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070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docx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副本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或自然灾害等原因,经常发生基坑坍塌、路面塌陷或开裂、基底隆起等事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预防施工现场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特编制此安全专项方案,以指导施工现场安全作业。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S96

10、《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11、《关于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一路两江安【2011】13号

三、概述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在桂林市规划的西二环路道路建设一期工程范围内,里程包括K0+330~K1+100、K1+720~K9+800,共8.85km。

涉及深基坑开挖的主要有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基坑。

3.1.1、给水管道敷设范围K1+660~K9+800。

3.1.2、给水管道管径

给水干管敷设在道路北侧及阳江北路延长线东侧,与临桂新城西城大道给水干管形成向西城区供水的给水干线。

给水干管管径为DN1200,东侧预留在与福利路立交设计范围衔接处,待立交实施后再于北辰路给水干管相接,西至临桂县西城北路。

积水配管敷设在道路另外一侧,用于周边开发区域的用水。

3.1.3、给水管道布置情况

3.1.3.1东二环路延长线段(K1+660~K2+151.063)

道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1200输水干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60m;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300~DN1000配水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10m。

3.1.3.2阳江北路延长线段(K2+157.1~K4+416.952)

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1200输水干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75m;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300配水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75m。

3.1.3.3西二环路段(K4+421.285~K9+800)

道路北侧人行道下敷设DN输水干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2.25m;道路西侧人行道下敷设DN300配水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1.50m。

根据道路沿线建筑、村庄分布情况每隔一定距离设置DN150~DN200支管;DN150~DN200支管穿越绿化带时预留DN100绿化喷淋管接口;与其它规划道路相交叉时,按照“规划”布置预留支管。

3.1.4、雨水管道敷设范围K1+660~K9+800。

3.1.5、雨水管道管径

雨水管管径为DN400~DN1200,出水口就近接入桃花江及排水沟。

沿线、支路口雨水支管(K1+660~K5+140)管径为DN500~DN600。

3.1.6、雨水管道布置情况

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上设置雨水管各一根。

3.1.7、污水管道敷设范围K1+660~K5+000。

3.1.8、污水管道管径

污水管管径为DN400~DN700。

支路口及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污水支管,管径为DN400~DN500。

3.1.9、污水管道布置情况

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上设置污水管各一根。

污水管道从八定路交叉口(K5+000)敷设至福利路立交(K1+660),污水汇入预留井,而后接入湘桂铁路附近规划污水提升泵站,最终接入东二环路北侧DN1000污水主管。

3.2工程地质、气候

桂林市境内气候具有夏长冬暖、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偶有奇寒,气温北低南高、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清明节前后阴雨连绵的特点。

年均气温18°~22°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6~15°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3~28°C,年均降水量1600~2000mm,4~9月半年为雨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全年多南风和东北风。

漓江是流经桂林市区的主干河流,在市区内中游有桃花江、下游有相思江与其汇合,是市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3.3地表水

道路沿线地表水较丰富,有大量水塘分布,桃花江及其支流共有三处穿过线路。

水塘为雨季储水,大部分旱季不干。

桃花江常年流水,水深一般为0.5~3.0m,雨季水位上涨1.5~3.0m,地表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3.4地下水

经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粘性土层中的孔隙水,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塘、河流、沟渠水,地下水位、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动态不稳定,地下水年变化幅度1~2m。

3.5地质情况

经钻探查明,场区内的岩土层要为杂填土、耕植土、淤泥、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成因的粘土、粉质粘土以及石炭系下统岩关阶页岩夹泥质灰岩、泥盆系上统融县组石灰岩。

3.6安全控制重点

基坑主要危险因素为:

落物伤人、塌方、人或机械产生的安全事故。

原因及对策如下:

3.6.1塌方:

原因:

主要是因为土质不良,放坡不够,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

对策:

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合适的边坡,并在坡顶四周作好截水沟,按要求作好边坡防护。

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等措施,防止边坡塌方。

基坑边有厂房、民房时,设置监测点监控,对点位有变化的需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确定具体处理方法。

四、深基坑范围

我标段深基坑施工主要涉及到污水管埋设和给水管埋设,涉及里程,K2+227~K2+272左侧污水管基坑,K2+317~K2+357左侧污水管基坑,K2+620~K2+680左侧污水管基坑,K2+655横向污水管基坑,K4+882~K4+938给水管基坑以及变更新增涵洞的深基坑。

以及适用于变更新增的圆管涵、各类管道基坑等。

五、施工工艺及方案

5.1施工准备

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配置到位,并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符合施工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方便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场地作业,进行现场地下管物的物探,了解场地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对地上、地下妨碍施工的线路进行拆除或改移。

按照施工图设计,核算基底高程,准确放样,确定开挖范围。

核对地质勘察报告,人工挖槽核实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案,杜绝野蛮开挖。

5.2基坑(槽)开挖

5.2.1、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沟槽的方式。

挖掘机挖至距设计沟槽底部约30cm时停止,并检测土基承载力,余土用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地基土。

地基若不符合设计承载力要求则立即通知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处理。

5.2.2、深基坑施工时采用“横挖法”,以基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分层深度,从一段逐渐向前开挖,并在管线轴线方向设置运土坡道。

为确保边坡稳定,无支护时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3m,有支护时不超过一排土钉竖向间距的深度开挖,每3米在挖掘机平台侧边坡设置一个4m宽的平台,在另一侧设置2m宽的平台。

5.2.3、开挖沟槽土方是否利用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判定,用于回填的土方堆于沟槽顶两侧,为了施工安全,防止沟槽塌方,堆于沟槽两边的土方距沟槽边沿不小于2m,高度不超过1.5m。

并作好排水坡度。

开挖的不合格土及时运走,沟槽按设计要求回填。

5.2.4、沟槽开挖后在底部设两侧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集中抽水,避免基坑浸泡。

5.2.5、基坑开挖底宽按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3.2条规定计算。

5.3放坡开挖不需要支护的情况

从沿线工程地质图和已施工的工程项目来看,0.5~1.0m基本为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和腐殖土,呈软塑状,以下为硬塑状粘土,结合参考《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关于深度为5m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深度无支撑边坡边度的规定。

先作好软基换填,以下硬塑粘土段深基坑分层开挖的坡度取1:

0.67,每层机械开挖深度不大于3米。

无支护基坑开挖断面示意见下图:

5.4垂直开挖或陡坡开挖需要支护的情况

开挖后边坡不稳定,或由于场地限制,无法放坡和预留开挖平台的情况(如倒虹吸竖井靠近红线征地,没有更多的土地可利用;或靠近重要结构物等)。

此类情况可采用土钉墙支护的方式。

土钉墙支护总体方案为:

挖掘机配合人工纵向分段、深度分层开挖边坡成型后(纵向分段开挖不超过20m,深度分层开挖为1.3m),土钉采用φ76×4.5mm钢花管,长度6~9米,纵横向间距为1.3m,重力法灌入水泥浆后,布设单层φ8mm钢筋网,网格间距30×30cm,再喷射10cm厚C20喷射混凝土,形成锚网联合支护体系。

以边坡坡度为80度为例,经计算,土钉采用φ76×4.5mm钢花管,水平和竖向均按1.3m间距梅花型布置,6m深基坑竖向共布置5根,从上往下长度各为9m,8m,7.5m,7m,6m,钢管水平倾角为10度。

将钢花管直接打入土层中,每次打入约2m,焊接后继续打入设计长度,后用2:

1水泥浆注浆,采用重力式灌浆,直至孔内注满为止,并在浆液初凝前,补浆1~2次。

墙面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坡顶1.2m也同样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并按纵横间30cm布置HPBφ8mm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和水泥浆应当适当加入早强剂(可参考定额标准掺入),以确保边坡快速获得稳定。

在坡顶挖截水沟排水,并适当布置泄水孔。

支护示意见下图:

工程数量见下表(以基坑边坡深6m,长10m为例)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φ76×4.5mm钢花管

m

300

7.5m/根,40根

C20混凝土

m3

7.2

7.2m长,厚10cm

2:

1水泥浆

m3

1.76

7.5m/孔,共40孔,孔径按7.6cm计算,扩孔1.3

φ8钢筋网

kg

161

间距30cm,共408m

5.5土钉墙支护受力验算

详见附件1。

5.6支护施工

5.6.1、打管:

由空压机驱动,利用振动将钢花管打入土体中。

每次打入钢管节段为2m,帮焊接长后继续打入至设计位置。

_$b8[_/],每次每项

5.6.2、沟槽采用机械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开挖,开挖分段不超过20m,水平分层上首次开挖深度1.5m,为施工上两排土钉提供工作场地,以下分层开挖厚度为1.3m(与土钉竖向间距相对应)。

5.6.3、为防止裸露的边坡发生坍塌,在开挖完成后立即喷射一层5cm厚砼,待初凝后钻土钉孔。

5.6.4、成孔前应按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和编号,孔位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cm,钻孔的倾角误差不大于3°,孔径允许偏差为+20-5mm,孔深允许偏差为成孔过程中遇有+200-50mm,障碍物续调整孔位时,不得影响支护安全。

成孔后及时注浆。

5.6.5、钢管中以重力注浆至满孔为止,采用底部注浆方式,注浆导管底端应先插入孔底,在注浆同时将导管以匀速缓慢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在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逸出。

并在初凝前需补浆1~2次。

注浆用水泥砂浆中水泥:

水为1:

0.5,并掺入速凝剂以早强和控制泌水。

5.6.6、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下应不出现振动。

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米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

5.6.7、为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每次喷射厚度宜为5~7cm,在继续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应仔细清除预留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之潮湿,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采取喷涂养护剂养生(基坑不适宜洒水养护),养生时间为7天。

5.6.8、在上轮土钉及钢筋网、喷射砼完成并终凝后,方可开挖下一层沟槽边坡。

如此循环,直至基坑开挖支护完成。

5.7基坑的排水、降水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前妥善做好场地排水,提前做完坑顶挡水埂是保持基坑稳定的重点。

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顶30cm时,机械停止开挖,由人工开挖整平至设计标高,同时要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

在基坑底的周边人工开挖50×50cm排水沟,排水沟底铺垫15㎝厚碎石作为滤层,将基坑内积水排至集水井,集水井设在四个基坑角,尺寸为100×100cm,在每个集水井处备一台Φ100的水泵,将雨水及地下水排出,保证基底土不被水泡软;同时在基坑顶设挡水梗,保证在雨水的冲刷下基坑内不会进水。

六、安全保障体系

6.1.安全生产目标

根据业主和公司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项目部的具体情况确定了本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具体如下:

6.1.1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6.1.2杜绝特大道路交通、重大火灾和重大机械设备责任事故;

6.1.3杜绝重大火灾及压力容器爆炸责任事故;

6.1.4遏制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6.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环保部,主要成员为:

,电话:

 

 

6.3.安全管理制度

6.3.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要戴好安全帽,施工四周全部用绿网全封闭围护。

6.3.2在危险场所或区域及醒目易见处挂设各类警示牌、指示牌及安全宣传牌。

6.3.3高温天气严禁工人赤膊、穿拖鞋,寒冷季节严禁使用电炉烤火取暖。

6.3.4机械设备均有人进行例行保养,下班关掉闸,关机并装上防护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3.5班前安全技术交底。

除了班组自行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外,负责该工种的工长(施工员)还用书面形式对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6.3.6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再教育等,除要求施工班组例行每天的班前自检外,安全员还进行不定期复查作业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班组进行整该落实。

七、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7.1机械安全

7.1.1.机械作业时,施工人员严禁在回转半径内工作,尤其是土方配合人员。

施工机械有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7.1.2.施工翻斗车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

其余各施工机械不能超速及违章作业。

7.1.3.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进出口设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7.1.4.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小于2米,纵向间距不小于3米。

7.1.5.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作业时,注意架空线路,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种,必须在下方施工时应满足下表要求:

外电线路低压等级(Kv)

<1

1-10

35

最小垂直距离(m)

6

7

7

7.2、用电安全

7.2.1.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电工人员接电、拉线。

7.2.2.施工用电必须架空,且距地高度不得低于2.5米,配电箱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箱一漏”设置。

水泵必须接地。

7.3、施工措施

7.3.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7.3.2.基坑开挖时要对附近地下线缆采取保护措施。

标明位置,现场设专人看护指挥。

7.3.3.开挖过程中注意土质变化情况,土质不好时采取支护措施。

7.3.4.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防护栏示意、基坑防护示意和相关工程数量见以下图表:

防护栏示意图

基坑防护示意图

 

深基坑围护栏杆及安全密目网数量表

里程桩号

栏杆维护长度(m)

安全密目网(m2)

备注

K2+227~K2+272污水管基坑

130

156

K2+317~K2+357污水管基坑

120

144

K2+615~K2+655污水管基坑

120

144

K4+882~K4+938给水管基坑

140

160

7.3.5.基坑顶1米内不得堆土填料,10米范围内不许机动车辆通过。

7.3.6.施工时将基坑边上散土和活动碎石清理干净。

7.3.7.基坑开挖前完善四周临时排水设施,对现况排水沟渠进行疏通,防止水冲基坑。

7.3.8.加强施工现场边坡监控,在基坑周围布置观测点,并在周围布设沉降观测点,做到施工期间每日一测,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

7.3.9.建立完善的预警报告制度,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坡顶连续三天以上位移速率大于3mm且不收敛、坡顶累计位移50mm、坡顶地面明显沉降、地面明显开裂及时上报。

7.4、防雨措施

7.4.1.基槽开挖前准备好防洪设备器材,开挖边坡比常规放缓,坡面根据情况加以覆盖。

7.4.2.基槽挖好后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减少土基暴露时间。

7.4.3.基础开挖施工时,在基坑周围设40×30cm排水沟,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基坑内地下水采用排水沟和集水坑的方法,用水泵抽出。

7.4.4.随时注意天气情况,下雨前在坑顶设置土埂,并备足塑料布,在下雨前覆盖在坑壁四周,防止雨水冲刷坑壁。

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1应急救援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环保部,主要成员为:

,电话:

8.1.1应急抢险技术小组

组长:

组员:

8.1.2应急抢险救护小组

组长:

组员:

8.1.3应急抢险安防小组

组长:

组员:

8.1.4应急抢险物设小组

组长:

组员:

8.1.5应急抢险后勤小组

组长:

组员:

8.2、应急小组职责

8.2.1领导小组职责:

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两江一路指挥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等的领导和指挥下,对桂林西二环路一合同段的安全生产险情及紧急情况组织抢险救援。

8.2.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日常检查和救援抢险中的信息传递。

8.2.3应急抢险技术组:

负责制定抢险救援中技术方案的制定,确保其科学、有效和快捷。

8.2.4应急抢险安全保卫组:

负责抢险过程中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及实施,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受困、受伤人员安全获救。

并做好善后、消除隐患,恢复施工生产工作。

8.2.5应急抢险物资组:

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及时提供现场所需的各类物资,保证其质量和数量。

8.2.6应急抢险后勤组:

负责协助对员工、伤员的转移等后勤工作。

8.3、应急抢险队伍

应急队伍采取就近的原则,由相应的抢险工点的施工队伍组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配,或当地政府、当地抢险组织援助。

8.4、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

8.4.1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8.4.2受伤、被困员工救治优先;

8.4.3防止事故扩散优先;

8.4.4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决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二次事故的发生。

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8.4.5以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要早做准备,严密组织、严格措施,加强预测、预控,做到常备不懈。

8.4.6以人为本的原则

8.4.6.1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如地震、洪水等,应在加强人员防护的基础上科学组织防、抗和应急救助。

进入灾害多发季节之前,施工平台、现浇膺架、架桥机和运梁车等危险岗位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巡视人员要精心挑选,并须穿戴好救生衣等防护用品,且须2人以上,并保持不间断联络。

8.4.6.2面对火灾、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组织危险区域的人员撤离,进行安全防护,组织抢险救灾。

8.4.7快速有效的原则

应急反应必须快速有效,采取措施和报告必须是第一时间,以争取抢险和施救的时间,人、财、物均需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8.4.8统一协调、互相配合的原则

项目部的应急救援工作必须服从两江一路指挥部和当地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顾全大局、相互配合,形成防、抗、抢险的合力,提高抢险、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8.4.9服从统一指挥的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一旦施工现场发生紧急情况,现场必须听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并积极参与救助。

要有大局观念,当其它地方发生险情时,应积极参与和支援。

8.4.10职称代替原则

领导小组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担任其职务,副组长不在时,由组员担任其职务。

8.5应急反应联络电话

8.5.1应急反应外部联络

8.5.2经理部应急反应联络电话

8.6应急响应

8.6.1应急分级及报告程序

按突发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制性和影响范围、方法上可分为一般Ⅰ级、较大及以上Ⅱ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

Ⅰ级响应

一般事故由标段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理,并将进展情况及处理结果及时向监理及两江一路指挥部安全质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项目经理部响应:

发生紧急情况后,现场发现者应立即向施工队负责人报告,施工队负责人接报后,须立即采取必要的救援、疏散等有效措施控制情况,同时立即向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报告,应急处置办公室向项目经理报告,紧急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可直接向项目经理报告。

接报后项目经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赶到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处理。

信息汇报:

施工队负责人须在事故发生后半小时内报告至项目经理。

然后由项目经理部在2小时内向监理单位、两江一路指挥部汇报,且在事故前期每4小时汇报一次事故进展情况,情况稳定后每24小时汇报一次。

Ⅱ级响应

较大事故由项目部上报两江一路指挥部安全质量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处理。

项目经理部响应:

发生紧急情况后,现场发现者应立即向施工队负责人报告,施工队负责人接报后,须立即采取必要的救援、疏散等有效措施控制情况,同时立即向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报告,应急处置办公室向项目经理报告,紧急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可直接向项目经理报告。

接报后,项目经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项目经理部相关负责人、各应急响应实施小组进行应急救援与处置,各分管领导接到通知后及时赶到现场,协调应急救援处理,并配合两江一路指挥部安全质量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信息汇报:

施工队负责人须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至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部在1小时内向监理单位、两江一路指挥部汇报,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且在事故前期每2小时汇报一次事故进展情况,情况稳定后每8小时汇报一次。

应急救援过程中,须保证信息畅通,并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专用通信设备,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

事故发生地工程概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已经采取的措施;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对安全质量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8.6.2响应程序

针对不同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抢险救援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按照所制定的措施展开救援行动,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

8.6.2.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8.6.2.2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