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10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docx

最新特藏部年终总结

特藏部年终总结

特色文献采集整理工作细则

为规范图书馆特色文献的采集、整理工作,使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走向正常化、规范化,打造图书馆的特色品牌资源,更好地为学校特色学科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特制定以下工作细则:

一、所收藏的特色文献专题及相应负责人

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科研的需求,特藏部目前重点收藏以下专题文献:

①粤西地方文献系列,由习卫妮、方缝源负责,主要联系各市县区的史志办、博物馆、档案馆、宣传部、文化局、市政协等政府部门;

②雷阳文化专题文献系列,由习卫妮负责,主要联系校雷阳文化研究所及相关的机构;③广州湾法租界专题文献系列,由方逢源负责,主要联系市博物馆、档案馆和实地考察;④特色学科成果系列,由杨江平负责,主要联系学校科技处、粤西方言与文化研究所;⑤湛师文库(本校师生专著、作品和论文资料、优秀毕业论文、本校各单位和学生社团的出版物、校友的著作等),由杨江平、陈康荣负责,主要联系校内各单位、各学生社团、校友会等;

⑥校史文献系列,由刘小红负责,主要联系学校校史研究室、学校档案室等;⑦中小学教材系列,由江雅薇负责。

⑧微型小说研究和南方诗歌研究系列,由刘小红、江雅薇负责,主要联系刘海涛教授和南方诗歌研究所

二、所收藏的特色文献的范围

(一)粤西地方文献

粤西地方文献收藏范围包括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的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手稿、族谱、地方政府出版物等。

(二)湛师文库

湛师文库主要收集湛江师范学院及其前身师生员工(校友)或机构团体的所有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包括独立完成和部分完成的作品)。

具体如下:

1、本校师生(包括进入湛师以前的个人作品)和部门的正式出版物(含著、编、译、审的作品),如学术论文、专著、专利文献、产品样本资料、湛师(雷师)校报和校刊等。

2、本校各单位、学生社团自编的非正式出版物,如部门内部资料﹑学生社团资料﹑招生宣传资料等。

3、本校重大活动及重要学术会议的专辑资料,如校友名录、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

4、本校毕业生学位论文(电子版);

5、校友个人作品(包括毕业生和调离的教工)。

6、外界媒体关于湛师情况的报道。

7、其他相关作品,如日记、笔记、自传、信件、手稿、历史照片、剪报、证书、绘画、摄影作品等。

三、所收藏文献的类型

包括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还有图片、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

四、具体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1、搜集特色文献

了解所负责专题文献的内涵和范围,通过网络、书目、新旧书店等多种途径密切注视该专题文献的出版信息,对正式出版物信息报送采编部购买,对非正式出版物设法征集,并不定期走访相关部门获取有关文献。

不定期外出走访收集文献,每学期走访湛江每个地区至少一次。

对收集回来的文献需在

“特藏部走访采集文献活动记录簿”详细记录采集者、所采集文献的名称、册数、价格、走访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

2、接收特色文献

对所接收捐赠的特色文献在网上进行详细列表登记,并加盖捐赠印章和在书脊下方贴上咖啡色的透明胶以作标识,回赠捐赠证明纪念卡。

每年元旦给有关机构单位赠送贺片。

3、分析著录文献

对采编部分编好的特色文献(除中小学教材外)需进行分析著录,以深层次地揭示文献,抽出相应专题的文献信息,补充作者的信息等。

4、排架方法

先按粤西文献(包括粤西地方文献系列、雷阳文化专题文献系列、广州湾法租界专题文献系列)、湛师文库(包括湛师文库、特色学科成果系列、校史文献系列)微型小说和南方诗歌、中小学教材等专题进行组织排架,每个专题再按该文献的索取号进行细排架,其中“湛师文库”一律用档案合建档排列,具体的排架方法:

先按师生著作、学生社团出版物、校友著作排,然后师生著作再按学院、学科、著者汉语拼音字母来排,学生社团出版物和校友著作则再按著者名称的汉语拼音字母来排。

图书馆特藏部

____-9-18修改

古籍、粤西文献阅览室管理工作细则

1、熟悉本室文献及其排列方法,按时开放,主动热情指导读者使用古籍和特色文献。

2、负责接收分编整理好的古籍和特色文献,清点册数,查看质量,并及时上架,对有问题的文献及时反馈采编部。

3、本室文献,一律不予外借,只供室内阅览,可押证暂借到工具书阅览室复印,须当班归还。

但本室的线装书、《申报》和纸本毕业论文等只准用数码相机拍摄,不予复印。

文献归还时需检查有无污损情况。

4、态度温和地提示读者将所带的书、包放进“存包箱”和在学生或教师的“读者阅览人次记录簿”登记。

5、对较贵重的文献实行上锁管理,读者需要时才开锁取阅。

阅后请读者将书放在桌上,由当班人员归架和上锁。

6、保持室内的整洁和安静。

每天一上班需打扫清理室内废纸等杂物,整理书架,每周三进行一次大整架、大扫除。

不得聊天,手机须调为振动方式,接电话和讨论工作要小声。

7、注意巡架,防止盗窃、撕毁、污损文献的现象发生,及时修补破损文献。

8、每月做好学生和教师阅览人次的统计工作,按月上报给部主任。

9、随时关注和检查本室电源、灯具、风扇、饮水机、电脑等电器使用情况,下班时关闭水、电源和关好门窗。

10、对违纪读者要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合理处理,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图书馆特藏部

____-9-18修改

工具书阅览室管理工作细则

1、熟悉本室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按时开放,热情耐心地指导读者使用工具书。

2、负责接收分编好的各科中外文工具书,清点册数,查看质量,并及时上架,对有问题的文献及时反馈采编部。

3、负责信息检索课的实习辅导,主动向信息检索课教师了解课程进度及实习要求,以便辅导学生实习。

4、本室文献一律不予外借,只供室内阅览,可在本室复印。

读者复印要按本馆收费标准在系统上收费,并在“读者复印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工作需要的复印需在“工作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

5、态度温和地提示读者将所带的书、包存放进“存包箱”和在“读者阅览人次记录簿”登记。

提醒读者阅后将书放在书车上不要自己归架。

6、保持室内的整洁与安静,错架率要保持为零。

每天一上班需打扫清理室内废纸等杂物,整理书架,每周三进行一次大整架、大扫除。

不得聊天,手机须调为振动方式,接电话和讨论工作要小声,。

7、注意巡架,防止盗窃、撕毁、污损文献的现象发生,及时修补破损文献。

8、每月做好学生和教师阅览人次的统计工作,按月上报给部主任。

9、随时关注和检查本室电源、灯具、风扇、饮水机、电脑等电器使用情况,下班时关闭水、电源和关好门窗。

10、对违纪读者要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合理处理,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图书馆特藏部

____-9-18修改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____)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2—____)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图书馆。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周崇润。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张志清、吴忠侠、刘乃英、李国庆、王清原、唐桂艳。

引言

为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主持制定了《古籍定级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普查规范》等五项标准。

本标准与其他各项标准相互关联,为确保;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古籍特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图书馆保存各类文献中最为珍贵和重要的文献,需要永久保存,世代流传,因此,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

古籍特藏储藏环境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条件,是影响文献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古籍特藏书库的消防、安防设施,则是保障文献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要求、空气净化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以利于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空调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及现代消防和安防技术,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发挥重要作用。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要求、空气净化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收藏有古籍特藏的各类型图书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TVOC

利用Tena_GC或Tena_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15

耐火等级fireresistancerating

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3.16

耐火极限fireproofingtime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

3.17

抗震烈度seismicfortificationintensity

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时设定的可以承受的地震烈度。

4建筑要求_特藏部年终总结。

4.1古籍书库建筑的设计和选址应符合建筑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的有关规定。

4.2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

库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及其通道。

4.3古籍书库不应设置于建筑物顶层和上层。

4.4书库围护结构应根据古籍保护的近期要求和未来的发展,及库内要求的温湿度指标、当地水文气象参数、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构造。

4.5书库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气密封性应小于0.1(m/m•h),外墙的热惰性指标(D值)不应小于6。

4.6书库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0)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计算出最小总热阻再增加30%进行设计。

4.7书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0)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____)的规定。

4.8古籍特藏书库应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抗震烈度应符合《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____)的规定。

4.9地下书库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防水防潮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____)的有关规定。

4.10地下书库兼作人防工程的,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____)的有关规定。

4.11库门应为保温门,窗应为双层固定窗并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_特藏部年终总结。

4.12书库的供暖应采用空调系统,不应使用以水为热媒的供暖装置。

4.13书库内不应有给、排水和空调、热力水管线通过,也不应与有上述设施的空间相通。

4.14书库入口处应设置缓冲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