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851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思茅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15分)(2018·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文章徒重技巧,于是不免转入空洞,累赘,芜杂的骈体文与应制文也便产生。

文章不重技巧而重思想,言之有物,不作枝枝节节描述,方可希望产生伟大作品。

所谓伟大作品,自然是有思想、有魄力、有内容的作品,文字虽泥沙杂下,却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技巧在某种习气下已发展过多,转入空疏,且新时代下的文学,实际上不在意此。

技巧由此被诅咒,被轻視,同时也近于被误解。

社会需变革,必变革,方能进步。

徒重技巧的文字,就文字本身言已成为进步阻碍,就社会而言更无多少帮助。

技巧有害于新文学运动,自然不能否认。

惟过犹不及。

正由于数年来技巧二字被侮辱,被蔑视,许多所谓有思想的作品企图刻画时代变动的一部分或全体,在时间面前,却站立不住,反而更容易被“时代”淘汰忘却了。

一面流行观念虽已把技巧二字抛入毛坑里,事实是,有思想的作家,若预备写出一点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读者注意,推动社会产生变革,作家应当做的第一件事,还是得把技巧学会。

作者若希望把本人作品成为光明的颂歌,未来世界的圣典,既不知如何驾驭文字,尽文字本能,使其具有光辉、效力,更不知如何安排作品,使作品产生魔力,这颂歌,这圣典,是无法产生的。

人类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须先融解在文字里,这理想方可成为“艺术”。

无视文字的德性与效率,想望作品可以作杠杆,作火炬,作炸药,皆为徒然妄想。

选自《沈从文集》,有删改)

(1)技巧为什么会“被诅咒,被轻视,同时也近于被误解”?

(2)请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有希望写出伟大的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4分)

2.(11分)(2015高二上·安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

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

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

当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①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如其志。

时年三十一。

乡人之贤者彭汝砺序其事,自以为不及。

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

为帝言:

“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

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

”遂请罢钱塘制造局。

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未几,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

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

根曰:

“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

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

”乃罢其狱。

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徙两浙,辞不行,乃具疏付驿递奏。

大略谓:

“今州郡无兼月之储,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需匮乏,边备缺然。

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豫为之计?

”因条列茶盐、常平等利病之数,遂言:

“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

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

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

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

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踿,亦愿日削而月损之。

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

”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寻以花石纲拘占漕舟,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而多入诸臣之家。

因力陈其弊,益忤权幸,乃擿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州酒。

既又言根非诋常平之法,以摇绍述之政,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

寻以讨淮贼功,得自便。

以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五》)

【注】①貤:

通“移”。

转移;转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屏处十年 屏:

隐居    

B.安得不豫为之计 豫:

参与    

C.乃罢其狱 狱:

案件    

D.犹虑不称 虑:

担忧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B.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C.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D.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3)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张根很有才华,刚满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功名。

曾布等多名官员上书表扬他的操行和道义,为此,徽宗把他召入皇宫。

张根借机向皇帝提出了建议。

B.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

他鉴于当时水灾频发,请求减免租赋,发放洛口米粮、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

C.张根调任两浙,辞职不赴任,于是写下奏疏通过驿站上奏朝廷。

奏疏中力陈贪官横行和自然灾害环生导致的国库空虚,敌国窥伺、盗贼频起的严重局面。

D.张根的多次上书,触怒了权贵佞臣,他们罗织罪名,先将张根贬为监信州酒。

不久又以张根诋毁常平之法等为借口,再次将他贬为濠州团练副使。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②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3.(7分)(2019高三上·揭阳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自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文章达”“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文章通达、志向高远。

B.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

C.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自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D.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6分)(2016·成都模拟)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作者以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并以此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8高一上·覃塘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肖培根院士:

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仅26岁的肖培根。

“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

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

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

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

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

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

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

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

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多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

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

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

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

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

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也找到了代用品。

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

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

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

“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

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

”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

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

分量质量。

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相关链接】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中药普查时要以500~600种常用中药为侧重点,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肖培根很有大将风范,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

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是以学生的姿态为人处世,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物资禁运,促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经过肖培根自己昼夜不息的努力,他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E.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可见他在积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他为中药的国际化影响做了很大贡献。

(3)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他的成功有哪些原因?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5题;共15分)

6.(2分)(2017高二上·宁城期末)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拥军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②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是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因高寒少雨,几乎寸草不留。

③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④一诺千金,有言必践,传递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了世贸成员和国际舆论的佳评。

⑤这次表演极为成功,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⑥假如每一个人都能见贤思齐,通过正当途径赶上强者,社会形成不断前进的激励机制,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进入和谐社会了。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7.(2分)(2016高三上·祁阳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人点,以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B.四部门联合通告指出,司法机关对2014年12月1日前自动投案的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C.新世纪以来,我国少儿出版市场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已成为我国出版业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行业。

D.9月份以来,该省三家通讯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用户彩铃变成商业广告的侵权行为,引起不少消费者投诉不满。

8.(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三句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儿童时代放牛为业,每天最大的心愿是给牛找到丰盛的野草。

当在林中、溪边、田埂之上看到青翠鲜嫩的水草,便有如获大发现时的激动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此期待田里应该长野草而非庄稼,这是源于对牛的心爱

②这种激动源于对牛的心爱,因此也期待田里应该长野草而非庄稼

③由此也想到美的本源,特别是对园艺美的反思

④由此也想到园艺美的本源,特别是对美的反思

⑤野草是美的,因为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⑥因为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野草也是美的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9.(4分)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这构成了一种错觉,________①李白之所以伟大,就在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

这是可悲的误会。

②________,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

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和进取之间徘徊,李白③________既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④________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

 

10.(5分)(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②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③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11.(5分)(2018高二上·青冈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作。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1、

1-2、

1-3、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4分)

2-1、

2-2、

2-3、

2-4、

3-1、

3-2、

4-1、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0分)

5-1、

5-2、

5-3、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5题;共15分)

6-1、

7-1、

8-1、

9-1、

10-1、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