数为(C)A)设计特数B)公称特数C)实际特数(D)以上都不对

70.下列不能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是(C)(A)捻系数(B)捻度(C)捻向(D)捻回角

71.化纤纱热定型的主要目的是(D)

(A)增加强力(B)改变柔软性(C)改善手感(D)稳定捻度

72.纺织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B)(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

73.测试织物透气性时,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重复测定至少(C)次

(A)8(B)9(C)10(D)6

74.涤棉织物的风格特征,是具有()A

(A)滑、爽、挺(B)滑、软、糯(C)柔软似绸(D)光滑如丝

75.纱线细度不能用(B)来表示(A)公制支数(B)品质支数C)纤度(D)线密度

76.下列对粘胶纤维性能判断正确的是(B)

(A)耐磨性好(B)抗静电性好(C)染色性差(D)吸湿性差

77.经、纬纱线经漂染后织成的布称为(B)(A)色布(B)色织布(C)坯布(D)印染布

78.在烘箱测定回潮率时,如果把烘箱置于标准状态下,则测得的回潮率是()A

(A)实际回潮率(B)标准回潮率(C)公定回潮率(D)吸湿回潮率

79.狭义的织物风格是指(D)(A)挺括B)滑爽(C)外观性能(D)手感

80.下列不属于测试纺织品阻燃性的方法是()C

(A)垂直法(B)水平法(C)马丁代尔法(D)氧指数法

81.原棉的主体品级是指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为()的品级B

(A)80%(B)80%及以上(C)85%(D)80%—85%之间

82.采用中断称重法测定棉纤维的线密度,测得的数值(B)

(A)偏低(B)偏高(C)标准(D)不能用这种方法

83.棉本色纱线线密度(或支数)的测定方法采用(B)

(A)气流仪法(B)绞纱法(C)切断称重法(D)目光检验法

84.原棉标志中,第一位表示原棉的(C)(A)长度级(B)品级C)种类(D)马克隆值级

85.测定棉纤维的成熟度通常采用偏振光法,偏振光是指有()振动方向的光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86.下列表示线密度的指标,属于定长制的是()D

(A)公制支数(B)英制支数(C)截面积(D)特克斯

87.在下列纺织纤维的性状中,与混纺纱径向分布规律无关的因素是()

(A)纤维的长度(B)纤维的细度(C)纤维的初始模量(D)纤维的强力

88.板条干反映的纱线细度不匀属()

(A)长片段间的不匀(B)中片段间的不匀(C)短片段间的不匀(D)总不匀

89.在拉伸变形恒定的条件下,纤维的内应力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小的现象成为()(A)弹性(B)蠕变(C)松弛(D)疲劳

90.纺织纤维在一般状态下处于(D)A)玻璃态(B)高弹态C)粘流态(D)强迫高弹态

91.纺织材料拉伸曲线上屈服点的高低反映的是纺织材料的()

(A)强力(B)断裂伸长率(C)弹性(D)挺括性

92.毛/腈混纺织物混纺比的常用鉴别试剂为()

(A)硫酸(B)氢氧化钠(C)次氯酸钠(D)双氧水

93.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试纱线的细度不匀是利用了纺织材料的()

(A)光学性能(B)热学性能(C)电学性能(D)机械性能

94.棉织品丝光处理所用试剂为()A)氢氧化钠B)氯化钠()硫酸(D)双氧水

95.比较不同细度与长度的纤维或纱线的韧性时应该用()指标。

(A)初始模量(B)断裂功(C)断裂比功(D)屈服应力

96.棉纱线按纺纱工艺流程不同可分为()。

(A)混梳纱线(B)纯纺纱线(C)精梳纱线(D)混纺纱线

97.目前在纺织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学纤维是()(A)粘胶B)腈纶(C)涤纶(D)锦纶

98.用Y175气流仪测原棉的马克隆值时称取的试样重量为(A)8克(B)5克(C)7.5克

99.纺织纤维吸湿后强力均增加的组别为()

(A)涤纶\锦纶\腈纶(B)棉\麻\柞蚕丝(C)棉\粘胶\麻(D)腈纶\涤纶\柞蚕丝

100.某纱线长400米,在其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为4克,其线密度为()特。

(A)10(B)16(C)100(D)1600

101.纺织材料吸湿后()A)强力增加(B)断裂伸长率增加(C)塑性增加(D)柔性增加

102.半衰期是表示纺织纤维()性质的指标。

(A)热学B)电学(C)光学(D)力学

103.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

(A)氨纶(B)腈纶(C)高收缩涤纶(D)涤纶

1044.由三种单体共聚改善其弹性与染色性的纤维是()(A)腈纶(B)涤纶C)丙纶(D)锦纶

105.下列指标中用来反映纺织材料保暖性的是()

(A)阻燃指数(B)玻璃化温度(C)热收缩率(D)导热系数

106.在麻纤维中能够以单纤维纺纱的是()(A)苎麻(B)亚麻C)罗布麻(D)黄麻

107.50%涤纶、17%锦纶、33%棉的纱线命名为()

(A)棉/涤/锦纱(B)涤/棉/锦纱(C)锦/涤/棉纱(D)锦/棉/涤纱

108.纺织品储存时,如仓库潮湿,通风不良,则会霉烂变质,这表明纤维具有()

(A)吸湿放热效应(B)介质损耗(C)光致发光效应(D)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

109.具有热塑性的纤维是()(A)棉(B)苎麻(C)羊毛(D)桑蚕丝

110..用150旦/30根和60公支/30根涤纶长丝加上同样捻度后,测得两种加捻丝的直径值是()(A)150旦<60支(B)150旦>60支(C)150旦=60支(D)无法比较

111.合成羊毛指的是()(A)维纶(B)腈纶(C)涤纶(D)锦纶

112.天丝纤维从来源上分,属于()

(A)合成纤维(B)再生纤维素纤维(C)再生蛋白质纤维(D)天然纤维素纤维

113.已知某纱线的线密度为20特,它的公制支数为()(A)40(B)50(C)45

114.涤纶初生纤维在后加工的拉伸过程中,拉伸倍数小可制得()

(A)高伸低强型涤纶(B)高强低伸型涤纶(C)高强中伸型涤纶(D)A、B、C

115.单纱加捻后其强力()(A)增加(B)不变(C)减小(D)先增加后减小

116.常见纺织纤维中,耐热性最差的纤维是()(A)锦纶(B)腈纶(C)涤纶(D)氯纶

117.腈纶膨体纱的生产是利用了其()

(A)热塑性(B)热收缩性(C)耐热性(D)热弹性

118.100米28特的棉纱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为(A)28克(B)2.8克(C)0.28克(D)0.028

119.丝鸣是熟丝经化学处理后摩擦所产生的特殊音响效应,处理剂为()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硫酸(D)双氧水

120.为保证股线结构的稳定性,一次性合股的单纱根数不宜超过()

(A)4(B)5(C)6(D)7

121.下列纤维中结晶度最低的是()(A)涤纶(B)腈纶(C)棉(D)粘胶

122.比电阻愈大,纺织材料的导电性能()。

A、越好;B、越差;C、一般;D、不知道。

123.纱线片段长度与纱线不匀间的关系曲线称为()

(A)不匀率曲线(B)波谱图(C)变异长度曲线(D)须丛曲线

124.短纤维环锭纱中纤维的几何特征为()

(A)伸直平行状(B)圆柱螺旋状(C)圆锥螺旋形(D)折叠状

125.细绒棉的手扯长度级中,标准长度是()

(A)27mm(B)27cm(C)28mm(D)28cm

126.纺织制品在热定型时的温度应高于()

(A)玻璃化温度(B)粘流温度(C)软化温度(D)熔点

127.下列纤维中属难燃纤维的是()(A)氯纶(B)腈纶(C)涤纶(D)丙纶

128.罗拉法测定棉纤维长度,移放纤维时,右侧墙板上指针应该指在涡轮的()刻度

(A)16(B)9(C)10(D)12

129.特种动物纤维中比重最轻的纤维是()

(A)山羊绒(B)牦牛绒(C)兔毛(D)驼绒

130.高频加热干燥法的烘干特点为()

(A)外部先干,内部后干(B)内部先干,外部后干(C)内、外部同时干(D)无规律

131.棉纤维优质马克隆值的范围为()

(A)2.5~3.9(B)3.5~4.9(C)4.5~5.9(D)5.5~6.9

132.棉织品丝光处理所用试剂为()(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硫酸(D)双氧水

133.棉型纱线包括()(A)纯棉纱(B)棉型化纤纱(C)棉与化纤混纺纱(D)A、B、C

134.级数毛的分级依据为()(A)平均直径(B)粗腔毛率(C)毛从长度(D)含杂率

135.下列对熔体纺丝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纺速高(B)成本低(C)喷丝头孔数多(D)纺成丝的截面大多呈圆形

136.下列对腈纶性能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耐光性好(B)热弹性好(C)染色性差(D)耐磨性较差

137.用75%的硫酸可以鉴别以下哪组纤维()

(A)涤纶/棉(B)麻/丝(C)粘胶/锦纶(D)腈纶/丙纶

138.纺织纤维越细,纤维的比表面积()

(A)越大(B)越小(C)纤维粗细与比表面积无关(D)不变

139.目前世界上棉花的主体品种为()A)海岛棉(B)陆地棉(C)亚洲棉(D)非洲棉

140.在理想波谱图上,曲线峰值处对应的波长,一般为纤维平均长度的()倍。

(A)1.5~2.0(B)2.0~2.5(C)2.5~3.0(D)3.0~3.5

141.异向双股线强力最大时股线与单纱捻系数之比为()

(A)1(B)1/2(C)

(D)

14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线密度的计量单位为()

(A)公制支数(B)英制支数(C)特数(D)旦数

143.生产中棉纤维的长度检验一般用(  )。

A.罗拉法B.梳片法C.中段切断称重法

144.与纺织品保暖性无关的因素是()

(A)纤维细度(B)纤维导热系数(C)织物结构(D)纤维长度

145.合成棉花指的是()(A)维纶(B)腈纶(C)涤纶(D)锦纶

146.纺织纤维的质量比电阻越大,其电荷半衰期()

(A)越长(B)越短(C)不变(D)无规律变化

147.化学纤维的长度检验通常采用()(A)手扯法(B)中断称重法(C)罗拉法(D)排图法

148.用燃烧法能将下列()纤维与其他三种纤维分离出来

(A)棉(B)毛(C)粘胶(D)麻

149.低强高伸涤纶与细绒棉混纺,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的强力()。

((A))逐渐增加(B)逐渐下降(C)先增加后减小(D)先下降至一定值后又逐渐增加

150.用燃烧法纤维时,燃烧中特殊芳香味发出的是(  )A.涤纶B.锦纶C.氯纶D.腈纶

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粘胶纤维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因此是异形纤维。

(×)2.用圆形截面喷丝孔喷出的化纤截面也是圆形的。

(×)3..粘胶、棉、麻强度会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4.生丝经过脱去丝胶再进行织造加工的织物为熟织物。

(√)5.竹浆纤维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

(×)6.当湿度增大时,棉纤维手扯长度减小。

(×)7.维纶纤维有“合成羊毛”的美称。

(×)8.粗羊毛的光泽比细羊毛好。

(×)9.随着纱线捻度的增大,纱线强度也增大。

(×)10.棉、麻混合比,可用化学溶解法求得。

(×)11.纱线片段内的不匀率,随片段长度增加而减小。

(√)12.成熟度高的棉纤,染色性能好。

(×)13.平板式恒定温差散热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织物的保温性能,而管式定时升温降温散热法对于少量的硬挺织物不适用。

(×)14.在进行束纤维强力测试时,测得束纤维的强力大于单根纤维强力之和。

(×)15.腈纶纤维由三种单体构成是为了改善纤维的弹性与染色性。

(×)16.各种纤维的吸湿等温线是一致的,都呈反S形。

(√)17.初始模量反映了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反映了纤维的刚性。

(√)18.罗拉法长度测定时,取样应从试样条子的纵向分开。

(√)19.化纤长丝的强度一般比短纤高。

(×)20.羊毛纤维长度和细度间的关系一般是越长越细。

(×)21.用圆形截面喷丝孔喷出的化纤截面也是圆形的。

(×)22.用熔体纺丝加工合纤是因为不能用溶液纺丝。

(√)23.手扯长度主要用于测定棉纤维长度。

(√)14.牵伸波引起的不匀属周期性不匀。

(√)24.在常见的纤维中,腈纶是耐光性最好的。

(×)16.锯齿棉的纤维长,但短绒率高。

(√)25.织物抗勾丝性共分为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26.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导热性越好,保暖性越差。

(×)27.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越成熟的棉纤维转曲数越多。

(√)28.罗拉法测试棉纤维的长度时不允许撒落纤维。

(×29.在计算纱线细度指标中所用重量,采用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30.结晶度越高,纤维的弹性回复性越好。

(√)31.织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折痕的回复程度称为折痕回复性。

(×)32.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越成熟的棉纤维转曲数越多。

(√)33.罗拉法测试棉纤维的长度时不允许撒落纤维。

(√)34.羊毛燃烧时有烧毛发的臭味。

(√)35.急弹性变形在外力去除后能迅速恢复。

(×)36.羊毛纤维的截面由外到内只由表皮层、皮质层组成。

(×)37.在进行束纤维强力测试时,测得束纤维的强力大于单根纤维强力之和。

(√)38.腈纶纤维由三种单体构成是为了改善纤维的弹性与染色性。

(×)39.各种纤维的吸湿等温线是一致的,都呈反S形。

(×)40.大多数织物,经纱密度小于纬纱密度。

(√)41.织物紧度可以不交不同粗细纱线织造的织物的紧密程度。

(√)42.纤维定重制的细度指标,数值越大,表示纤维越细。

(√)43.纤维的强度试验中,试样越长,强度值越小。

(×)44.在强度低的纤维中加入强度高的纤维,混纺后成纱强度必然提高。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