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95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岭南版 广东版 小学 四年级 第七册 第7册 美术 上册 教案.docx

岭南版广东版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第7册美术上册教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岭南版)

2007-10-0816:

00:

28|分类:

学习资料|字号订阅

第1课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有关民间美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绘出你所喜爱的纹饰图案。

教学重难点:

体会如何表现吉祥如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服饰图,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整顿纪律。

二、指导观察。

1.你能说说课本中的哪些作品中体现了喜庆、吉祥、满足的特点?

2.观察范图中哪里采用了谐音、寓意、象征的手法?

3.你从书中发现了哪些纹饰?

三、课堂延展:

参加小组讨论:

以你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为例,说说如何表现吉祥的主题。

四.课堂评价。

总结教学,鼓励优良。

五.课外作业。

课后观察其他民间美术图案,结合今天所学的欣赏知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观赏范图,感受民间美术的特征。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课本图案。

三.回答自己的理解及看法。

四.讨论:

结合书中所介绍的欣赏知识,如何欣赏民间美术图案及纹饰,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等一.整顿纪律,检查学具。

二.听取学生课外观察情况汇报。

及时指导总结。

三.指导学生如何认识描绘各种纹饰。

四.课堂练习:

画一幅民间美术纹饰,巡查辅导。

五.作业评价展示。

以鼓励为主,指出优秀的地方,并给予评价。

六.课堂评价:

一、汇报课外观察到的民间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二、学习进一步认识纹饰。

三、练习用色彩描绘美术纹饰,可参照课本。

四、自评,互评。

五、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一、体验特点

二、表现手法

三、美化生活

教学后记:

能初步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民间美术,能用所学到的知识找出身边的民间美术。

第2课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

教学要求:

1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2能临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并标出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重点:

能简要评述或临摹社区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展览做资料准备。

教学难点:

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准备:

民间美术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你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你从哪些地方考证它是民间美术?

2你能按题材种类、造型、材料、使用情况等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与整理吗?

了解民间吉祥图案特定的语言符号和“象征、谐音、寓意”的表现手法。

学习活动过程:

观察——体验——思考——比较

1观察——看课文,初步了解谐音、寓意。

猜一猜:

教材中,哪一幅画表达“连年有余”?

说一说: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体验——连线游戏,提供与“谐音”有关的文字与图案纹样,加深理解谐音、寓意。

3思考——小组合作找一找,课文中哪些作品表达了下面的吉祥话?

并举例说明为什么。

4比较——比较教材中“年画、刺绣、木雕、砖雕”等作品,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纹样和“象征、寓意、谐音”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的。

教学后记:

学生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第3课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要求:

1认识浮雕2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橡皮泥代替)

教学重点:

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植物浮雕凹凸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植物浮雕。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感知各种“橡皮泥”、“纸黏土”、“黏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比较其不同的艺术效果。

活动:

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

欣赏学生作品:

植物浮雕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与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哪一件作品?

为什么?

小作者是怎样表现植物的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

2、怎样布局,画面才饱满?

3、尝试比较各种“橡皮泥”、“纸黏土”、“黏土”的特性。

4、自评与他评。

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植物浮雕凹凸的画面。

第4课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要求:

感受古代浮雕文化;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动物浮雕;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

教学重点:

能运用造型语言和泥塑基本技法,表现有前后层次的动物浮雕。

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代浮雕:

1、你认为课文提供的三幅古代浮雕作品中,分别是运用具象、意象和抽象中的哪一种手法表现的?

各有什么特色?

2、比一比,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表现手法。

3、你喜欢哪一件作品?

为什么?

二、欣赏与尝试创作表现。

(1)提供课文中的“学生作品”,启发创作思路。

(2)提供动物形象与动物图案,启发创作思路。

三、作业评价

教学后记:

动物是孩子喜欢的对象,在这课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动物浮雕。

第5课神秘的图腾柱

教学要求:

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品;能选择泥塑或绘画的方法,尝试把各种形象组合成一个图腾柱。

教学重点:

选择泥塑或绘画等方法,运用各种形象组合一个图腾柱。

教学难点:

能创造形态夸张、变化的图腾泥塑造型。

教学准备:

图腾柱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比较与发现。

欣赏“神秘的图腾柱”:

1你见过图腾柱吗?

2图腾柱给你什么感受(细腻、粗犷、古朴、现代、神秘、怪异等)?

2、我知道的“图腾柱的故事”。

(1)学生描述自己对图腾柱的资料收集和发现过程。

(2)课件:

图腾柱的故事,图腾柱的造型特征,图腾上的真实动物与神话动物的比较欣赏。

(3)认识图腾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

3、讨论:

我设计的图腾柱想表达什么?

(1)选择图腾柱的主题,如动物、神话动物、脸谱、小丑、原始符号等。

(2)选择构成柱体的材料,如纸盒堆垒,各种纸筒、纸卷成型等,灌输环保意识。

(3)借鉴世界图腾柱作品的构图、疏密和形象处理等艺术手法。

(4)小组分工合作,选择适合小组或个人创作的方法(绘画、泥塑)。

4、小组或个人尝试创作。

5、评价:

评价点:

造型独特;夸张变化;有主题内容;怪异神秘。

教学后记:

学生能表现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图腾柱。

第6课炊具与餐具

教学要求:

1、画一张炊具与餐具的写生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及表现能力。

3、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画一张炊具与餐具的写生画,培养观察力、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要求构图饱满、合理、美观。

教学准备:

铅笔、素描纸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让学生说说各种炊具餐具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三、让学生画画自己熟悉的炊具餐具。

四、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炊具餐具几种不同的观察角度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并将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观察一组炊具餐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从对象的不同角度产生的不同效果,几个对象不同的体积大小,以及位置距离等来分析。

二、分析几张例画,说说它们构图方面的优劣。

学习好的构图方法。

三、学生进行写生尝试。

四、展示习作,让学生自评互评。

五、谈谈学习收获。

教学后记:

能用透叠的方法设计一组炊具与餐具。

第7课 妈妈的好帮手(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回顾与表达中,体验人世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表达爱妈妈、爱家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运用手绘、剪贴或想像的方法设计美观、实用的围裙。

教学难点

能想像设计外形奇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好帮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与表达,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课堂发展

1、为妈妈设计围裙,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讨论:

选择什么材料设计制作围裙才合适?

尝试:

怎样设计才能穿在身上。

能能天降、“纸黏土"、黏土“”

比较:

色彩怎样搭配才好看?

2、为妈妈设计能减轻家务负担的“好帮手”。

观察:

厨房环境,炊具与餐具的形状、用途、摆放位置。

比较:

现代与传统的厨房的区别。

思考:

我心目中的厨房好帮手,其形状、色彩、功能是怎样的?

尝试:

怎样表现画面的主体物—厨房的好帮手,怎样描绘背景才能突出主体物?

三、评价。

评价点:

画面主体物突出;内容、主体物形象与功能与众不同;画面线条流畅;色彩对比鲜明。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表述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设计时能充满激情,设计了一些有创意的作业。

第8课 漂亮的挂盘(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适合纹样”;能设计“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中体会“平衡式”、“均齐式”的美感形式;感知“适合纹样”;体会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手法;体会国内外挂盘艺术的不同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运用“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设计装饰挂盘。

教学难点

能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适合的纹样装饰挂盘。

教学过程

1、感受艺术挂盘的功能与艺术美。

(1)你见过艺术挂盘吗?

在哪里见过?

(2)比较“菜篮子”与“艺术挂盘”不同的功能与审美特点为。

2、感受质材美、色彩单纯美。

3、比较“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的不同美感,感知“适合纹样”,启发构图思路。

4、感知“适合纹样”,启发审美设计与创作。

5、探讨设计制作的方法。

看书—自学—交流—尝试(材料、纹样、美感要素、色彩等的选择与设计)。

6、评价。

(1)作业评价:

主体物形象鲜明、突出;构图饱满,适合挂盘外形特征;色彩对比强烈;与众不同。

(2)自评与他评

教学后记

第9课 瓶子的化装舞会(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知古代陶瓷的艺术价值;能选择废弃的瓶子和材料装饰瓶子。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欣赏活动,体验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在联想中,利用瓶子原形、色彩,大胆地进行想像设计和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古代陶瓷的价值,培养“变废为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选择废弃瓶子和材料装饰瓶子,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保留瓶子的基本形状,运用橡皮泥进行“彩塑浮雕”创作。

教学过程

1、欣赏中国陶瓷艺术品,体验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2、瓶子的联想

出示学生作品,启发利用瓶子的原形,进行想像设计和表现。

3、构思—设计—创作

4、作业评价

(1)提供作业评价要点

(2)自评与他评,体验创新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后记

第10课蔬果的童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学会描绘几种果菜的形体与色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观察和写生、达到学会构图和组合色彩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探索与求知的乐趣、热爱绿色植物,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不同蔬菜的外行和色彩并且能设计与描绘

2难点:

各种蔬菜的构图组合和构图基本知识

教具准备:

教材、范画与课件、蔬菜玩具模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候课内容:

教师到位、清查人数、整顿纪律、组织学生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1、谈谈我们每天的食物——--可爱的蔬菜

2、谈谈我家乡的蔬菜

(1)请几个同学发言

(2)老师做讲解

3、请大家欣赏

(3)老师拿来的蔬菜模型

(4)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课件《漂亮的蔬菜》

3、学生的发现

(1)我发现了蔬菜有不同的外行在。

(2)我发现了蔬菜有几种漂亮的颜色在。

(3)我发现了蔬菜形体美在。

二、认识蔬菜

1、蔬菜与人的生活状况——人类离不开的营养食物

2、常用的蔬菜种类

(1)叶类————白菜、芹菜。

(2)瓜类——-—南瓜、苦瓜。

(3)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4)其他————土豆、辣椒。

3、颜色的种类

绿色、红色、白色、黄色最多

A学生讨论回答

B老师讲解

三、欣赏蔬菜的有关画面

1、组织学生看课件内容——

2、组织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图片——老师进行组合,同学依次欣赏

3、我给蔬菜编一个故事或创造一个环境

4、国画大师作品给我的启发

四、课堂练习

1、题目《漂亮的蔬菜》

2、要求——用色彩的形式画出你的作品

3、要给集中的蔬菜进行合理的构图安排

4、要对你带来的图片认真描绘和体验

五、课堂评价

1、学生的表现

2、课题的气氛

3、作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一、我们的食物

二、漂亮的蔬菜

三、认识蔬菜的种类、形状和色彩

四、作业与要求

教学后记:

第11课 盐的妙用(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

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排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撒盐排遣法”产生的肌理效果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对点、线、面状的肌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再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画家的画导入。

二、讲授新课:

1、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

(1)选择不同的纸材尝试。

如生宣、熟宣、画纸等。

(2)探索“盐与水分”的关系。

如落墨后,趁湿把盐撒上,需要撒盐处水分要多些,撒盐后若觉水分不足,可喷点水作补充。

(3)观察盐的颗粒大小、多少与画面“聚散”的关系。

如以小颗粒盐或精盐为宜,吸收快。

2、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

(1)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创作的肌理效果最美,最有趣?

美在哪里?

有趣在哪里?

(2)想像:

根据肌理效果进行想像,想到什么?

添加些什么形态、色彩就能创造新的画面?

3、向画家学习。

(1)感受斑驳的墨色之痕和丰富多变的画面。

(2)感受斑驳的墨色形成的点、线、面自然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画中勤劳的小姑娘、可爱的小鹅、流动的小溪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美。

(3)体会画家“特殊技法”的探索与运用,能使画面的干、湿、浓、淡、聚散形成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4、自主创作或合作创作。

(1)构思:

准备表现什么画面(人物、景物、生活用品、图案等)?

(2)创作:

有目的地运用纸、墨、色彩、盐等材料与技法。

5、作业评价。

评价点:

肌理奇妙、有趣;盐与水合理运用;大胆想像,画面有创意。

第12课 美丽的荷塘(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花卉中国画的学习,初步认识写意花卉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绘画艺术。

2、学习画荷花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学意笔墨技法。

二、重点和难点:

1、注意墨色的干、湿浓淡和画面构图的安排。

2、用步的方法。

中锋、侧锋。

三、课前准备、作业要求:

1、实物投影机

2、荷花作品及绘画步骤图。

3、学生带步、墨、色彩、调色盘及笔洗。

4、用写意画法画一图荷花图。

四、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花卉画从表现形式声分类,主要有工步画和意步画两种,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用笔有中锋和册锋。

用墨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色度。

写意花卉画可以用单纯的水墨去画,也可用色彩去还可墨、彩一起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荷花》范作(中国画)供学生欣赏,说明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二)、讲新课:

从欣赏《荷花》中分析写意花卉画的用步用墨的基本方法。

(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写意花卉是用毛笔蘸上不同深浅的墨色或颜色在吸水性强的生宣上挥写出来的。

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手法,它最讲究用笔墨的技法。

用笔:

中锋——让笔尖垂直在纸面上运行,可画圆润浑厚的点和线,例如荷花的茎和花瓣的用笔。

测锋——让笔尖、笔腹同时着纸运用,,可画较粗的点、线、面,如画荷叶的用笔。

用墨:

干、湿、浓、淡、焦。

(三)、出示范画步骤图,讲述作画步骤。

写意花卉注重神韵,强调对象的形象特点。

教师分析荷花叶、花、茎的形象特点,使学生能理解和会。

绘画步骤:

示范全过程,并让学生都清楚看到画法。

1.用铅笔画出荷花的叶、花、茎的大致位置。

2.用浓墨画荷叶。

(用大号羊毫笔在清水中泡后,济去过多的水分蘸浓墨使笔尖笔腹含墨较多,笔根含水较多,然后依照荷叶结构,自左往右大笔挥写、使墨团符合荷叶的形态结构,又有浓淡变化。

3.画荷茎(浓墨、中锋运笔)。

4.画荷花(首先用饱含清水的的短锋羊毫笔蘸胭脂色再加一点曙红色,调色时让颜色基本保留在笔尖部分,笔腹含色较少,笔根只含清水,笔锋自瓣尖落笔,用笔有,这样就自然地出现瓣尖重色,瓣面渐淡的立体效果。

然后用大羊毫笔在花瓣的基部染上洁净的藤黄色将干末干时用浓墨点花蕊)。

5.用淡花青加淡墨以中锋但飞苔点。

6.落款。

(四)、学生看完教师示范好,进行练习,教师指导,重点在:

1.用笔用墨基本方法的练习。

2.摹画一幅写意荷花,

(五)、课堂小结:

表扬作的好的作业,指出用笔用墨存在的问题。

教学后记

因有上几节课的基础,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能较好的把握中国画的技能技巧,完成的作业效果较好。

第13课 快乐的黑天鹅(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墨天鹅”。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与回忆中,了解黑天鹅的生活习性,感受其优美的动态和黑亮的色彩;

(2)在观察与欣赏中,学习画家是怎样表现主体物和背景的;

(3)在尝试临摹中,探究画家是怎样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

(4)在变化表现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画家对“黑天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喜爱珍奇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

教学难点

能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回忆:

(1)黑天鹅的生活习性。

(2)黑天鹅生动、优美的动态。

(3)黑天鹅的形态、色彩。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

(1)画家是怎样表现两只不同形状的黑天鹅的(引导学生用几何形观察与表现黑天鹅的体形特征)?

(2)画家是怎样表现黑天鹅优雅的脖子、生动的动态的(引导学生观察与表现黑天鹅的“S”形脖子和不同的动态)?

(3)画中的主体物是什么?

画家是怎样添加背景来表现优美的环境的(主体突出)?

2尝试临摹。

(1)在自觉中,探究黑天鹅的头部、身体、羽毛的用笔、用墨。

(2)学习画家是怎样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体会画家对“黑天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喜爱珍奇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

3、变化表现。

(1)黑天鹅快乐的动态。

(2)快乐的场景。

(3)表现快乐的色彩。

4、作业评价。

(1)提供作业评价标准:

能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能表现黑天鹅快乐的动态、场景;个人或与同学合作。

(2)自评或他评。

第14课千姿百态的树(色彩写生画)

一、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启发学生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远近不同的几棵树,用色彩画出来。

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认识理解树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同季节中所产生不同的变化。

2、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来装饰树。

三、课前准备、作业要求:

1、实物投影机、

2、几种不同季节的树的彩色图片。

3、学生准备毛笔、水粉等。

4、用色色彩画一幅树的写生画,要画出树的形态个特征。

四、教材分析:

大自然中,树的种类非常多,由于树的枝干有刚柔曲直粗心之分,枝叶有轮生、互生和对生的不同、叶子有阔窄尖圆之别,加上生长环境的差异,便产生了千姿百态的树形。

例如高耸入云的红杉,挺拔的松柏,迎风飘舞的扬柳,绿荫如伞的榕树,高大雄伟的木棉树等,它们的形象跟人以魁伟高大或婀哪多姿,清新活泼或不屈不挠等各种不同的美的姿态。

由于树的种类不同,枝干穿插交错,叶子蔬密有致,形成各种有特点的树冠。

在不同的气候下,它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秋冬的红枫,早春开花如火的木棉,春天嫩绿的扬柳,夏天的深绿的大叶榕,真是仪态万千,色彩斑斓。

五、教学过程:

(一)、用实物投影机,出示树的色彩图片,请学生欣赏和观察认识各种不同形态、种类的树,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由于树的种类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树的枝干刚柔粗细有别,枝干穿插交错各异,叶子外形不一,枝叶有轮生、互生、对生的区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树形。

例如高大的木棉,迎风飘舞的扬柳。

2、树叶是有颜色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树叶是嫩绿色的,夏季渐变成浓绿色,到秋季又变为黄红色。

有的树到了冬季,叶子落尽,树干呈带色彩倾向的灰色。

用色彩画树,要抓住外形特征的大感觉,集中表现出来。

3、绘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

⑴、选材构图(画纸横放或竖放,用铅笔定出高低的位置和比例)。

⑵、画出外轮廓(抓住树的伞形和叶子形成的团块结构以几高低左右顾盼的姿态)。

⑶、着色方法:

分清整体大明暗关系,大胆用色,灵活用笔,画出大体明暗,然后点染细部(局部),最后再画枝干。

形式:

①铅笔淡彩(用铅笔画好大效果,然后略加颜色)。

②、勾线添色。

③、油棒加水彩。

(三)、带学生到室外作写生画,教师指导。

树叶的绿色的使用(明部的浅绿加拧黄或土黄,暗部用深绿加钴篮或土红加群青,层层处理,在暗部边缘画出树叶的形状)。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树叶绿色不能过于单调否则表现不出树的色彩特点)。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用色彩画好树,知道了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15课 我的第一次(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结构特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2、过程与方法:

(1)在记忆----联想中,大胆向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2)在观察与构思中,探讨表现手法;

(3)在观察与临摹中,体验画家简练、夸张的艺术手法;

(4)在构思与创作中,运用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和结构要素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寻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自主获得身心的和谐,完美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大胆表现“我和第一次”发生的事。

教学难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我和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