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565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材料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x

教学材料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猜猜看: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

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

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

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

我到底是谁?

--我平凡得让你惊奇。

(谜底:

习惯)

习惯是什么呢?

是吃饭时的细嚼慢咽,是写字时的一笔一划,是上课时的专心致志,是拜访客人时的彬彬有礼。

3岁的时候,我们习惯早睡早起;5岁的时候,我们习惯刷牙洗脸讲究卫生;7岁的时候,我们习惯整理自己的书包;9岁的时候,我们习惯独立完成作业;11岁的时候,我们习惯做事有计划;13岁的时候,我们习惯在闲暇时捧上一本书做课外阅读;13岁以后,我们习惯了习惯的陪伴。

13岁前,习惯改变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乌申斯基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被问到:

“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老学者答道:

“是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

”学者说: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

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不能把习惯都看成是保守的力量。

许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靠习惯力量去完成的。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

(习惯成自然,但养成教育非常艰难)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我们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要掌握的教育艺术。

(良好习惯为成功人生奠基)

故事一、拿破仑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四年纪的学生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打架,由于四年级的学生长的矮小,结果就一只眼睛被打成青紫,上课了他就去上课了,下课了他就又去找那个六年级的学生结果变成了“熊猫”,上课了他又去上课了。

然而到了中午下课,他又冲到那个六年级学生的教室门口。

那个六年级的学生一开门又看见他,于是问:

“小子,你想怎么样?

”他讲了一句话:

“你除非今天向我道歉,否则我会一直打到死。

”那个六年级的学生终于畏惧了,说道:

“Iamsorry”。

他居然还带责怪地说:

“早讲不就没事了!

”他就是法国的拿破仑。

知:

指的是传授的知识。

情:

指的是情感价值。

意:

指的是要明确的道理。

行:

指的是通过教学促成学生的行为.

诗人歌德曾经说过:

人生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之处却只有几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哲学家培根说: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最佳期”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这段“最佳期”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什么是习惯?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

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

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当你再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

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很别扭。

这说明行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了自动化的作用。

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如:

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叫习惯。

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

2.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

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

“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良好习惯的主要内容

3.1分类方式一:

良好习惯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

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良好习惯分解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具体内容如下:

①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饭前、便后、游戏后洗手;吃饭安静、节约、卫生;按时午睡,不影响他人休息;衣着整洁;节假日生活安排科学合理有规律;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

(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习惯等都属于生活习惯。

②行为习惯——强调“遵守秩序,讲究公德”。

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乘车排队、安静、有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有安全意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懂谦让;爱护幼儿园环境,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活动时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参与文明健康的活动等。

(文明礼仪、言行举止等都属于行为习惯。

③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

幼儿园培养注意倾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大方得体;读书、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认真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做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才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3.2分类方式二: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学会倾听的习惯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如:

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如: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敢于提问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如:

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与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如:

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自主读书的习惯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

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如:

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如:

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搜集资料的习惯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如:

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动手操作的习惯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如:

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

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如:

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如:

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如:

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尊重他人的习惯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如:

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守时惜时的习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如:

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如:

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如:

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如:

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勤于动手的习惯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

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

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

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如:

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饭前便后洗手。

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4.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

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据专家研究,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

因此,养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就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铁块,再改变就困难了。

在教育经历中。

看过很多孩子的成功也看到一些孩子的失败,很多成功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很有一套成功的方法,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很好,他们考上了好学校,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缘故,使鲜花般的年龄走上歧途,我园有个孩子在幼儿园时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就是出气筒,孩子犯了小错误,父母因为心情不好,对孩子非打即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每天不是打这个,就是咬那个,老师批评他,就以摔椅子,扔饭碗来发泄,上学以后打架斗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成了问题少年,结果近期听说这个孩子因偷窃被抓。

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

5.培养习惯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1)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贴近生活,具体而有实效。

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训练乃至强化。

我的孩子从1岁半开始,我每天坚持晚上睡觉前给他讲故事,在每天做饭的空隙有意识的提问让孩子回顾所讲的故事内容,逐渐孩子爱上了阅读并养成习惯,四岁半他参加全市举行的幼儿故事大赛获得前20名的好成绩,上小学时由于阅读的知识面很广泛,班上老师曾问我,孩子是不是上过学,怎么什么都知道,那时由于条件有限,我给孩子的奖励都是书,(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奇观、西游记等)当时学校也很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书包的整理总是大书放后面小书放前面,做事很有条理,一直到现在每次考试也好,办大事也好,在别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小升初是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取南外,现在已掌握三种语言(英、德、日)而大学的专业是信息工程专业,我深深的感到,是好习惯铸就了孩子的好成绩和井井有条的办事风格。

现在我们家长回去以后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自己的空间,(专用的橱柜、房间,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2)即说服教育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

中班可以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

大班孩子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说服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

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

因此,家长应当严于律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

如:

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家长做事做到认真,孩子说话,要认真倾听,把眼神给他们等等,另外,家长要树立教育意识,什么可以当着孩子说,什么不可以当着孩子说,要有所区别。

一个新习惯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进行榜样教育。

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

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

例:

刚入园时就要求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

进行鼓励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看得见的“旗杆”,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习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得到正强化。

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产生“逆反情绪”,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一天在与家长的聊天中得知这样一件事,家长为孩子的不好好吃饭头疼,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吃就打,结果一段时间孩子吃饭很老实,一天突然闻到家里厨房有馊饭的味道,到处找,终于在水池的角落,发现前些日子家里吃过的饭菜,原来是这个孩子每天将饭菜偷偷倒在这里,家长还以为孩子最近吃饭好了呢?

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要批评孩子一个缺点,首先要表扬他两个优点,这样孩子会乐于改正缺点。

首先,家人要有要求一致的目标、标准,切忌朝令夕改,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4)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游戏比赛活动,用游戏口吻和孩子说话,更能起到训练良好习惯的效果,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

对不吃饭的孩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冷处理:

有的孩子为了达到不吃饭的目的是又哭又闹(不吃可以饿一顿连零食也没得吃)。

给孩子请一个吃饭好的榜样、和她一起进餐。

家长可以说再吃十口就不吃啦(家长心里清楚基本上10口可以吃完)

印度谚语说的好:

“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信念变成了行动,行动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

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广大家长要重视哦。

6.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全体教师会。

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

学习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内容,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要针对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目标操作性要强。

4、根据校情况统一制定《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下发学校,各校根据教办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实施细则。

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习惯养成标准,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

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

其中低年级突出:

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

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

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

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平日:

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

每周:

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

每月:

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

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

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

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

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

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内容。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

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

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

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

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其主要材料有:

(1)班级好习惯集锦。

(2)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

(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

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

(5)教师的论文和反思(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习惯养成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各位同学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要学习掌握交通、饮食、防雷、防火、防溺水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生存自救知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

1、在教室、走廊上不打闹、你追我赶,上下楼梯靠右行。

2、走车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